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為天下母,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人從何而來因何受生因何成形!

2021-01-08 道教知識

天德敷流,群倫資於化育;聖恩誕布,萬物賴於發生。《道德經》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等。可見,道本身就是天下的母親。

1人因何受生:陰陽陶冶生物生人,三省其身思愆悔過。

人的出生成長,莫不依仗大道。現在社會迷謬者多,貪慾是務,惟利是圖,蠹公營私,損人益己,以致魂神被系,禍患來纏,重病不痊,邪妖克害,受諸苦惱。太上慈悲,大開解謝之門,直指歸真之路,若能悔愆首過,不蹈前非,修真向道,以致康榮,自得逍遙。

在道教信仰中,北鬥居天之中,是天地的準繩,陰陽的陶冶,生物生人,運水運火,故成四季,令萬靈振十方冠三界。騙子太多?紛紛聲討,亦不能絕。《北鬥經》有:凡夫在世,迷謬者多,不知身屬北鬥,命由天府。人人名利役其心而不知止,酒色搖其精而不知戒,而不知身屬於鬥,災厄至以至空過,無妄顯前,終不覺悟,以致不精勤修奉,災息臨身。

《靈寶天尊說祿庫受生經》有:十方一切眾生,命屬天曹,身系地府。《太上老君說五鬥金章受生經》有:人生下土,命系上天,人之生也,頂天立地,有陰有陽,各有五行正氣,各有五鬥所管。如果心崇大道,供養天尊,孝養父母,和同六親,不嫉不妒,不貪不淫,或持齋戒,或作善緣,或受三戒,五戒,十戒,十二可從戒,十四持身戒,二十四戒,三十六戒,七十二戒,一百八十戒,三百大戒,或修上清齋,金籙齋,三元齋,三七齋,庚申齋,甲子齋,本命齋,如是齋戒、「名系天人,世世生生,不失人身,富貴聰明,人中殊勝,五體具足,十相端嚴」、「消愆赦罪,福力無邊,功德無量,永消地獄之門,不失人身,生歸天界,快樂自在,十相端然」。

《大丹隱書》有:夫人受生於天魂,結成於元靈,轉輪九炁,挺命太一,開闢三道,積神幽官,所以玄液七纏,流津敷澤,日月映其六虛,口目運其神器,雲行雨施,德擬天地,胞胎內結,五因來具。立人之道,如此其重也。人能興一念之善,行一善行,皈真解謝,則感鬼神動天地,解禳災咎,更能三省其身,思愆悔過,至心歸身歸神歸命,懇告鬥官,則可災患消除,延生益算。

2人從何而來:玄黃判教人道非輕,錫胤保嬰首關真造。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解》有: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故九月神布氣滿能聲,聲尚神具,九天稱慶,太乙執符,帝君品命,主錄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監生,聖母衛房,天神地祗,三界備守,九天司馬在庭,東向誦《九天生神寶章》九過,男則萬神唱恭,女則萬神唱奉,男則司命敬諾,女則司命敬順,於是而生。九天司命不下命章,萬神不唱恭諾,終不生也。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

《玄鏡經》載,太乙,非外神,形如始生之男,不著衣服,身長四寸,所謂大洞返胎始形之神。人初生時,執符而混合萬神。

帝君,名七靈、神丈人,恆守人兩眉的上品命者,定其高下。司命,即中央丈人,守人心中定算,則注其年壽。

五帝,即青帝雕梁際、赤帝長來覺、白帝彭安幸、黑帝保成昌、黃帝含光露,監生。

聖母,即九天聖母,獨陽不生,獨陰不成,聖母是至陰之主,喜於成生,衛其房室,被除不祥。

司馬,在庭東向誦生神章者,即長生法師大司馬,姓栢成,名欻生,是上清真人。

男則敬諾而唱恭,女則敬順而唱奉,則分貴賤也。如詩中弄璋瓦之異。已上莫非一身之神,才候氣滿,則百神併集。然神以氣為母,神乃氣之子,神能住氣,氣能留形,則長生久視,又何難哉。

《混元迷稟》有:人生天地之間,稟二炁之和,冠萬物之首,居最靈之地,總五行之秀。參於三才,與天地並,可謂至貴無倫矣。儻得人身,當自保愛,蓋生死界畔迷謬甚多。人身者,如立板走丸,得人身者,如沂流上船,此神王所以區區愍眾生不自覺知,輕生徇死,不貴人身而發為此問也。才得人身,叉須詣南丹火煉池中,滌以黃華之水,然後投胎就舍,方始成人。

可見,孩子的出生是在萬神唱恭、天真拱衛的莊嚴而神聖的氣憤下,一個個新的生命誕生。從表面看,這段描述生命孕育產生過程的文句中,似乎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飽含深切情感的話語,這種熱愛生命的理念,融貫於道教的各個流派,成為道教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

3人因何而生: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

《老君內觀經》有,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炁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據《老君內觀經》,從父母和合開始,人雖未成形卻已開始生長,一個月生變成「胞孕」,兩個月形成「胚胎」。三、四月份生陽神三魂、陰靈七魄。說起魂魄,這不是西方的幽靈,是很科學的東西,與人的精炁神是密切相關的。

據《北鬥經注》載,人身三魂屬陽,動以生也,七魄屬陰,靜以鎮也。魂日居人體,故曰陽,主動。魄夜居人身,故曰陰,主靜。三魂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歸身,制御陰魄,令邪道不侵,百神交會,魂安魄正,陰與陽並,不經苦惱,身有光明。

《黃帝內經》有: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精」和「神」都是先天而來,也就是從父母那兒帶來的,而「精」是物質形態的,「神」是意識形態的,精少則必然神喪,精足則神氣滿。魂魄與神精直接相對應,人無神則魂丟,魂在則人的神在,人就有靈氣。三魂屬陽,主動主生,七魄屬陰,主靜主形。失魂落魄的人,一定站立不定、痴痴呆呆。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第五、六個月開始,生化五臟六腑,以分藏五行六律。第七個月,五官等功能逐漸俱全。第八個月,神經系統完善,胎教可從此月開始。第九個月,宮室羅布以定精,第十個月炁足萬象成。古代農曆算產期並不是現在數天數,而是「減三加七」法。如農曆八月初四開始懷孕,將月份減三、日子加七,就說明來年五月十一臨產。

炁來於身謂之生,炁去於身謂之死。任何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是不容易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在道教不僅僅是救拔有情眾生,更在保護自然生物,涉及動植,賜福流恩於動植,萬物齊同而自化。人們對生命滿懷敬畏,充滿神聖,懂得珍惜生命,維護生命,重視一切生命存在的價值。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燦爛的倫理文明,非常重視親子之情和仁愛之心,孕育出許多偉大而且很有影響的母親形象。綜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有很多女性堪稱良母,如孔母、孟母、嶽母、陶母等,他們母懿垂範,教子有方,大多表現為教子勵學、教子修德、教子忠信、教子治國、教子廉正及為義護子等方面,對後世人都做出榜樣,榮載史冊。

在道教信仰中,也有很多女性神祇承載著母親信仰,如鬥母、地母、金母、聖母等,他們闡道演教濟世利人,承天稟命以育坤元,流行品物以施母仁,救苦救難無求不應。讓母親舒心偷閒一日,奉祭聖母滅罪消遣,祈福禳災,全家平安。

相關焦點

  • 王鳳儀道婆媳關係 賢孝家道興隆
    婆婆總得把媳婦領在道上,待兒媳如女兒,不知道的告訴她,領導她,如同黑夜行路,你一指導她,好像暗室明燈,光光明明,媳婦感激婆母的恩,本心上佩服,遇著事指導她,一定聽說。婆婆教導兒媳,是領導性質,與人談話,必領著她的話說,作事須婆婆先著手,教她跟著作,便不作難。日子久了,她準能學會,哪能不感恩呢?見了親戚朋友,說話常提兒媳的長處,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德行,媳婦聽到這話,如何的感激呢!
  • 受生債——扭轉運勢的開始.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水官大帝聖誕(2020年11月29日)      為回報四重深恩厚德,弘揚道教慈悲濟世之功,山東孫臏廟擇於農曆十月十五,恭祝下元五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聖誕,舉辦祈福消災、還受生債、增補財庫、度亡解厄大法會,請師臨壇,作茲功德。
  • 人體受天地場生物電針刺反應能
    知天地者人也:知天地者能夠預測全球特大的天地災害。天為父!地為母!人是天地所生所育。必然有天父地母的遺傳基因密碼。人又是怎樣進化而來的呢?現今還沒有較有說服力的完整的論說及論證。人何來?我認為「天父」「地母」造就。但這在盤古的朦朧混沌年代我們誰人也還沒降生於地球,誰人也不可知曉。就人類的生物進化達爾文已通論,是現今科學之始。確否?
  • 平安夜的名稱從何而來?
    平安夜的名稱從何而來?時間:2016-12-24 13:09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聖誕夜又叫做平安夜? 平安夜的名稱從何而來? 平安夜(Silent Night),即聖誕前夕(Christmas Eve,12月24日)。 據說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
  • 攻寵受耽美文,即使身份對立,我也寵你上天
    侵刪書名逃出生天 by 容子行行文案生天,佛經中寓意魔窟與地獄。紀澤,一個在警局的檔案裡暫時消失的人,奉行正義堪比天大;陸梟,字如其人,若是身逢亂世,必是負天下人而成霸業的梟雄。人性的陷阱,溫柔的網。紀澤在一個又一個桎梏著自己的漫長黑夜裡掙扎,試圖逃脫生天,而這張網,越散越大。紀澤不怒反笑,「陸梟,你這是在演黑幫片麼,我是警察,你是黑道,然後,你要給我幸福?」
  • 何為道教的受生債(聚財、填庫)和超度?
    ,培植自己的福慧資糧,因此每一個人出生後才有糧吃有衣穿有錢花等等福報,而人在世上如不行善事,祖宗留有於殃,這筆錢就會讓人倒黴,因此人生需要還的第一個陰債就是受生債,人們希望早還此債,以消減罪孽,解除業障。
  • 得道的人得天下,成功者的道是什麼?老子教我們學習的方法在這裡
    明王人的「道」是什麼呢?老子在本章說「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又給了我們一個結果或者現象,還是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具體的方法。在這之前有人問經典的智慧真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嗎?老子講了這麼多關於」道「的內容,我也認真學了,為什麼還不能了解它的真諦,成為那個得道之人呢?智慧不是邏輯類知識,也不是事物的具體形狀或者表面現象,我們每個人對人、事、物的思考都在看不見的思維空間運行,受影響的因素非常多,個人當時的情緒,所處的身份地位,年齡閱歷等等抽象的內容都會影響思考判斷的過程和結果,這是人作為智慧生物了不起的地方。
  • 老人道--以德為根,父母道(中年道)--以志為根,婆媳道--恩義並用
    5、父母是人倫之始,陰陽之道,陰為母,陽為父。陰陽和,才能萬物生長陰陽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質一定不好,或者兒女缺乏。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7、小孩子是否健康與母親關係很大,有無智慧與父親關係很大,是否福德莊嚴就看父母是否經常以快樂的愛心去做事做人。
  • 理道 理解道德經原文譯文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卋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卋始,是謂道紀。第七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廖、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法道,地法道,天法道,道法道,道法自然也。
  • 心中無缺謂之富,受人敬仰方為貴
    「富貴」兩字古往今來受到多少人的嚮往,又受到多少人的追逐人皆以倨「富貴」為傲人皆以「富貴人生」為嚮往天下熙熙 皆為富貴而來天下攘攘 皆為富貴而往而什麼是「富貴」呢?愚以為心中無缺謂之富受人敬仰謂之貴是為「富貴」本義有田地有森林謂之富有廟堂有亭臺樓閣謂之富有牲畜有奴隸謂之富
  • 龍到底是種什麼生物?生的兒子各個不同,有個還是和癩蛤蟆生的
    作為華夏的神聖動物,龍非常神秘,只有至高無上的人,才能被成為真龍天子。不過根據史料我們卻發現,龍是一種非常好色的生物,古人稱其為「生性好淫」。換而言之就是龍非常喜歡繁衍,它擁有許多配偶,而且還能跨越生殖隔離,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它的九個兒子到底是什麼身份。大兒子為囚牛,乃是龍與牛雜交而來,外貌是龍頭龍尾牛身。囚牛非常喜歡樂器,並不是對牛彈琴當中的老黃牛。
  • 理道 理解道德經譯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的「生」具有「生殖功能」和「監護功能」,進而引申出「統治管理功能」。道生養化育萬物,具有生殖功能和監護功能。道為萬物依歸的奧主,德者的保護者,亡德者的所有者。德:得道,知道,由道,以道,奉道,守道,適道,從道,是道,惟道,依道,因道,遵道,循道,順道,合道;得法,知法,由法,以法,奉法,守法,適法,從法,是法,惟法,依法,因法,遵法,循法,順法,合法。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的宇宙論嗎?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所以,道宇宙最先存在的事物和狀態,也就是先有道,然後生成萬物。但是古人認為,道先生成天地,天地再生成萬物。這樣,老子宇宙生成過程是,道先在,然後道先生成天地,天地再生成萬物。所以,天地是萬物之母,道是天地之母,從而也是萬物之母。道生一,這句話不應當理解為道生成一。因為,一是道的一個特性,即經文中所講的「獨立而不改」。所以,道生一,其實是道是生。一生二,這個二是指天地。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裡的「一、二、三」到底指的什麼?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個東西,老子也不知道是什麼,就強行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道」。這也是《道德經》中的道的來源。《道德經》中認為,天底下的一切東西,都是由道所創造的。我們不妨來看看其中的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道是最原始的東西。這個是沒有爭議的。
  • 到底如何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
    受中國神話傳說的影響,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個說法:人死後會下地獄,要想從地獄回到陽間,必須經過六道輪迴。但是,到底何為六道輪迴呢?如何知道你是從哪一道輪迴投胎轉世的呢?怎樣才能跳出三界,不受輪迴呢?今天咱們來一一講述:一、何為六道輪迴?
  • 「二百五」這個俗語從何而來?
    「二百五」是一個俗語詞彙,常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民間常用這句俗語。它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於何時流行?銀子五百兩一封,「二百五」諧音「半瘋」古代也玩諧音梗?在微博平臺該話題中,就「二百五」這個詞彙的來歷,網友討論得相當熱烈。
  • 深度揭秘:什麼是受生債?為什麼要還受生債?
    但是我們見到許多人,卻自恃聰明,毀謗經法,負債不還,不修善因,種下惡緣,致使地府記上黑名單,天曹減除其陽壽,再加上虧欠冥司祿庫債不還,不但貧賤困頓,而且身體不好,夭折橫死。死後淪沒惡趣,要想再投胎做人就很難了,經文上說"萬劫方生畜獸身",何況是人?縱然生為人身,也是貧賤之命。地府可是一點都不含糊的啊!既然我們知道了生活的困頓與欠受生債有關,那麼還掉就可以了。
  • 「無極生太極」與「道生一」
    無窮多個因其作用實實在在,卻講不清道不明,這混沌狀況是「道可道,非常道」之真實寫照。「一切事物的生滅,都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是一條自然規律。這條規律在二千多年前就被我們的祖先發現並用文字記錄下來。當然,「一切事物的生滅,都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字數太多,按二千多年前文字言簡意賅的習慣,用「無極生太極」或者用「道生一」來表述最為恰當。太極,即一。
  • 仙尊之子附身廢柴醫生以醫入道,從此救人美女紛紛而來,都市修真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哈密生活站,在無聊乏味時我們常常會用看小說的方式來緩解心情,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仙尊之子附身廢柴醫生以醫入道,從此救人美女紛紛而來,都市修真,歡迎大家前來閱讀。1.《最強劍仙》作者:左刀文案:意外重生幸得荒古聖人劍道傳承。崛起花都,紅顏相伴,飲盡弱水三千。快意恩仇,劍破萬法,敗盡天下英雄。
  • 佛典故事: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
    摩耶夫人告訴文殊菩薩:「我與佛陀為母子以來,從未曾像今天這麼歡喜安樂!」夫人說完,便和文殊菩薩一同到歡喜園拜謁佛陀。當時,世尊遠遠地見到母親前來,當金身一起,宛如須彌山鼓動的相貌。佛陀以微妙梵音對母親說:「身所經處,與苦樂俱;當修涅槃,永離苦樂。」摩耶夫人聽佛陀開示時,專注一心、五體投地、專精正念,諸煩惱結使頓時消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