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背後真正的策劃人,他才是這場慘劇的始作俑者

2021-01-10 crazy歷史

玄武門之變自然是和李世民、李建成都有關係,至於最終誰挑起的,歷史悠悠,已經難以有人說清楚,但是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來龍去脈,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撥雲見日。

1.秦王跟太子喝酒,結果秦王突然出現了中毒症狀;過後眾說紛紜,認為是李建成設計下毒的有之,認為李世民自己喝毒後想嫁禍於人的有之,高祖知道此事後,他態度也不明朗,只是叮囑以後兄弟兩都不要喝酒了,這是和稀泥,後來甚至有人認為這事直接與他有關。

2.李淵決定讓李世民去洛陽,也就是分土地給秦王了,足智多謀的太子懂得秦王到了洛陽,無異放虎歸山,到時天高皇帝遠,再也沒辦法程控他了,一旦他日益坐大,高祖駕鶴西去後,秦王一定會犯上作亂;太子靈機一動,向李淵不深不淺地說:秦王的部下聽說要去洛陽了都非常開心,高祖就此打消了這個計劃,足以看出高祖的心有所猜和心有所向。

3.當時的太史官報告說:「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說的是太白金星本來的位置在西方,現在太白星在秦的分野出現,而秦又恰好發源於西方,太白金星與秦有一一對應的關係,這預示著秦王要君臨天下了,李淵對此事高度重視,內心強烈不甘,後來伴隨著局勢的風雲變幻,也成為玄武門之變的誘因之一。

那麼這些是真的嗎?正史中並沒有具體記載,但是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的爭鬥確實存在,而且隨著李淵的年邁,日趨白熱化。

如果真的要說玄武門事變的原因,倒不如說是李淵造成了。

李建成絕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懦弱無能,雖然在軍事能力方面,和李世民相比略有不濟,但是在經略後方的方面,較之李世民並無多少差距。因為在李淵起兵之後,和群雄一起逐鹿天下,後方一直是交給李建成的。而且,李建成也用自己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將後方打理的井井有條。

本來,作為李淵的嫡長子,繼承皇位無可厚非。再加上他在經略後方期間,籠絡了一大批人圍繞在自己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基本上算是確定了自己繼承人的地位。

但是,問題就出在他有一個不靠譜的老爹身上。

李淵為了激勵李世民,便三番五次暗示,如果他能建功立業,那麼未來的太子的位置很大可能就是他的。雖然他語焉不詳,但是許諾的味道必然非常濃厚。不然李世民也不會因此打雞血一樣的去戰鬥。然而,最終李淵雖然封了他一個秦王的稱號,並給了他組建天策府的權利,但是卻始終不願意立他為太子。這讓李世民心灰意冷的同時,也心中存在了諸多怨恨。

問題就出在這個天策府上,既然已經決定不讓李世民繼位了,又何必再給予他成立天策府的權利呢?這不是存心給李建成找堵嗎?

所以,玄武門之變的始作俑者其實是李淵老兒!

相關焦點

  • 史書的漏洞:唐太宗如何篡改了「玄武門之變」的歷史?
    於是,在皇帝的特許下,玄武門之變殺兄屠弟的慘劇得以詳細的記載了下來。但這給我們造成了一個錯覺,仿佛我們現在所看到關於玄武門之變的史料是真實、完整的,好像唐太宗從未干預過史官的工作,而且還積極要求還原歷史。其實並不是這樣,唐太宗雖然對殺兄屠弟的事情不忌諱,但他抹掉了一件事實,那就是「逼父」!
  • 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跟隨他的人,下場是什麼呢?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背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罵名,成為他一生中的汙點。隋朝末年,隋煬帝昏庸無道,搞得民不聊生,引起農民起義,遍布全國。史書中記載到,當時遍布都是大大小小的起義軍,而李淵和李世民團夥就是其中一支。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何保住一條老命?皆因他機智地說了十個字
    ,然而說到他的上位史卻不怎麼光彩。一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害了兩名兄弟,還逼得老父李淵退位,這樣的心狠手辣,比起歷史上任何一位暴君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世民  不久之後,李世民順利登基,成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然而經過這場血腥政變,李淵卻意外地保住了一條老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在生死關頭機智地說出了十個字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父子怎麼迅速化解危機?活用了兩個文學典故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掉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後,不得不面臨最尷尬的場景:與父親李淵會面。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面對這一人倫慘劇,李淵一句「投杼之惑」後,李世民立即「跪而吮上乳」,父子倆竟然迅速相安無事了。兩人的動作各有什麼含義?背後其實都大有典故,作為受到良好教育的貴族文化人,李氏父子巧妙的互相給了個臺階下,為史上最慘烈的宮廷慘劇順利的收了個尾。
  • 姬發是嫡次子,姬昌為何傳位於他,學者:或發生了唐版玄武門之變
    漢朝還有一些史書,提及周文王不傳位伯邑考時,還有兩個自相矛盾的說法,但背後隱藏的歷史真相卻讓人驚心動魄 這是說伯邑考犯下大錯,或是周文王出於立賢,甚至或是姬發猶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一樣逼宮,最終周文王不得不廢掉伯邑考,然後立嫡次子姬發為太子。但伯邑考下臺,最大得利者是姬發,因此「文王廢伯邑考」的背後,是不是有姬發的推動? 《春秋繁露》記載:「伯邑考知群心貳,自引而退,順神明也。」
  • 「戊寅靖社」,朝鮮版的「玄武門之變」
    古代的朝鮮不但在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受我國的影響非常大,其歷史上的某些事件也和我國的歷史事件相似,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朝鮮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戊寅靖社」首先,「朝鮮」這個國號還是明太祖朱元璋給定的。明朝建立之初,因為領土問題和當時朝鮮政權的前身高麗鬧得很不愉快。別看高麗地狹民貧,因為和元朝關係還不錯就覺得明朝不正統,根本沒把剛剛建立的大明王朝放在眼裡,居然想派兵攻取遼東。
  •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之所以取得勝利,背後竟離不開李淵女人的幫忙?
    這場玄武門之變,咱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兄弟相殘,李世民和李建成兩兄弟為了這皇位打的頭破血流,最後世民先下手為強,在玄武門把老哥李建成和老弟李元吉都給收拾了,再威逼老爹退位,繼位成為唐太宗。
  • 玄武門之變功勞最大的五個人結局是怎樣的
    參與玄武門之變的人可謂非常多,有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可以說參與這場政變一是為了自己的領導人上位,二也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淵讓位給李世民。而他們也都走上了飛黃騰達的道路。
  • 甘肅發現一碑文,揭開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學者:李世民心機太重
    那時候閱讀量太小,見識的東西也少,並不懂老師這句話的意思,如今數年過去,才明白句中真意。 可以說形成了鮮明對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並且《新唐書》中也不斷進行引導,讓人們覺得李世民之所以發動玄武門之變,那都是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天想著害他,李世民沒辦法才反擊。
  •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猶豫不定,幸虧此人一段話讓他下定決心
    大唐開國元勳張公瑾的名字比較有意思,很多人都以為「公瑾」並非他的名,而是像「周公瑾」一樣的字,實則不然。張公瑾生於魏州,年輕時曾在王世充手下擔任長史。長史這一職務在隋朝時期僅相當於幕僚,並不算位高權重。由於王世充勢力敗局已定,所以,張公瑾與當地刺史崔樞決定投靠大唐。
  • 玄武門之變,「超男皇帝」李世民的「黑歷史」
    客觀來講,李建成也是一個具備相當才幹的人,史料記載他能「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繒博徒,監門廝養,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嘗雲倦。故得士庶之心,無不至者。」歷史學家陳寅恪也稱讚他「亦為才智之人」。以李建成的水平,幾乎無論當上哪一個皇帝的太子,都可以毫無爭議地順利接班。但很不幸,他偏偏是李淵的兒子,底下有李世民這個強力的競爭對手。
  • 同室操戈,骨肉相殘,看玄武門之變前太子宮與秦王府的力量對比
    唐朝早期歷史上最嚴重的汙點莫過於玄武門之變,兄弟手足同室操戈,朝堂秩序瞬間大亂。這場由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引發的皇位之爭,最終延燒成為了兩個陣營水火不容,相互對立的政壇大戰。可以說玄武門之變的慘烈早在兩大陣營正式建立的那一天起就已經埋下了隱患,這既是李唐皇室的悲哀也是大唐帝國的悲哀。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黨爭之中,太子宮和秦王府各有自己的朝堂勢力,官員各選陣營,皇帝李淵態度也十分曖昧。
  •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猶豫不決,這個人幫助李世民堅定了想法
    文/寫寫歷史那些事兒【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歡迎大家來收看今天的文章,咱們今天的文章主題就是來看一看在唐朝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的小故事,故事是非常的有意思。李世民在發動兵變之前猶豫不決,始終狠不下心來,沒想到手下的這個人幾句話就幫助李世民堅定了想法,最終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也是成功的當上了皇帝,那麼他是誰那?不用著急,現在咱們就一起來看看他是誰。
  • 詳解玄武門政變:李建成已的兄弟伏兵的密報,為何仍無防備?
    不可否認的是貞觀之治為唐朝的盛世奠定的基礎,同時也不能否認這確實是因為唐太宗所帶來的影響。當然,離不開唐太宗的話題還有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發生於唐武德四年,六月初四的清晨。(公元626年7月2日)因為貞觀之治讓很多人忽視了唐太宗真正坐上皇位時候的血雨腥風。談到這件事就還要從之前說起,在李淵還未當上皇帝的時候,二人相互配合,在晉陽起兵之時,兩人的看法也算是相同,配合也算默契。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何要「吸吮父乳」,還痛哭不止呢?
    我們都知道,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處決掉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之後,李世民隨即便逼迫了自己的父親李淵退位,自己當上了皇帝,史稱「唐太宗」。但是在事變之後不久,卻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李世民和李淵父子之間為了捐釋前嫌做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舉動。
  •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的兒子被盡數殺害,他的妻女下場又是如何?
    談及唐朝歷史上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政變,相信大家都毫不猶豫地會選擇玄武門之變。畢竟李世民不僅將太子李建成以及李元吉殺害,對於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李世民也是一個都沒有留下。但是話又說話回來,李世民將李建成的兒子全部殺害後,李建成的妻女又是如何的下場?
  • 玄武門事變後,李淵曾向李世民講述一典故,這才避免父子相殘!
    任何朝代在晚期時,只要朝堂稍微有些風錘草動,那麼在民間便會有無數人揭竿而起!不過歷朝歷代被謀權篡位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有的直接將自己的父親殺死,比如隋煬帝楊廣。當然也有不少人在謀權篡位之後,人們對他的印象還非常的好,這一點最明顯的便是李世民。李世民當時並不是指定的唐王朝的繼承者,不過他通過玄武門政變之後,將自己的哥哥給殺掉之後,便成為東宮太子。
  • 唐朝的政變為什麼都發生在玄武門?「玄武」是什麼意思?
    唐朝之門(之三)玄武門政變中,有大批的將士,既不是李世民的人馬,也不同情皇太子和齊王,但一直參加纏鬥。這些人就是屬於南衙和北門的皇家衛士,本篇就說一說這些衛士。《新唐書·兵志》記載,唐朝宮廷的守衛分為兩個部分,稱為「南衙」和「北衙」。其中的南衙主要是各地的府兵,輪番進京,擔任京城的守衛,而北衙才算是專門的宮廷禁衛軍。
  • 送成熟男士禮物排行榜2019年——愛之名浪漫策劃
    送成熟男士禮物排行榜——球票做人是要有趣味性的,如果你的男人是個球迷,你也不要在意,這其實是一個男人最起碼的標誌。女人或許永遠也理解不了這項男人穿著褲衩滿場搶一個球的運動,但你至少應該同情他們,在關鍵比賽的時候,如果你把大電視讓出來由他一飽眼福,甚至買球票給他到現場去觀戰,他一定無比感謝你,然後默默地回報你。
  • 老南京看玄武門春聯 鼠年元素很有趣
    「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孫曉雲說,她喜歡買菜、做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她做的菜,在她心裡是最美的風景。 和現在很多人整天為兒孫輩們的生活瑣事操心不同,孫曉雲提及更多的是家中老人的生活,言談中充滿了關愛與溫暖。她家中最多時生活著三位老人,都是高壽。「我從小就圍著老人轉,三四十年來家裡一直都有老人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