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冠華墓葬之謎:為何大江南北會有四處墓地?

2021-01-08 鳳凰網

蘇州城西40裡地有個東山鎮,鎮西十多裡地有個槎灣村,村前臨太湖處有座湖沙山,山上有個當地政府建造的「華僑公墓」。沿公墓山道攀登向上越27級,右側一片綠蔭森森的松柏林間,有一片佔地約16平方米的磚塊豎砌鋪就的墓地。

這便是當年曾在我國外交舞臺上吒叱風雲的外交部前部長喬冠華的人生最後歸宿。

令人詫異的是,除了上述墓冢,如今在江蘇省長江北面的鹽城市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畔、在蘇州東山鎮楊灣村的華僑公墓二區裡、在上海青浦區的福壽園中,也都出現了喬冠華的墓。喬冠華之墓分為四處出現在大江南北,這是怎麼回事呢?個中又都藏有什麼謎呢?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懷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來到喬冠華的故鄉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找到有關部門,希望協助解決喬冠華的最後歸宿問題。喬冠華的墓地背靠大山,面臨太湖,有山有水又清靜,完全符合章含之的願望,也體現了喬冠華艱苦樸素的人生宗旨。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懷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來到喬冠華的故鄉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找到有關部門,希望協助解決喬冠華的最後歸宿問題。喬冠華的墓地背靠大山,面臨太湖,有山有水又清靜,完全符合章含之的願望,也體現了喬冠華艱苦樸素的人生宗旨。

英魂難以歸故鄉

1983年9月22日10時03分,喬冠華在北京醫院溘然長逝,其骨灰盒僅在八寶山公墓裡存放了三天,便由其夫人章含之取回,安放在她的臥室裡一年多。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懷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來到喬冠華的故鄉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找到有關部門,希望協助解決喬冠華的最後歸宿問題。

當時,章含之來到鹽城市政府後,喬冠華的侄兒喬宗連在宴請章含之的同時,也邀請了鹽城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可是他們一個人也沒有出席,只是讓已退居二線的老領導到場盡了一下地主之誼。章含之覺察到了鹽城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後,連喬冠華安葬故鄉的事情都沒敢提,只在鹽阜賓館住了三四天後,就於12月10日和喬宗連一起含淚回了上海。

但是,喬冠華終究要有個歸宿的,他的魂魄究竟該安息在哪裡呢?一番思考後,章含之想到了蘇州,想到了遠在那裡的丈夫早年的生死至交李顥醫生。蘇州的吳縣東山鎮是個瀕臨太湖的半島,那裡山明水秀,當是喬冠華理想的歸宿。

於是,1985年新春一過,章含之便來到蘇州,找到時任蘇州市醫學院教授的李顥,把她的想法告訴了他,請他先去吳縣縣委投石問路。沒幾天,李顥夫婦即根據章含之的要求,來到吳縣縣委,找到了時任吳縣縣委書記的管正,轉達了章含之的想法。

管正完全理解章含之心中的想法,他二話沒說,一口答應了章含之的要求。

當年清明節前,章含之就滿懷感激之情地與李顥夫婦一起前往蘇州吳縣東山,並在當地政府領導的陪同下,選中東山鎮槎灣村面臨太湖的一個美麗的山坡。

喬冠華的墓地背靠大山,面臨太湖,有山有水又清靜,完全符合章含之的願望,也體現了喬冠華艱苦樸素的人生宗旨。

就這樣,喬冠華的人生最後歸宿落實在了東山槎灣的華僑公墓。

相關焦點

  • 外交才子喬冠華,不肯葬在八寶山,去世後花2000元稿費買墓地
    一個人生前所做的貢獻越大,他就越容易被人們記住,人們也會為他修墓立碑,以此來紀念他。中國是泱泱文明古國,有著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一直以來都秉持著葉落歸根的傳統,所以大多數人在死後都會選擇回歸故裡,安息在故鄉的泥土裡。然而中國現代史上有一位偉大的外交官卻不是這樣,他在離世後先後經歷了四次墓地的變遷,這實在是一段傳奇,一段佳話,他就是喬冠華。
  • 徐慶全:喬冠華的身後事和四塊墓地
    2008年1月,章謝世;3月,喬松都出版了《喬冠華龔澎——我的父親母親》一書;2009年清明節,喬的子女在喬落葬的蘇州墓旁,又起了一座墓地,這是喬冠華和龔澎合葬墓地。這幾個時間點,雖然讓關注喬冠華的人如我,有些眼花繚亂,但背後的蘊意是耐人琢磨的。如此,身後事了猶未了,墓地事自然有波瀾。
  • 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羋月家族羋加墓,破解「曾隨之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向陽前幾年電視劇《羋月傳》熱播,很多人對「羋」姓感到很新奇,而名列2019年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中,就有一座同為楚國公主「羋加」的墓,在這座墓中出土的銅缶上的銘文,破解了歷史上的「曾隨之謎」。
  • 神秘新疆:十大未解之謎.
    對於樓蘭古國為何神秘消失,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從各自的觀點來解釋這個未解之謎:有人認為是由於羅布泊的枯竭,自然環境的變化,河流改道等原因。也有人認為是孔雀河上遊不合理地引水、蓄水,認為造成的。更有人認為是絲綢之路改道、異族入侵等原因造成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麼,究竟哪方面更接近歷史真實呢?  樓蘭消失之謎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
  • 埃及發現一座墓地,發現「聖朱䴉」木乃伊,破解這種鳥的滅亡之謎
    在埃及德拉阿布納加大墓地中,考古人員曾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木乃伊,正是這些木乃伊的重見天日,才最終揭開了古埃及一種鳥類的滅亡之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13座離奇墓葬:美國女子屍體沒變化 被稱吸血鬼
    1.埃德加·愛倫·坡之墓(美國)  作家兼詩人愛倫·坡1849年離世,他死時醉得不省人事,身上穿著別人的衣服,從來沒有人知道他的死因。在他死後長達50年的時間裡,每年在他誕辰這一天,都會有一名神秘的訪客在他位於巴爾的摩的墓前擺放三朵玫瑰和一瓶白蘭地。這位「坡的祝酒人」的用意和身份一直是個謎。
  • 墓葬研究工作坊︱秦漢墓葬的墓主判定;高句麗墓葬研究的反思
    對曹操墓事件反思,首先應思考和回應的是在墓葬研究中,曾經被屢屢提到的考古研究缺乏論證制度的說法是否成立,以及如何完善的理性思考;對考古結論的結果為何懷疑、如何懷疑、研究有沒有「規矩」等等,都是研究者們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劉瑞指出,傳統認為在墓主的判定中,大家認為最準確的證據是墓誌、印章等文字資料。
  • 陳徐瑋:「古代東亞的都城與墓葬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這次,我們以「古代東亞的都城與墓葬」為主題展開學術研討,希望從一個側面揭示古代東亞地區的文化傳播與交流。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與會代表共作了15場報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緊緊圍繞古代東亞的都城與墓葬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 試圖解開星象圖之謎
    本報訊(臨安記者站 管光前 方向東 通訊員 章國華)昨日,在位於吳山腳下的杭州歷史博物館,央視四套《走進中國》欄目將鏡頭投向吳越國國王錢鏐之父錢寬的仿製墓穴,他們要揭開錢氏家族墓穹頂上的星象圖之謎。  上世紀末,在臨安和杭州,陸陸續續發現了多座吳越國錢氏家族的墓葬,除出土了一批珍貴的文物外,考古工作者發現,在發掘的所有錢氏家族墓葬中,墓室的頂部都有一幅天文星象圖。
  • 葉家山發掘: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的諸侯國國君墓葬
    昨晚,有關方面在隨州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順利開展二期考古發掘工作進展情況,表示再次發現大批西周貴族墓葬,新發現了一批有銘文的銅器,除繼續發現有「曾侯諫作寶尊彝」的銘文器物外,
  • 西安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地 出土罕見耀州窯青釉瓷器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中新網西安11月17日電 (記者 田進)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透露,考古人員在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發掘漢唐、宋金及明清時期墓葬40餘座。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圓形香盒。
  • 100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現身廣州黃埔沙嶺
    據統計,該考古發掘面積共約16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灰坑41處、柱洞86處;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墓葬37座、溝3條;宋代墓葬1座、溝2條;明清時期墓葬15座,出土文物百餘件。在發掘現場可以看見,墓葬區內墓口形狀以圓角長方形或橢圓形居多,墓壁多弧收,常見有不甚規整的生土二層臺,墓內人骨、葬具等均不見保留。
  • 廣州建汽車產業園挖出100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
    廣州建汽車產業園挖出100多座西周至春秋時期墓葬) 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州考古又雙叒叕有新發現!
  • 廣州考古發現多座先秦時期墓地
    原標題:廣州考古發現多座先秦時期墓地 記者14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廣州黃埔沙嶺遺址發現多座先秦時期越人墓地。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月至11月對位於廣州黃埔的沙嶺遺址東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
  • 日軍做夢都想找到,中國這位開國皇帝墓地,萬幸被我國專家找到了
    耶律阿保機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早年統一契丹各部,並於916年稱帝,建立契丹國,後改稱遼,都城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附近)。 耶律阿保機病死後,關於下葬的墓地一直就是一個謎。不僅中國人想知道耶律阿保機的墓地在哪,抗戰期間日本人也想找到他的墓地,甚至動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尋找。
  • 令人震撼的唐安國相王孺人墓葬壁畫(下)
    走進新館讀洛陽之安國相王孺人墓葬壁畫(上) 昨天,我們講述了發現唐安國相王孺人壁畫墓葬的經過和墓葬壁畫描繪的主要內容。那麼,這些壁畫有什麼價值?墓主人因何早逝呢? 如此高水平的壁畫出自誰的手?
  • 驚人盜挖現場 柳灣墓地,彩陶述說的輝煌
    柳灣彩陶博物館裡564號墓葬復原圖湟水河是青海的母親河,潺潺流水肥沃了兩岸, 也孕育了輝煌燦爛的青海遠古文化。舉世矚目的柳灣原始社會公共墓地,就坐落在青海省樂都縣高廟鎮湟水北岸的柳灣村。細觀其人首塑於壺之頸部,面部五官俱全,披髮,眉作八字,小眼高鼻,碩耳,口微張,壺腹部為身軀,乳房豐滿,用黑彩點繪乳 頭、肚臍,四肢及陰部袒露;人像兩側繪圓圈紋,背面繪蹲踞式蛙形人紋。這件人像是先捏出人體,後用黑彩勾勒描繪燒制而成的。對於人像的性別,學術界至今仍有爭議。有學者認為是生殖祟拜,即女性;有學者認為是父權制確立的象徵,即男性;還有學者認為兩性同體崇拜,是母系同父系鬥爭的產物,即男女複合體。
  • 專家:這幾個位置的墓地風水最好
    中華民族是十分有儀式感的民族,尤其是涉及生死這種大事,在封建社會,等級越高的階層,死後所葬的地方就越講究。不僅人類是這樣,在《山海經》中的帝王也是如此,天帝天神的埋葬處都是風水極佳的位置。在《大荒經》和《海內經》中,都有關於帝王墓葬的記載。《大荒經》中在東南、東北、西南的方位都有墓葬,剩下的西北方位,在《海內經》中剛好有。
  • 雲南箇舊黑螞井墓地第四次發掘出土珠飾
    ,最早於1988年發現,第四次發掘共清理墓葬30座,根據之前發現的墓葬順序編號為M14-M43.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以中型墓葬為主,有8座墓葬帶有墓道。 由於墓葬地處雲南紅土地帶,土壤酸性較高,所以墓中未發現人骨和明顯的葬具,從墓葬規格和隨葬品的種類上可以大致判斷墓主人的性別。墓地出土器物豐富多樣,銅器見有孔雀等,豆形燈燈,其中孔雀燈造型別致,做工精細,不少銅器上飾有鏨刻花紋,此類紋飾多見於中國南方和越南北部。陶罐類型也豐富多樣,且見有大量印文陶。
  • 西安發現北周張氏家族墓地
    西安發現北周張氏家族墓地 2013-03-04 15:23  來源:東方網-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