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十五大靈魂人物,除八思巴、四世達賴你還能說上幾個名字

2021-01-09 梵林國際

松贊幹布:

松贊幹布即位後統一了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贊幹布為了鞏固統一大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遷都拉薩並建造布達拉宮,第二是把西藏從新行政規劃,劃分西藏為六大行政區域,第三是廣為推展佛教,第四是創立文字,第五與唐朝和尼泊爾聯姻,迎娶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並建大小召寺,第六是統一度量衡,另外還有開山、修路並教導農民農墾與水利,及創製了許多法律,著名的有「欽定六個大法」等,所以松贊幹布是藏族最尊敬的一位藏王,被譽為是三大法王之一。被譽為是觀音的化身,也是三大法王之一。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從印度迎請了二位大師,也就是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蓮花生和西瓦措到藏弘法,建立桑耶寺--西藏第一所寺院。並規定貴族子弟出家為僧,隨著佛教的廣泛傳布,分別傳自印度和唐朝的兩派佛教開始發生分歧,雙方互不相讓。最後以印度僧噶瑪拉西和唐僧大乘和尚為首的雙方展開辯論,辯論結果以大乘和尚的失敗而逼迫按約定離開西藏。

赤熱八巾:

赤松德贊的孫子赤熱八巾,大力推廣佛教,定立喇嘛供給制度並對藏文進行了改革。西藏歷史上將他和松贊幹布、赤松德贊合稱為西藏三法王。赤熱八巾約於公元838年被苯教徒殺害。

朗達瑪:

佛教內部的矛盾被消除以後,佛教與苯教的矛盾卻日趨惡劣,熱八巾被害後,繼位的是達瑪烏東贊(又稱朗達瑪)。公元840年左右達瑪烏東贊(又稱朗達瑪)。達瑪採取興苯教滅佛教的政策,讓佛教在西藏幾近絕跡,朗達瑪興苯滅佛,又被信佛的拉倫多傑刺殺。朗達瑪的兩個兒子云丹和烏松為爭王位而相互攻伐,由此引起的內戰擴及全國,加上庶民造反,西藏終於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即西藏史書所謂的分裂時期。

薩迦班智達:

要說薩迦班智達,先來說一段的歷史公元1195年左右,蒙古的軍事勢力到達西藏邊境地區,位於西藏邊境的各部為自保紛紛派人獻上豐厚的財寶,才避免了蒙古軍的侵擾;此後為免兵禍逐漸形成由西藏各部向蒙古交納被稱為「達諾」的數量不大的財物。

八思巴:

公元1251年薩迦班智達圓寂,不久闊端亦逝。公元1253年,接受了薩迦班智達全部承傳的八思巴與忽必烈會晤。當時,忽必烈認為西藏人不過是一個荒蠻之地而已,當八思巴告訴他西藏的輝煌歷史時,忽必烈原先不相信,在查證諸多的史書之後,果如八思巴所言。在此期間,八思巴不僅向其講述佛法而且還解答了忽必烈提出的許多疑難問題,使忽必烈對佛法產生虔誠的信仰。

松秋堅贊:

帕竹是噶舉派的四系之一,薩迦王朝統治下的西藏官員中,止貢、帕竹、嚓巴三個萬戶長不僅轄區地廣人眾,而且也是薩迦皇室的內侍。

南喀堅贊:

創立了仁蚌巴統治時期

從仁蚌巴專權以及後來事實上統治整個西藏開始到藏巴王朝建立為止,西藏史書將這期間稱為仁蚌巴統治時期。

辛廈巴才丹多傑:藏巴第司王朝

辛廈巴才丹多傑,在1548年被仁蚌巴任命為日喀則宗本,1565年辛廈巴殺第司之弟;舉兵造反。先後佔據香、八囊倫珠孜、帕日等宗,到了1566年,幾乎囊括了整個藏地。從此自稱藏巴加波,( 「 藏」即今日喀則一帶。「加波」即國王之意)。

宗喀巴:格魯派的創始人

創建格魯派與歷任的達賴喇嘛宗喀巴是西藏安多宗喀(現西寧附近)人,名羅桑扎巴,十六歲前往衛藏學法,隨各派高僧學法,主要接受由阿底峽開始傳承的噶丹派理論。因目睹當時西藏各教派戒律鬆弛,修習無一定規則等現象而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 <<密宗道次第廣論>>等著作。

仁蚌巴統治時期:仁蚌巴原為哥氏,據記載為松贊幹布內相哥讓巴僧之後代,約1408年,該家族的南喀嘉贊,被任命為仁蚌宗的宗本,後又被任命為曲米仁莫萬戶長、薩迦大佛殿主管等,到乃東王朝的第五代王米旺扎巴堅贊時,得世襲仁蚌宗的敕令,由此南喀堅贊的後代被稱為仁蚌巴。

一世達賴喇嘛根登珠:

一世達賴喇嘛根登珠(1391 — — 1474)十四歲出家,1414年拜宗喀巴為師,1447年創建扎什倫布寺,集三千於僧。自為堪布,被稱為班禪格登珠。

二世達賴喇嘛格登嘉措:

二世達賴喇嘛格登嘉措(1475 — —1542)幼時被認定為根登珠之轉世而引入扎什倫布寺,1498年,仁蚌巴的軍隊攻佔拉薩等地,因達隆巴和噶瑪巴等從中調解,色拉、哲蚌等寺雖得以保全,但從此有二十年被禁止參加傳昭大法會。

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

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1543 — — 1588)由班禪索南扎巴等人認為前世之轉始而引入哲蚌寺,成年的三世達賴喇嘛,精通佛法,善於調解各割據勢力間的爭鬥。1559年被已趨式微的乃東王扎西扎巴堅贊請到乃東,並獻上「遍知一切」 「大國師」等稱號。同時,索南嘉措還到西藏各地傳教,足跡幾乎遍及整個衛藏。大約在此時,蒙古俺答汗(元大汗)進入西藏東北安多地區的青海湖附近。

四世達賴喇嘛雲丹嘉措:

四世達賴喇嘛雲丹嘉措(1589 — — 1616)誕生於蒙古,是個蒙古族人。成年後迎至西藏,拜扎什倫布寺池巴班禪羅松秋傑為師,誕生由於格魯派和噶舉等教派的一些人愚蠢行為,使雙方再次發生衝突,來自青海湖邊的蒙古,和部分格魯派的施者所組成的藏蒙軍隊,被藏巴王擊敗,世局多有不寧,四世達賴喇嘛二十九歲時就圓寂。

五世達賴喇嘛與噶登頗章王朝:

五世達賴喇嘛於1617年誕生在瓊結;當時統治西藏的是國王膨措南嘉,他繼續崇信噶舉派而壓制格魯派的政策。那年朝聖的蒙古人因此劫奪了噶瑪巴的牛群。國王於次年派兵前來討伐,由蒙古和拉薩吉秀巴等格魯派施主,以及色拉寺僧兵等組成的蒙藏聯軍潰敗。後因與國王有姻親關係的達隆巴從中求情,色拉寺和哲蚌寺的僧侶得以返回被破壞的面目全非的寺院。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史上七大人物,除蓮花生、文成公主外還有誰?
    她是西藏佛教史上極力護持佛法的重要人物之一,到現在為止,她仍被尊崇為西藏文化的重要貢獻者,也被當做西藏佛教的神聖救度母的化身而受人供奉。第二位,蓮花生又作蓮華生,印度僧人。8世紀後半期把佛教密宗傳入西藏,藏傳佛教尊稱他為洛本仁波且(軌範師寶)、古如仁波天(師尊寶)、烏金仁波且(烏仗那寶),通稱白麥迥乃(蓮花生)。
  • 「活佛圓寂,靈童降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前世今生
    希望以下篇幅你能喜歡或對你有所幫助!西藏小活佛【活佛轉世的起源和傳說】「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藏傳佛教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發展。最初的藏傳佛教採用的是師徒傳承或家族傳承。直到十三世紀80年代,也就是元朝時期,一種前所未有的傳承方式出現在了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 視如兒戲 達賴想轉世蜜蜂、女人,還有什麼?
    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所特有的方式,朱維群曾在多個場合指出,達賴喇嘛把這個事情視同兒戲隨便亂說,他幾乎竄到每個國家都說我將來轉世要轉到你這個國家。在有的場合他也說,將來他轉世要轉為女人,但是一定要轉為一個漂亮的、迷人的女人,有一次到了一個國家,人家送給他一罐蜂蜜,他說我轉世以後要成為一隻蜜蜂,甚至有時候說不轉世了。
  •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真的是個只會寫情詩的風流喇嘛?
    倉央嘉措畫像誰都無法想像,如此美妙的情詩出自一位藏傳佛教領袖的筆下。西藏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嘉措,一位極具傳奇色彩和爭議的喇嘛教皇。極具爭議是因為他作為藏傳佛教的領袖,從坐床成為六世達賴後一直追求著只有俗人才有的愛情,並用自己熟悉的文學體裁盡情地表達著這些情感。難道
  • 十四世達賴喇嘛
    事實之四,達賴喇嘛於1989年5月26日致書感謝「奧姆教團為我們佛教流亡集體,特別是不久前剛從西藏來的僧侶學生提供了慷慨的捐款」。   從上述事實中,可以看出達賴喇嘛和麻原之間,短短幾年,就牢固建立了宗教上的師徒關係,經濟上的互惠互利關係,「事業」上的協作支持關係。德國《焦點》周刊說「沒有達賴喇嘛的支持,麻原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他的教派帝國。
  • 中國密宗神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內容簡介** 全面完備地描述了中華大地上最主要、最流行的各路神鬼仙佛……一個個鮮活的諸神形象站在你面前,與你進行超越時空的心靈對話……在作者的引領下,你將在輕鬆歡愉的氛圍中閱讀翔實可信的文字
  • 《藏傳佛教神明大全》(上、下冊)
    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體例上,本書都算是大手筆,高品位,鴻篇巨製,華章高文,繽紛多彩。洋洋百萬字,把上至前宏期,下至後宏期以來藏傳佛教滄桑之變,都大致涉獵。由於歷史的原因,藏區教派紛呈,學風綺雜,見解隱遠,作者拋卻一己之私,門戶之見,對所有宗派和學者一視同仁,只要是本書需要的,都一一收入。藏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用直觀形象的手法將它們展現在世人面前,是艱苦卓絕和首開先河之舉。
  • 倉央嘉措,倉央嘉措:你的情詩就是宗教
    倉央嘉措,生於1683年3月,去世於1706年11月,二十三歲,六世達賴喇嘛。達賴是蒙古語「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語「上人」的意思。「達賴喇嘛」,是西藏佛教中與班禪並列的兩大宗教領袖之一。達賴喇嘛世系現至十四世,已經歷經數百年,在藏傳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 藏傳佛教八大菩薩唐卡及簡介
    彌勒菩薩:彌勒,藏語「強巴」,在藏傳佛教中故又名「強巴佛」,意為「慈心」。據《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記載,彌勒佛原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上升都率天內院,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降生人間,廣說佛法。他雙手結說法印,雙腳跏趺坐於法臺。雙手各捏一支龍華樹的花莖,象徵他將於龍華樹下示現成佛。右手所持花心中託一法論,象徵廣說佛法。
  • 倉央嘉措說「不負如來不負卿」,上半句更美,驚豔世間三百多年
    實際上古往今來有關藏傳佛教,就會有許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往事。尤其是在清朝時期,是由於藏傳佛教達到鼎盛,為此更為受到了信徒們的追捧。事實上有關藏傳佛教,有個流傳了三百多年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大家熟知的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歷史上有關他的記載僅有寥寥數語,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大活佛,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 佛教紀念日:農曆十月初五 達摩、八思巴誕辰紀念日
    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始祖,天竺禪宗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裡北行至魏,到處以禪法教人。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歷遊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
  • 藏傳佛教藝術東漸與漢藏藝術風格的形成
    正如宿白先生所說,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藏傳佛教及其藝術的傳播令人嘆為觀止。北京自元以來與藏傳佛教藝術的關係非常密切,繼西夏故地之後成為藏傳佛教藝術會聚與傳播的中心,有西夏舊官吏參與建造的居庸關石刻造像承襲了西夏至元代的漢藏造像傳統,券壁漢、藏、八思巴文以及西夏文、回鶻蒙文、闌札體梵文六種文字刻寫的尊勝陀羅尼經咒象徵著一個和諧相處的多民族國家新紀元的開始。
  • 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學經辯經和學位制度
    佛教在線7月1日訊  格魯派大約產生於十五世紀初期,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最後興起的一個教派。格魯派在吸收其他教派學修制度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嚴格規範的寺院管理體制和循序漸進的佛教教學體系,在藏傳佛教各個教派中頗具影響,深受廣大藏族佛教信眾的歡迎和崇敬。格魯派自宗喀巴大師創立以來,湧現出大批嚴守戒律的博學之士。
  • 藏傳佛教「六字真言」
    說「六字真言」中的六字代表度脫六道眾生,破除六種煩惱,修六般若行,獲得六種佛身,生出六種智慧等;(3)藏傳佛教薩迦派大師索南堅贊《六字明功德頌》記載:「嗡」能消除天界生死苦,「嘛」能消除非天鬥爭苦,「呢」能消除人間生老病死苦,「叭」能消除畜生役使苦,「咪」能消除餓鬼饑渴苦,「吽」能消除冷熱地獄苦。諸佛密乘咒,諸法集精英,眾生現祥瑞,灌頂六字明,諸佛心灌頂,今當與汝授,諸佛皆集會,灌頂明王咒。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
  • 藏傳佛教中出家的女性叫什麼?看看他們在寺廟如何生活
    值得說明的是,業印母作為藏傳佛教出家女性的一種類型,並非藏傳佛教每個宗派都所擁有,她主要產生於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噶舉派等早期形成的幾大宗派。在藏傳佛教的格魯派尼僧中,沒有身為業印母的女眾,因為格魯派高僧不依止業印母。一、業印母在藏地的產生及其意義從8世紀始,業印母產生於吐蕃藏地。
  • 念誦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遣除逆緣業障,菩薩每天都加持你
    念誦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 遣除逆緣業障,菩薩每天都加持你!農曆6月19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觀音心咒】嗡嘛呢唄咪吽請道友們盡己所能地食素、戒殺、放生等等,多多行持善法,虔誠、專注地祈禱上師三寶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