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舞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青年友誼圓舞曲》課型: 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
[教材分析]
《青年友誼圓舞曲》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繽紛舞曲》中的一首 學唱歌曲。是舞曲題村的歌曲,具有圓舞曲的基本特點。歌曲為C大調,3/4 拍,小快板,-段體(單樂章)結構,全曲共有六個樂句,前面四句節奏完全一樣,五、六句小有變化,歌曲的旋律進行方式以大跳、小跳為主,形成一條跌宕起伏的旋律線,從而使歌曲增添了熱情洋溢的色彩。[學情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自主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渴望音樂。因此,我覺得音樂課的重點首先是要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開始變聲的階段,聲帶不穩定,講解發聲的要求,唱時要輕聲不喊叫,整齊的開始與結束。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與歌唱習慣。
[學習目標]1、能用正確的歌唱姿勢、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青春友誼圓舞曲》。 2、通過為歌曲伴奏、伴舞等音樂活動,體會3/4拍的強弱規律,使學生了解和感受圓舞曲的特點。 3、通過演唱能感受歌曲所表現的青年人熱愛和平、珍惜友誼,增進團結的思想,為爭取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學習重難點]
1、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飽滿圓潤的聲音,熱情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2、掌握三拍子的特點並會擊打。[教學用具]鋼琴、課件、打擊樂器、多媒體[教學過程] 字學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歌曲《梔子花開》,師生拍節奏律動感受3/4拍。 師:同學們剛剛已經跳了一曲很優美的華爾茲。(華爾茲也叫圓舞)
2、點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唱一首舞曲《青年友誼圓舞曲》。互動二、欣賞歌曲,感受旋律。
1、初聽歌曲,回答問題。恩考:
a、 這首歌曲的演唱情緒是怎樣時:(歡快、活潑、激情、舒暢……)b、什麼是圓舞曲? 2、復聽歌曲,回答問題。思考:
a、你覺得這首歌曲最令大激動的樂句是哪句?
b、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簡介歌曲背景
《青年友誼圖舞曲》這首音樂作品是江山作詞,天戈作曲。為1955年中國青年代表團為參加在波蘭舉行的第五屆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而創作的。歌曲表現了和平、友誼、團結的主題思想。
三、學唱歌曲,參與實踐。
1、學生跟琴哼唱一遍2、教師範唱,請學生說出:教師的演唱和學生剛才的演唱有什麼不同? (從演唱聲音上) 3、講解輕聲演唱的技巧:
a. 口腔打開,後背立直,聲音位置 b.輕聲地哼唱,不要喊叫
4、學生跟鋼琴件奏模仿老師的演唱再唱一遍歌曲:
5、講解重難點穿森林過海洋來自各方,
a.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強弱弱 b.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強弱(小組討論,學生創編) 達 標
6、演唱歌曲:第一遍輕聲慢速代入歌詞。理解歌詞含義,教育學生珍惜友誼。第二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歇曲。第三遍用不同速度表現歌曲。四、拓展延伸,完整展示。 1、為歌曲伴奏,創編舞蹈動作。 a.請學生利用教師準備的小樂器(三角鐵、沙錘)為歌曲伴奏b.老師鋼琴伴奏,其他學生拍強弱節奏伴唱。C.為歌曲創編舞蹈。 2、全班分三大組:歌唱組、舞蹈組、器樂組,完整展示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五、小結 請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穫。本課我們學習了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學會用三拍子來為這種樂曲伴奏。同學們的表現都很棒,老師都被你們的歌聲深深感染,願樂曲動人的旋律永遠留在同學們的記憶之中,願我們都能珍惜我們身邊的友誼!
《青年友誼圓舞曲》說課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青年友誼圓舞曲》,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說課。說教材、 說學情 《青年友誼圓舞曲》是七年級上冊第二二單元《繽紛舞曲》中的一首舞 曲體裁的歌曲。本曲具有圓舞曲的基本特點。歌曲為C大調,3/4 拍,小快板, 一段體(單樂章)結構,全曲共有六個樂句,前面四句節奏完全一樣, 五、六句小有變化,歌曲的行進方式以大跳、小跳為主,形成一條跌宕起伏的旋律線,從而使歌曲增添了熱情洋溢的色彩。 七年級學生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受流行音樂的影響,他們渴望音樂,卻不喜歡書本上的歌曲。因此,我覺得音樂課的重點首先是要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開始變聲的階段,聲帶不穩定,喜歡唱,但又不知道怎麼唱,需要教師講解正確的發聲方法,發聲要自然,唱時要輕聲不喊叫,整齊的開始與結束。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與歌唱習慣。學生的音樂理論水平參差不齊,教師要增加他們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1、能用正確的歌唱姿勢、飽滿的聲音,演唱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 2、通過為歌曲創編伴奏等音樂活動,體會3/4拍的強弱規律,使學生了解和感受圓舞曲的特點。 3、通過演唱能感受歌曲所表現的青年人熱愛和平、珍惜友誼,增進團結的思想。三、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為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飽滿圓潤的聲音,熱情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教學難點為掌握三拍子的特點並會擊打。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聽賞法、直觀演示法、律動教學法、啟發創作教學法來教學。學生通過聽賞法、小組合作討論、對抗、親身體驗的方法來進行本節課的學習。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設為以下五個模塊一、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播放3/4拍歌曲《梔子花開),帶學生拍3/4拍的強弱,隨機抽學生跳三拍子的舞步, 讓學生初步感知3/4拍,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進入音樂課的狀態,順勢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圓舞曲」,教師板書學唱的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二、欣賞歌曲,感受旋律。 首先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 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仔細感受音樂並思考問題,歌曲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什麼是圓舞曲?學生回答後,教師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然後播放「2009年國慶聯歡晚會」視頻,視頻內容為國家領導人與各族青年代表在天安門廣場隨著《青年友誼圓舞曲》的音樂載歌載舞的場面。讓學生思考問題:你覺得這首歌曲最令人動的樂句是哪句?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本環節通過視覺和聽覺,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這首歌曲的情緒色彩,了解歌詞大意。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賞,會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學生會按照給出的問題去思考,使聽賞更有針對性。 三、學唱歌曲,參與實踐。 本節課的重難點集中表現在了這一板塊裡, 在上一版塊了解歌詞大意的基礎上,通過師生演唱的對比,讓生找到演唱的正確方法。教師簡單講解歌唱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並讓學生體會。這樣學生在演唱時就會知道什麼樣的聲音是對的,什麼樣的姿勢是規範、標準的,學生會儘量往正確的方面做。教師的示範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有據可依。學生用正確的狀態演唱-遍後, 教師通過節奏創編遊戲來完成本節課的重難點。用拍手、拍腿的方式感受3/4 拍的強弱規律,引導學生為歌曲拍節拍伴奏。 在達標環節,學生自己總結「圓舞曲」的特點。教師通過改變鋼伴的速度,讓生用不同的速度演唱三段旋律,讓學生體會「圓舞曲」可快可慢的速度特點。四、拓展延伸,完整展示 讓學生用教師準備的小打擊樂:三角鐵、沙錘等為歌曲伴奏,進一步體會 3/4拍的強弱規律。找舞蹈特長的學生為歌曲編舞(體會三拍子舞步),進一步感受「圓舞曲」的特點。最後全班分成三個大組,一起展示全曲, 完成本節課的內容。本環節小打擊樂的加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會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找舞蹈特長的學生伴舞,發揮了音樂特長的優勢,進一步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本環節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五、小結 每一節課每個學生的收 獲是不同的,請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穫。我的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