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長假過後,各大車企紛紛開始曬成績單,整體來看,2020年汽車行業整體走勢不錯,自主頭部車企如吉利、長安、長城都完成了全年目標,其中吉利汽車憑藉132萬多輛的優異成績穩穩坐實中國銷冠,值得一說的是,今年已經是吉利連續第四年摘得銷冠。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吉利?吉利憑什麼連續四年摘得中國汽車品牌的銷冠?
我們先把時間點拉到去年上半年疫情爆發時期,差不多是在2月到3月期間,春節+疫情影響,幾乎各行各業的運轉都被限制的死死的,汽車行業也不用說,「足不出戶,車不上路」讓汽車銷量一落千丈。如何在危機下求發展變得格外重要,特別是汽車這種重資產行業,那吉利汽車是怎麼做的呢?首先,當機立斷投入3.7億資金開始全方位健康車的研發,健康安全核心技術出來後,吉利汽車立即將其量產,吉利ICON就是首部搭載全方位健康配置的量產汽車。後續,吉利更是免費給吉利車主更換車規級CN95空調濾芯,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解決了首要的健康安全問題後,接著就要「解除」限制出行的阻隔。在產品銷售階段,吉利汽車採用了線上賣車、無接觸送車等服務,這一條龍的配套服務讓消費者既放心又倍感貼心,因此,消費者以實際行動支持吉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隨著4月中旬武漢的解封,全國人民的生活、工作開始邁入正軌,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健康安心,開始選擇安全性更高的私家車出行,汽車剛需市場開始急劇爆發,面對市場機遇,吉利憑藉強大產品力順勢而上。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他說過有句話我覺得很好,那就是「機會來了,如果讓它悄然溜走,我的名字就會與愚蠢這個詞語聯繫在一起。」
抓住了機遇才會成功,而當機遇來臨時,有強大產品力做基礎的企業才能抓住機遇,吉利汽車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在研發投入方面從不手軟,從吉利3.0時代開始,吉利汽車從技術研發、造型設計、生產製造、營銷服務等環節,不斷深化精品車發展戰略、持續提升體系競爭力,完善產品譜系、創造品牌價值,以至于吉利在SUV和轎車兩個領域都具備強大競爭力。
比如吉利帝豪銷量已破300萬,堪稱中系卡羅拉,正是以超高的性價比和產品力,滿足了剛需用戶的需求而成功的;吉利博越亦是如此,以豐富的配置讓消費者有足夠多的選擇,領先同級的行駛品質和用車體驗打動百萬車主。
吉利汽車在去年6月正式宣布邁入科技吉利4.0時代,CMA超級母體也開始展露頭角,吉利CMA平臺首款轎車——星瑞在去年11月重磅上市,在銷量這塊也完全沒給吉利掉鏈子,第一個月銷量7000+,12月銷量突破1.2萬輛!其越級競爭力得到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隨著後面優惠力度的加大,以及真實車主的優良口碑擴散,相信真正的爆發還沒來!
有了強大產品力這個「地基」後,產品矩陣的打造也來得更加從容。去年6月吉利豪越上市讓吉利汽車進一步擴大了對細分市場的覆蓋,目前吉利汽車已經形成了轎車、SUV、MPV的全品類矩陣,在動力方面也擁有汽油、混動、純電等多種形式,各個車型在細分市場不斷搶佔份額,齊頭並進,創造了吉利的不凡成績。去年上市的搭載車規級CN95的吉利ICON、豪越,進一步補足了SUV細分市場;吉利星瑞以C級車的配置進一步提高了吉利的市場地位,拔高市場目標,越級的競爭力賺足了眼球。
雖然從明面上來看,吉利的銷量主要依靠每一款車的品質,但吉利能夠連續四年獲得銷冠稱號,除了優異的產品力,完善的產品矩陣外,向外形成的口碑效應也非常重要。良好口碑不斷擴散,形成了良性循環,這也是銷量不斷增長的原因之一。無論是曾經改變國產中高級轎車地位的「博瑞現象」、創造銷量奇蹟的「博越速度」,還是如今的「300萬」帝豪、星瑞的「降維打擊」,都證明了吉利汽車在市場中的正向影響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吉利在海外市場的單月銷量已經破萬,目前在東南亞和歐洲市場都有很好的表現,中系汽車品牌走向世界舞臺的步伐又加快了一些!
發現沒有,一個企業想要走的好、走好穩,各個方面都要經營好,多方發力才能達到出眾的成績。就如上面分析的吉利汽車一樣,一方面,產品矩陣要不斷完善,不同車型各自搶佔細分市場,齊力為銷量做貢獻;另一方面,廠家也要從技術研發、用戶體驗等層面用心打造。唯有形成這種多面前進的態勢,咱們才有可能看到更多像吉利一樣優秀的自主車企,讓中系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