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的技術對於生產有什麼意義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數位化的技術對於生產有什麼意義

中國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19-10-15 09:27:16

當前,製造業蓬勃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數位化製造技術的應用,為傳統製造業完成智能化升級提供著慢慢的能量。

在河北石家莊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2019年)——加速騰飛 重塑增長》研究報告,詳細分析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與特點。

報告指出,雖然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但各國數字經濟發展依然取得了明顯成效。據《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2019年)——加速騰飛 重塑增長》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美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2.34萬億美元,中國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地位,規模達到4.73萬億美元。

從整體來看,我國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兩大部分。數字產業化主要指信息通信產業,包括電信業、電子信息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行業等。產業數位化主要指傳統產業由於應用數位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位化製造技術的應用,為相關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傳統的機械加工過程中,機械的生產往往以流程為核心,不同的加工流程在不同的設備上運行,流程之間區分明確。隨著科技的發展,數位化製造、工業自動化等等前沿科技也逐漸投入了產品製造的各個環節,功能單一的傳統設備正在被具有複合加工能力的加工中心所取代。

智慧工廠作為智能製造的一大典型應用,在我國各地也加快試點應用。在一家智慧工廠內,機器人包攬了生產線上大部分的工作。在數萬平方米的廠房中,機器人在自動化生產線、注塑、立體庫等環節各司其職,這與以往工廠流水線上工人忙碌的場景顯然不同。

目前,中國製造業數位化的先導者依然是大型生產企業,因為大型生產企業一般較早完成自動化,也較早遇到降本增效的瓶頸。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資金周轉較慢,在採用數位化製造等前沿技術方面所面臨的制約因素也較多。

不過,在生產要素成本上升、人口紅利逐漸消退、資源環境制約加劇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意識到,數位化轉型是一個機遇,運用好禮物聯網、雲計算、工業自動化等技術尤為重要。一些企業立足實際,已經開始引入數位化製造、工業機器人等技術及設備。

製造業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應成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主攻方向和關鍵突破口。對於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的中國來說,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能使中國製造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也能掌握更多話語權。

值得重視的是,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3D列印等領域的持續進步,為提高效率和優化製造流程提供了新的機遇,並且對全球價值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很多危險係數較高、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將由機器取代,從而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

未來產品製造的流程和模式,也許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綜合運用前沿科技成果推動製造效率提升的方式,將有望在各國推廣開來。

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檔案數位化的前景的展望,意義與內涵是什麼?
    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來臨,而大數據的出現也推動了數位化趨勢的穩步前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數位化技術已經出現,其中「檔案數位化」作為檔案管理為數不多的高效方法,它的前景與意義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來看看吧。
  • 十個關鍵詞,告訴你數位化轉型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我們認為,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複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構建企業新型競爭優勢。當前,全球信息通信技術正進入技術架構大遷徙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正在經歷從基於傳統IT架構的信息化管理(數位化轉型1.0),邁向基於雲架構的智能化運營(數位化轉型2.0)。
  • 數字貨幣對於中國的意義是什麼
    打開APP 數字貨幣對於中國的意義是什麼 鏈門戶 發表於 2019-11-22 08:37:13 1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
  • 陳煜波:中國數位化轉型正從消費端向製造生產端遷移
    陳煜波認為,過去中國的數位化轉型專注於網際網路行業中的消費埠,現在越來越向製造生產端走,或者從B2C向B2B走。最吸引這些人才流動的原因,在於他們能夠發揮平臺產生的價值。陳煜波最後提到,數位化轉型或者科技驅動,在任何時候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效率的提高。第二階段是通過技術內核產生一些新的商業價值和效益。
  • 數位化能給鄉村振興幫上什麼忙?聽聽 7 位專家怎麼說
    儘管網絡基礎設施較好,但還要注意大數據、新基建、農業產業鏈的數位化,包括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全過程的數位化。二是抓數字資源建設。未來數據源頭最重要的是物聯網,當然還有網際網路的數據,數據的獲取、分析、應用要打通。在日本把它翻譯成「活用」,我覺得特別有意義。數據不是死的,要把它用活。三是抓應用場景建設。
  • 眾安保險CTO康德勝:保險數位化建設需要打好「基建、生產、增長...
    在當天舉辦的「保險新基建 數字新生態」的主題論壇上,眾安保險CTO康德勝指出,做好保險業的數位化建設要打好三場戰役:基建、生產、增長。  首先,在「基建」戰役中,面對網際網路大規模的流量衝擊,高並發的業務需求,需要有一個高效高質的研發體系來支撐,因此構建卓越基建是首要前提。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理論篇》01—什麼是企業數位化轉型?
    作者按:讓我們一起開啟《企業數位化轉型》之旅,希望大家對企業數位化轉型有新的思考和啟發,歡迎關注、轉發、留言和評論。數位化轉型是什麼?近年來,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浪潮撲面而來,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企業發展面臨全新的商業環境和競爭挑戰。數位化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數位化轉換(Digitization)、數位化升級(Digitalization)基礎上, 進一步觸及公司核心業務,以新建一種商業模式為目標的高層次轉型。
  • 回歸數位化初心:所有技術的應用最終都是為了給企業帶來價值
    對於青島人來說,海爾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一種習慣,一種寄託,一種情懷。」有青島的朋友這樣對我說。其實,對於很多老青島人來說都有這樣的感觸, 30多年來,海爾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它的產品記錄了一代青島人的生活,在很多情況下,海爾甚至可以代表青島。而如今,海爾已經走向美洲、澳洲、歐洲、中東非,成為青島甚至是中國的一張名片。
  • 數位化時代,你該如何抓住增長機會?| CKGSB Insights
    以內循環為基礎,內外循環相結合發展方略對於未來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從需求側看,內循環的關鍵在於提高內需,內需的核心是消費增長。因為內循環投資形成的更多是產能,如果沒有消費的拉動,投資將會造成產能進一步過剩。所以消費升級、消費需求的拉升對於內循環、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 蔡雪梅:房地產數位化進入下半場
    2015年,原世茂集團副總裁蔡雪梅離職,並創立上海定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ELAB),至今已經在網際網路技術、數位化賦能房地產這條路上摸索了5年。從華潤到龍湖,再到世茂,20年的房地產營銷經驗積澱,讓她預見了網際網路技術與數位化將為房地產帶來新的變革發展,蔡雪梅認為,數位化既是新的運營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新一代信息數位技術與房地產全產業深度融合的產物。
  • 多部委發力推動 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大潮來臨
    但相對而言,我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無論是設備設施聯網化水平、工業軟體普及率,還是生產現場的數據挖掘、利用等方面,與美、德、日等世界製造強國相比,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記者了解到,主管部門將多措並舉,支持中國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 山東玻纖牛愛君:點「石」成「絲」 數位化鋪就創新路
    據玻璃纖維的技術圖譜顯示,待「石頭」變為「銀絲」後,單絲直徑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1/20至1/5,而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數千根單絲組成。「玻纖行業是技術壟斷行業。早年間,高端技術全部掌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手中,我國的玻纖產能基本為中低檔產品。」為了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突破工藝技術瓶頸,2011年,牛愛君毅然決定,從美國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ECR高性能纖維生產技術,實現了技術上的高端化。
  • 未來已來|為什麼數位化轉型正在變成「吉祥物」?
    所以雲計算的確使傳統企業向數位化轉型變得更容易,你提到的其他技術也會起到相似的效果。另外我想強調一下,技術只是變革的驅動因素,它本身並不等同於數位化轉型。這就好像食譜中調料的改變,並不意味著食譜本身被顛覆了。AI和物聯網這些技術,它們只是加速了數位化轉型,卻不是數位化轉型本身。界面商學院:但仍有很多公司把主要精力和投資放在了技術上,您認為這是推動數位化的好方法嗎?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數位技術在農業的應用與發展,有助於重構產業鏈、升級價值鏈,深化農業產業融合,探索創新農業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農業向網絡化、精準化、智能化發展,對我國加快建設數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有重要意義[1]。
  • 數位化面前,想清楚這幾個問題
    對於數位化,有的企業認為其能優化生產運營、重構業務流程、帶來新的商業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於是爭先恐後地進行數位化改革,以求在新時代中搶佔先機;有的企業認為技術並不成熟穩定性不足,且存在安全威脅,一直觀望不動。這些關於數位化的說法褒貶不一,但這或許就是數位化的「競爭性真相」。你可以通過許多方式不同方面來描述一個事物、一件事件,這些描述都具有同等的真實性。
  • 數位化改造是一個雞和蛋的事
    數位化改造成為技術大會的最前沿,雖然一次次得到眾多的認可。但是流行語卻絡繹不絕,一是那些置身其中的企業不介意太多的數位化改造。這也成為了各種大會討論的焦點。  在管理服務世界大會上,數位化改造是一個重要主題,探討如何引進些新技術,其中流程和商業模式是普遍的討論點。
  • 傳統中藥也能數位化!組分實驗室助力打造京津冀中醫藥技術產業高地
    到目前為止,天津中醫藥大學已經儲備了6萬多種中藥組分,也是國內中藥有效成分數位化模型最多、檢索速度最快的資料庫。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張伯禮院士正是在組分庫中檢索發現,虎杖、馬鞭草對冠狀病毒抑制作用最強,由此研製而成宣肺敗毒方,後來成為國家衛健委推薦的三藥三方之一。運用科技力量將傳統中藥數位化,這項科研的成果,正在京津冀中醫藥研究協同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清華大學周源:數位化賦能的三種「境界」|數字經濟100人談
    加速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是當下發展數字經濟及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命題。到底什麼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現處何種階段?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如何實現數位化轉型?數字經濟給製造業升級帶來的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即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價格製造更多的產品),更重要的改變在於,企業內部創新管理的提升,以及外部創新網絡包括產業鏈管理能力的升級,使得他們能夠在動態市場需求、全球競爭博弈等複雜情況之下,仍能提供有效供給。Q:您認為目前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動力是什麼?
  • 【資訊】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數字經濟是以數位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位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
  • 內蒙古優勢產業數位化轉型提速
    本報訊 記者陳力報導:隨著一批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項目的落地,內蒙古自治區新基建全面發力,今年前3季度,全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2.3%。「數據中心建設一馬當先,全區大數據建設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1.9%。」內蒙古自治區統計局投資處副處長張春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