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國學大師,公開嘲諷沈從文只值四毛錢,朱自清值四塊錢

2021-01-09 騰訊網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民國時期,出了許多大師,他們性格多半張狂,有個性,其中研究莊子出名的劉文典國學大師,就像極了莊子逍遙自在,快人快語,對人對事從來不遮掩。

在西南聯大期間,張文典只佩服國學大師陳寅恪,他經常對學生們說:「陳教授是很有才的,真的很有才的,我對他十二萬分欽佩。」當然,這種欽佩也不是嘴上說說,一次,日本飛機轟炸昆明,警報拉響後,學生老師都往外跑,唯獨張文典帶著一些學生折回去找視力不太好的陳寅恪,最後硬是架著陳寅恪逃空襲,還邊跑邊念叨,「保存國粹要緊!」張文典打心裡把陳寅恪當作活著的國粹。

不過,張文典也有毒舌的時候,同樣是躲避空襲,陳寅恪是國粹,理應保護。但搞新文學的沈從文,一向不受張文典待見,他甚至破口大罵沈從文瞎跑,因為在他看來沈從文一無是處,到處亂跑還容易擋了國學大師和學生的路,造成「交通堵塞」。

當然,這既不是張文典第一次公開蔑視沈從文,也不是最後一次。沈從文早年僅受過小學教育,為了讀大學,他跑到北京,一直在北京大學當旁聽生,期間報考燕京大學卻落榜了。旁聽成才的沈從文寫了一系列文學作品,《邊城》尤為出名,但在張文典看來都是玩弄文墨,一文不值。所以1938年11月沈從文升任西南聯大的教授時,張文典心有不滿,他公開說:「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是真教授,可以領400塊的月薪;自己拿四十塊錢,朱自清領四塊錢,而沈從文連四毛錢都不能給。」不僅如此,他強調如果沈從文都能當教授,那他張文典就要成了太上教授了,總之要比沈從文高出一個輩分來。

對於劉文典的冷嘲熱諷,沈從文雖然心裡不痛快,但也無可奈何,因為劉文典的確是個才學造詣極高的大師,他尤其擅長於古籍校勘,對《莊子》更是熟透頂了,劉文典曾公開說古今真正懂莊子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自己,另一個就是劉文典,另外半個人還沒出生。這句話雖然很傲氣,但卻沒人否認,尤其可見劉文典的造詣是舉世公認的。

另外,劉文典專攻國學古籍,而沈從文是新文學的幹將,兩人一古一今,而新文學又是終結古代文學薪火相傳的主要推手,如此一來,不待見沈從文也是可以理解了。可惜的是,劉文典後來因為家中親人接連去世,自己對抗戰勝利也心生悲觀情緒,於是意志逐漸消沉,還染上了鴉片,藉以消愁。不僅如此他還能私販鹽商搭上了關係,為了錢財鴉片而出賣才華文字,最後遭到了西南聯大(尤其是北大)教授們的一致抵制,遭了解聘,如此一來,他的學術生涯也受了影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中國現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中國知名的十大國學大師名單
    當代中國國學大師排名、中國現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近現代十大國學大師名單、中國知名的十大國學大師;  近現代十大國學大師名單: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諡忠愨。
  • 汪曾祺百年誕辰 說說最愛的五位民國大家
    作為一位大家,他受評頗高——「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確實值得紀念。師從沈從文,他的作品大多取材民俗風情,文風清新質樸。《人間草木》,《人間有味》,《人間小暖》和人生有趣都值得一讀。民國是個大家雲集的時代。除了汪曾祺,今天想談一談民國最愛的五位大家。沈從文 汪曾祺的老師。
  • 北大教授被嘲看不懂英文報紙,他故意將報紙顛倒後,老外羞紅了臉
    比起後來在民國初年才建立的清華大學,北大在整個中國近代的名氣和聲譽要比清華響亮很多。 尤其是當時我國近半數知識分子和國學大師,都和北大或多或少有點聯繫。比如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還有胡適、王國維、魯迅、朱自清這樣的著名教授。
  • 一封沈從文佚信中的文史交誼
    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之間的中原大戰,戰火燃燒到山東,交通不便,沈從文沒有到青大執教。在胡適和徐志摩的推薦下,到了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新文學研究」和「小說習作」課程,此時,陳西瀅擔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沈從文在武漢大學只執教了這一個學期。1931年春,因為沈從文營救丁玲,錯過了武漢大學的開學時間,這個學期未到校。
  • 國學大師黃侃精研《周易》 打卦佔卜中頭獎買房
    民國時期的彩票抽獎活動。潘仕成於廣州西關的別墅豪宅海山仙館也被南海縣收管,作為抵債資產向社會公開發售。彩票是一種具有投機性質的票券,購買者中獎後可獲得豐厚的獎金或獎品。清末時期,社會動蕩,各種新生事物紛紛湧入,受外國彩票的啟發,國庫空虛的清政府以賑災為名,以官辦的形式發行彩票,俗稱「發財票」。到後來,民辦公司和外資公司也開始經營彩票,成為時人趨之若鶩的一件熱鬧事情。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證實:若非沈從文去世,他將獲1988諾貝爾文學獎
    但是對於他有沒有獲得198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那麼就不得而知了。湘軍時代的沈從文沈從文,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中國的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歷史文物研究者。因為沈從文能夠舞文弄墨,軍隊也需要這樣的「文化人」,沈從文被「湘西王」陳渠珍賞識,在他的軍隊裡當了個類似於文秘的差事,於是,他在軍隊的這「五年怕人的生活」中,讀了不少古書。
  • 民國文壇伉儷的傳奇愛情 魯迅胡適錢鍾書沈從文都走了 他們的子女...
    說到民國的文壇伉儷,很多人都能信手捏來,就算不知道具體的細節,也能說出幾對極有名氣的來,比如魯迅和張兆和,胡適和江冬秀,還有錢鍾書和楊絳,沈從文和張兆和。如今,我們早已只能從他們的文字中去追尋其深邃思想和生活軌跡,支離破碎之中,倒還能嗅到那個時代的陳年味道。
  • 沈從文跟妻子張兆和坦白愛上了別人,妻子的反應令他絕望
    民國時期起由於接受新思想的人多了,便開始提倡自由戀愛。很多人開始對「門當戶對」這個詞嗤之以鼻。而民國就有這麼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富家千金張兆和下嫁給窮小子沈從文。張兆和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裡面,父親張吉友是個商人,家中良田萬畝,父親還跟教育界的名流蔡元培是好友。張家有四個女兒,個個都長得標誌且有才華,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 民國時代僅有三十餘年,為何出現那麼多的大師?是時代的造就嗎?
    儘管這些大師比起當時的西方來講有差距,但是在亞洲,絕對是頂級的,不像現在。用楊振寧的話現在「 the party is over」。而民國時期盛宴正歡,愛因斯坦與波廷根學派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開創了物理學的新時代,基礎理論的突破帶動了其他學科。而第三次科技革命與生產力發展賦予的新工具在實驗、驗證的助推也是這些頂尖人物的舞臺與平臺。一切說到底是社會需要。
  • 《她們的秘密》:揭秘沈從文卞之琳情感往事
    被稱為「黑牡丹」的張家三姐張兆和是民國時期大作家沈從文的妻子,兩人的「情書」愛情至今仍是一段佳話。從小被送養的張家四妹張充和在張家四姐妹中才華最突出,詩人卞之琳用了一生來愛她,而她卻嫁給了精通七八國語言的德國漢學家傅漢思。為何張充和直到整理沈從文的遺稿時,才說她真正明白了他?他們中間又是否有傳說中的第三者插足?卞之琳筆下的看風景的人會是張充和嗎?她又與卞之琳有什麼樣的恩怨情仇?
  • 沈從文、蕭紅、汪曾祺,他們為什麼被稱為「五四的孩子」?
    著作有《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等,編有《沈從文集》《汪曾祺集》等。沈從文成為大作家的秘密是什麼?沈從文最後的成功,其實不在於他的天賦,關鍵還在於他的堅持——這個堅持不僅僅是堅持在北京和上海活下去,而在于堅持獨立的思考。他不喜歡的東西,他始終會放棄,所以他一直是以一個小學畢業生的身份在文壇上打拼。他的身份導致他一直是被嫌棄的。
  • 沈從文中年割腕的背後……
    從文寫給妻子張兆和的大量情書,深情纏綿,堪視為文學作品,有些情話,已是讀者們耳熟能詳:「我走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鍥而不捨、轟轟烈烈的追求,終於讓他從張兆和的眾多追求者中脫穎而出,「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
  • 揭開沈從文人生及命運諸多謎底
    深圳晚報記者 劉莉 今年是沈從文誕辰115周年,沈從文又一次被頻繁提起。在最近很紅的央視《朗讀者》欄目中,董卿說,她最喜歡的一句情詩是沈從文的10個字: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這句話打動了許多年輕人,紛紛要尋出這詩的出處來。沈從文是誰?相信對中國現代文學有所了解的人都知曉一二。他原名沈嶽煥,苗族,湖南鳳凰人。
  • 沈從文上課緊張,講不出話,胡適:講不出話學生不轟,就是成功!
    沈從文上課緊張講不出話,胡適:講不出話學生不轟,就是成功!沈從文小學畢業生,被胡適聘為大學講師,第一節課就出糗了!引言沈從文是從湘西鄉下走出的著名作家,一生中創作出版了五百萬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品有《邊城》、《湘行散記》、《長河》、《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沈從文的作品不僅僅只為國內讀者所熟悉,在國外也有重大的影響。
  • 你以為的大師真的是大師麼?—民國命理大師談算命先生的素質問題
    我多年前曾在雍和宮的一家會所講過幾次易經方面的課程,來聽課的朋友除了國學愛好者,也有幾位從業「大師」,因此對行業情況略知一二。在這裡我想說,任何行業都離不開銷售,銷售離不開話術,算命行業當然也不例外。算命江湖的種種手段,清朝時的「江相派」早已經總結「從業秘訣」,堪稱完備,我們另作專題討論。
  • 沈從文筆名的意義:看似遇事「則迷」,實為喚醒迷茫者心底的自信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想重點尋找沈從文對「美與愛」新世界的描述,這一切都要從他的公開發表作品開始說起。作為沈從文生活主要收入來源的寫作自然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是以寫作為生的職業作家。而同時期的著名作家們都在大學授課,寫作只是兼職。他所投稿的《晨報副刊》先前可是發表過《阿Q正傳》的中國三大副刊之一,魯迅先生也在各方面推動了《晨報副刊》的發展。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國學泰鬥錢穆親述印光大師的神通
    老陽按:印光大師,是淨土十三祖,一生弘揚淨土法門,自己的修行也有很高的成就,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罷了。關於印光大師,其實是菩薩再來,這一點,在佛教界已經毋庸置疑了。今天老陽就給大家說說印光大師的故事。宣化上人講述印光大師的來歷現在講一講印光老法師,他是陝西人,受戒之後就到普陀山去閉關,他這個閉關就是一天到晚看藏經。他看藏經是畢恭畢敬。端然正坐。
  • 訪國學大師徐詠畯——婚姻美滿的智慧
    本網1月15日訊 易學名家徐詠畯大師於庚子年末到訪祖國,筆者有幸採訪到徐老師,這一年來諮詢的客人問及最多的,除了事業就是婚姻。筆者請教大師,以國學智慧的角度,如何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徐老師說,對婚姻有困惑應儘早求問,避免糊塗錯選影響一生。
  • 民國大師章太炎給杜月笙改名字,生字上面加個竹字頭!
    民國期間,章太炎是一個比較怪的人,他執筆如刀,揭露清廷的腐敗。革命隊伍推翻清廷後,按理說,他應該支持革命隊伍。但是,章太炎沒有這麼做,繼續攻擊袁世凱脾氣秉性這兒怪的人,卻和杜月笙處的非常好,還曾給他改了名字!(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章太炎生於浙江餘杭。
  • ——紫微大師的國學情緣
    ——紫微大師的國學情緣「 「紫微鬥數」你了解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它,它又蘊含了哪些人生智慧?近日,我們走訪了臺灣紫微達人大師莊老師(明正),聊一聊他和他的紫微故事。」九華藏宗明正大師莊老師個人介紹九華藏宗紫微達人紫微鬥數殿堂級大師紫微達人測算軟體發明創始人莊老師,生於臺灣,專注研究紫微鬥數10多年,紫微達人軟體創始人,並結合現代心理學、現代管理學、人際學、是成功將傳統命理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