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修「忍辱波羅蜜」?忍辱心對待生活逆境是大智慧

2021-01-09 一隻修行的老鷹

文/一隻孤獨的老鷹

生活百味雜陳,世界其實很美好

修行的路上不是一蹴而就的,開智慧也不是一下子就開了,需要時間,需要功夫,需要誠心,唯有如此方能感受到佛法之妙處,得大利益。

修忍辱波羅蜜是一種心態和行動的修行,要放到生活工作中才最能檢驗是不是在真修,整日對自己說要忍辱,可是你就是說一萬遍也白搭,遇到事方能看出來。夫妻之間,同事之間相處久了,難免會有摩擦,會鬧些矛盾,摩擦和矛盾只是一種結果,價值觀不同和利益衝出才是起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觀點,小算盤,雖然這些都是虛妄的,由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然而這些虛妄卻每天佔據著我們頭腦的領地,弄得自己濁而不覺。

此時此刻修忍辱波羅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且此種修行功夫越深,煩惱就越小,沒了煩惱便得大自在,煩惱這個傢伙每個人每天都可能經歷,成了束縛我們本該清淨的障礙。夫妻之間,修忍辱功夫後那還會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瑣事而吵架嗎?就怕兩個迷惑的人在一起生活,再好的感情也難以避免爭吵鬧矛盾。同事之間,修忍辱功夫後,還會有爾虞我詐,暗中離間嗎?所以說修忍辱波羅蜜是第一大功夫啊。

忍辱和忍辱波羅蜜不一樣,如果你遇到事確實也忍了,也受辱了,但是內心卻無比痛苦,難以釋懷,這樣還不如不忍,對身體也不好。忍辱不是表面去忍而是要深入到智慧裡面去,就是說,你遇到事去忍辱了,內心也不會因忍辱而產生痛苦和鬱結,這樣的忍辱才是真忍辱,因為看明白了,別人罵你,誹謗你,陷害你,你心裡清清楚楚卻不進行反擊報復,也不徒增煩惱,這才是真正修忍辱波羅蜜。

此功夫一旦修好,智慧也隨之增長,煩惱自然而然成為了一縷青煙飄散的無影無蹤。自己的心量大了,身體也變好了,因為不再生氣了,生氣就是嗔恨心作怪啊。願各位緣主正確看待逆境,在生活中積極修行忍辱波羅蜜。佛陀的教育改變命運,隨喜讚嘆,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放下「我執」說的容易,唯有修「忍辱波羅蜜」方得菩提
    文/一隻孤獨的老鷹生活百味雜陳,世界其實很美好為什麼每個人的命運都不同,即使在一個時代,一個環境下,也是有差別的,自身的命運到底是由誰來掌控?有沒有改變命運的辦法?是人定勝天還是天定勝人?「我執」存在於人的第七識,即「末那識」中,有末那識的存在就有我執的存在,而累世的業力(曾經做過的善和惡的事情,結下的因)的種子,藏在人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中,這些種子要生根發芽,這些業力種子會反饋給末那識,即形成了固定的我執,所以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全因曾經的業力影響,說到底,業力決定了我們的自身命運。那麼既然曾經的業力無法改變,只能接受嗎?
  • 談修「忍辱波羅蜜多」及「六忍」、「五十一心所」
    《大乘四法經》裡講:「寧捨命難,要修安忍,不要嗔恨。」又如《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國王說:「那我要檢驗你,用利劍割下你的耳鼻,斬斷你的手腳,如果不起瞋心,就證明你修忍辱!」國王在切割時,問:「你心有擾動嗎?」仙人回說:「我修慈心和忍辱,心完全不動。」國王認為空口無憑,仙人就發誓:「如果我確實修習慈心與忍辱,血將變成乳!」結果血立即變成乳。
  • 讀《金剛經》|如何才能成就忍辱波羅蜜?
    為什麼呢?因為他成就了遠離分別的第一波羅蜜。有分別念,就會帶來有驚慌和恐懼。比如說,剛出生的嬰兒見到狼時,並不會覺得可怕。但是,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聽到狼吃人的故事,當建立起這種牢固的分別與執著之後,哪怕還沒有見到狼,只要聽到「狼來了」,都會驚慌害怕,趕緊逃走。「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 學佛:如何快速成就忍辱波羅蜜,一語驚心夢中人
    學佛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不然火燒功德林,得不償失。本文就和大家分享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成就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對於初學佛的同修來講,這個「忍」就是要學著疏導,平衡自己的心理感受,生活中遭遇所有的煩惱,事實上都是因為自己的心不平衡所造成的,這是根本原因,並非是外界因素。
  • 想要修好忍辱波羅蜜,就要堅信無我的正確觀念
    佛弟子,不光要聞思智慧,也要具有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德行。持戒,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成就菩提善根的因緣。佛子有了持戒的工夫,慢慢就能對治內心的煩惱魔,常年的持戒聞思,還需要有忍辱波羅蜜的修持,來圓成善法。有句老話,叫做忍是心字頭上一把刀,這句話說對了一半。
  • 何謂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眾生忍與忍度?
    般若智慧統率前五度大乘佛教的修行法門—渡河方法很多,統攝起來有六,即「六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六度」可歸納為二組:「慈悲」與「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修行法門,基於慈悲的立場來修學。布施有大的福德;基於慈悲來修持戒律;乃至忍辱、精進、禪定,都有大的福德。
  • 佛曾經是怎樣修忍的?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佛告訴須菩提:「如來在諸多佛經中說,忍辱波羅蜜,並非實有的忍辱波羅蜜。」上面是《金剛經》中的一句話。如果看過《白蓮花論》,會知道佛在因地修道的過程中,歷經了無數次修安忍的苦行,但以勝義智慧來觀察,沒有能安忍的人,也沒有所安忍的對境,更沒有安忍的方法。
  • 廣欽老和尚:忍辱是修行之本 16個方法教你如何修
    忍辱是修行之本,16個方法教你如何修。(圖片來源:資料圖片)1、人家侮辱我、欺負我、佔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佔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 勤修忍辱波羅蜜,是成就八正道的善因
    宗喀巴大師,曾勤修忍辱波羅蜜修學佛法,需要有慈悲濟世的寬容,思惟空性的智慧,精進有為的進取,也要有安忍的修為。說起安忍,在漢文佛經中還有另一種說法,叫做「忍辱」,許多人在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一聽說學佛要忍辱,就會特別的排斥,因為生活之中本來就有許多難過的事情,為了尋求內心的清淨才來到佛門,怎料想進了佛門就要去忍辱?其實佛門的忍辱,是有智慧的修持,而不是一昧地煎熬忍受。
  • 一定要痛下決心修忍辱!否則我們這一生就白幹了!
    這個要學,一切學佛的同學,我們所遇到的,大家都知道,也都常常感嘆著:自己業障深重,用什麼方法去懺悔業障?每個人確實是很留意、是很想學懺除業障。忍辱波羅蜜是懺除業障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你不能夠忍,你的業障永遠不能懺除。遇到怨恨我們的人,憎裡面就有嫉妒、障礙,嫉妒我們的人,還有毒害我們的人、毀謗我們的人,你遇到怎麼辦?佛教導我們「安然忍受」。
  • 佛讓我們修忍辱,是讓我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嗎?
    佛讓我們修忍辱,不是讓我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而對具體事物行為的判斷和行動,還是需要有的。如果對方的行為僅僅是針對我自己,是對方的無明思維造就的無知舉措,那麼我們完全可以不去理睬,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態忍讓對方的愚痴。也就是我們應該「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 修忍辱有五個層次,這是在逆境中修行,見性成佛
    不但佛法講忍辱,以世間法來說,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也必須要忍耐。能夠忍心不動,我們的定力、智慧就會產生出來,就能以靜制動;六波羅蜜當中的忍辱波羅蜜,目的就是度瞋恚,所以忍辱有很深的道理。忍辱有五個層次:第一是「伏忍」,勉強調伏,把心當中的煩惱降伏下去。我們這個心就像野牛一樣,有牛脾氣;修行要調伏這個心,就像是牧牛,初開始,先要拿一根鞭子,只要這條牛不聽話,就是一鞭打下去,這就是伏忍。
  • 正確認識修忍辱波羅蜜
    所以忍辱不光是菩薩修持的行門,我們每個人都要修忍辱。可忍辱是最難修持的。只有克服對忍辱的錯誤認識,才能修好忍辱波羅蜜。一是認為「忍辱是軟弱,你越忍辱,別人就會越欺負你」。這與佛的觀點恰好相反。在《佛說忍辱集》裡有這樣一首偈:一切諸大力,莫過於忍辱。世尊之所說,其最為第一。這個力量就是指能夠感化別人的力量。因為能忍辱的人,有容人的度量。
  • 易經:一個人命好,要自己修,堅持做到這2點,你就是富貴之人!
    有的人做了錯事,或者遭遇逆境,就到處求神拜佛,想藉此消災。有的神棍,剛好利用這種心理需求,借著花錢消災的名義去賺錢。我研究《易經》,真正的《易經》只是指出天地人之間的運行規律,人跟著規律走,則順,所謂順其自然;人無視規律,隨著自己的性子走,則有時候順,有時候逆,體現為吉與兇。
  • 學佛的人要成為他人進步的增上緣
    佛法不是讓世人感到自己滿身業障、罪惡重重,而是讓我們把我們惡的一面轉化為美好,再把美好的一切發揮到圓滿。學佛人本身就是佛法的代言人,如果個個言語犀利、一點包容能力都沒有的話,以佛法為自己言論的擋箭牌,門外的人哪個敢接觸佛法?即使都是同修,個人的根基不同,分別心不同,不能讓所有的人都懷著一顆坦率赤誠的心來面對所有的問題吧。
  • 逆境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面對逆境,你的方法是否比我的有效)
    而羅女士,因為輕信於人,生意失敗後,將豪宅,名車,工廠全部變現抵債,過起了東躲西藏的生活。她常常抱怨「我的人生已經徹底垮掉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同樣的打擊,AQ高的人產生的挫折感低,甚至是零,而AQ低的人則完全相反,甚至於會認為天都要塌下來了,一道同樣的門檻,在AQ值高低不同人的眼中,會呈現出天差地別的層次感。書中對衡量AQ指標提出了四個認知標準:控制(Control)、歸因(Ownership)、延伸(Reach)、耐力(Endurance)。
  • 南懷瑾大智慧:一個人走黴運時,做好這三件小事,好運自然來
    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這樣運氣才會青睞你。南懷瑾大智慧:一個人走黴運時,做好這三件小事,好運自然來。一、改變自己的形象很多人在走黴運的時候,特別容易意志消沉。因為做什麼事情都會碰壁,所以自己心灰意冷,有的人還會借酒澆愁,沉迷於玩樂,讓自己過得很頹廢,以此來麻醉自己,讓自己暫時忘記煩惱和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