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豐:養豬結構由金字塔形向紡錘形轉變,規模化佔比或超60%
《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張帆
2020年豬價在13元~19元/斤之間波動,養殖戶盈利可觀。大好行情下,規模豬企加速擴張產能,未來豬價走勢會怎樣?12月24日晚,《佰高威盛·大咖來說》特邀農信互聯首席生豬分析師夏晨豐,分析生豬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未來豬周期:周期拉長,波動加劇
縱觀近5個豬周期可以發現,豬價與國家補貼、環保政策、疫病流行等因素密不可分。自2018年5月進入本輪豬周期後,直至2019年10月豬價達到高點,上升期持續了17個月。與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的豬周期會逐步平滑的觀點不同,夏晨豐認為,豬周期會逐步拉長呈不規律化,且周期內價格的波動幅度並不會縮小。
本輪豬周期高點出現在2019年10月,當時豬價達39.8元/公斤
夏晨豐用 「高」「好」「多」總結2020年行業情況。
豬價高:歷史最高生豬價格、仔豬價格、母豬價格;
技術高:「防非」模式探索較好,豬場生物安全水平整體提升;
利潤好:2020年自繁自養平均2200元/頭,專業育肥920元/頭;
心態好:對疫病、行情變化更加理性,「追高踩低」、出欄踩踏減少;
危機多:非洲豬瘟、新冠肺炎、國際關係、生豬期貨,給產業帶來風險,也帶來機遇。
政策多: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良種補貼、貼息貸款、調出大縣獎勵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綠色通道等;
2021生豬供給:速度或將比市場預期的慢
決定國內供給的直接因素在母豬。長期來看,從曾祖代→祖代種豬→二元種豬→三元商品豬,整個過程接近3年時間。理論上如果知道曾祖代種豬數量,就可以判斷未來3年以後的出欄頭數。夏晨豐介紹說,2020年上半年國內種豬進口量激增,僅引入量就已經達到13205頭,截至目前,可統計的2020年引種合計近3.5萬頭,其中法國和丹麥種豬幾乎各佔一半。因此可以推斷,在不爆發疫情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3年後我國生豬產能將迎來暴增。
2020年國內種豬引種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從中短期來看,2020年出現了史上最高的仔豬價和母豬價,由於三元母豬留種性能較差,仔豬短缺,局地價格達到2500元/頭以上,隨著2020年下半年仔豬供給逐漸恢復,目前仔豬價格已降到頭均千元左右。根據行情寶調研數據顯示,在高價和高風險之下,2020年養殖場補欄母豬比較謹慎,因此2021年生豬供給速度可能會慢於市場預期。
此外,近年來進口肉量與國內生豬價格表現出很強的相關性。2017年中國豬肉產品進口總量250萬噸,同比降19.7%(其中豬肉進口量121.7萬噸,同比減少25%;雜碎進口量129萬噸,同比減少13.4% ) 。2018年進口豬肉119.3萬噸,同比降2.0%。2019年累計進口豬肉210.8萬噸,同比增加76.7%。2020年1-10越累計進口豬肉362萬噸,同比增加139.85%。夏晨豐預計,2021年中國豬肉進口需求仍較大,但將會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
2021豬價:預計全年均價22.2-24.5元/公斤,走勢前高后低
相比2019年,2020年行業疫情散發、損失難控、運輸和精液等安全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依然面臨著無有效疫苗,資金障礙,以及養殖密度上升以後防控風險的難題。
夏晨豐認為,目前三元豬留種一方面加速了產能恢復,另一方面導致配種分娩率、窩產、成活率等下降,效率約降低30%-35%,直接降低了我國養豬業的生產效率,導致供給恢復推遲。
在這種情況下,夏晨豐預計2021年豬價仍居高位,且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生豬出欄體重將有小幅下降,但相比往年仍會居高。通過成本法、消費收入法等測算,夏晨豐認為,2021年全國均價預計在22.2-24.5元/公斤,養殖端將保持較好利潤。
分析當前國內行業形勢,夏晨豐表示,我國發生非洲豬瘟後,散戶加速退出,頭部企業加速擴張,2019年中國養豬巨頭前20強出欄總量達6200萬頭,佔到全國總出欄量的11.4%。
2020年1-11月13家上市豬企生豬銷量4750.5萬頭,同比增長12.5%
從出欄體重來看,2017年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交易均重104.7公斤/頭;2018年107.5公斤/頭,同比增2.7%;2019年110.1公斤/頭,同比增2.4%。近三年出欄均重呈上升趨勢。
長期來看,規模化進程加速,但散戶不會消失。龍頭養殖企業仍將以擴產能、爭奪市場佔有率為主要戰略方向,而飼料生產、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企業會逐漸增加。「公司+農戶」是生豬養殖龍頭企業主要發展模式,易獲得當地政府支持。關於環保政策,夏晨豐認為,對於2016年和2017年東北已建豬場來說,環保影響已經比較小,生豬養殖集中區域將會進一步向北方轉移。
因此,夏晨豐認為,長期來看,中國的生豬養豬結構將由目前的金字塔形向紡錘形轉變,未來也可能繼續向倒三角轉變。預計未來三到五年,會出現2-3個千萬頭規模以上的企業;還會湧現出一大批出欄量在5000~10000頭間的規模豬場。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養殖規模化佔比預計在2020年後將超過60%。
生豬期貨:短期內對現貨市場價格影響有限
2021年1月8日,生豬期貨即將上市交易。夏晨豐分析,生豬期貨上市後短期內對現貨市場價格走勢影響有限,但豬周期會間接受到影響,產業參與度的提升需要時間,生豬期貨有助於產業保險等金融工具的開發,未來有定價及推動規模化程度的潛力。
對於大家關心的交易門檻問題,夏晨豐介紹到,生豬期貨的交易單位是16噸/手,假定豬價34元/公斤,即34000元/噸,合約價值為16噸/手X34000元/噸=544000元/手,交易所保證金為合約價值合約價值*交易所保證金比例=544000元/手*5%=27200元/手交易所保證金比例=544000元/手*5%=27200元/手,交易所基礎上上浮3個點為8%;544000元/手*8%=43520元,也就是每手最大漲跌達21760元。
互動問答環節:
1.豬價什麼時候會進入成本線附近?
夏晨豐:我們預測明年生豬均價會在22~24元/公斤,趨勢是前高后低。目前行業很多企業養殖成本已經到了20元/公斤,等於明年可能有半年時間都會觸碰到成本線。但是明年整個行業的成本線會降低,企業間的成本差異也很大。預測豬價最低點會出現在三季度,成本控制不好的企業將受到很大挑戰。
2.對中小養殖戶有什麼建議?
夏晨豐:根據目前的行業形勢判斷,中小養殖戶應該謹慎補欄二元母豬,但是補欄仔豬應該是有利潤的。補欄仔豬時注意4點:仔豬價格;仔豬品質;注意成本;最好採用全進全出的管理方式。
3.中南區調運政策對豬價有什麼影響?
夏晨豐:中南六省調運政策在最近有了新的調整,禁運範圍擴大,受這個政策影響的主要是東北地區,但影響不大。東北地區是主產區,新政實施後,雖然東北的豬不能進入中南區了,但還是有西南等出口。此外,這個政策對河南地區有一定利好,不過隨著國內生豬的供需調整,中長期來看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4.2021年豬價下行期,大豬企會採用賣豬苗的方式調整策略嗎?
夏晨豐:母豬產能上來後,仔豬銷量本來就會增加,所以不僅僅是因為豬價下行,大豬企明年的焦點還是成本控制,其次才是賣豬苗。
5.目前了解一些大企業成本比較高,未來會淘汰一波嗎?
夏晨豐:不僅僅是大企業成本高,整個行業都存在這個問題,這與生產模式、養殖區域都有關係,養殖企業的成本差距高達40%-50%之間。2021年豬價下行,這些企業如果不降成本,肯定會面臨虧損,所以要活著就必須降成本。
6、2021年1月到春節期間的豬價走勢,您怎麼看?
夏晨豐:從官方發布的數據來看,供給環比持續增加。由於這段時間消費處於旺季,我們也觀察到,12月份西南和東南地區醃臘需求上升後,國內豬肉消費能力很強,所以短期內,在供給提升比較有限,進口端補充也不太充足的情況下,預計1月到春節這段時間豬價還會有上升空間,春節後可能會回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