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來說說牛郎織女的故事

2020-11-29 踩過的道路

也來說說牛郎織女的故事

關於牛郎女的傳說,在我國很早就已流傅。由於這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對自主婚姻的追求、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故事情節又是那麼曲折動人,所以很久以來一直廣泛流傅,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無論是詩歌、戲劇、說唱文學都有「天河配」的故事。但這畢竟是神話,如果把它當作其事,那就錯了。

現在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講牛郎星和女星的情況。

在晴朗的秋夜,我們總可以在頭頂上方的天空中看到一顆青白色的亮星,就是織女星。在織女星附近還有四顆排得很緊、聚成菱形的小星,按傅說講是織女所用的梭子,所以叫它為梭子星。隔著白茫茫的「天河」,在天空的東南方有一顆發微黃色的亮星與女星遙遙相對,這就是牛郎星(也叫牽牛星)。牛郎星的兩旁各有一顆小星,傅說是他的兒子和女兒。這三顆星排成一條,很像扁擔,人通常把它們叫做扁擔星或牛郎三星。如果把扁擔星和跟它距離很近的幾顆星聯在一起畫成一張畫,就很像是一隻張著翅膀的老鷹,這一粗星在天文學上就叫做天鷹星座牛郎星是天鷹星座裡最亮的主星。在女星附近也有幾顆小星,把這些星連到一起,畫成張七弦古琴,所以在天文學上就叫這星為天琴星座,織女星是天琴星座中最亮的主星。

在傳說中的女是個美麗的姑娘,長得很秀氣,跟牛郎很般配,可是女星的直徑相當太陽的兩倍牛,體積要比太陽大10倍多,而牛郎星的體積只抵得上織女星的三分之一,質量也只有織女星的一半。

郎星和女星都和太陽一樣,能夠自己生光發熱但它們要比太陽熱得多,也亮得多。女星表面溫度高達11,000C,比太陽要高5,000°,假如把它移到太陽的位置上來,將比太陽亮50倍左右。牛郎星的表面溫度也差不多有8,000℃,比太陽高2,000,比八個太陽還亮。平時我們看起來,它們好像比太陽要小得多、暗得多,那是由於它們離我們太遠的緣故。牛郎星距離地球有148萬萬萬公裡,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要遠99萬倍;織女星和地球的距離是255萬萬萬公裡,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要遠上170萬倍。

牛郎星和女星能不能像傅說那樣相會呢?

牛郎星、織女星都是恆星,女星永遠在銀河系(是由包括太陽、地球在內的無數星球粗成的,傅說把它當作了天河)的西面,牛郎星永遠在天河的東面,它們的位置很少變動,根本沒有靠近過。從地面上看,牛郎星和女星好像只隔著一條又又狹似的銀河,過去詩人把這條河描寫成「河漢清且,盈盈一水間」。

實際上,這條既清且的「盈盈一水」中只算像太陽那樣的恆星就有1,500億個,牛郎織女星之間的距離也十分遙遠,有14後面加上13個圖(0)那麼多公裡。這個距離到底有多大呢?如果我們騎自行車每天能走200公裡的話,從牛郎星到女星那兒要花費40億年時間;假如乘坐每秒飛行11公裡的宇宙火箭,也要飛上40萬年;即使是無電發射的電波,走完這段距離也得用30年的時間。所以牛郎星和織女星永遠是天涯海角各佔一方,無法相會的。

本文由踩過的道路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今天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形成的
    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我們所說的愛情故事。直到漢代,其愛情故事的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七夕故事已經有了雛形。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怎麼來的?七夕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在這短短幾行詩句中,後世「七夕」故事的幾大元素:織女、牽牛和銀河,悉數登場,但彼此之間還並沒什麼關係。牛郎和織女之間的婚姻,那是後來的事。不過話說回來,牽牛和織女的「人設」,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牛郎織女的故事從哪裡來?這就得從古人觀察星空的目的說起了。跟現代人不同,古人對天文學的研究,基於非常實用的出發點:為了確定時間和節令。
  • 牛郎織女的星月神話是怎麼來的
    牛郎織女故事是中國流傳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之一(其他三個分別為《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這個故事又與「七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在今年的「七夕」來臨之際,我們不妨細細梳理牛郎織女故事的來龍去脈。
  • 說說七夕的小故事
    現在傳統七夕女兒節習俗逐漸沒落,越來越商業化,少了一份韻味,今天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七夕。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
  • 亞洲其它國家牛郎織女故事的傳承和演變
    牛郎織女故事一經出世,就以不同的形式在日本、朝鮮、韓國、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流傳。日本牛郎織女故事及七夕和歌日本的牛郎織女故事版本很多,但情節上都大同小異。在鹿兒島流傳的《天女下凡》(也叫《天降少女》和《天女媳婦》)版本,男主人公是一個叫米庫郎的小夥子;流傳於香川的《七夕》,男主人公牛郎變成了一個賣沙鍋的商人;還有一個《養犬星與七夕星》的故事。3個故事情節上基本大同小異,與中國漢族地區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內容框架、故事情節極為相似,結尾都是與星辰起源有關。
  • 牛郎織女的傳說,到日本卻成了勵志故事?中日七夕節大有不同
    明 灑線繡牛郎織女圖經皮 故宮博物院藏明 紅紗地灑線繡鵲橋補子 北京藝術博物館藏首先從神話傳說開始。中國的七夕傳說是牛郎織女,這個故事是中國人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完善的,西周時期的《詩經·小雅·大東》中已經出現了銀河,而在戰國時期的《夏小正》和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發現的竹簡中則已經出現了牛郎與織女相愛並結為夫妻,卻因為銀河的阻隔而不能相見,隨後漢朝又增加了鵲橋,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才將這個故事的情節逐漸形成。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悲劇,何必如此懷念!
    牛郎織女是一齣悲劇故事,他倆根本就不合適,註定了天各一方。很多人都怪罪王母,其實她是按照天庭制度辦事的,這點沒什麼好說的。這場悲劇故事的導演是那頭老牛,牛郎每天把老牛餵的飽飽的,老牛自認為是報答牛郎,出了個餿點子拿走織女的衣服。
  • 「牛郎織女」和「董永七仙女」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傳說故事
    小時候就一直聽老人講農曆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容易把「牛郎織女」的故事和「董永七仙女」的故事相混淆。很多人會說七夕到了,董永和七仙女又要相會了,但是其實這並不正確。「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完全是兩個故事,他們的故事起源和情節都不同,只是都是仙女愛上凡人男子的美好傳說,所以人們容易搞混。牛郎織女的傳說是這樣的:從前有個叫牛郎的男子,家裡條件不好,隨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但是哥嫂對他並不好。牛郎就和家裡的一頭老黃牛感情深厚,沒人的時候就和老黃牛說心裡話,而老牛似乎也能聽懂牛郎所說的話。
  • 牛郎織女故事有什麼現實意義?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一種飽含酸楚和無奈的忠貞、美好的愛情故事,窮小子娶到美妻,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是在夫妻努力抗爭才獲得的,這是積極的、值得頌揚的一面。但是,寒門子弟,如何努力拼搏,如何收穫愛情?故事中的辦法不值得學習,老牛不是激勵牛郎努力工作,爭取早日成功,而是教唆牛郎偷走洗澡小仙女的衣裙,在今天恐怕不會收穫愛情,換來的卻是牢獄之災、臭名遠播。故事反映了貧苦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嚮往。窮則思變,嚮往美好(愛情)生活是所有人的理想,富人比較容易實現,窮人則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有的人可能一生也無法實現。
  • 牛郎織女之金牛星的關係和故事
    大家都知道七夕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可是,又有誰知道他們背後真正的故事呢?他們真正的故事是這樣的。牛郎是牽牛星,織女是織女星。玉帝想讓他們成仙,可是,他們在成仙之前相愛了。最後被王母娘娘發現了!就派人把織女帶回天庭了,把牛郎被貶到凡間,和一頭牛相依為命。從此他們就天地相隔了。
  • 優秀作文是這樣寫的:五年級上冊作文,縮寫故事《牛郎織女》
    文題: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這是一個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故事。同學們,請試著把《牛郎織女》的故事縮短到550字,讓更多人閱讀到它。一、審題:根據文題內容,這篇習作要求我們寫哪種類型的作文?(寫事)正確,怎樣寫?(縮寫)非常棒,這篇習作需要我們擬定題目嗎?
  • 七夕節,你知道牛郎織女星來歷?其愛情故事如何演繹,董永故事
    七夕節,你知道牛郎織女星來歷?牛郎織女故事如何演繹的?牛郎織女與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被稱為我國四大愛情故事,那你知道牛郎織女故事起源於何時呢?由此可以看出牽牛、織女只是兩個星的名字,此時還看不出來牛郎織女的人物關係和故事情節。
  • 牛郎織女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
    這一天它是中國的情人節,因為傳說這一天在天河岸邊會有喜鵲搭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兩人見面了。故事中說這個七仙女當中的織女,下凡在人間洗澡時,被牛郎看見了,兩人才結成夫婦。這個愛情故事,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段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因為這裡邊每個人都挺冤,都挺無奈,你比方說侄女,織女是這裡邊唯一的女主角,而且也是最無辜的一個,從理性上講其實織女本身根本就沒想到他那跟牛郎有這麼一段姻緣。說這個事之前,大夥應該清楚,侄女的地位是典型的富二代,因為他爹的是玉皇大帝,他母親是王母娘娘。
  •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可見這時「牛郎織女」的故事和七夕相會的情節,已經初具規模了。到此時為止,織女的重要性都擺在牛郎之前。乞巧民俗流傳至今在古代,七夕的確和牛郎織女傳說關係密切;但她在民間流傳中逐步形成的民俗文化意義,最初則更多在於年輕女性的乞巧祈福。所以,七夕又稱乞巧節。
  • 山海經星獸系列,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織女傳說!
    這一篇,就來說說二十八星宿中有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牛宿和女宿。牛宿全名叫做牛金牛,包含著牛郎星(牽牛)和織女星, 代表牛郎一方的是三顆星,叫做河鼓三星,就如同傳說中牛郎和一雙兒女一樣。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每年在農曆的七月初七,蹭著七夕節的熱鬧,年輕男女在這一天走上街頭,勇敢地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什麼 在我國流傳了千年
    牛郎和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是有所耳聞,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的愛情給七夕節增添了無數浪漫的色彩,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故事記在心裡。   版本一:《荊楚歲時記》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
  • 牛郎織女,一個美麗的傳說,忠貞的愛情故事
    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源於牛郎星和織女星的名字。傳說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每天編織彩霞到天上。她討厭這種生活,所以她偷了凡間的東西,未經允許就嫁給了河西的牛郎。這件事激怒了天地皇帝,把織女帶回天宮,命令他們分開。他們每年只被允許在7月7日在鵲橋見面一次。
  • 從星星傳說到人間傳奇——牛郎織女故事流變概說
    牛郎織女故事萌芽於幾千年前的古中國,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被豐富,各種人物不斷進入故事,各種細節不斷被添加,最終使它生長成為一棵漢民族民間文學的參天大樹。那麼,牛郎織女的故事具體是怎樣豐富起來的呢?——這正是悅華想聊的。
  • 七夕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來源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星宿崇拜衍化成神話,傳說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相傳很早以前,西河有個小夥子叫牛郎,年幼時父母雙亡,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只好投籬寄宿在哥嫂家裡。牛郎按照老翁的指點,起身去了後山,找到受傷老牛,於是,牛郎天天割草細心照顧起老牛來。過了一段時間,老牛的傷勢在牛郎精心照顧下,果真痊癒了。老牛就這樣湊齊了數目隨牛郎回家。又話說天宮中,天帝有個孫女叫織女,她擅長織布,每天都能給天空中編織出色彩斑斕的彩霞。
  • 牛郎織女愛情故事與七夕節有何淵源?都有哪些原型?廁神戚夫人
    導語:牛郎織女愛情故事與七夕節有何淵源?都有哪些原型?廁神戚夫人,鄭交甫會江妃。七夕節被看作是本土的情人節,到了七夕節不能不說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那麼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到底是怎麼與七夕節銜接起來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這麼深入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