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傷害身體,要大掃除嗎?看一些消化專家怎麼說?

2021-01-12 尹醫師科普

導語:一說起幽門螺桿菌,大家對他一定很熟悉。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胃部健康,幽門螺桿菌這個詞也成為了和大家口耳相傳的一個話題。

那很多人一定就會問幽門螺桿菌是不是要徹底根除它呢?其實要不要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還是存在很大爭議的。很多人覺得對於那些沒有症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不根除也是沒有問題的。

就比如說李大夫和張大夫兩個人。他們兩個都是醫院裡最優秀的大夫之一,兩個人就幽門螺桿菌這件事情也是經常會吵的臉紅脖子粗。張醫生認為就應該對幽門螺桿菌桿菌殺絕,因為這些年來的接觸了非常多的胃癌患者,覺得正是幽門螺桿菌毀掉了他們的家庭。所以只有杜絕的幽門螺桿菌,才能夠讓很多家庭變得和諧。

但李大夫卻認為不建議每一個人都要根除。因為就現在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辦法要吃很多藥,很多人吃藥成困難,所以覺得有些人如果沒有受到幽門螺桿菌影響的話,可以不去根除。

其實就張醫生和李醫生兩個人的看法來說,也是很多人在考慮的問題。許多人都覺得我就應該徹底根除幽門螺桿菌,所以大把大把的吃藥。可是卻沒想到,因為自己無意之間出去吃了一頓飯,一切又回到了解放前。

因為我們知道想要做到全民去除幽門螺桿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再加上現在我們人的應酬都比較多,不可能每一次去公眾場合都帶著自己的碗筷。

在我國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就已經接近一半了。而且每個地區的人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不同,感染的人數也是不同的。有一半以上的感染者都會沒有什麼症狀,也不覺得難受。所以就是否要根除這件事情,也確實讓很多人覺得不知所措。

研究發現我們胃內有著自己的小生物群。我們的胃部約有100多種細菌。而這些細菌和我們的胃部黏膜免疫系統一起構成了胃這個器官,它可能可以幫助我們胃部進行消化。如果真的根除掉了幽門螺桿菌的話,也不知道是不是會對我們胃部的小生物群造成影響。

再加上近些年來,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消除幽門螺桿菌,但是我們會發現近年來的這種感染率並沒有明顯下降。幽門螺桿菌可能已經適應了我們對它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對抗生素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而且復發感染也成為了很多人放棄去除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原因。

想要胃健康——多喝養胃茶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提到,將猴頭菇、沙棘、丁香和大麥等食材具有良好的滋補身體的作用,將這些食材放在一起熬煮,早晚各一杯,能夠有效調理身體,保養胃部效果更好。其原理如下:

猴頭菇:具有調理消化系統功能、修復受損胃黏膜

丁香:養胃健胃、殺菌、除口臭

沙棘:健脾養胃、活血散瘀,促進腸道蠕動

結語:對待這種病菌,我們有時候真的無計可施。究竟是要徹底消除它還是要有所保留,對於很多專家來說還在研究階段。所以對普通人來講,如果你真的想選擇去除自己體內的幽門螺桿菌,那就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飲食。如果想選擇保守治療的方法的話,那也一定常去檢查自己的身體,預防幽門螺桿菌進一步侵蝕我們的身體。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殺滅失敗怎麼辦?要不要進行2次根治?看看醫生怎麼說
    而且我們還發現很多人在體檢時都會發現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呈現陽性,這也說明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數量已經很多了,一般來說只要查出了陽性,就要進行徹底根治,如果按療程服藥的話,幽門螺桿菌是可以徹底根治的,但是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按療程吃藥,因此也沒有根治成功,若出現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需不需要進行二次根治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看看醫生是怎麼說的。
  • 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 幽門螺桿菌的症狀有哪些
    據說在我國有50%以上的人都有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因為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飯,暴飲暴食等問題導致。那麼這種疾病有什麼症狀特點呢?幽門螺桿菌能夠自愈嗎?患有幽門螺桿菌該吃些什麼有什麼藥注意的。接著就跟小編來看一下。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首先,幽門螺桿菌是無法自愈的。需要經過專業的治療才有可能會徹底的殺死。
  • 幽門螺桿菌滋生後,身體可能會有提示,勤吃3類食物或許有助養胃
    幽門螺桿菌感染還能誘發身體的癌症,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胃中幽門螺桿菌的情況,因為幽門螺桿菌它在人體中的存在位置就是在胃部的幽門處,所以給它定名為幽門螺桿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幽門螺桿菌。
  • 消化科專家提醒:關注口腔裡的幽門螺桿菌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陳馮富珍首次做了關於將口腔疾病納入慢性疾病防治的報告,此後該提議被提至聯合國最高級別的政治會議上進行討論,並經廣泛徵求意見,多國專家學者一致建議將口腔疾病列為重點防治的慢性病之一。口腔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位於消化道的上端,主要由牙齒、上下領骨、舌骨和唇頰部、顎部、牙齦、舌頭、口底肌肉以及唾液腺等組織器官構成。
  • 身體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表現?這幾個異常,希望你還沒出現
    幽門螺桿菌也是導致患上胃癌的誘因之一,目前也是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致癌微生物,那麼我們該如何得知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會有哪些表現?身體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表現?這幾個異常,希望你還沒出現口臭如果通過刷牙都沒有辦法改善口臭問題,就要考慮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般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口腔中就容易出現浮臭味。燒心在吃完飯之後,如果總是出現燒心反酸噁心的情況,可能是胃酸分泌過多,但是也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醫生提醒:這3種水果,常吃會加速幽門螺桿菌生長,胃傷不起
    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是有多種原因引起的,並不僅僅是客觀的因素,像包括一些日常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就是因為有很多人有著這些不好的習慣,才導致了胃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 半數國人都有幽門螺桿菌
    未感染以及痊癒的人要積極預防,由於「口—口」傳播是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共餐易致家庭和同事間傳播。因此建議家庭成員、親朋同事聚餐要分餐、分碗、分筷、分毛巾。  幽門螺桿菌引發慢性胃炎  口氣重腹脹不妨做呼氣試驗  該院消化科醫生張恆鈺說,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 胃裡有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4個症狀,3物泡水,除菌養胃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的細菌。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胃酸力生長繁殖的細菌。 當幽門螺桿菌在胃內繁殖生長時,對胃黏膜造成持續的刺激,胃壁也會受損,時間長了,胃不好形成了。常見的慢性胃炎、潰瘍,基本都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身體或會有3種表現,不妨來了解一下
    導語:我們的腸胃在身體內承擔著消化食物和分解營養的作用,所以腸胃的工作尤其重要。但是人們吃的東西如果不正確,上面可能會帶有一些病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腸胃非常有害的細菌,它的傳染性也很強。我們在生活當中一旦不小心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想要徹底根除非常的難,而且它還會引發各種腸胃類的疾病。
  • 幽門螺桿菌滋生?四種食物建議多吃些,或有助養護胃部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極強的微生物,一旦進入胃裡,會嚴重損害我們的胃黏膜,所以要想減少因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部突變,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到良好的保護。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的胃裡面是否存有幽門螺桿菌,不防對照以下的這些身體異常進行檢查,如果感染,請及時處理。
  • 幽門螺桿菌的「天敵」已公布,你若愛喝,衝走口臭,胃或更舒坦!
    胃有問題的人相信肯定不會對幽門螺桿菌陌生,幽門螺桿菌主要依附在胃黏膜上層,胃粘液的深層,可通過食物、餐具、唾液途徑傳播,具有極強傳染性,能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從而造成胃黏膜損傷。有些人感染之後沒有明顯不適反應,有些人的反應就比較明顯。那麼具體有哪些反應呢?又該如何養胃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特效牙膏可抗幽門螺桿菌?專家:沒啥用,牙膏的作用是清潔牙齒
    專家表示,「殺幽牙膏」作用不大,其實只有少數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存在口腔內幽門螺桿菌,並且活性不高,口腔裡的環境不太適合幽門螺桿菌生存。對於牙膏而言,主要作用是清潔牙齒,不用加太多非清潔作用的附加功能。  走紅:  月銷數百件,特效牙膏刷牙能抗幽門螺桿菌?
  • 嘴巴上有這3個表現,或是幽門螺桿菌出現,不妨了解一下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其實很強,尤其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比如飯店等場所,幽門螺桿菌就很容易傳染。嘴巴上有這3個表現,或是幽門螺桿菌出現,不妨了解一下1、嘴巴發臭如果你有口臭,可能和人交流的時候別人會退避三舍,這也會影響人的正常社交。
  • 幽門螺桿菌來臨時,嘴巴或許會告訴你,若有這3個表現,別忽視
    導語:生活中多數人的胃病都會反反覆覆的發作,因為有些人就表示胃病怎麼都吃不好,其實胃病不能光靠治,也應該要靠養,而且胃病也是能夠完全治癒的,大部分人之所以總是反覆,主要是因為胃內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而幽門螺桿菌又沒有得到及時的根治,也就容易出現反覆發作。
  • 81歲內科主任:幽門螺桿菌從1500到40,只需堅持補充1物
    經過系列檢查發現,陳女士是出現了嚴重的胃潰瘍狀況,其中幽門螺桿菌一項數值居然高達1500,而正常值應該在0~40之間。在和陳女士進行溝通後,負責主治的醫師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胃部損傷狀況,跟陳女士平時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有密切關係的。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已找到,不是大蒜,常吃消炎滅菌,胃舒坦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口口傳播,比如情侶雙方親吻、大人嚼碎食物後餵給孩子,或者共用一套餐具等,都可能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染。2、糞口傳播,尤其是公共場所、洗手池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也有可能會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播。3、飲食不潔或者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有一定的可能會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
  • 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
    不過有些「老胃病」患者跑了好多地方都沒治好胃病,究其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在作祟。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科主任醫師王品醫生介紹,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病一直治不好的病人,他每次坐診都會碰到那麼幾個,可惜的是,大部分患者對幽門螺桿菌一點都不了解。幽門螺桿菌屬於「吃進去的細菌」,它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傳播方式是口至口傳播。食物不衛生,便後不洗手都會加大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機率。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儘量改掉4種常見飲食習慣
    生活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細菌和病毒,身體的免疫力會阻止其中一些細菌和病毒的入侵,但是有一種細菌非常的頑固,甚至不會懼怕胃部的強酸環境。它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會損傷胃黏膜,加重胃病,還容易傳染,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
  •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真的麼?
    01<br>自從馬歇爾和沃倫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胃腸病的專家紛紛開展臨床試驗。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既然是真的,那幽門螺桿菌到底可不可怕,到底要不要治療呢?幽門螺桿菌最大的特點是它能夠在酸性極強的胃環境中生長、繁殖,這是由於它可以產生尿素酶。
  • 感染幽門螺桿菌,除了抗生素,還有這些食物可以幫你
    所以,胃病應該就是吃了辛辣的、刺激性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引起的。 直到1982年,來自澳大利亞的2位科學家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才在胃酸環境中,發現了一種可怕的細菌,它就是幽門螺桿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