2020餘額明顯不足。不平凡的年份裡,財富管理行業經歷多次大地震,監管趨嚴的今天,「慢」的力量越來越被認可,「對」的事情越來越受歡迎,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正開啟全面轉型。辭舊迎新之際,顧問雲帶大家回顧一下財富管理年度大事件。
01. 新《證券法》實施
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施行,此次新證券法從證券發行制度、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大幅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強化投資者保護、強化信息披露、擴大證券法的適用範圍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修改完善。
02. 壓降非標
3月中旬,各地銀保監局向轄區信託公司傳達2020年信託監管要求,其中關鍵一點是持續整治影子銀行亂象,要堅決清理非標資金池,持續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信託融資業務,制定融資類信託壓縮計劃。按照監管部門的年初規劃,2020年全行業壓降1萬億元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融資類信託業務。
03. 創業板註冊制來了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當日晚間,證監會就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深交所同時披露創業板註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04. 銀行保本理財清零
5月以來,保本理財加速退出,7月份佔比降至8.96%,為近年來最低水平,雖然8月份佔比小幅回升至9.13%,但是發行量仍是在持續壓縮的。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今年開始加速退出,多數銀行相關產品到期後不再滾動續發,少數銀行甚至直接開啟未到期理財產品「強退」模式,越來越多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已宣告徹底清零。部分銀行由於產品期限較長等原因,仍有一定規模的保本理財存量,但也呈逐步壓降態勢。
05. 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發布
5月8日,《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意見稿中明確了信託公司非標佔比50%的限制、資金信託定位為私募、徹底禁絕非標資金池、嚴格限制客戶集中度,按照徵求意見稿中的表述,信託計劃受託計劃受益人將不能超過200人,信託公司不能向投資人承諾保證本金和最低收益。
06. 銀保監會發布《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5月19日,銀保監會銀保監會發布了《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同時,為穩妥有序化解當前存量業務風險,《辦法》設置了6個月的過渡期,對已開展融資性信保業務但不符合《辦法》經營資質要求的保險公司,過渡期內,採取總額控制,逐步降低責任餘額的措施,過渡期後,不符合《辦法》要求的保險公司停止開展融資性信保業務(含續保業務)。
07. 《民法典》表決通過
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民法典》正式表決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確立了遺囑監護的原則,新增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首次推出了遺產管理人制度。確認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自動續期的原則,同時明確在賦予抵押權追及效力的前提下,在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自由轉讓抵押財產。
08. 資管新規宣布延期
8月1日,人民銀行通知: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09. 深圳市出臺全國首部個人破產法
9月1日,廣東省深圳市在全國出臺首部個人破產法——《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在深圳,「誠實且不幸」的債務人或可免除未清償債務,但考察期內其消費行為、職業資格和借貸額度也將因此受限。而惡意逃債或實施破產欺詐的債務人,一經發現將被終身追責。
10. 國務院發布金融控股公司準入決定
9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授權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開展市場準入管理並組織實施監管。同一天,央行正式發布《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並將於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11. 國企違約
10月以來,國企接二連三暴雷。10月23日,瀋陽盛京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觸發兩隻存續債「17沈公用PPN001」「18沈公用PPN001」違約。10月23日,遼寧省國資委旗下華晨集團未能按期兌付私募債券「17華汽05」,發生實質性違約。10月29日,紫光集團稱將不贖回永續債「15紫光PPN006」,並按約重置票面利率。10月30日,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決定不行使「15青國投MTN002」贖回權,並按約重置票面利率。11月10日,20永煤SCP003未按時兌付本息,發生實質違約。11月26日上清所發布公告稱: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已收到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20永煤SCP003」的部分本金。
12. 網絡小貸新規出爐
11月2日,銀保監會同央行等部門起草《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明確監管主體,對網絡小貸在經營過程中的風控體系、單戶上限、信息披露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規範,並劃定了禁止跨省展業、聯合貸款出資不低於30%的若干紅線。
13. 新舊重疾險更替
11月5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2019年1月以來,中國精算師協會牽頭積極組織行業力量,成立數據標準與數據清洗、高年齡外推、曲線修勻、趨勢研究等7個工作小組,在全面收集數據、充分開展測試、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紮實有序推進相關工作,歷時近兩年,完成了重疾表修訂工作。
14. 第69張信託牌照面世
11月6日,廣州市國資委表示,越秀集團重組廣州國投即將完成,重組後將拿下第69家信託牌照。
15. 金交所停止發布
11月21日,有金交所向會員下發通知稱,因公司產品更新,自2020年11月23日零時起,APP將暫停新產品發布。記者核實了上述消息的真實性,該金交所客服表示:「暫停新產品發布,原因是APP升級,業務可能有些調整。至於何時發布新產品,我們還沒接到通知。」也有知情人士稱,系監管政策因素。
16. P2P清零
11月2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其中提到: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 5000 家,逐漸壓降到今年 11 月中旬完全歸零。
17. 《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正式發布
11月23日,銀保監會正式印發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規定》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作出規範:一是理順法律關係,二是統一適用規則,三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四是完善保險中介監管制度體系。《規定》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8. 包商銀行破產
11月23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原則同意包商銀行進入破產程序。為保護存款人合法權益,促進銀行業健康發展,央行於12月發出通知,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自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險標識,以進一步完善存款保險制度。
19. 信託公司行政許可新規落地
11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結合市場準入工作實踐和行業轉型發展實際,對《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形成了《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本次修訂進一步規範了明確信託公司行政許可準入標準;落實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強化監管導向,匹配行業發展實際,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本源業務,引導信託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助推信託業轉型發展。
20. 多家信託公司收到窗口指導
11月25日,有消息傳出,多家信託公司收到監管部門窗口指導,控制通道業務規模。相關公司歸屬監管轄區包括東南、中部、西南、華北等等。
21. 銀行理財子公司加快設立
11月末,我國共有23家理財子公司獲批,其中21家已開業。2020年儘管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仍有徽銀理財、平安理財、信銀理財、渝農商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22. 監管明確銀行理財涉及影子銀行
12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首次針對影子銀行的定義、標準和外延等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其中,銀行理財與信託、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等其他泛資管行業提供的貸款被納入廣義影子銀行範疇;而同業理財和投向非標債權及資管的銀行理財則被歸為風險相對更高的狹義影子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