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說某某人業障深重,那麼什麼是業障呢?業障這個詞語出自佛教,一般是用來比喻人的罪孽。
當一個人遭遇了種種困難,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學佛的人就會說,是這個人的業障積累導致的。
業由三個方面產生,分別是身口意,也就是行為舉止、言語談吐和思想意識。日常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種業因,而障就是障礙,阻礙的意思。結合起來業障就是因為自身種下惡因,因而招來重重阻礙,也就是所謂的惡有惡報。
佛經有記載「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意為無論過了多久,業障都會一直存在,直到時機成熟,惡報就會接踵而至。屆時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上,都會有種種阻礙出現,使人無法得到安寧快樂。
而但凡業障深重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不要有。
01好妄語,口業不清淨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口業不清淨,就容易招惹禍端,自然就經常走背運。
口業分為四種,分別是惡口、兩舌、綺語以及妄語。惡口意為出口傷人、言語粗鄙,開口講的話沒有一句是好聽誇讚人的。
兩舌指的就是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的話一定要少說,愛挑撥的人一定會被揭穿真面目。至於綺語,其意為沒有任何價值,只會引人想入非非,滋生邪念的花言巧語。
最後一個也是最為害人的就是妄語,指的就是謊話。妄語雖不如惡語那般傷人刺耳,但其後果確實絲毫不亞於前者。
事實上,世間許多紛爭是非的開始就是出自於欺騙,只要自己編制了一個謊言,就勢必要用無數的謊言去圓。
與此同時,妄語說得越多,實際上也是在給自己的內心增添負擔。因為害怕被人揭穿謊言,整個就惶惶不可終日,一旦心理防線被破,就極有可能走上無可挽回的歧路。
我們總說:「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有時候說謊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繫自己的權益,但這卻並非長久之計,更不值得提倡。
真正要想維護自己的顏面,給自己帶來長久可靠的利益,就必須靠能力去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去獲取利益。
不想被妄語果報波及,就必須要少說妄語,這不僅是對他人的一種友善,同樣也是對自己名譽清白的成全。當謊言被揭穿,身邊親朋好友會因自己的過錯,與自己背道而馳,失道寡助莫過於此。
故此,人生有多少福報,能結多少善緣,全看自身是怎麼為人處世。好妄語,口業不清淨,帶來的後果就是眾叛親離。
人生在世誰都有困難的時候,靠的就是互相幫助。沒有一個好人緣,在社會上很難獨自支撐下去,生活也難得如意,這一點必須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