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天集團總裁展示2017年參加水下呼吸實驗狗的照片

2021-01-21 騰訊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月18日消息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在自己的臉書主頁上發布了一隻名叫尼古拉斯的達克斯狗的照片,2017年俄科學家對該狗進行了水下呼吸實驗,在此後其一直住在羅戈津的家。

該實驗於2017年12月19日進行,當時羅戈津作為俄羅斯副總理向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展示了俄前景研究基金會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可呼吸液。

為了展示成果,將一隻達克斯狗完全浸入裝有該液體的容器中。該試驗的演示引發了社會批評。

羅戈津在回答一名用戶的問題時表示:「狗過著幸福的生活。生活的贏家。」

他還表示,他本人反對對實驗動物進行實驗。

羅戈津寫道:「我不喜歡這樣的實驗,儘管我意識到,為了拯救人的生命,類似實驗必不可少。何況在實驗中沒有誰受傷。」

相關焦點

  • 天舟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組圖)
    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舟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艘貨運飛船,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突破和掌握推進劑在軌補加等關鍵技術。
  • 揭秘|一張千載難逢的水下考古照片誕生記
    2002年「南海Ⅰ號」水下能見度較好時的照片2018年水況較好時在上川烏豬洲打撈鐵炮就算是像西沙那般清澈明亮的水域,一般的優秀攝影師也不能直接下水拍攝,還需要具備相當的潛水技術,以在水中控制好各種平衡,即潛水界所說的「頂級中性浮力」。
  • 俄國防部、俄技集團和俄對外情報局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制裁名單
    舉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消息 美國商務部12月21日表示,將俄羅斯國防部、「俄羅斯」特種飛行大隊和俄羅斯航空航天等行業大型企業以及俄對外情報局列入美國商務部制裁名單
  • 俄將於2021年開始生產替代烏克蘭「天頂」火箭的國產火箭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6日消息 俄羅斯「進步」火箭航天中心(隸屬於俄航天集團)總經理德米特裡·巴拉諾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定於2023年發射的第一枚「聯盟-5」運載火箭將於明年年中開始製造。俄羅斯新型中型火箭「聯盟-5」(「額爾齊斯」)的研製工作始於2016年,以取代烏克蘭生產的「天頂」火箭。「聯盟-5」的第一級計劃使用RD-171MV發動機,即升級後的「天頂」火箭第一級發動機;第二級使用RD-0124MS發動機,即升級後的「聯盟-2.1b」火箭的第三級發動機,而不是烏克蘭製造的用於「天頂」火箭的RD-120發動機。」
  • 兩會綜述:中國航天逢甲子年 代表委員析看點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2016年時逢中國航天事業一甲子,記者採訪參加全國兩會的眾代表委員,剖析2016年航天「盛宴」的「看點」。  一看技術:載荷,火箭,發射場  2016年,中國計劃實施2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其中15次為重大專項或「首飛」任務。  發射什麼?
  • 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大事記
    1978-1991:中國航天進入發展快車道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中國航天事業與其他各項事業一樣,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以遠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和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為標誌,中國的國防基石更加穩固;以第一顆通信衛星和第一顆氣象衛星發射為標誌,中國航天進入了衛星應用新時代;以長徵三號和長徵二號捆綁式火箭的發射成功為標誌,中國航天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水下攝影師花了30多年的時間,用黑白照片記錄海洋之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水下拍攝的黑白照片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照片利用光線和陰影揭示了海洋生物的不同方面。我也一直熱愛攝影,從十幾歲起就一直從事這項工作,但直到2011年,我才把畢生的愛好結合起來,開始從事水下攝影。」
  • 2018年39次航天發射 「超級航天」的辛酸與夢想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一條「中國長徵火箭開啟超級2018」的新聞刷屏,其中提到2018年我國將執行至少35次發射任務,發射密度將創歷史新高。不久前,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提到,一年過去,中國最終完成了39次發射。這比預計的多了4次。
  • 2020年全球航空航天領域十件大事
    2020年國際航空航天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 波音777X成功首飛 波音公司新型寬體機777X 於2020年1 月25 日首飛成功,進入了飛行測試階段。
  • 周芳:向世界展現水下中國之美
    今天,讓我們衝破邊界,像魚兒一樣自由呼吸,去感受它——一個從未見過的水下中國。」  這是紀錄片《水下中國》的片頭語,也是導演周芳向世人展示水下中國的6個維度總結:黑暗洞穴、水下古城、古今沉船、秘密花園、生命綠洲和海底糧倉。
  • 北航李錦記航天獎學金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培養航天人才 燃點中國夢—「北航李錦記航天獎學金」啟動儀式在京舉行2013年3月28日,由中國航天基金會和李錦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設立的「李錦記航天獎學金」正式啟動。
  • 俄航天集團計劃2021年與夥伴談判國際空間站命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國有航天集團公司新聞處26日稱,2021年該公司計劃開始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夥伴就空間站運營期限進行談判。該新聞處說:「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問題既取決於技術(模塊和設計資源的技術條件),也取決於與合作夥伴討論的政治問題。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經評選,「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首次躍佔世界第一」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美國重型獵鷹火箭首飛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18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18年是我國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一年。
  • 2019全球航天發射次數再破百 中國佔約1/3超越美俄
    【環球時報報導 特約記者 齊 柳玉鵬 任重 記者 劉揚】2019年即將結束,世界各國的航天發射活動也接近尾聲。截至30日,中美俄歐等主要航天國家和實體,進行了超過100次航天發射,使2019年的航天發射繼2018年之後,連續第二年超過100次。中國以34次航天發射蟬聯全球航天發射榜榜首位置。美俄航天活動也各有特色。現在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令人振奮和遺憾的瞬間吧。
  • 高端牛仔潮牌EVISU集團總裁潘君臨先生獲2017安永企業家獎
    2017年11月24日,安永揭曉了安永企業家獎2017中國獲獎者名單,本次評選過程歷時近六個月,最終十二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企業家獲此殊榮。惠美壽集團有限公司(EVISU GROUP)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潘君臨先生(David Pun)成為消費品及零售業的唯一獲獎者。
  • 俄羅斯:反對任何人將月球私有化 將於2021年向月球發射太空飛行器
    中新社莫斯科5月25日電 (記者 王修君)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裁羅戈津25日在莫斯科對媒體表示,俄羅斯反對美國將月球「私有化」,並將於2021年向月球發射太空飛行器。
  • 「進步」火箭航天中心:俄羅斯將於2021年開始生產替代烏克蘭「天頂...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6日消息,俄羅斯「進步」火箭航天中心(隸屬於俄航天集團)總經理德米特裡·巴拉諾夫表示,定於2023年發射的第一枚「聯盟-5」運載火箭將於明年年中開始製造。巴拉諾夫說:「我們將在明年初收到新型鋁合金,將用它開始生產少量測試樣。我想到年中可能開始建造用於(首枚)飛行火箭的某些結構。」
  • 2014年航天探索大事記
    航天資訊網站Spaceflight Now評出了2014年航天領域的5件最重大事件。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航天領域事故頻發,提醒我們太空飛行存在風險,面對這片最終的前沿疆域,成功和失敗僅有一步之遙。而在太陽系探測和未來的載人航天領域,2014年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5、波音、SpaceX贏得商業載人發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