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家暴案發現難立案難

2021-01-10 網易新聞

本報訊

(記者張偉傑)3月4日,最高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發的《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相關情況。

據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楊萬明介紹,近年來,我國家庭暴力呈多發態勢,侵害公民人身權利的家庭暴力犯罪時有發生。但是,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法律或規範性文件,對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程序、實體以及政策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司法實踐中卻存在著以下突出問題:

一是犯罪事實難以發現。二是訴訟程序難以啟動。三是立案、定罪標準不夠明確。四是判處刑罰輕重失衡。

針對家庭暴力犯罪事實難以發現的問題,《意見》要求司法機關積極主動發現家庭暴力犯罪事實,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在工作中,一旦發現家庭暴力犯罪線索的,即應按法定程序辦理。

針對家庭暴力犯罪難以啟動刑事訴訟程序的問題,《意見》從三方面著手解決:一是要求及時立案。公、檢、法三機關接到報案、控告或者舉報後,應當迅速審查,依照立案條件決定是否立案。二是人民檢察院代為告訴。三是加強人民檢察院的立案監督職能,防止有案不立。

作者:張偉傑

本文來源:中工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家暴立案難?6個技巧教你如何應對!
    俗話常說,家庭暴力只有一次和無數次,收藏本篇文章,了解關於家暴的知識,學習如何應對家暴!絕不姑息。根據《北上廣深流動婦女家庭暴力調查報告》,在 1530 份有效樣本中,僅僅只有 25.2 %的受暴婦女真正尋求過幫助,而有近四成的受訪者根本沒想過尋求幫助。哪怕《反家暴法》已經推出了三年之久,但上至法庭,下至家庭,仍有「家暴只是家務事」這樣的觀念。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海洋環境該如何守護?
    但要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仍然面臨一系列挑戰:海洋汙染行為遠離內陸、相對隱蔽,線索發現難、調查難、取證難;汙染主體錯綜複雜,涉海洋保護類公益訴訟案件相關部門間協同治理機制尚未完善,海洋生態汙染防治跨地域、跨區劃開展工作能力仍待加強。
  • 汙染髮現難、鑑定難、清理難,拿什麼守護你,我的海洋?
    來自陸海的雙重汙染和開發壓力,導致近海汙染嚴重跨地域區劃、成因複雜、主體多元,海洋生態汙染髮現難、整治難創新海域使用監督管理制度,建立海監綜合執法體制,改善海洋清汙「九龍治水」局面石油洩漏、盜採海砂、海洋傾廢、違法捕撈屢屢出現,無序排汙、非法養殖、海島違建難以杜絕……受傳統海洋生態環境規劃陸海統籌意識不強、部分地區經濟粗放發展等因素影響
  • 彩禮、家暴、生育、離婚……最高法明確了婚姻這些事!
    ——持續性、經常性的家暴認定為虐待發布會上,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的修改制定中,要考慮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同時,還要注重引導樹立良好的家教、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促進家庭文明建設。比如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的基礎上,將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認定為虐待,體現了對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鮮明價值導向。
  • 合肥一女子稱遭家暴致鼻梁骨骨折,區檢察院:不予立案合法
    安徽合肥市的李女士(微博名@合肥小姐姐恩)發帖稱她被消防支隊副中隊長魏某某家暴致鼻梁骨骨折,當地警方未予立案。26日下午,包河區人民檢察院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檢察院於10月24日接到李女士提交的對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相關不予立案決定的申訴材料,並由相關部門進行調查、答覆。
  • 遭遇家暴跳樓女子難被判離婚,為什麼現在想要離婚那麼難?
    為什麼現在想要離婚那麼難,在此處就可見一斑,雖然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婚姻自由,當然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但是立法者顯然不希望那麼多的人動輒如此自由的離婚。而最近河南商丘拓城縣女子遭丈夫家暴後訴訟離婚,法院遲遲不判,在這期間其因無法忍受家暴的痛苦而從二樓跳下導致全身9處骨折,腰部脊髓損傷至雙下肢癱瘓的事件明顯印證了離婚的艱難。
  • 假如你不幸遭遇家暴,你能逃離家暴嗎?
    最近發生了太多家暴案、殺妻案:山東禹城方洋洋因不孕被婆家打死;四川藏族姑娘拉姆被前夫縱火燒死;杭州來女士被丈夫殺死碎屍……若你認為這些家暴致死案例太極端,家暴並沒有這麼嚴重、這麼普遍,那你就錯了。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這意味著在我國,每5個人中就有1人遭受過家暴。
  • 人身保護令,如何能成家暴受害者的護身符
    家庭暴力頻發,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的設立可謂一大進步據最高法去年統計,全國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且受害群體主要集中在婦女、兒童和老人等弱勢群體。這不僅突破我國「法不入家門」、「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傳統思想,還採用事前幹預的手段,保護受害人權益不受侵害於未然。
  • 今日說法專訪|最高人民法院:為切實解決執行難繪製清晰藍圖
    但與「切實解決執行難」總體目標還有較大差距,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需要人民法院繼續勠力同心、攻堅克難,保持執行工作高水平運行。201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深化執行改革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的意見》,也就是《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綱要(2019—2023)》。
  • 從幾千塊到幾千萬,善意執行化解難案
    從幾千塊到幾千萬,善意執行化解難案 2021-01-12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一企業遭遇踢皮球式行政訴訟立案難
    立案登記制實行已經有四年了,但這起行政訴訟案件仍舊遭遇了上海市兩級三家法院踢皮球式的立案難。   本刊曾於2017年第37期刊登文章《上海閔行:土地閒置的鍋該誰背?》哪知道在立案登記制大背景下,我們行政訴訟維權的立案難,居然難於上青天,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年多時間,兩級三家法院受理訴狀後卻始終無法立案。」格蘭德公司負責人表示。   2016年4月,格蘭德公司以閔行區規土局為被告向閔行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確認閔行區規土局解除合同的行政行為違法。   「法院收下了該案的訴訟材料蓋了留置印章存放於立案庭,但是遲遲不予正式立案。
  • 印度男子被妻子家暴滿臉流血,警方拒絕立案,要求男子回家和解
    據mensdayout網2020年5月28日報導,印度法裡達巴德市一男子跟妻子爭吵後遭妻子家暴,滿臉流血、身上手上都是抓痕。男子隨後報案,但警方拒絕立案,並要求男子必須回家與妻子和解。
  • 前男友騷擾、離婚後辱罵算家暴嗎?最高法用典型案例解答
    25日,最高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解釋了有關家暴的熱點、難點問題。家事法庭心裡諮詢師正在為鬧矛盾的夫妻進行心理疏導。建立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綠色通道」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劉敏表示,要推動建立反家庭暴力整體防治網絡,規範家庭暴力證據認定標準,推動建立和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綠色通道」制度,實現家暴受害者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
  • 宇芽傾訴家暴經歷,溫州男子申請「男性保護令」,用法律解決家暴
    最近,知名美妝博主美芽連發兩條微博,傾訴自己被家暴的經歷。她放出自己被家暴的一個視頻,有人說電梯裡的場景就像是恐怖片一樣令人窒息,還有人說自己都被氣得渾身發抖,隨後「宇芽被家暴」這個話題登上了熱搜榜的榜首。
  • 最高法聖明:詆毀邱少雲狼牙山五壯士法理不容
    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人民法院依法保護英雄人物名譽權益的典型案例,表示將嚴懲侮辱、醜化英雄人物形象等行為。發布會主要通報了五個案例,涉及「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等英雄人物。有人說,「欲亡其國,先滅其史」最高法此番亮劍,公道君(ID:bjrbplb)要由衷地點個讚。
  • 【以案說法】老年人遭遇家暴,法院送上「護身符」
    法官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禁止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薛某某年過古稀,應得到贍養人在物質上、精神上的特別關照,李某某作為贍養人,咒罵、毆打薛某某,給其人身安全造成威脅,這種行為不僅應受到道德的強烈譴責,也應受到法律的嚴厲禁止。法院為了防止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發生,依法保障薛某某的人身安全,保障其身心健康,依法下發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 張培萌妻子就「疑似家暴事件」再發聲:曾放棄立案認定和拘留對方的...
    北京青年報訊 近日,短跑名將張培萌的妻子漠寒(張莫涵)在網上發文稱遭到對方家暴一事引發關注。據張莫涵此前稱,她在孕期和哺乳期內均遭到張培萌家暴,很多時候沒有選擇報警,並且對方還搶走兩人孩子,打傷其親屬。
  • 知名網紅博主被家暴,警方已關注!第一時間未報案影響立案嗎?
    「我被家暴了,過去的半年我仿佛活在噩夢裡,關於家暴的這一切,我必須說出來!」11月25日,在第20個「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這天,知名仿妝博主宇芽公開了自己遭遇家暴的經歷。
  • 打出「組合拳」 促資產變現|市中法為企業想得周到
    今年,長春市中法通過規避執行財產處置風險,兼顧執行雙方合法權益,贏得企業點讚。在上述案件處置過程中,充分體現出長春中法最大限度減少申請執行人執行成本,降低被執行人執行損失的有益嘗試。當初立案時,依據「簡案快執、普案精執、特案特執」的原則,特執團隊第一時間趕赴上海,對股權所在公司及註冊登記機關進行執行調查、辦理股權凍結,果斷組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質押人協商議定處置股權參考價,促使對所涉標的有異議的案外人放棄異議,使1.67億元的執行款第一時間到帳。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最高法網站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