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據統計局最新公告,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0264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654萬平方米,增長 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2%。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49973億元,增長12.2%,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4.7%。
賣了將近15萬億的房子,這是什麼概念?它接近於2018年14個浦東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GDP),相當於4—5個穩居城市排名榜首的上海市GDP。在經濟增長下滑,400多個調控政策密集出臺,還債要及時,舉債難上難,資金回籠慢,嚴重缺錢和輿情烏雲壓頂的背景之下,依然創新高,獲得好收成,應該說:2018房地產行業不容易……從過程來看,房地產行業確實是經歷了千辛萬苦,千難萬苦,但比起遭黴運的股市慘局,匯市不濟,樓市難是難了一點,但是日子,還是熬過來了!
二、2019年的房地產市場的趨勢
過去的一年是好是壞都翻篇了。橫在眼前的諸多問題又擺在面前了。首先是,今年是比去年好,還是比去年難?在20日中國地產華表獎的頒獎典禮上,苗樂如、孟曉蘇、張鵬、李戰洪、範曉衝等業內專家都發表了自己的觀念和建議。歸納他們的觀點,結合我個人的,提煉出以下幾點認知:
1
2018年不容易,2019年也許困難更大
但我相信只要整個行業有共赴時艱的鬥志、信心、智慧,一定會再創佳績。2019年政策精神是穩字當頭,只要掌握帶著鐐銬跳舞的技巧,一定會跳得精彩。最重要的是把握動作的幅度,幅度太大會弄傷自己。
2
中國房地產仍處在黃金時代,還是白銀、黃銅、黑鐵時代?
十分同意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範小衝的說法,樓市仍處在黃金時代,只是這個時代不是物化的黃金時代而是腦黃金時代。新歐鵬集團總裁李戰洪的解讀是:從機會,資源時代向能力時代的轉變。
3
產城融合是房企必須要做的功課
產業意識,融合意識,互聯互補互動共贏的意識必須要強化,必須要做適應性、匹配性的深度研究。當代MOM總裁張鵬總結企業的案例說得很生動,不要被共性淹沒,要創新、創新、再創新,保持獨特牲和自己的特色才可能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企業互聯,產城融合時產生粘附力。
4
企業家們要有創新精神
在創造美好生活的主題下,房地產行業要進行發散性思維,不要受傳統的房地產的觀點影響,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有所創新,有所突破。但一定要避免概念滿天飛,新瓶裝舊酒,弄巧而成拙。
5
增量市場與存量市場的權重要分得清
就全國來說,目前的市場數據依然證明增量市場是主流,而在北京上海這些城市增量房早就讓位於存量房市場。所以,樓市問題一定要考慮城市的個性化特徵,絕不能大而概之。
6
房地產到底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
著名學者、房地產專家董藩教授堅定地說:房地產是實體。享有房地產教父盛名的孟曉蘇博士認為,房地產住不炒就是實體,炒不住就是虛擬經濟。
7
房地產行業今後的路究竟應該怎麼走?
這個問題,外人的擔心,業內的焦慮,都是憂心忡忡。這正說明成大事不容易,房地產行業不容易,股東期待年年業績創新高,利潤增長的房企更不容易。
房企身處房地產第一線,是春江水曖鴨先知,他們知道自身的自知、自醒、自覺、自動、自發有多重要。房子要做好,服務要跟上這是基礎,但要達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境界,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記住馮侖先生一句話:偉大的企業是折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