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吉祥和幸福,而避免厄運與災難,可是,對於怎麼樣才能獲得無上的幸福與吉祥,人們往往是只想擁有而不知其可,吉祥乃是好運之徵兆,一般代表著幸運、祥瑞、吉利等,在《莊子》人間世中有這樣一句話:「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註解為「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徵」。
獲得吉祥與幸福,一直是人們所努力追求的,但是要怎麼樣才能真正的追求到自己的吉祥與幸福,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在佛教的《大吉祥經》中,卻給人們提出了十大修行法門,照此修行,不論身在何處,都會達到豐盈喜樂,生活在無愁無惱、無病無害的心境之中,使人們不再被事業的盛衰和人情的冷暖乃至生死離合軍所左右,而獲得永遠的吉祥與幸福。
《大吉祥經》(漢譯現代版李榮熙譯)是南傳佛教中在家修行者極為重視的日常修持入門經典,討論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吉祥,並教給人們十大修行法門,照此修行,必可獲得吉祥與幸福。
一,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愚痴之人固執己見,業力盈滿,難以明心見性,常常生起無明之火,如果常常親近愚痴之人,不惟於修行無益,反致徒增煩惱,所以要與智者交,而尊敬那些德行高尚之人,入芝蘭之室,同得其香。
二,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古人孟母三遷,千萬買鄰的故事,足見擇鄰之重要,環境重要,行事秉持中正之道也很重要,否則的話,人行邪道,自置險境,險象環生,又哪來的吉祥與幸福。
三,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在做事之時應該要精益求精,廣博多聞,但是在言談舉止方面卻要十分小心,要養成規律有序的作息習慣,不要做禍從口出之事,但悅不是教你以言語取悅於人,而是教你說可以讓人心生歡喜之語。
四,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孝敬父母,愛護妻子,這個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從業要無害,在現代社會這個要求就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在最大的可能中,去選擇安全性好一些的工作。
五,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要儘量的去幫助自己的親人,不要讓親情有所缺失,而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六,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要克制自己心中不當的欲望,節制自己的行為,不改變自己的操守,酒能亂性,所以不飲為佳。
七,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保持恭敬之心,謙讓之德,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事物都擁有知足感恩之心,處事柔和,自然就能夠使心靈保持平靜,再去聆聽佛祖的教誨就更好了。
八,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在世間遭受種種不平之事時,要以忍辱之力去坦然面對困境,使自己能從沙門的修行之中獲得啟迪,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行為方式。
九,自製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努力精進的踐行佛祖的智慧與教誨,思惟五欲之樂不長久,使自己可以領悟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從而實證涅槃,證入如來智慧之海,知佛祖言之不虛。
十,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寧靜無煩惱。時時以正念正信自處,修習十善,蘇東坡的「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是假的,所以為人笑話,但是假如你做到了,那麼與佛心相契,自然離苦得樂,永無煩惱了。
如果能夠真正地做到以上十大法門,那麼人們所追求的吉祥與幸福就會不期而至,不但心無煩惱,而且身心安樂,幸福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