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都是恆星嗎?1000億億顆恆星形態各異,共同點是什麼?

2021-01-09 關注未來世界

#科學了不起#

太陽是對我們最重要的恆星,銀河系有1000億顆恆星,宇宙有1000億億顆恆星。世界上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也找不到兩顆一模一樣的恆星。

恆星有些很大,比如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有些恆星很小,比如2MASS J0523-1403,直徑不到太陽的1%,比木星還小,只有土星那麼大;有些恆星很亮,比如RMC 136a1,它的亮度是太陽的870萬倍;有些恆星很暗,它們被稱為「暗恆星」,亮度僅有太陽的百萬分之一;有些恆星發出的光穩定而持久,有些恆星喜歡「眨眼睛」,發出的光呈現規律的脈動,有些恆星則時不時就會發「脾氣」,爆發明亮的耀斑;有些恆星是紅彤彤的,有些卻發出幽藍色的光。

這麼多恆星看似天差地別,為什麼都被稱為「恆星」呢?

現代科學基於Morgan-Keenan光譜分類系統,給了恆星明確的定義和分類。所謂恆星,是指燃燒氫、氦、碳或者一些更重的元素(原子核的重量不超過鐵元素)的天體,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內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核聚變反應,將較輕的元素變成較重的元素。

仰望星空,可以看見很多「星星」。我們通常以為天空中這些發光的天體都是恆星,然而實際上會發光的並不一定是恆星。

恆星起源於氣態星雲,整個宇宙到處都有氣態星雲。氣態星雲也會發光,成分也主要是氫和氦,但是,只有當它內部點燃核聚變反應,開始生產新的元素的那一刻起,才是一顆真正的恆星。

恆星死亡之後,留下一些殘骸,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有些殘骸的質量和體積可能比很多活著的恆星都大,它們或許在數萬億年之後仍會發光發熱,它們的名字裡依然保留了「星」這個字,但是,從它們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停止的那一刻起,就失去了「恆星」的身份。

綜上所述,我們很容易弄清楚什麼是恆星,什麼不是恆星。只有那些內部發生核聚變,能把氫融合成氦、或把氦(或更重元素)融合成其它更重元素的,才可以被授予「恆星」的身份;核聚變反應一旦停止,就不再是一顆恆星。

這樣看來,很多會發光的天體並不是恆星,比如白矮星、褐矮星;很多名字裡帶「星」的天體也不是恆星,比如中子星。而紅矮星、黃矮星(比如我們的太陽)、紅巨星則是貨真價實的恆星。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太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它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它只是一顆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如果說不普通,因為它是銀河系內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恆星系統。銀河系真的很大,直徑大約為10~20萬光年。
  • 北極星是顆什麼恆星?為什麼北極星可以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說起天上的星星,北極星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了,在晴朗的夜空下,我們總是可以在正北方的天空裡找到這顆明亮的星星。因為北極星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所以它是人們在戶外辨認方向的一個重要參照物。從古到今,北極星它不知道給多少人指明了方向,那麼北極星是顆什麼恆星?
  • 夜晚看到的星星是恆星還是星系?
    在宇宙中最多的可能就是恆星了,之所以稱之為恆星,主要還是因為恆星距離我們都非常的遠,即使大多數恆星都在運動著,但是從地球上看位置變化非常不明顯。僅僅銀河系內就含有數千億顆恆星,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點點繁星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恆星。
  • 夜觀星象,天上的星星都是什麼?它們距離我們多遠?
    是不是感覺天上的星星也很有趣了呢? 如果我們所在的城市當天夜晚天氣晴朗,那麼就會發現夜空中的小星星都像寶石一樣被鑲嵌在藍色的星空中,如果以肉眼來觀察,我們人類在同一個場景最多可以看到大約3000顆星星,除此之外,
  • 恆星是什麼?
    在我們的銀河系裡,平均每年誕生7顆新的恆星,目前誕生的新恆星大部分都比太陽要小。二、恆星的外觀和類型可以明顯看出恆星的不同顏色。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便是太陽,耀眼,不能直視。恆星就是一個燃燒著的大火球,釋放著光和熱。在夜晚的時候,我們抬頭觀察星星,都是一個個的亮點,根本感覺不到它的熱量,也沒有覺得有多亮,那是因為這些星星離我們太遠了,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距離我們也有4.22光年。
  • 平時我們看到星星,是恆星還是星系?
    在滿天繁星的夜空中,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既有行星,也有恆星,甚至還有河外星系。肉眼可見的行星都位於太陽系內,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其中金星最亮,並且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月亮不算)。
  • 晚上仰望天空,肉眼看到的星星都是恆星嗎?
    簡單的回答是:大部分都是的,而且是比太陽大很多的恆星,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下面跟著怪羅科普看下正常情況下哪些星星不是恆星?以及如何區分?一、一些星系肉眼可見所有的星星基本屬於銀河系。二、太陽系的五大行星這五顆最亮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自古以來就為人所知,如果你知道何時何地去看的話,用肉眼就很容易分辨出來。它們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可見的,除了它們離太陽太近而無法觀測的一小段時間。然而,所有的行星通常不會在同一個晚上被觀測到。
  • 夜空中的星星是恆星還是一個星系?
    古人都喜歡夜觀天象,用一些「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來測吉兇。例如比較著名的「熒惑守心」天文現象,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而「心」指的是心宿二,這是兩顆看起來都發紅的星星。古人認為它們兩個接近預示著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進入現代社會後,有多少人幾乎都從來不關注星空了。
  • 天上的星星代表的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還是有恆星,有星系?
    實際上,恆星或者星系發出的光,很有可能不在可見光波段。所以,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射電望遠鏡,這種望遠鏡就可以接受不在可見光波段的電磁波。如果,我們僅僅說,人類肉眼可見的,也就是在可見光波段的。那情況大概是這樣的,如果你在一個很晴朗的黑夜,而且沒有什麼光汙染,大氣汙染。你能看到的星星其實很多很多,如果你的視力足夠好,那其實還能看到更多一些。
  • 獵戶座一等恆星——參宿四到底發生了什麼?
    自從天文學家們注意到紅巨星獵戶座一等星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黯淡後,社交媒體和新聞提要上關於這件事的討論無處不在。是的,這顆恆星正處於他生命的末端,而且它的結局很可能是爆炸性的。但是獵戶座一等星會變成超新星嗎?回答是複雜的。簡單說,應該不會。因為這種變暗的情況很可能是恆星中典型的可變性行為造成的。
  •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孩子都會問的問題,而答案在不斷更新
    天上有多少顆星星?這是每個人在童年都提出過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得到過滿意的答案。童年的夜晚,當我們仰望星空,面對漫天的繁星,我們會不自覺地想要把它們數清楚,但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於是我們向成人求助,而此時我們大多會得到類似的答案「星星是數不清的,很多很多」。是的,天上的星星的確很多很多,也的確數不清,但並不是沒有具體的數字。
  • 北鬥七星是什麼恆星,它們都在銀河系內嗎?
    實際上,我們在夜晚時,肉眼能看見的所有點狀星星,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距離地球不超過8000光年;更遠的距離,只有一些星雲和超新星,在特殊時候能被肉眼所見。北鬥七星一共七顆亮星,均位於大熊座內部,所以分別被標記為α、β、γ、δ、ε、ζ、η:北鬥七星是夜空中連線形狀非常特殊的星星,在北半球夜晚很容易識別,也是用來尋找北極星的主要標識,因為北鬥七星勺口兩顆星星距離的五倍延長線,就是北極星,北極星對應的方向,基本就是正北方。
  • 恆星都誕生在星團裡,那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嗎?
    宇宙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在星系中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誕生的,並且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群或星團結構,那我們的太陽為什麼孤零零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那麼太陽之前的星團去哪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現有的開放星團推斷出來!我們下面就以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為例!
  • 銀河系中發現了591顆「博爾特」恆星
    12月2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在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和蓋亞望遠鏡(Gaia)數據中新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或能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
  • 盾牌座UY已不是宇宙最大恆星,新晉宇宙最大恆星有100億個太陽大
    古時候,人們在仰望星空時發現天空中絕大多數的星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只有少數幾顆星星的位置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於是人們把這些位置不變的星星叫做恆星;把那些位置經常發生變化的星星叫做行星。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天空中的恆星實際上都是和太陽一樣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
  • 夜晚的星空中究竟有多少顆星星?
    天上星,一閃一閃亮晶晶。天氣晴朗的夏季夜晚,你是否有數過天上的繁星。天上繁星點點,那麼星空中究竟有多少顆星星呢?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在地球表面人眼所能夠看到的星空中星星的數量。其實白天有時也可以看到幾顆星星,除了月亮和少數幾顆星星,絕大多數的星光都被太陽的光芒掩蓋了。
  • 天狼星是最亮恆星,知道它在哪嗎?夜空中最亮那顆是它嗎
    天狼星是夜幕中最亮的恆星,知道的人都想看看夜空中哪個是天狼星?但是如果你認為看到天上哪個星星最亮,就認為它是天狼星,那就錯了。雖然天狼星是最亮的恆星,亮度星等為-1.46,但是我們常說的五大行星其實也很亮,其中的金星(星等-4.8)、木星(最亮時-2.9)和水星(-1.9)都比天狼星更亮,但水星很不容易看到,它距離太陽太近,能看到它的時候天空都已經很亮了,除了月亮之外,夜空中最亮的星體是金星,它的亮度經常比全天所有的星星加起來都亮,火星很多時候也比天狼星更亮,所以要辨認天狼星不能只靠亮度
  • 這些壯麗的恆星形態到底是怎樣形成的?
    這些壯麗的恆星形態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圖片:ESA/Gaia/DPAC, CC by sa 3.0 IGO)對於我們來說,夜空看起來可能就像是隨意散落的恆星,但天文學家了解到,在銀河系的某些區域,恆星聚集的方式與地球上的一些特徵非常相似——例如溪流、波浪、拱橋和山脊。地球上的許多特徵都是由地質構造活動造成的,但科學家們並不確定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銀河系的這些恆星特徵。
  • 太陽系一直在移動,為什麼這麼多年,天上的星星卻還是那個位置?
    太陽系一直在移動,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卻還是那個位置呢?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銀河系的星系,在作相對的整體性運動。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由數量眾多的恆星、行星、彗星、小行星、星雲物質等組成,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直徑達到16萬光年,光恆星數量就有1000-4000億顆,絕大部分分布在銀心周圍。
  • 一個小小的光斑可能包含數千億顆恆星
    一個小小的光斑有可能包含著數千億顆恆星。我們站在地球上,仰望星空,能夠看到無數的星星,這些星星除了少數是離地球比較近的行星,比如金星,火星等,其它大部分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站在地球的角度,我們會發現,恆星只有米粒大小,這是因為它們離地球都太遙遠,少則幾光年,多則幾百,幾千光年。在地球上,我們的距離單位是米,人的一大步大約為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