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這是一個最常被營銷的「震驚」,讓人頭疼的是,如果你去問醫生、去查資料,似乎這句話是真的,那我們到底該不該震驚呢?
01<br>
自從馬歇爾和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胃腸病的專家紛紛開展臨床試驗。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令人吃驚,在全球,許多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竟然在50%以上,有些國家甚至超過了90%,其中中國的感染率在50%左右——約有7億人!
既然是真的,那幽門螺桿菌到底可不可怕,到底要不要治療呢?
幽門螺桿菌最大的特點是它能夠在酸性極強的胃環境中生長、繁殖,這是由於它可以產生尿素酶。幽門螺桿菌定居在胃黏液層與胃竇黏膜上皮細胞表面,它產生的尿素酶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氨與局部的胃酸中和,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另外定居的幽門螺桿菌還可以產生細胞毒素和介導免疫反應,這些因素的長期存在導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02
可能由於幽門螺桿菌的毒力下降,也可能由於人群在長期流行狀態下產生一定的免疫力,總之慢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中,有大概80%的人只表現為輕度胃炎,沒有任何明顯的臨床症狀。考慮到幽門螺杆局極高的人群感染率,專家建議這部分人沒有必要進行抗菌治療。
除此之外約有10-15%的感染者會引發胃十二指腸潰瘍, 只有2-5%的感染者會誘發胃部腫瘤。 這部分才是需要提高警惕的人群,也是最需要接受規範化治療的人群。
胃潰瘍患者的上腹痛常常表現為節律性:飢餓痛或者餐後痛,長期反覆發作。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常用檢測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種,
目前認為呼氣試驗是非侵入性檢測技術中準確性最高的一種檢測方法。
當今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已比較成熟,可以做到完全根除,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四聯療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幽門螺桿菌抗菌治療必須用足療程,如不能根除則前功盡棄,通常療程為14天,用藥14天後複查幽門螺桿菌,轉陰即可停止用藥,陽性繼續維持用藥一段時間後再行複查。
03
由於幽門螺桿菌治療周期長、用藥量多,需要患者很高的依從性,治療不徹底很常見。加上我們民族向來沒有分餐的傳統,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居高不下也不奇怪了。
那和親朋好友聚餐時要不要提醒吊膽,擔心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其實大可不必,首先還是那句話:
絕大部分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無明顯症狀,沒有必要治療;
其次任何感染都存在一定機率,還不一定「中標」呢~
-THE END-
圖片 | 網絡
文案 | 雙木槿
編輯 | 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