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關節常用的臨床查體,太實用了!

2021-01-21 龍子湖疼痛康復

1.搭肩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先囑患者屈肘,將手搭於對側肩上,正常時手能搭到對側肩部,且肘部能貼近胸壁。

陽性體徵:手能搭到對側肩部,肘部不能靠近胸壁;或肘部能靠近胸壁,手不能搭到對側肩部。

臨床意義:本試驗又稱杜加斯徵,出現陽性多提示有肩關節脫位。

2.肱二頭肌抗阻力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醫者位於患者前方,囑其屈肘90°,一手扶住其肘部,一手扶住其腕部,給予阻力並囑患者用力屈肘。

陽性體徵:出現肱二頭肌肌腱滑出,或肱骨結節間溝處產生疼痛。

臨床意義:本試驗又稱葉加森試驗,出現肱二頭肌肌腱滑出,多提示有肱二頭肌長頭腱滑脫;出現疼痛,多提示為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或損傷。

3.肩關節外展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醫者位於其一側,觀察其肩關節的外展活動,對肩部疾病作大致鑑別。

肩關節外展試驗——陽性體徵及臨床意義:

(1)肩關節功能喪失,並伴有劇痛,多提示有肩關節的脫位或骨折。

(2)肩關節從外展到上舉過程中皆有疼痛,多提示有肩關節炎。

(3)外展開始時不痛,越接近水平位時肩越痛,多提示有肩關節粘連。

(4)當肩外展30°~60°時,可以看到患側三角肌明顯收縮,但不能外展上舉上肢,越用力越聳肩,若被動外展患肢越過60°,則患者又能主動上舉上肢,多提示有岡上肌肌腱的斷裂或撕裂。

(5)外展過程中疼痛,上舉時反而不痛,多提示有三角肌下滑囊炎。

(6)外展開始不痛,在60°~120°範圍出現疼痛,越過此範圍後,反而不痛,多提示有岡上肌肌腱炎。

(7)外展動作小心翼翼,並有突然鎖骨部位疼痛出現或加重者,多提示有鎖骨骨折。

4.腕伸肌緊張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醫者位於其前方,一手握住其肘部,使其屈肘90°,前臂旋前位,掌心向下半握拳,另一手握住其手背部使其被動屈腕,然後於患者手背部施加阻力,囑患者伸腕。

陽性體徵:肱骨外上髁處發生疼痛。

臨床意義:抗阻力伸展時,腕伸肌緊張,而腕伸肌在前臂的附著點為肱骨外上髁處,因此本試驗陽性,多說明有肱骨外上髁炎。

5.網球肘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醫者站於其前方,囑其前臂稍彎曲,手半握拳,腕關節儘量屈曲,然後將前臂完全旋前,再將肘伸直。

陽性體徵:在肘伸直時,肱橈關節的外側發生疼痛。

臨床意義:本試驗又稱密耳試驗,其陽性多提示有肱骨外上髁炎,即網球肘。

6.肘後三角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醫者在患者的伸肘位和屈肘位分別檢查肱骨內上髁、肱骨外上髁與尺骨鷹嘴的關係。

體徵和臨床意義:正常時,伸直位,肱骨內、外上髁與尺骨鷹嘴成一直線;在屈肘90°時,三者構成一等腰三角形,稱為肘後三角。肘關節後脫位時,肘三角即失去正常關係。

7.握拳尺偏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於屈肘90°前臂中立位握拳,並將拇指握在掌心中。醫者位於其前方,一手握住其前臂遠端,另一手握住其手部使腕關節向尺側屈腕。

陽性體徵:橈骨莖突部出現劇烈疼痛。

臨床意義:提示有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8.髖關節過伸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俯臥位,屈膝90°。醫者位於其一側,一手握其踝部,將該下肢提起,使同側髖關節過伸。

陽性體徵:骨盆亦隨之抬起。

臨床意義:本試驗又稱腰大肌攣縮試驗。在髖關節不能過伸時出現陽性,多見於腰大肌膿腫、髖關節早期結核、髖關節強直。

9.足跟叩擊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兩下肢伸直。醫者位於其一側,一手將患肢稍抬起,另一手以拳擊其足跟。

陽性體徵:擊足跟時髖關節處疼痛。

臨床意義:提示髖關節有病變。

10.胸廓擠壓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端坐或站立位。醫者位於其一側,一手按住其胸骨,另一手按住其脊柱正中,然後輕輕對壓。

陽性體徵:胸部肋骨處出現疼痛。

臨床意義:提示肋骨骨折。

11.屈髖屈膝分腿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醫者囑其兩下肢屈曲外旋,兩足底相對,兩下肢外展外旋。

陽性體徵:兩下肢不易完全分開,被動分開時即產生疼痛。

臨床意義:提示股內收肌症候群。

12.髂坐連線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側臥位。醫者作其髂前上棘到坐骨結節的連線。正常時股骨大轉子的頂點恰在該連線上。

陽性體徵:大轉子超過此線以上。

臨床意義: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的連線又稱內拉東線,陽性時提示股骨大轉子上移,多見於髖關節脫位、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髖內疾病等。

13.迴旋擠壓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仰臥。醫者位於其一側,一手握其足,一手固定同側膝關節,使其膝關節極度屈曲,盡力使脛骨長軸內旋,醫者固定膝關節的手放在膝外側推擠膝關節使其內旋外翻,小腿外展,慢慢伸直膝關節。按上述原理做相反方向的運動,使膝關節外旋內翻,小腿內收,然後伸直膝關節。

陽性體徵:膝關節有彈響和疼痛。

臨床意義:本試驗是利用膝關節面的旋轉和研磨的動作來檢查半月板有無損傷的。外側有彈響和疼痛,提示外側半月板損傷;反之內側有彈響和疼痛,提示內側半月板損傷。

14.擠壓或研磨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俯臥位,膝關節屈曲90°。醫者一手固定其膕窩部,另一手握住同側足部,向下壓足,使膝關節面靠緊,然後做小腿旋轉動作。

陽性體徵:膝關節有疼痛。

臨床意義:提示有半月板破裂或關節軟骨損傷。

15.提拉試驗

檢查方法:本試驗有助於鑑別損傷發生在半月板還是側副韌帶。患者俯臥,膝關節屈曲90°。醫者一手按住其大腿下端,另一手按住同側足踝部,提起小腿,使膝離開檢查床面;做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活動。

陽性體徵:出現膝外側或內側疼痛。

臨床意義:陽性表明有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

16.膝側副韌帶損傷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膝關節伸直。醫者一手扶其膝側面,另一手握住同側踝部,然後使小腿做被動的內收或外展動作。如檢查內側副韌帶,則一手置患者膝外側推膝部向內,另一手拉小腿外展。若檢查外側副韌帶,則一手置膝內側推膝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內收。

陽性體徵:膝關節產生鬆動感,內側(或外側)有疼痛。

臨床意義:提示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有損傷。

17.抽屜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雙膝屈曲90°。醫者坐於床邊,用大腿壓住患者的足背,雙手握住小腿近端用力前後推拉。

陽性體徵:如有小腿近端向前移動,表明前交叉韌帶斷裂;反之,有向後過多的移位,表明後交叉韌帶斷裂。

臨床意義:本試驗用於檢查膝關節交叉韌帶有無斷裂。

18.浮髕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腿伸直。醫者一手壓在其髕上囊部,向下擠壓使積液局限於關節腔。然後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其髕骨內、外緣,食指按壓髕骨。

陽性體徵:可感覺髕骨有漂浮感,重壓時下沉,松指時浮起。

臨床意義:本試驗用於檢查膝關節腔內積液。

19.膝反射試驗

檢查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以手抬起其兩腿下部,使小腿自然下垂,足跟離床;或患者坐位,兩小腿自然下垂,足跟離地,醫者以叩診捶或掌尺側緣叩擊其髕韌帶,則股四頭肌收縮,小腿前踢(反射中心在腰2~4)。兩側同時進行對比。

陽性體徵:前踢高度減小、消失或增加。

臨床意義:膝反射減弱或消失,見於昏迷或極度衰弱患者、腦出血或大腦血栓形成的初期、小兒麻痺症、腰部脊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性神經炎等;膝反射亢進,見於痙攣性癱瘓(腦出血或大腦血栓形成等),腰膨大以上的脊髓受損或受壓迫引起的錐體束疾患,或癔症等。

就醫地址: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龍子湖院區康復中心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龍子湖南路與博學路東南角 住院部:五樓和六樓 門診:二樓二診室

聯繫人:宋曉磊博士,主治醫師 電話:13783472087

聯繫電話:0371-63376619

 


相關焦點

  • 6個常用體格檢查操作詳解
    2、骨性異常頸肋、C7橫突過長、第1肋骨形態異常、鎖骨或第1肋骨骨折畸形癒合、肩鎖關節或胸鎖關節創傷性脫位、骨腫瘤等。頸肋是TOS的誘發因素,但它並非總會導致TOS的發生。80%伴頸肋的TOS患者在外傷後出現症狀加重,通常有巨大頸肋並與第1肋骨相融合。肋骨一般不會導致壓迫,但是附著在肋骨上的韌帶或束帶可能會導致壓迫。
  • 2021考研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試題
    女,45歲,自覺雙手指關節疼痛2年,近半年感覺關節僵硬。血清學檢查:類風溼因子陽性。該患者關節內的主要病理改變為,A.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B.肉芽腫性炎C.非化膿性增生性滑膜炎 D.漿液滲出性炎.34. 胃癌的好發部位是A.胃前壁 B.胃後壁 C.胃竇 D.胃底35.
  • 國醫大師賀普仁-火針臨床常用對穴30組
    伏兔配養老治療下肢痺痛,痺為閉阻不通的意思,以肢體關節活動障礙、疼痛為主要特徵。本病關鍵在於痺而不通,治則以宣通為原則。伏兔為足陽明脈氣所發,有強腰益腎,通經活絡的作用。《類經圖翼》中記載:「養老穴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艱難,及筋攣,腳痺不可屈伸。」太陽經貫通上下,達於四肢,與督脈、陽蹺脈、陽維脈相交會,所以兩穴相配,一上一下,組方獨特,治痛顯著。賀老也常用到老十針。
  • 這種骨科外固定方法已傳承2000年 四肢骨折特適合!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魏成建主任醫師告訴交匯點記者,雖然當下各種現代骨科手術技術日新月異,但中醫正骨保守療法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四肢骨折通過我們拔伸、折頂等手法進行閉合復位,再用小夾板外固定,既減少患者的損傷與痛苦,又方便調整鬆緊、外敷膏藥、早期功能練習,臨床效果非常好。
  • 2019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常見四肢骨折患者的護理(一)
    2019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常見四肢骨折患者的護理(一) 2019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階段,甘肅中公教育根據往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整理了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望考生們及時複習查看。
  •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腦癱各型的臨床表現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腦癱各型的臨床表現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地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關節出現這四種情況,須儘早檢查,或是關節炎的表現
    眾所周知,關節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連接骨頭與骨頭,還有保持肌肉穩定性,協調四肢以及促進關節運動和緩衝的作用。2、關節處腫脹臨床調查顯示,大部分關節炎患者都有關節處紅腫的問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關節部位出現了積液,或軟組織出現增生和骨刺,進而使關節出現紅腫的症狀;倘若用手去觸摸,還能夠明顯感覺到此部位的皮膚發熱,而這些表現也都表明了關節部位出現了炎症。
  •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下巴脫臼別自己亂託
    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1、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常用詞語造句例題匯總,家長:太實用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常用詞語造句例題匯總,家長:太實用了!我們經常看到網上有一些段子,調侃小學生造句。比如,用「陸陸續續」造句,有小朋友的造句是這樣寫的:天黑了,我的爸爸們陸陸續續地回家了。老師納悶了,你到底有幾個爸爸?
  • 刮痧的常用順序、方向及手法
    刮痧的常用順序,一般上從上到下:頭部面部頸項,肩部上肢背部,胸腹下肢足部身體各部位的刮痧方向:頭部:從百會穴向四周單方向刮頸部:先中間後兩側,從上向下刮肩部、背部、腹部:先中間後兩側,先背部後胸腹部,背部、胸腹部從內向外、從上向下刮四肢:由肩部、臀部向末梢刮足部:由足跟部向腳趾部刮
  • 什麼病會引起四肢酸痛 四肢酸痛這樣做可緩解
    什麼病會引起四肢酸痛呢?四肢酸痛怎麼辦?春季該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一下。什麼病會引起四肢酸痛1、腎虛腎虛的的症狀表現為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與關節疼痛,腰膝酸軟,不耐疲勞,乏力,視力減退,聽力衰減。脫髮白髮、頭髮脫落或鬚髮早白,牙齒鬆動易落等。2、關節疼痛關節疼痛的原因有關節僵硬。
  • 關節總是酸痛,也要留意是甲狀腺疾病
    然而,甲狀腺疾病和關節痛關係匪淺。在風溼科門診,但凡遇到有關節痛、肌肉痛、肌無力的病人,在進行風溼科的常規檢查時,均會同時進行甲狀腺功能的檢測。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告訴大家不管是甲亢還是甲減,都有可能出現一些關節、肌肉的症狀。
  •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護理學基礎知識:考點記憶梳理常見的四肢骨骨折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護理學基礎知識:考點記憶梳理常見的四肢骨骨折 2017-11-22 14:11:25|
  •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腳三火( 火連穴,火菊穴, 火散穴,)
    【火連穴】部位:在第一蹠骨內側,距趾骨與蹠骨關節後一寸五分。
  • 針灸透刺常用穴位大總結,針灸醫生必看
    (12)顴髎透巨髎:臨床常用於口眼歪斜、面部疾患、鼻疾等。(13)顴髎透地倉:臨床常用於口眼歪斜、口噤不開、牙痛等。(14)顴髎透頰車:臨床用於口眼歪斜、面神經麻痺、牙痛等。(15)水溝透禾髎、巨髎:也可由巨髎透水溝,可產生強烈疼痛針感。臨床常用於治療癲狂、驚癇、呃逆、扭傷、遺尿等症。(16)左右禾髎互透:常用於癲狂、痛症等。
  • 關節疼痛畸形,骨關節炎來得悄無聲息
    OA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由於年齡增長、肥胖、關節勞損、創傷等諸多因素引起的以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又稱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其初期症狀主要表現為活動時的關節疼痛,休息後好轉,隨著疾病的進展,可出現持續的疼痛,甚至會導致關節畸形、影響關節功能,嚴重時可致殘。
  • 四肢無力、肌肉酸痛的原因有哪些?留意這4個,早發現早改善
    有的人精力旺盛,活力四射,而有的人卻經常感覺到疲憊,四肢無力肌肉酸痛,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面對壓力,對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四肢無力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一起了解才能幫助改善。也會感覺到胸口悶、四肢酸痛,沒有力氣等。被溼氣影響的人很多,尤其上班族一旦患有較為嚴重的溼氣,很容易影響到工作,渾身沒有精神氣,在工作上感覺到力不從心等,所以感覺到四肢無力酸痛時代表著你的溼氣已經開始影響到生活,改善生活習慣才能幫助緩解症狀。二、關節炎關節炎會導致四肢酸痛沒有力氣,甚至嚴重時影響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