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 幽門螺桿菌的症狀有哪些

2021-01-09 三九養生堂

據說在我國有50%以上的人都有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因為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飯,暴飲暴食等問題導致。那麼這種疾病有什麼症狀特點呢?幽門螺桿菌能夠自愈嗎?患有幽門螺桿菌該吃些什麼有什麼藥注意的。接著就跟小編來看一下。

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

首先,幽門螺桿菌是無法自愈的。需要經過專業的治療才有可能會徹底的殺死。這種病菌是導致胃癌發生的一個重大的原因,對胃的傷害非常大。如果患上幽門螺桿菌的話,一定要儘快的治療。

就算是平時要特別注意體育鍛鍊,身體素質很好,但是體內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也不能夠得到自行消退,這種病菌非常的容易導致胃病,也是形成胃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是用一般的藥物非常的難根治,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嚴格的治療,才有可能治癒。

在平日裡,吃飯要注意飲食的習慣和衛生。儘量少喝酒,不能亂吃藥。有時藥吃錯了也會導致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飲食要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更不可以吃變質發黴的食物。

很多人因工作原因,或者是減肥不吃早餐,從此患上了胃病。胃病就是一個魔鬼,它會在你吃飯的時候整你,吃得多了也會痛,吃得少也會痛,可說是疾苦無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表明,患上胃病的人群高達80%。

幽門螺桿菌症狀表現

1、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主要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這主要是由於幽門螺桿菌誘發胃泌素瘋狂分泌,而發生發酸燒心,而具有胃潰瘍疾病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狀胃痛的發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了。

2、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引起慢性胃炎。所發生的主要臨床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的症狀,病程較為緩慢,但是容易反覆發作。

3、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後產生多種致病因子,從而引起胃黏膜損害,臨床疾病的發生呈現多樣性,而且患者多會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比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多數倍。

4、幽門螺桿菌感染一般有時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這時一般是通過檢查來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幽門螺桿菌這種致病菌,很容易誘發胃腸疾病的發生。幽門螺桿菌症狀有查,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針對性的治療,而不應該盲目用藥,造成嚴重的情況發生。

幽門螺旋菌吃什麼

飲食注意事項

患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在飲食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麵條、牛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在吃稀飯、牛奶等食物時還可以加入水蘇糖配合治療,奘靈水蘇糖對人體胃腸道內的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有益菌群有增殖作用,能迅速改善人體消化道內環境,有活性因子,可吸附有毒物質及病原菌,進而增強人體免疫力。

不要吃油炸的食物,還有芹菜、韭菜、豆芽、火腿之內的粗纖維食物。和各種粗糧 。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了胃的負擔。但是經過加工成為容易消化的菜泥等是可以使用的。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鹹、過熱、生、冷、硬等食物。含亞硝胺的醃製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就會增加癌變的機率。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法為佳。煎、炸、煙燻等烹製的菜不易消化。不宜多吃!

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吃飯時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思想鬆弛,精神偷快。不要有太大的精神負擔。多休息按時睡眠不要熬夜!

生活注意事項

1、幽門螺桿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為根除徹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療時家庭中的其他人員最好也要同時治療,並實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提倡家庭內採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觸感染。中國人的傳統就是一桌飯菜一家人一起吃,特別是有些家長還喜歡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寶寶吃,這種習慣都會增加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機會,應堅決杜絕。

2、防止病從口入,不吃不潔食物。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

4、嘔吐物、糞便應及時清理,手和器具應消毒。

幽門螺桿菌愈後護理

1.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後再飲用。

3.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經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嚴格的消毒。

5.牙具等清潔用品不要放在衛生間內,一定要放在通風的地方。而衛生也需要經常的通風以及接受陽光的照射,衛生間在陰面的可採用紫外線燈照射,5-10分鐘即可。

6.定期到醫院接受幽門螺桿菌檢查。

7.定期使用益生菌製劑,改善胃腸微生態,增強胃腸道免疫力。

總結:如果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不能因為症狀不明顯就不管它。因為它是導致胃癌的重大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傳染性很強,可以通過不乾淨的餐具,不衛生的手,還有髒水分辨之內的傳染。患有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吃東西要注意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引起胃粘液過度。另外,遵照上面的注意事項,相信很快就可以痊癒。

相關焦點

  • 半數國人都有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引發的疾病包括:慢性胃炎,大約90%的慢性胃炎患者均感染過幽門螺桿菌。消化性潰瘍,95%十二指腸潰瘍和70%胃潰瘍是由它引起的。胃癌,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第I類致病原,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不一定會得胃癌。胃癌的病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很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胃裡有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4個症狀,3物泡水,除菌養胃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的細菌。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胃酸力生長繁殖的細菌。 當幽門螺桿菌在胃內繁殖生長時,對胃黏膜造成持續的刺激,胃壁也會受損,時間長了,胃不好形成了。常見的慢性胃炎、潰瘍,基本都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 感染幽門螺桿菌,除了抗生素,還有這些食物可以幫你
    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是一樣的,某些帶有特定毒力因子或基因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才可導致嚴重的症狀和健康後果。 當存在消化道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MALT)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糜爛、腸上皮化生、有家族胃腸癌史、長期服用抑酸藥或止痛藥、存在反覆腹脹腹痛、容易緊張焦慮的人,通常都建議根除。
  •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真的麼?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令人吃驚,在全球,許多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竟然在50%以上,有些國家甚至超過了90%,其中中國的感染率在50%左右——約有7億人!,總之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中,有大概80%的人只表現為輕度胃炎,沒有任何明顯的臨床症狀。
  • 幽門螺桿菌傷害身體,要大掃除嗎?看一些消化專家怎麼說?
    導語:一說起幽門螺桿菌,大家對他一定很熟悉。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胃部健康,幽門螺桿菌這個詞也成為了和大家口耳相傳的一個話題。那很多人一定就會問幽門螺桿菌是不是要徹底根除它呢?其實要不要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還是存在很大爭議的。
  • 消化科專家提醒:關注口腔裡的幽門螺桿菌
    據統計,目前全球有約44億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平均下來的感染率約為63%,而其中,中國就佔了8億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隨著年齡的增加呈上升趨勢,我國20-40歲人群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45.1%-63.6%,我國70歲以上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則高達78.9%,在發展中國家裡感染率甚至能夠達到70%以上。
  •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科普文
    02 感染途徑有哪些一、母嬰傳播包括不清潔的哺乳,口對口餵食,咀嚼後餵食,親吻嬰兒口唇,或者使用大人的餐具等餵食;二、口口傳播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吃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唾液傳播等都有可能傳染。
  • 身體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表現?這幾個異常,希望你還沒出現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性傳染性很強的細菌,據統計我國已經有接近50%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實幽門螺桿菌也是可以徹底根治的,但是因為平時不注意飲食,再次被感染的概率也很高,因此有些人總是反反覆覆出現胃病,其實多半就是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沒有得到及時根治造成的。
  • 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
    相信大家都聽過「十人九胃病」,說的是十個人中,九個人有胃病,可見胃病的高發程度。不過有些「老胃病」患者跑了好多地方都沒治好胃病,究其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科主任醫師王品醫生介紹,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病一直治不好的病人,他每次坐診都會碰到那麼幾個,可惜的是,大部分患者對幽門螺桿菌一點都不了解。幽門螺桿菌屬於「吃進去的細菌」,它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傳播方式是口至口傳播。食物不衛生,便後不洗手都會加大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機率。人群中至少有六成的人胃內有幽門螺桿菌,但並不是都達到足以致病的量。
  • 怎麼判斷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若出現這兩個情況,要注意
    導語:幽門螺旋桿菌可以說是最容易感染的病菌了,如果你在外面吃飯或者是吃外賣都很容易被感染,家庭之中只要有一個人被感染之後,大部分家庭就會全軍覆沒。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是沒有什麼大不了,要知道它可是造成胃病的一大元兇。一、幽門螺旋桿菌是怎麼形成的呢?
  • 感染幽門螺桿菌,嘴巴一般會有這3個表現,不妨了解一下
    導語:生活當中有些人在平時飲食比較規律,作息也特別規律,但是依然患上了胃病,其實這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造成的。因為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得胃酸分泌過多,進而會容易使人出現胃脹、胃酸等不良的症狀。而且它的傳染性特別的強,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就容易出現胃病。
  •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嗎?醫生提醒:平時注意這3點,或能改善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嗎?醫生提醒:平時注意這3點,或能改善導語:幽門螺旋桿菌,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這是一種傳染性非常強的病毒,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後,自身的腸胃系統就會出現下滑狀態,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引起癌症,當然大多數情況下通過藥物以及平日注意是能夠減輕的,畢竟身體的自愈能力非常強。不過也由於大眾對於幽門螺旋桿菌了解不完全的原因,對於這種病毒會非常害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了解。
  •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身體或會有3種表現,不妨來了解一下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腸胃非常有害的細菌,它的傳染性也很強。我們在生活當中一旦不小心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想要徹底根除非常的難,而且它還會引發各種腸胃類的疾病。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身體或會有3種表現,不妨來了解一下1、口臭口腔的健康問題也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平常不注重口腔的衛生,不愛刷牙又喜歡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有口臭的現象很正常。
  • 幽門螺桿菌檢測:陰性和陽性哪個好?3類檢測法有效排查HP
    我們快速尿素酶實驗,分為一個加號、兩個加號、三個加號,這些碳13呼氣實驗,也是根據數值不一樣吧,它感染的程度也是有區別的。如果監測出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陽性的,我們也要再看看,有沒有上腹痛、上腹脹、噯氣、打嗝、胃部有燒灼感,或者說食慾下降這些症狀。
  • 幽門螺桿菌吃藥治療失敗,還有什麼辦法殺菌?本文將出實情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個大問題,在我國成年人中,有半數以上的成年人都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有的朋友發現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服用藥物希望能夠去除這個致病菌,減少胃部疾患風險和傳染給家人的風險,但可惜幽門螺桿菌的根治成功率並非100%,有些朋友吃了一個療程的藥物,大把的藥物吃了不少,最終去複查幽門螺桿菌,卻發現仍然是陽性,於是就想著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來進一步去除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的「天敵」已公布,你若愛喝,衝走口臭,胃或更舒坦!
    胃有問題的人相信肯定不會對幽門螺桿菌陌生,幽門螺桿菌主要依附在胃黏膜上層,胃粘液的深層,可通過食物、餐具、唾液途徑傳播,具有極強傳染性,能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從而造成胃黏膜損傷。有些人感染之後沒有明顯不適反應,有些人的反應就比較明顯。那麼具體有哪些反應呢?又該如何養胃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幽門螺桿菌檢查,指標高怎麼辦?注意8件事,4種藥有效根除HP
    幽門螺桿菌的檢查有哪些?第一、血清幽門螺旋桿菌抗體檢測,通過抽血就可以檢測是否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優點是簡單方便,不過它是一種間接的方法,陽性表示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不代表目前仍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這種方法主要是和流行病調查。
  • 醫生提醒:這3種水果,常吃會加速幽門螺桿菌生長,胃傷不起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病原菌,如果胃內被幽門螺桿菌佔據,後果將會是無法想像,因為幽門螺桿菌是導致很多胃病的源頭,如果感染上幽門螺桿菌,而沒有及時殺菌,將會引發很多胃病,甚至更嚴重會導致胃癌。
  • 感染幽門螺桿菌後,嘴巴或會有3個表現,做好2件事或有助養胃
    導語:幽門螺桿菌是大多數腸胃疾病的元兇,它能夠附著在食物表面上,因而進入到我們腸胃當中,損害我們胃部的消化功能。幽門螺桿菌十分頑固,就算是在強酸的環境下,它依然可以正常存活。所以說,就算是我們胃酸的消食能力也拿它沒有辦法。幽門螺桿菌的傳染能力有多強?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儘量改掉4種常見飲食習慣
    生活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細菌和病毒,身體的免疫力會阻止其中一些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但是有一種細菌非常的頑固,甚至不會懼怕胃部的強酸環境。它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會損傷胃黏膜,加重胃病,還容易傳染,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