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出生後哭鬧不休不肯吃奶,康熙命人找來一村婦,問題立即解決

2021-01-21 鬼龍看歷史

清朝皇宮裡有一個規定,每當後宮有皇子、公主出生,都會在北京大興、宛平兩個縣選擇奶娘。由於皇子出生後交由奶娘撫養,因此皇子與奶娘的關係極為密切,一旦皇子當了皇帝,奶娘也意味著平步青雲。奶娘入宮撫養皇子,雖是巨大的榮耀,可也意味著拋夫別子,忍受著巨大的痛苦。

在北京市大興區榆垈鎮黃各莊村東北村邊,有一座規模較大墓地。由於遭到多次盜掘,目前僅能看到一些遺蹟殘存,但資料顯示,這裡曾有完整的石刻、神道、石像生、華表等等。要知道,作為一名奶娘,死後能有這樣的待遇是不可想像的,墓地主人是雍正皇帝的奶娘謝氏,這裡也被人稱為「恭勤夫人謝氏墓」。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寅時,胤禛(即雍正皇帝)出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生母為德妃烏雅氏。關於雍正皇帝出生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皇子啼哭不止,所幸奶媽救場」,這個奶媽就是謝氏。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話說雍正出生後,整日啼哭不停,不吃不喝,宮裡的太監們束手無策。

就在此時,一名御醫想到了一個辦法,如果能找到一名手託玉印,足踏青龍的婦女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所謂病急亂投醫,康熙立即下旨命人去尋找這樣的婦女,可這樣的婦女從哪裡找呢?負責此事的官員也沒了主意,只能在北京周邊漫無目的地尋找。當官差一行人來到黃各莊村時,意外發現了一名婦女行走在田壟上,手裡拖著豆腐。

官差中有一個人突然腦筋一轉,這不正是御醫說的「手拖玉印,腳踏青龍」的婦女嗎。於是,官差們就將這名婦女帶入宮中,說來也奇怪,這名婦女來了後,胤禛國果然不再啼哭,而且還安靜地吃奶了。從此之後,這名從宮外漢族婦女就成為了胤禛的奶娘,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胤禛身上。

胤禛在「九子奪嫡」中獲勝,成為雍正皇帝,謝氏也因此平步青雲。謝氏去世後,雍正感念其楊悅之恩,封其為「恭勤夫人」,並為其修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墓地。

參考資料:《揭秘雍正帝奶媽恭勤夫人謝氏墓》

相關焦點

  • 雍正繼位後,為何會造成母子離心離德,生母之死跟雍正有關嗎?
    本是同根生,卻厚此薄彼雍正和胤禵雖然都是一母所生,雍正出生的時候,烏雅氏沒有任何名分和封號,級別太低,沒有資格撫養雍正,就讓皇后佟佳氏代為撫養,雍正對於佟佳皇后的感情也遠遠的超過了對於自己的生母烏雅氏。
  • 她13歲嫁給雍正,康熙稱其是有福之人,乾隆為她祝壽還跳起了舞
    她13歲嫁給雍正,康熙稱其是有福之人,乾隆為她祝壽還跳起了舞,是古代少有的高壽之人,活到了84歲,一生享盡「福、祿、壽」。 她的故事很傳奇,就從嫁給雍正說起吧。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在康熙一廢太子時,朝廷上下沒有人敢替太子求情,只有老三胤祉和老四雍正以及老九胤禟不懼康熙天威震怒,為胤礽求情,可見胤祉與胤礽兄弟之間感情極其深厚。而且老四雍正之前也一直是支持太子胤礽,所以他與胤祉在即位之前兄弟感情也比較不錯。
  • 為什麼康熙讓雍正繼位,理由非常簡單,其他皇子知道會吐血
    公元1722年,69歲的康熙老皇帝去世。康熙去世以後,其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胤禛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在歷史中,關於雍正皇帝的段子一抓一大把。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更改聖旨傳位,在民間傳說中,康熙的皇位是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的。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康熙皇帝究竟把皇位傳給了誰?
  • 此人是康熙麾下一個小官,雍正帝即位後,立即擢升巡撫軍政大員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人官運就不是那麼好,當然,我說的是他前半生官運不好,但他後半生官運就跟開了掛似的,這個人就是田文鏡,現在我就跟大傢伙來說說這個人吧。田文鏡二十二歲的時候就當上了縣丞,不久之後,田文鏡的官職就升到縣令,田文鏡的縣令一當就當了二十多年,之後,田文鏡的官職才向上浮動了一點,這回田文鏡升到了知州,回顧田文鏡當官的這幾十年,官位雖有所提升,但都是些芝麻小官,可田文鏡是個有才能的人,他的才能和他的官職不相匹配,因此,他手裡那麼點小小的權利根本發揮不出他的才能。
  • 雍正四爺反腐,膽肥權大路子對
    因為康熙做了 61 年皇帝,遠超歷代諸帝王。時間如此長,他的日子簡直是在「熬」著過。要知道,康熙皇帝比他的皇四子——後來的雍正皇帝——也只大了 24 歲,雍正皇帝即位時已近知天命之年。兒子們卯足了勁等著上位,左等老爺子不走,右等老爺子不去,反而越幹越起勁,一幹就是 61 年。康熙的福氣也不小,有子 35 人。
  • 曾是康熙最得寵的妃子,雍正上位後三次羞辱,最後抑鬱而終
    歷史本無趣,就像是滾滾黃河水一覽無餘、歷史也有趣,就像水下面的沙子,埋藏著無盡的沙金,大家好我是小憩,康熙在位61年,同時也後宮的佳麗也是多不勝數,包括前後立的三位皇后,有50多人,之後因為三位皇后接連病逝,在以後的歲月裡康熙就再也沒有立過皇后,所以後宮的政權基本在惠、宜、德、榮四人的手裡。
  • 康熙選太子:老二根正,老八勢大,為啥豬嫌狗憎的雍正能被選中?
    我欣賞雍正,他是一個智慧高人。九子奪嫡,他始終把握一條主線: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我們興趣盎然,紛紛要求他詳細說道順道。哥們說:「我看過好幾遍《雍正王朝》,受到很大啟發。雍正之所以成功,主要是打好了幾張牌。」第一張:實幹牌。追繳國庫欠款,是個得罪人的事,費力不討好,沒人願意幹。雍正站出來,願為皇上分憂。
  • 康熙棺材還沒搬走,穩重內斂的雍正,為何就當眾羞辱父親的愛妃
    公元1722年,清聖祖康熙皇帝在暢春園駕崩,繼位的不是被人們看好的十四阿哥胤禵,而是一向少言寡語的四阿哥胤禛,這就是雍正皇帝。在康熙皇帝的靈前,從前一向穩重的胤禛居然大發雷霆,當眾侮辱了康熙最寵愛的宜妃郭絡羅氏,這究竟是為什麼?郭絡羅氏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雍正「無情」——皇后死了不料理,反讓大臣背黑鍋
    雍正帝前後有后妃三十人,以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敦肅皇貴妃年氏、熹貴妃鈕枯祿氏地位最尊貴。這三人也是宮鬥劇裡的常客,或三足鼎立,或合縱連橫、或各自為陣,各種陰謀陷害,花樣一再翻新。不過實際上的雍正後宮,遠沒有電視劇中那麼複雜,雍正自認是天下最不好色的,自我評價為「清心寡欲」。
  •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室無不對他關愛有加,大清朝最幸運的皇子
    九子奪嫡,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就是這最好的說明。但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最終獲得皇位的雍正完全沒有加害自己的弟弟,反而視其為自己的兒子一般,這其中有何緣故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些這其中的奧秘,看一看哪位人物有如此的運氣。康熙在62歲的時候,陳氏為他又誕下了第二十四位皇子——胤袐。
  • 官場謎題:雍正時期兩位高官的「大降級」
    康熙晚期與雍正初期,川陝的定位是軍事重鎮、用兵之地。上任前,康熙親自叮囑年羹堯:「……須使百姓相安,錢糧以漸次清查可也,此為四川第一要事……總之,以安靜為要耳。」年到了四川後,也確實做出了成績,沒有違背康熙「安靜」四川的意圖。他的兩大殺手鐧是裁撤掉無能無用的官吏和解決民族事務。經過他的經略,清朝的西北大兵營更加牢固。年羹堯的仕途第一關算是完滿通過。
  •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比康熙皇帝還高一籌的神人是誰?
    所謂老謀深算,不單單是說此人智謀高超,更要能兼顧各方利益,兼顧眼下和未來。許多人都把《雍正王朝》中的康熙,作為老謀深算第一人。確實,作者筆下的康熙智謀深遠,在應對許多問題上都顯得棋高一著。比如說,明明太子扶不起,為了穩住幾個兒子,穩住動蕩的朝局,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抱住太子之位。又比如說,在百官紛紛上書用力八阿哥為太子,人人都以為八阿哥必然入選,康熙卻很不高興。這是因為他看出八阿哥在刻意籠絡人心。身為帝王,要兼顧百姓利益,兼顧百官利益,但是,卻不能為一己之私,放棄原則,一味討好。剛柔並濟,才是帝王之道。
  • 雍正把胤祥的么女收養在自己身邊,其目的是不是為了牽制胤祥
    (雍正劇照)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去世,遵康熙遺詔,雍正繼承大統。康熙在位時,一直黯然失色,沒有機會在政治上有表現機會的胤祥,在雍正繼位後,卻很受重用,不僅被升為四大總理事務大臣之首,還進封為和碩怡親王。有的說是胤祥沒有參與過奪嫡,有的說是胤祥幫助過雍正,有的說是胤祥後期受康熙打擊讓雍正信任他等等。不過因為沒有史料佐證,這至今都是一個謎。)胤祥倒也沒有辜負雍正,他在經濟、軍事、賦稅、刑獄等民生國計的問題上大刀闊斧地改革,將康熙晚年造成的問題逐步撥亂反正。特別是清查虧空,收繳積欠等事務上,更是鐵面無私,就算是王親貴族也不例外。
  • 他是清朝的幸運兒 雍正即位後對其照顧有加
    九子奪嫡,是康熙晚年有名的歷史事件。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宣布廢太子後,眾多阿哥開始了對皇位的覬覦,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繼承皇位。自古以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雍正繼承皇位後,參與爭奪皇位的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 牛頓推導運動學三定律的時候,康熙乾隆們正在做這件缺德事
    康熙時期發生了兩起較大的文字獄案,一起是康熙初年的《明史》案,另一起是康熙後期的《南山集》案。明史案起於莊廷瓏。莊廷瓏想寫一部《明史》留名於世,於是就買來同鄉朱國禎的手稿《列朝諸臣傳》,署上自己的姓名,又補寫了崇禎朝的事跡,就刻印發行了。
  • 寶寶一哭就抱會慣壞他?兩個研究結果告訴你寶寶哭鬧到底要不要抱
    文丨飯飯媽 當媽媽聽到寶寶的哭聲後,第一反應肯定是去抱著寶寶,看看寶寶是不是有哪裡不舒服,看看寶寶是不是餓了或是想要便便了等等。
  • 雍正留下千古懸案,3個字解釋雍正死因,專家稱:不值
    雍正留下千古懸案,3個字解釋雍正死因,專家稱不值啊前些年關於康熙和乾隆的電視劇拍了不少,近幾年拍雍正的電視劇那可謂後來者居上,據了解,雍正才是三位中傳說和爭議最多的那位,也是最勁爆的,今天我們就說一說謎一般的雍正。
  • 康熙與教皇使者的一次交鋒
    [摘要]康熙命各地傳教士進京接受審查,發誓永居中國,發誓遵從利瑪竇規矩,即尊重中國文化和風俗,否則,請立即出境。鐸羅1705年4月到達廣州,同年12月14日抵達北京,12月31日首次覲見康熙皇帝。雖說是禮節性的,但雙方為一些人事問題有不同意見。鐸羅提出在北京設立總主管,管理全體教士。康熙當時沒有答覆,後來答覆說,這位宗教事務主管,必須從在宮廷中服務了10年以上的傳教士中選擇,這不符合羅馬教皇的意圖,教皇之意要奪回在華傳教的主導權。康熙提出在鐸羅使團中選一人出使羅馬,以報聘教宗。
  • 康熙說:我死後有兩個兒子斷不能留!雍正卻沒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在清朝前期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而且還是一個很成功的父親,他的兒子幾乎都是好學生,各方面的成績都很優秀,但面對這樣的問題卻讓康熙帝很苦惱。因為兒子們都很優秀,在爭奪繼承人這個位置時,更是明爭暗鬥。當時康熙帝因為兄弟間的相互殘殺,還要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下面就我們一起看看怎麼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