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第一次看到下面這個圖片,你會認為這是什麼?
這種精巧的結構,以及有規律的排列,使得人們第一次發現這種化石時嚇了一跳,這實在太像人類生產出的金屬彈簧或者螺絲,然而根據放射物測年法顯示,這個化石形成於2億年前。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種化石,這種化石看起來非常像人造的齒輪。
研究表明,這種化石形成於4億年前。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非常像人造零件的化石究竟是什麼生物遺留下來的呢?難道真的有外星人曾經造訪過地球?
宇宙中有沒有外星人存在我們不知道,但科學家們知道這些化石一定不是外星文明遺留的,而是曾經廣泛分布在地球上的一種生物遺留下來的,其中長相像齒輪的叫做菊石,而化石像彈簧的叫做海百合。
菊石
菊石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中的一個亞綱,目前已經滅絕了,屬於海洋無脊椎動物,最早產生於4億年前,後來在白堊紀末期隨著恐龍一起消失了。
菊石動物身上的硬殼上有螺紋線,這也使得它非常像人類生產的齒輪。在中生代時期,也就是距今2.25億年前,菊石分布非常廣泛。菊石的演化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容易辨認,古生物學家在對比地層時,經常使用菊石作為推算巖石年代的標準化石。平均每個紀可以劃分出30個左右的菊石帶,而每個菊石帶的延續時間通常在100-200萬年間。
菊石的這種作用,遠遠比同位素測年法的準確度高,所以菊石是古生物學家們最喜歡的化石之一。
海百合
化石長相非常類似於螺絲形狀的生物叫做海百合,海百合長相非常像植物,但它其實是一種棘皮動物,生活在海洋中,有多條腕足,身體像花兒一樣,表面有著石灰質的外殼。
海百合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在石炭紀時代,它們的數量非常多,品種也比較繁多,但在二疊紀以及三疊紀的兩場生物大滅絕之中,大量海百合被滅絕。但即使如此,現如今也有700多種海百合生長在海洋中。
海百合的身體有著像植物一樣的枝條,但枝條上的羽狀物體並不是葉子,而是它的觸手,在海洋底部,它們會張開自己的「枝條」,像漁網一樣攔截周圍的食物。
大多數海百合不能移動,一些魚類會咬斷它們的枝條,有些會吃掉它的觸手,使得海百合形態難以保持完整。
當海百合死亡後,它的鈣質的莖、萼等會被保存下來形成化石,但如果它們生長在水流較為湍急的地方,水流會衝散它們的形態,使得它們失去花兒般的美麗姿態。
如果它們恰好生長在較為平靜的海底,那麼它們的狀態將能夠被保留下來,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會形成化石。
不同的海百合,形成的化石並不同。有些海百合的「枝條」呈節節狀,而軟體的觸手並不會保存下來,所以形成的化石看起來就會像「螺絲」一樣的結構。
海百合曾經數量很多,所以有很多化石,不過大多數化石比較零散,真正有價值的化石是形態完整,結構明顯的化石。由於這種化石形成的條件非常嚴苛,而且極具藝術美感,所以現在海百合化石也成為了收藏家們的最愛,甚至被當作工藝品擺放。
總結
除了菊石,海百合之外,地球上也有一些其他生物看起來不像是地球生物,比如:噬菌體。這是一種病毒,但它不會感染人,而是以細菌為宿主,人類經常利用噬菌體來治療細菌感染。
噬菌體雖然是病毒,但它的長相非常像是機器人,它的蛋白質外殼一共有20面體,外表排列非常有規律。還有一些噬菌體擁有一個類似於針管一樣的結構,當它們尋找到細菌時,會通過這個結構將自己體內的核酸注射到細菌的體內。
雖然噬菌體長相非常類似機器人,但它們卻是實打實的地球生物,據科學家介紹說,之所以噬菌體擁有如此奇異的結構,是因為正多面體是多面體之中最簡單的結構,搭建起來非常簡單。而且,正20面體是最接近球形的結構,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製造正20面體需要的材料更少。
由此可見,一些造型奇特,不像地球生物的生物在地球上也真實存在,而且它們的存在都遵循著地球的演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