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鎮雄城區今年七月半亂燒包將被處罰(附寫包範例)

2021-01-21 你好鎮雄

正文開始

鎮雄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關於規範「中元節」文明祭祀活動的通告

 

廣大市民: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即將來臨,為共同構建文明、和諧、環保的祭祀氛圍,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雲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昭通市城市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現將2018年「中元節」文明祭祀活動的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提倡文明祭祀。禁止在路燈、光纜、電線桿下和人行道護欄杆旁邊焚燒冥錢;禁止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上焚燒冥錢。

二、提倡清潔祭祀。嚴禁燃放煙花爆竹汙染環境;焚燒冥錢產生的紙灰和用於鋪墊的磚塊等,祭祀活動完成後,應自行清理乾淨。

三、提倡安全祭祀。在焚燒冥錢過程中,要做好防火工作,確保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提倡定點祭祀。為減少對環境衛生的汙染和火災安全隱患,2018年8月23日(農曆7月13日)19時至22時,提倡在下列場地集中開展祭祀活動:

(一)解放街公產房拆除空地;

(二)保衛街棚戶區改造房屋拆除空地;

(三)農貿路新電影院空地;

(四)新街公產房拆除空地;

(五)槐樹路口(地埋室後面公產房拆除空地);

(六)龍井路水務局家屬房旁邊空地;

(七)龍井路延長線(形象牆背後);

(八)油榨街(東站側面停車場院壩);

(九)環保巷(二仙橋橋下);

(十)團結路(文武二小對面空地);

(十一)新村小區衛生監督所旁邊空地;

(十二)青崗林廉租房(南城派出所側面空地);

(十三)公租房(三中未修建房屋空地);

(十四)百米大道九天慧都至悅清雅苑未硬化地面;

(十五)百米大道公安家屬房空地;

(十六)百米大道場壩二級公路入口50米處;

(十七)城南中學對面舊府九年制學校兩邊空地;

(十八)集英小鎮對面停車場內。

(十九)西環路形象牆背後。

五、違反規定處罰。違反本通告,造成市政公用設施、設備損壞、汙染城市環境衛生的,依據《雲南省城市建設管理條例》、《昭通市城市管理條例》的規定,依法責令改正,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當場依法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六、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鎮雄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2018年8月17日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中元節本來是七月十五,但我們這裡多數是過七月十三,少數是過七月十四。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據傳說,七月初一開鬼門,閻王爺就放出全部的鬼魂,讓他們享受一年一度的「假期」,死去的先人魂歸人間檢查後代們的善惡情況,在陽間的人們就舉辦一些祭拜活動來款待他們,尤其是中元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富的祭品,燒香焚紙,以此祭拜這些從陰間來的鬼魂。現將我們這地方過七月半燒包的習俗介紹如下: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牆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淨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後需要燒化紙錢。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包,分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區別主要是封皮上有無沙衣和路票,沙衣相當於衣物等行李,路票相當於過路的介紹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沒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於死亡未滿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則用於死亡超過三年的先人。

附:封皮路票文字內容:

元始符命。時刻昇遷。北都寒池。部衛形魂。制魔保舉。度品南宮。死魂受煉。仙化成人。生生受度。劫劫長存。隨劫輪轉。與天齊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難。超凌三界。逍遙上清。

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裡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現將其體

寫法介紹如下:  

(白包封面)

(花包封面)

1、封皮內容解釋: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以花包為例,括號內為解釋)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 封(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 上奉 (恭敬地奉送給)

  第三列: 故 收用(已經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 孝 祀(陽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運 年 月 日叩化(農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2、各列內容寫法:第一列:如果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白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先人的包總封數填寫。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周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周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周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第三列:如果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如果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先人的稱呼和姓名,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寫法不同。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后姓名之前寫明先人與送包人的關係(具體見附表);其次是男人稱考,女人稱妣,但如先人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可稱考妣,直接寫明關係就行;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並且姓和名是分開的,如男先人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後二「某某」為名),女先人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後「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根據外家之姓稱某氏);其四是在先人的性別之後把男先人稱老大人把女先人稱老儒人,如果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裡,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這個不用管。第四列: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係(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比較複雜,不同關係不同輩分的稱呼是不同的(具體寫法見附表)。第五列:這列的寫法比較簡單,把具體燒包那天的農曆年月日寫清楚就行。補充一點,就是在包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明顯的「封」字表示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本來是用印章蓋的,但一般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如果封皮上本身有「封」字的就不用麻煩了。

四、燒包: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將封好的包燒化送給先人。關於燒包也是有規則的,不是隨便就拿去燒。燒包的步驟首先是捆包,就是把寫好的包按兩封為一馱先用細繩捆好以便託運;其次餵馬,就是對承擔託運任務的紙馬進行餵料,即找些糧食、青草和水等放在堆馬匹的地方讓其吃飽;第三是供馬夫,就是請趕馬的紙人們吃飯,同時還燒紙錢給他們作趕馬費用;第四是上馱子,就是將已捆好的包抬上馬背,實際是將紙馬夾捆好的兩包中間;第五是畫燒包圈,就是用白灰在準備燒包的地方(一般是門口院內)畫一個有出口的圓圈,直徑約一米,出口對著大路方向;第六是插引路香,就是燒一把燃香沿燒包圈出口到大路之間順路每隔2—3米插一柱香,作路燈指引馬隊出發;第七是砌包,就是將需要燒的包在燒包圈內堆放成有一定空間的形狀(一般是中空的塔形)以便燃燒焚化。第八是燒包,就是對堆砌好的包用紙錢點燃焚化,邊燒邊念先人的名字請他們各人來認領自己的錢。在焚化到中途的時候,順便將家裡供奉的那些金山銀山、香花、紙花等供品燒掉,同時在燒包圈外另燒一些散紙錢,邊燒邊念請那些無人侍奉的孤魂野鬼們來領用。

七月半寫包稱謂一覽表

內容來源網絡,鎮雄微圈綜合整理

傳播正能量,鎮雄更向上,你好鎮雄

投稿、攝影、合作電話(微信):13312689596


相關焦點

  • 鎮雄七月半寫包圖文演示
    ↑↑↑點擊「在鎮雄」免費訂閱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
  • 【七月半】鎮雄中元節習俗,燒包(袱子)附:書寫格式及稱呼大全!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中元節本來是七月十五,但我們這裡多數是過七月十三,少數是過七月十四。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裡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現將其體寫法介紹如下:
  • 七月半知識知多少?寫包、燒包全過程在這裡!分享收藏備用!
    七月半寫包燒包習俗南山秀竹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中元節本來是七月十五,但多數人是過七月十三,也有過七月十四的。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
  • 七月半,威信人寫包(袱子)格式及稱呼,明天要用到了!
    現將我們這地方過七月半燒包的習俗介紹如下: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牆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淨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後需要燒化紙錢。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
  • 七月半,威信人寫包(袱子)格式及稱呼,馬上要用到了!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中元節本來是七月十五,但我們這裡多數是過七月十三,少數是過七月十四。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裡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現將其體寫法介紹如下:  (白包封面)
  • 【中元節】七月半寫包的格式及稱呼,寫包不求人快收藏!
    七月半:中元節:鬼節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      四、燒包:就是在七月十三晚上將封好的包燒化送給先人。關於燒包也是有規則的,不是隨便就拿去燒。
  • 七月半到了,你會寫包嗎?
    七月半到了,你會寫包嗎?每年的七月半都是民間傳統的盂蘭盆節,也是俗稱的中元節、鬼節,為三大鬼節之一。
  • 寂寂焚香祭仙魂,七月半,告訴你燒包的正確姿勢
    民間習慣在陰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祭拜祖先,人們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燒紙錢祭拜祖先。如果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白,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所以留空白,是因為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不同,因此就留空白讓燒包的人根據情況填寫。
  • 中元節習俗,燒包 附:書寫格式及稱呼大全!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中元節本來是七月十五,但我們這裡多數是過七月十三,少數是過七月十四。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附:封皮路票文字內容:元始符命。時刻昇遷。北都寒池。部衛形魂。制魔保舉。度品南宮。死魂受煉。仙化成人。生生受度。劫劫長存。隨劫輪轉。與天齊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難。超凌三界。逍遙上清。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
  • 七月半寫包稱呼及格式(收藏)
    現將我們這地方過七月半燒包的習俗介紹如下: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寫有先人名號的祖宗牌掛在家中牆上,牌位下邊的桌上擺放金山、銀山、鮮花、香花、麥芽、盤香、蠟燭等擺設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鮮飯食供奉,供奉時需要先淨手作揖上香,供飯完後需要燒化紙錢。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將紙錢分為約一公分厚一疊一疊的然後用封皮封成包。
  • 中元節(七月半)寫「包」攻略,一看就懂(史上最全)
    中元節,南雄人又稱「七月半」南雄人都有習俗,要寫「包」,但每年都不知道規則是什麼,今天小編用了一個天的時間深入研究,匯成「中元節史上最全寫包攻略
  • 七月半到了,你會寫包嗎?(民間傳統寫法)
    每年的七月半都是民間傳統的盂蘭盆節,也是俗稱的中元節、鬼節,為三大鬼節之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寫七七白包時,空白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周年包,空白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周年包,空白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周年包,空白處寫「除服化財之期」。第二列:一般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白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 關於2020年黃梅縣城區中元節期間祭祀活動有關事項的通告
    關於2020年黃梅縣城區中元節(農曆七月半)期間祭祀活動有關事項的通告為加強黃梅縣城區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管理,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創建暨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黃岡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黃梅縣人民政府
  • 中元節(七月半)寫「包」攻略,一看就懂
    中元節,南雄人又稱「七月半」南雄人都有習俗,要寫「包」,但每年都不知道規則是什麼,今天小編用了一個天的時間深入研究
  • 七月半寫袱包你知多少?為什麼有的人在陽間很有錢?你知道嗎?
    民俗農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們中元祭祖的日子。
  • 七月半「包袱」怎麼寫亡人才能夠受用?(最全知識)
    【稱呼格式】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
  • 湖南七月半怎麼過? 86歲老人包香燭錢紙 90後小夥三餐都加飯菜
    原標題:湖南七月半怎麼過? 86歲老人包香燭錢紙 90後小夥三餐都加飯菜七月半怎麼過農曆七月十三,離「七月半」還有兩天,各家各戶已經在為去世的親人燒包祭祀了。在湖南,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祭祖、看戲、放河燈,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86歲老人親自包香燭錢紙86歲的老人儲壽生,每年到了這個日子總會操持一番。親自買香燭錢紙,一一包好,再在包封上一筆一畫地寫上已故親人的名字,數十個包封一寫就是整整一下午。
  • 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
    摘要: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時間過得真快,2019年又過去了一大半。進入八月份也迎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中元節」。在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或者是鬼節、施孤,佛教稱它為「盂蘭盆節」。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其也和清明、重陽節、除夕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元節期間有祭祖、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那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哪一天,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什麼說法嗎?在中元節前有「上元節」,後面有「下元節」。
  • 中元節寫「包」攻略,一看就懂(史上最全)
    農曆七月半俗稱中元節,也叫鬼節,是民間一個比較隆重的節日。每年到七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接老人回家供奉和準備給老人燒包。三、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先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及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單工作,但由於學校裡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規定的稱呼寫包。
  • 2020年中元節燒包時間有講究嗎?中元節為什麼要燒包?
    馬上要到7月半中元節了,雖然中元節不是法定節假日,但也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我國民間對中元節是非常重視的,中元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燒包,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元節燒包時間有講究嗎,中元節燒包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