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太陽與月亮的愛情故事
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月亮默默地守護著地球,地球痴痴地愛戀著太陽。太陽出現之前的世界一片黑暗,地球上也是冰冷到沒有一絲的生氣!月亮和地球雖然知道彼此的存在,卻從來沒有見到過對方。直到有一天,太陽經過了厚積薄發的巨變,綻放出萬丈光芒,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溫暖與光明。地球漸漸地從黑暗中醒來,她被火熱的太陽解凍了,追隨著太陽,漸漸充盈而豐富,漸漸欣欣向榮而生機勃勃,她愛上了光芒四射的太陽,整天圍著太陽轉。而月亮醒來後終於看清了地球的模樣,那麼碧藍的星球,一個承載著生命的搖籃。
-
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
在地平線附近參照物的對比下,初升的月亮與平常見到的高掛於天空中的月亮非常不同,人的感覺機制無法明確處理這種信息,因此,便會產生錯覺,誤以為月亮的大小會發生變化。地球繞著地軸自轉,朝向或背離太陽,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我們還知道,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是365天多一點,也就是一年。但是我們往往會錯誤地認為太陽是靜止不動的。實際上,太陽是不斷運動著的。
-
先有地球,還是先有月亮?為什麼地球是個球,月亮卻有各種形狀?
早在數十年之前,人類就已經多次踏上月球的土地,我們不僅從那裡帶回了月球塵土,了解到了曾經以為的「月海」不過是一些低洼的平原;更通過放置的地震儀,了解到月球上也經常有「地震」現象的發生,並因此而對月球的內部構造結構有了清晰的認知。那麼,宇宙中到底是先有地球,還是先有月球?為什麼地球從任何角度看上去都是一個球形外觀,而我們眼睛看到的月亮,卻在不同的時間呈現出各種形狀?
-
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一樣大,若在月球上看地球有多大?又有多亮呢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天體之一,除了太陽之外,它也是我們目視所能看到的最亮的天體,看上去它的視面積和太陽差不多,但其實它的體積和太陽差遠了,是因為它距離地球非常近,平均只有38萬公裡,而太陽距離地球卻遠達1.5億公裡。
-
月球、太陽對地球的潮汐影響
本文主要是計算月球和太陽對地球表面的潮汐力的大小,以及廣闊海域的潮汐高度。前提條件:1、地球本身是完全剛性的球2、海水的分子間作用力忽略,不考慮液體張力3、月球、太陽看成質點4、非相對論01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力如下圖,一個單位質量的物體在地球表面的P點,P到月球的距離為
-
火星上看到的太陽有多大?會比在地球上看到的小很多嗎?
我們可以通過SpaceEngine來模擬一下站在火星上看太陽的景象:可以看到,火星上看到的太陽是要比在地球上少了一些。如果要定量的計算少了多少,可以通過視直徑加以比較。所謂的視直徑,可以簡單理解為觀測者與所看到物體的夾角,示意圖如下:根據三角函數的關係,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tan(α/2)=R/d所以視直徑的計算公式為:α=2arctan(R/d)火星的軌道半徑約為1.52天文單位,地球的軌道半徑約為1天文單位,太陽的半徑約為70萬公裡。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的所有組成部分——行星,小行星,彗星等——都在不同的距離圍繞著太陽旋轉。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在橢圓軌道上距離太陽僅僅2.9千萬英裡(4.7千萬千米),而太陽系的「冰殼」奧爾特雲裡面的物質,被認為距離太陽9.3萬億英裡(15萬億千米)。(奧爾特雲被認為距離太陽9.3萬億英裡(15萬億千米)。
-
地球上太陽不會打西邊出來,金星上卻可以,然而在上面會度日如年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能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其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轉的,所以想讓太陽從西邊出來,在地球表面基本是無法做到的,所以人們常以「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來表示不可能出現或實現的事情。
-
從地球上看,有時太陽看起來甚至還沒月亮大,那太陽到底有多大?
從地球上看,太陽似乎只不過是夜空中的月亮,看起來不大。但是,正如大多數人所知道的那樣,太陽可比我們的星球和月球大得多。儘管我們認為我們的星球是非常大,但站在整個宇宙的角度,我們的星球只不過是一滴微小的塵埃。太陽有多大?
-
金星在地球與太陽之間,為何夜晚能看見,此圖讓你秒懂
金星大家最為熟悉,是一顆類地行星,其質量與地球類似,直徑1.2萬公裡,地球為1.3萬公裡,也相差不大,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金星的位置如上圖,在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白天那一面被太陽光掩蓋自然看不見,但是黑夜那一面又在背面,現實中怎麼又看到了它呢?如果完全按上圖排列確實看不到,現實中並不總是如此,地球自轉有傾斜,太陽,地球,金星的三者位置在一定區域足以讓人們看到金星。如上,這是地球與太陽,以及它們之間的金星在某一時刻的相對位置圖。面對我們的是地球夜晚的區域。
-
太陽風衝擊地球磁場 青島手機信號廣播受影響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下屬的空間環境預報中心了解到,造成這種情況的"元兇"正是太陽。據了解,目前太陽正處於活動活躍的年份,不僅地球磁層會比較頻繁地受到幹擾,在北極地區的夜間則經常能看到絢麗的極光,而極光的產生就是因為太陽風衝擊地球磁場所形成的壯觀景色。 手機通話斷斷續續 "喂!喂!你的信號不好吧?我這裡不可能不好,你換個地方試試。
-
元旦到了,有人說「新年快樂」:元旦和春節哪個才是真正的新年?
陰陽兩儀在我們世界的具象就是「太陽」和「月亮」。「太陽曆」和「太陰曆」即是根據陰陽兩儀,即太陽和月亮來制定的。另外,陽又代表了天,陰又代表了地,所以,「太陽曆」代表的是「天之道」,「太陰曆」代表的是「地之道」。首先先說太陽曆。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地球在其公轉軌道上的每一點都在相同的平面上,這個平面就是地球軌道面。
-
地球上最常見的天文現象,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上也會出現!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如果極光出現,卻會被認為是不祥之兆;那時的人把兩極中緯度地區天空上出現的那種極光現象與血腥聯想在一起,並作為上帝發怒的徵兆。其實,極光不是天氣現象,而是一種宇宙物理現象。從太陽飛來的所謂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會被地球磁場捕俘並加速,通過與超高層大氣碰撞便形了成極光。在太陽活動高峰期,可大大提高觀察大規模且有色彩變化的極光的可能性。
-
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
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我舉目望去,蔚藍的天空上不知什麼時候有一彎彎的月亮悄悄的露出頭兒,在燦爛的陽光下淡得不易察覺,卻又是那麼清晰,有一種虛無縹緲的美!心中隱隱有些動容,我在思考該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理解出現在白天的月亮。在我們的認知中月亮一般隨著太陽落山而升起,月球和太陽是相對的。
-
太陽並非普通的恆星?太陽對地球的神秘影響到底有多廣泛?
在地球上,人類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觀察日出,我們總是能看到以下類似的景象:一輪紅紅的龐大圓球從地平線上緩緩升起,初升的太陽散發的光芒很柔和,並不刺眼.由於萬事萬物都依靠太陽提供能量,太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太陽對地球到底有什麼令人意想不到的影響,它是一顆怎樣的恆星呢?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365.24219天,也就是一年。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近500個衛星、超過1200000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和彗星。
-
如果太陽被參宿七取代1秒鐘,地球上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參宿七取代太陽一秒,地球上會發生什麼?可能有相當多的讀者不熟悉參宿7,讓我簡單介紹一下。獵戶星的一顆行星就是參宿7,隸屬藍超巨星,是太陽直徑的77倍,亮度是太陽的13萬倍,離我們893光年,天空中第七亮的恆星就是它了。因此,無論是誰提議用參數7替換太陽的話,即使是1秒,這個人絕對是居心叵測的,對全人類都充滿了惡意。
-
金星將從地球和太陽之間穿越
金星是距太陽第二遠的行星,也是繼太陽和月亮之後地球天空中第三亮的天體。為什麼它有時被稱為「晨星」和「昏星」?最近幾天如何在天空中找到金星?讓我們來看看吧。02金星周期從以地球為中心的角度來看,金星的運動有非常明顯的節奏。在8年的周期後,金星、太陽、地球和群星會再次處於相同的相對位置。地球繞著太陽轉8圈,金星繞著太陽轉13圈,描繪出一條漂亮的曲線。
-
北鬥七星距離地球多遠?和太陽相比大小如何?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鬥崇拜和星佔之說,先民們崇敬天象,並且以天象變化來預測人事吉兇,尤其是南北鬥主人生死,影響很深,北鬥七星並不是獨立的星座,而是七個恆星的簡稱,因為這七星連起來就像古代舀酒的鬥形,所以稱它們為北鬥七星,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為天樞、天璇、
-
太陽落下之前,能否在北半球高緯度區域同時見到太陽和滿月?
但奧斯陸卻在緯度為60的地方,所以按理說你並不能在這裡看到傳說中「午夜的太陽」。太陽移動的路徑與地方的緯度密切相關。在北緯66.5度,太陽不會在6月21日這天落下。在這一天,太陽在北邊升起,向著東邊移動到天空的較高部分,在南方達到地平線以上47度的最高點後便會向西邊移動,最終在北方到達地平線(並沒有降到地平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