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十六卦,豫卦,豫為歡樂之意,卦象為雷聲在大地上震動,天地萬物聽到感受到雷動,都隨之快樂的動起來。這就是上震下坤,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卦強調一個「順動」的概念。什麼是順動,什麼算順動?順著什麼動?
我們知道,易之體為河圖,河圖1.6為水居北方,2.7為火居南方,3.8為木在東方,4.9為金在西方,中間5.10象土在中央,河圖是先天之法,也是天文星圖,為日月星辰運行之規律。我們看河圖是左旋順生的,1.6水生3.8木生2.7火5.10土生4.9金。五行順生,天地萬物,日月星辰運轉不息。所以豫卦中之「順動」實際是順著自然規律而動,順著道而動。而此卦時講歡樂的,所以,本卦核心思想為樂道。
有一句話叫安貧樂道,是儒家文化中被倍為推崇的一句話,是說君子即使在貧困,艱難的環境中,也要按首本分,安受道德,快樂自信的生活。
而周易豫卦中強調得快樂重點在:「豫之時義大矣哉」。快樂也要快樂的是時候,否則就是得意忘形,尋歡作樂,就要樂極生悲!
也許有人說這是危言聳聽,現在社會都在提倡快樂人生,何必把快樂搞得如此複雜?
實際並不是這樣的,有的人看過東北喜劇《馬大帥》第一部,是由著名笑星趙本山和範偉主演的,裡面有過這樣一個鏡頭,同在一個小區的兩個相鄰單元口的兩家,一家辦喪事,一家辦婚禮喜事。辦喪事的一家專門請來了劇中趙本山扮演的馬大帥來哭喪,哀樂陣陣,哭聲悲痛,辦喪事的一家在這種氛圍中自然人人掩面而泣。可是,旁邊單元口,娶媳婦的小夥子家為了增加喜悅的氛圍,更是張燈結彩,結果,兩家因為截然不同的兩種心情而最終蔥各自的角度出發而發生矛盾,導致大打出手。
我們試想,如果兩家能各自考慮彼此的心情,哀樂演奏的聲音小一些,喜事也辦得低調些,這樣的事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當今社會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概括來說就是尋找快樂,也叫「釋放性快樂」,總把快樂寄托在外物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內心。比如你今天因為工作上與別人發生了誤會,受了領導批評,感情上有些失意。這樣的情況,你經常找好兩三人,或者去酒吧,迪廳,歌廳放縱,發洩飲酒,花錢買醉,大呼小叫,獲得似乎暫時性發洩得到的「快樂」。酒醒之後,則會更加苦惱。
那麼真正的快樂是從何而來?一定是從心而來,從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內心而來,內心順動,應天時而合人理,求上進而明對錯,心有所悟,每天都為自己的理想,信念,愛好取得一點點進步,獲取一點點思悟,讓自己活的更明白一些。豁達一些,明白什麼是自己該得到的,什麼是本來就應該失去的。這樣才能時常從心而生真正得快樂。方能樂得其所,樂得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