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是什麼節_寒衣節由來_2014寒衣節是哪天

2021-01-10 太平洋親子網

寒衣節是什麼節_寒衣節由來_2014寒衣節是哪天

2014-11-14 14:54:39出處:PCbaby作者:Lynn

  寒衣節是什麼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由來

  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禮,禮畢返回,要獎賞為國捐軀者,並撫恤他們的妻子兒女。已經死去的人怎麼受賞呢?為他們"送寒衣"當是題中應有之義,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不過這種觀點只能停留在推論上,因為有關漢族民間於十月初一"燒獻""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記載,直到宋代才出現於文人的風土記述中,如果說寒衣節是先秦時就形成的,那就很難對這麼長一段時間內的記錄空白作出合理解釋。所以,也有人推斷寒衣節俗的形成不會早於宋代。

  朱元璋「授衣」傳說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在十月初一這天早朝,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還在加衣避寒的同時,也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孟姜女千裡送寒衣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範杞良。後來,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長城,孟姜女千裡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築城牆裡。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於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屍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裡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於孟姜女千裡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1]

  商人促銷伎倆

  還有說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伎倆。

  據不完全可靠消息,這個精明的商人生逢東漢,乃是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

  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造紙。蔡莫是個急性子,工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著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只好對著一屋子的廢紙發愁。

  眼見就得關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了個鬼主意。

  一天深夜,驚天動地的鬼哭聲衝出了蔡家大院。鄰居們嚇得不輕,次日一早,趕緊跑過來探問究竟,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見當屋一口棺材,蔡莫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棺材裡忽然傳出了響聲,慧娘的聲音在裡面叫道:「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呆若木雞,好半天才回過神兒來,上前打開了棺蓋。只見一個女人跳出棺來,可不是慧娘是誰?

  那慧娘搖頭晃腦,高聲唱道: 「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她告訴眾人,她死後到了陰間,閻王發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紙錢買通了眾小鬼,小鬼們都爭著替她推磨——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錢賄賂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裝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說:「我沒給你送錢啊!」慧娘指著燃燒的紙堆說:「那就是錢!在陰間,全靠這玩意兒換吃換喝。」蔡莫一聽,馬上又抱了兩捆紙來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娘少受點苦。

  夫妻倆合演的這一出雙簧,可讓鄰居們上了大當!眾人見紙錢竟有讓人死而復生的妙用,紛紛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不出幾天,蔡莫家囤積的紙張就賣光了。由于慧娘還陽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後世的人們便都在這天上墳燒紙,祭奠死者。

  這兩個傳說一悲一喜,道具雖有不同(一個是燒棉衣,一個是燒紙錢),卻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撥的都是人們心中那根親情弦。

  江蘇「紅豆飯」傳說?

  後人把十月初一當悼亡節來過時,以紅豆飯為奠。迄今江蘇大豐一帶還有個傳說,大意為:從前有個放牛娃,因與地主抗爭,被地主砍死,鮮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飯染得通紅。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後,窮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紅豆飯紀念他,尚有童謠為證:"十月朝,看牛娃兒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摑你三犁擔子一薄刀。"

相關焦點

  • 寒衣節是什麼節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 寒衣節簡介及寒衣節習俗盤點
    寒衣節是什麼節寒衣節習俗盤點提到寒衣節,人們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據悉,它是我國傳統的鬼節之一,對於它的起源,許多年青一代都表示不太了解。寒衣節一般在什麼時候呢?在2017年裡,寒衣節具體是在哪一天呢?
  • 寒衣節是什麼節 2017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提到寒衣節,人們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據悉,它是我國傳統的鬼節之一,對於它的起源,許多年青一代都表示不太了解。寒衣節一般在什麼時候呢?在2017年裡,寒衣節具體是在哪一天呢?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是秋冬交界處,人們要添置棉衣,而已故的人也要添置棉衣。在古代有燒包袱燒棉衣的祭祀方法,在明代紙張盛行後,慢慢演變為了燒紙錢紙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四大鬼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叫做送寒衣。這也標誌著冬季的來臨。  寒衣節當天送寒衣是最合適的。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寒衣節簡介及寒衣節習俗盤點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寒衣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民間和三月清明、七月中元並稱三大悼亡節日。每當寒衣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提前準備好香燭、紙錢去祭奠先人。除了這些大家具體了解什麼叫寒衣節嗎?快來了解寒衣節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寒衣節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寒衣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漢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節是什麼節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寒衣節是什麼節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時間:2020-11-16 00: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衣節是什麼節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在我國北方有 十月初一,燒寒衣的祭奠習俗, 這個習俗其實是源於我們的傳統節日 寒衣節, 南方的小夥伴們 是不是感覺有些陌生! 寒衣節是什麼節?
  •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2018年寒衣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為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2017年寒衣節是哪天寒衣節為什麼又叫鬼節 關於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禁忌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 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寒衣節有哪些習俗?2017年的寒衣節就是11月18日,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 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
    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時間:2018-10-17 08:26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 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 寒衣節|懷故人,祈平安,文明祭祀!
    據了解,寒衣節前期,由安次區、廣陽區民政局牽頭,兩區的市場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公安配合,對主城區各轄區內取得營業執照的殯葬祭祀用品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發現經營紙錢、紙紮、錫箔、冥鈔及其他封建迷信殯葬祭祀用品的超範圍經營行為,按照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予以處罰。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有什麼說辭,你了解嗎?
    今天是公曆的11月14日,也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九,再過一夜之後的明天就是農曆的十月一,一年一度的寒衣節了。作為北方人,我也在早幾天就準備了寒衣和紙錢,要趕在明日寒衣節大清早的時候,去墳前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父親。
  • 2020寒衣節是哪一天 2020農曆十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日
    導語:寒衣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所以每年時間都是以農曆時間為標準,即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這天。不過,如果按照陽曆時間來算,那就每年都不同了。寒衣節這天,需要送寒衣,所以應要了解準確時間。那麼,具體2020寒衣節是哪一天呢?到底2020農曆十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日?一起來了解。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稱祭祖節,這天都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祭祖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一、寒衣節習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被譽為三大鬼節之一的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 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農村都有哪些風俗和規矩呢?進來看看吧!
    導讀: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農村都有哪些風俗和規矩呢?進來看看吧!今天是農曆的十月初一,也是宣告著金色九月真正的過去,迎來的會是寒冷的冬季,至十月份之後,天氣開始逐漸地變冷,尤其是北方地區,隨著節氣的更迭,慢慢的會進入天寒地凍的冬季。十月初一是送寒衣的季節,也是民間的寒衣節。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在農村有什麼說辭,你了解嗎?
    今天是公曆的11月14日,也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九,再過一夜之後的明天就是農曆的十月一,一年一度的寒衣節了。作為北方人,我也在早幾天就準備了寒衣和紙錢,要趕在明日寒衣節大清早的時候,去墳前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父親。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寒衣節之說
    寒衣節又遇一年寒衣至,十街村外煙火事;誰言歲首傷心路,回看荒冢壘新墳。「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 秦人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黍臛」。所以,寒衣節在北方普遍流行,而南方鮮所聞較少,這也是因受到地域文化影響帶來習俗不同。寒衣節的起源,更多是源於西周。《詩經·豳風·七月》中有詩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所謂「授衣」便是指添加衣物,說明天氣開始轉冷;而身為後人,當然也要考慮去世先祖。
  • 十月初一寒衣節|利益亡者的祭祀方法
    寒衣節與清明節、上巳節、中元節, 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這一天,民間習俗以焚燒紙錢紙衣等方式來祭奠亡人,謂之「送寒衣」,以其利益亡者,同時也寄託對亡者的哀思。
  • 【文明祭祀】「寒衣節」文明過節倡議書
    今年的11月15日,是傳統寒衣節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每逢佳節,思親意濃。祭祀節日,民間習俗,焚紙遙寄,流傳已久,陋弊多顯。  為此我們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慎終追遠,傳承美德。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愛,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 寒衣節,大連這個社區和大學生志願者一起送溫暖
    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是寒衣節;天氣寒冷,滿地落葉隨風揚。11月15日,大連市李家街道錦雲社區將大連理工大學志願者們召集起來,組成青年志願服務隊進入轄區,為社區老人送去溫暖與祝福。15日,社區志願者代表開展誠信品質宣傳會與寒衣節知識講堂,為社區居民與大學生志願者夯實誠信品質理論基礎與普及寒衣節的傳統風俗與文化知識,會上介紹了誠信的定義與相關名人警句,警示我們誠實守信,愛國敬業,其次介紹先秦以來的迎冬禮儀,寒衣節有關文化知識以及詩詞歌賦,拓展了居民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豐富居民們的詩詞文化底蘊與精神生活;
  • 寒衣節:人這一生,有三次死亡
    中國文化裡有四大鬼節,寒衣節就是其中之一。潛移默化中,每個人中國人都在節日中感受到死亡的教化。慢慢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中國人的清明節、上巳節、中元節、寒衣節都是與死亡有關的節日。人們掃墓祭奠,緬懷已逝的親人或者朋友。同時也是接受死亡,明白人生終究是有盡頭。《西藏生死書》有一句話:「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