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特崗試題中,其中一道論述題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國家建設的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神聖使命,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成功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條件。試論述一個稱職的教師應具備哪些方面的教育能力及良好的人格特徵?因此今天就教師良好的人格特徵進行簡單梳理。
第一,激勵型人格。研究表明,在教師的激勵下,學生的行為更富有建設性。教師採用不同的方式激勵學生,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多的滿足。激勵型的教師講課時全身心投入,抑揚頓挫的語調,極富表現力,以飽滿的激情感染著學生,用豐富誇張的手勢、不斷的微笑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他們與學生通過眼神的交流,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引導所有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堅定地認為學生能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幽默風趣。幽默不僅可以消除緊張,而且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自信與安全感,減少學生不良行為的發生。課堂上,當教師不自覺出了錯誤時,不要掩蓋,輕鬆自然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誠心向學生學習,會更加融洽師生關係。對課上的突發事件,教師機智地幽默一下,會活躍課堂氣氛,更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講課中,教師也可有意引入一些有趣的話題,將內容與幽默巧妙地結合起來,會使這節課教得更有效。
第三,關愛學生。關愛、理解學生,以學生為本,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第四,尊重學生。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生也就會尊重教師。現代教育應當是愛心教育、情感教育,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境,以和藹可親的教態、關切關懷的語言,溫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育活動。笑著面對學生,就會使學生興趣盎然,精神飽滿,減少沮喪,獲得成功。如果發現學生做錯事或成績差,就恨鐵不成鋼,不去積極幫助分析原因,而是一味訓斥、向家長告狀,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人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抗情緒。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師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才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在談及教師的人格力量時指出,在教師工作中,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教師人格的基礎上。因為只有從教師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因此,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可見,教師的人格是教師職業最重要的本質特徵。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