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人這一生,有三次死亡

2020-11-15 山水筆墨縱橫

《蘭亭集序》中,王羲之說:死生亦大矣。

死亡,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再高貴的精神,再美好的生命,都會隨著死亡而消逝。

人們恐懼死亡,敬畏死亡,祭奠死亡。

中國文化裡有四大鬼節,寒衣節就是其中之一。

潛移默化中,每個人中國人都在節日中感受到死亡的教化。

慢慢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1、生物學死亡:

接受,是理解的開始

佛說,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生老病死,一個人從生下來之後,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

認識死亡,理解死亡,是人生最大的一場修行。

當一個人真正見過生命的消逝,他的童年也就結束了。

歡愉的日子,一下子看到了終點。

人生再也沒有單純的快樂。

中國人說:未知生,焉知死。

希望人們珍惜當下,不要考慮太多虛無的事情。

希臘人說:向死而生。

希望人們銘記死亡不可避免,人們要學著珍惜生命,珍惜當下。

中國人的清明節、上巳節、中元節、寒衣節都是與死亡有關的節日。

人們掃墓祭奠,緬懷已逝的親人或者朋友。

同時也是接受死亡,明白人生終究是有盡頭。

《西藏生死書》有一句話:「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

生命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是由死亡賦予的,因為有了死亡,生才顯得更為重要與珍貴。

2、社會學死亡:

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好好道別

有本書叫《最好的告別》,記錄了現代人如何接受衰老,體面地面對死亡。

如何平靜地和親友做好最後的囑託和交代。

但是更多的告別是無聲的,甚至來不及告別。

鳳凰《在人間》節目裡,有一個叫倩倩的女孩,媽媽不幸感染肺炎去世。

去世前,媽媽給她留下的字條寫著:

「你做蛋糕的麵粉過期了,我給拿走了,食品都是有保質期的,你一個人生活以後買小包裝的,日子是要精打細算的過……」

前幾日,母親還在嘮叨她啥時候結婚。

轉眼之間,母親就已經去世了。

孩子們在門口跪著磕頭送一程,最後一面都那麼倉促。

太多遺憾了。

你愛的人和你說著話,穿了件普通的大衣出門。

但他就消失了,再也沒有回來。

冰箱裡還有沒吃完的菜,陽臺還有在曬的床單……

有些離開真的太倉促。

我們常常為生而歡喜,對死卻沒有準備。

人生沒有永遠,來日並不方長。

去做想做的事,去見想見的人,別拖延,別等待。

因為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3、人本心理學死亡:

遺忘,是徹底的死亡

一個人怎樣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記得他,他就真正意義上消失了。

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仿佛從沒來過。

寒衣節的初衷是天涼了,給去世的親人,送去陰間的衣服。

清明則是打掃房子,讓先人住得舒服。

中元節是秋收之後,供奉新米,請求祖先庇佑。

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有涉及。

這是中國人「事死者,如事生」的傳統。

無論如何,這世上始終有人記得你,關心你。

只要香火不曾斷絕,一個家族的傳統與記憶就不會消散。

牢記祖先的家訓,牢記他們的故事。

在追憶中,牢記歷史,心懷敬畏。

在追憶中,緬懷先人,不墮家風。

錢穆說:人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是融入歷史中,這樣的人永恆不朽。

我們也許無法成為偉大的歷史人物,但是也要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直面死亡,直面有限的人生,匆匆百年,我們到底要如何度過呢?

不要辜負生命,不要辜負當下。

也許,這才是鬼節最大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寒衣節是什麼節_寒衣節由來_2014寒衣節是哪天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由來  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 寒衣節是什麼節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 寒衣節簡介及寒衣節習俗盤點
    寒衣節是什麼節寒衣節習俗盤點提到寒衣節,人們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據悉,它是我國傳統的鬼節之一,對於它的起源,許多年青一代都表示不太了解。寒衣節一般在什麼時候呢?在2017年裡,寒衣節具體是在哪一天呢?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寒衣節簡介及寒衣節習俗盤點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寒衣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民間和三月清明、七月中元並稱三大悼亡節日。每當寒衣節的時候,人們都會提前準備好香燭、紙錢去祭奠先人。除了這些大家具體了解什麼叫寒衣節嗎?快來了解寒衣節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寒衣節
  • 寒衣節是什麼節 2017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提到寒衣節,人們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據悉,它是我國傳統的鬼節之一,對於它的起源,許多年青一代都表示不太了解。寒衣節一般在什麼時候呢?在2017年裡,寒衣節具體是在哪一天呢?  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是秋冬交界處,人們要添置棉衣,而已故的人也要添置棉衣。在古代有燒包袱燒棉衣的祭祀方法,在明代紙張盛行後,慢慢演變為了燒紙錢紙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四大鬼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叫做送寒衣。這也標誌著冬季的來臨。  寒衣節當天送寒衣是最合適的。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寒衣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漢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節是什麼節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寒衣節是什麼節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時間:2020-11-16 00: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衣節是什麼節 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在我國北方有 十月初一,燒寒衣的祭奠習俗, 這個習俗其實是源於我們的傳統節日 寒衣節, 南方的小夥伴們 是不是感覺有些陌生! 寒衣節是什麼節?
  •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2018年寒衣節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寒衣節是什麼節日  寒衣節為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為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又稱祭祖節,這天都哪些習俗
    寒衣節是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祭祖節」,是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一、寒衣節習俗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這天有家祭、也有墓祭,而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寒衣節|懷故人,祈平安,文明祭祀!
    同時,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三區民政局、綜合執法局、公安局配合,對各類門店、市場擅自經營封建迷信殯葬祭祀用品的,依照國務院《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進行查處;對擅自在城市道路兩側和公共場地擺設攤點經營錫箔、冥鈔、紙錢等封建迷信殯葬祭祀用品的個人或商家,在市主城區道路兩側、廣場、公園、綠地等公共場所露天焚燒祭祀用品的個人,將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2017年寒衣節是哪天寒衣節為什麼又叫鬼節 關於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禁忌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 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 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2017年寒衣節是哪一天?寒衣節有哪些習俗?
  • 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農村都有哪些風俗和規矩呢?進來看看吧!
    朱元璋還會命人將剛剛收穫的糧食製作成熟,分給群臣食用,於是就有了: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的說法。寒衣節也流傳至今。寒衣節燒紙祭祀的傳說更有很多,一些地方認為這樣的來歷是跟蔡倫造紙有關,據說蔡倫造紙成功之後,一紙難求,生意好得一塌糊塗,他的弟弟也跟著去做紙,但手藝不行,造出的紙張賣不動,他媳婦慧娘是個伶俐人,裝死之後躺進了棺材,諸位鄰居前來幫忙的時候,蔡倫弟弟給她燒紙的時候,慧娘居然就活了過來,這讓大家都嚇得不輕,慧娘卻說:「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於是就有了紙錢也是錢的說法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有什麼說辭,你了解嗎?
    今天是公曆的11月14日,也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九,再過一夜之後的明天就是農曆的十月一,一年一度的寒衣節了。作為北方人,我也在早幾天就準備了寒衣和紙錢,要趕在明日寒衣節大清早的時候,去墳前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父親。
  • 十月一燒寒衣,寒衣節在農村有什麼說辭,你了解嗎?
    今天是公曆的11月14日,也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九,再過一夜之後的明天就是農曆的十月一,一年一度的寒衣節了。作為北方人,我也在早幾天就準備了寒衣和紙錢,要趕在明日寒衣節大清早的時候,去墳前送給另一個世界的父親。
  • 2018寒衣節是什麼時候 新曆時間每年都是不同的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還有下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的來歷     有人認為寒衣節是從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據《禮記·月令》記,農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
  • 這個寒衣節,大連市民流行新祭奠方式,天堂話吧、網上祭祀館走俏
    10月27日,市民吳先生拿著一束鮮花來到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遊艇碼頭祭拜父親,「爸爸,我們都很好,你放心吧……」去年,吳先生選擇將父親的骨灰海葬,這是父親在世時家人就商量好了的。他說,想父親的時候,他就會默默地對著大海述說思念,心境立刻開闊了很多。
  • 寒衣節是什麼意思
    中國是個有著濃濃的宗教色彩的國家,而我國的許多節日都有相應的神奇色彩。尤其是在鬼神傳說上,從許多節日中就可以看得出。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被譽為三大鬼節之一的寒衣節。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裡後,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後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由於孟姜女千裡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曆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弔已故親人的風俗。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寒衣節之說
    秦朝雖然滅亡,但秦朝所定的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得以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在《古今歲時雜詠》卷三十八中載詩人沈遘《初冬近飲酒作》所引:「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出:秦文化延續影響至宋代,仍有遺存可見。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去世先祖,謂之送「寒衣。」
  • 2020寒衣節是哪一天 2020農曆十月初一是陽曆幾月幾日
    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在北方到了農曆十月一之後,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徵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
  • 寒衣節「攻略」趕緊記下來
    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儒家有「孝親」傳統。其中,農曆十月初一的寒衣節,民間叫做「過十月一」。每到十月初一之時天氣開始變涼,冷空氣來襲,人們在裹上厚棉襖的同時,每家每戶都開始供暖了,我們回到溫暖的家中有沒有想起我們已故的親人,他們是不是吃得飽穿的暖呢?
  • 【文明祭祀】「寒衣節」文明過節倡議書
    今年的11月15日,是傳統寒衣節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每逢佳節,思親意濃。祭祀節日,民間習俗,焚紙遙寄,流傳已久,陋弊多顯。  為此我們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慎終追遠,傳承美德。提倡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愛,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