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請遠離生活中那些,不願意麻煩他人的人

2021-01-10 黃河入海流情感事

人生在世,有許多人不喜歡麻煩別人,即使自己遇到困難,也不願主動去尋求幫助,甚至不願讓身邊的人知道自己深陷困境,心理學上把這種性格稱之為聖母型人格。

這種人看起來是在為別人著想,可他們自己心裡其實是不想讓別人幹涉自己的事情,同時也是害怕社交的表現。

一般說來,人們不會輕易地將自己的東西讓給別人,一方面是因為害怕被別人拒絕,另一方面是因為對別人不信任。

在心理學上,這種人通常內心缺乏自信,同時性格內向,心底對周圍的事物保持警覺,這些心理特質與童年時代的生活環境有關。

這類人在孩童時期大多經歷過父母的欺騙,如父母在幼年時曾許諾帶他們去遊樂園,結果因種種原因未能兌現承諾,並忽略了孩子被放鴿子的感覺,如果父母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孩子做事情時也沒有給予相應的支持,那麼就會導致孩子在成年後,潛意識裡覺得誰都不靠得住,只有靠自己,而習慣了自己承擔一切責任,別人幫助孩子做事,反而讓孩子覺得手足無措。

假面具

這類人由於對周圍環境的警惕和對周圍人的不信任,很少向身邊的人展示真實的一面,在與別人交流時也常常帶著厚厚的面具,記憶中,他們童年時的失落和被欺騙的感覺太過強烈,使他們在心裡害怕與別人建立信任和相互承諾,當身邊的人接近他們時,他們雖然表面上表現得很和善,甚至在彼此的眼中,他們是一個樂觀開朗、積極進取、樂於助人的人,但實際上,他們在內心深處很難接受對方,在與別人交流時,總是有一絲防範心理。

強烈的自尊往往伴隨著功利色彩

除此之外,這種人大多自尊極強,別人的拒絕或失敗經歷會使他們感到自我價值被貶低,從而產生憤怒、悲痛慌張等負面情緒,強烈的自尊驅使他們不去表達這些,更不去向別人訴說,更不去尋求慰藉,而是在心裡築起一座密不透風的堡壘,把那些情緒完全隱藏起來,仿佛每天都在背負著一個包袱,久而久之,就成了心靈的負擔。

正如大衛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所說:強烈的自尊隱藏著攻擊性。自信過強會使人對周圍的人和事產生敵意,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人因為別人的一句不經意的話,或一件小事而受到冒犯,通常是大家前一秒還在愉快地聊天,下一秒他們就會面露難色,開始攻擊惹他們生氣的人,有些人甚至當面不指出來,背地裡對冒犯這件事心懷怨恨,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想方設法地報復對方,使人感覺一頭霧水,措手不及。

心理學者認為,那些看起來溫和,做事認真的人,很可能會在環境的影響下,做出極端的行為。一個是因為他們內心的不滿積壓在心底,受到外界刺激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向周圍釋放,另一個是因為周圍的人通常對他們的了解都來自於他們虛偽的一面,他們的內心很少會感到被周圍人理解和認同,這樣的情況持續很長時間後就會發展成精神疾病。

如何改變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儘管表面上很抗拒周圍的環境,但實際上卻很想得到別人的理解和關注,那麼如何改變這種心理狀態呢?

先建立一種對別人的信任。你要知道,被別人拒絕並不可怕,也不是自我價值低下的表現,生活中大多數的拒絕來自於別人的原因是能力與時間的衝突,

不要把麻煩別人當作一件大事。

其實,麻煩別人也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當你遇到別人的幫助時,就等於欠下了別人的人情,當別人遇到麻煩時也會找上你,這樣你到我身邊就能拉近兩個人,在共同處理困難的過程中還能增進彼此的了解,善於向別人尋求幫助更有利於建立親密關係。

最終相信自己,如果你都不相信自己,那就沒人會相信你。許多人面對別人尋求的幫助以為只是舉手之勞,所以不要想得太多,也不要太膽怯,遇到困難要幫忙的時候就大膽開口,去麻煩別人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還可以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促進心靈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古人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意思就是人要量力而行,行善也同樣需要把握好分寸。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他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他們對他人有極大的寬容,對待自己卻極其嚴苛。從自我發展心理學(Self-development Psychology)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如何理解呢?
  • 不願意麻煩他人,久而久之容易得心理疾病的三大星座
    心理學家說:不願意尋求幫助的人,是一種危險性趨勢,久而久之會傷害無辜。有一些星座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人,總喜歡幫助別人,有求必應,有應必答,為別人做事勝於為自己做事。而自己有了困難,卻不願意麻煩別人,自己寧可辛苦也靠自己完成,內心要面子,心底害怕拒絕受到傷害,哪怕天塌下來,自己眼看頂不住,也絕對不吭聲。
  • 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人格問題
    ,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總是不好意思、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一般不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這類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顯得社交被動,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持。有心理學家指出,不願意、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如何理解呢?
  • 生活中遠離那些心胸狹隘的人也就等於遠離傷害!
    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嫉妒心強並不是好的詞語,大家都知道不能做此類人也不要遠離此類人。然,人活一生,總會有那麼幾個鐵桿,無關乎他的身份,無關乎他的性情。生活中所交之友形形色色都可理解,但是有一類人需遠離,那就是心胸狹隘的人。
  • 心理學家:為什麼我們要適當遠離,那些有「好脾氣」的人?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人都是有攻擊性的,而那些脾氣好、情緒穩定的人只不過是找到了其他宣洩的出口。心理學家理察·勞爾和拉裡·舒爾茨認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攻擊現象恰恰證明了人類的攻擊性源於進化,並且會隨著生物個體的本能一直存在下去。這好比把人比作一個氣球,如果不及時地對那些被強行抑制下的攻擊性能量加以疏導,那早晚會導致各種疾病甚至直接引爆氣球。
  •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說什麼樣的話,請遠離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
    呵,雖然我發表的話跟文章格格不入,但是請允許我發洩一下好嗎,壓鬱了很久了。02惡語傷人六月寒,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說什麼話,遠離讓你不舒服的人,惡語傷人,生而為人,請好好說話。利刃雖快傷及肌膚,惡語無形傷及人心。刀子嘴也是刀子心,所以如果你不想傷害一個人,請溫柔說話。
  • 心理學家:凡事不願意麻煩別人、不好意思拒絕人,是種非理性行為
    他深知不能再這樣下去,一定要跟領導好好談談,要拒絕同事的求助,可是領導和同事一開口,拒絕的話就說不出來。想找個同事幫忙下吧,結果一看大家都有事情做,他又不好意思開口麻煩別人。這個月的績效考核,他終於排到墊底的名次,再這樣,離末位淘汰就不遠了。
  • 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非常獨立,從來不去麻煩別人:上學的時候,自己有些題目不會做,明明同桌就是個學霸,但是還是不好意思問人家,總以為自己會耽誤了同桌學習;
  • 心理學家:有這4種表現的男生,八九不離十是偽君子,遇到請遠離
    在社會交際中,很多人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所以生活中就會感到很孤寂,其實這部分人更希望能夠遇到真誠的人,其實這樣的事情談不上太容易,因為有一部分人,他們和你相處的時候總會保留,有的人甚至會處處算計,所以我們一定要煉成一雙火眼金睛,這樣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判斷這些虛情假意的人,有的人我們可以坦然相對
  • 心理學家:心術不正的人有這5大特徵,碰到這樣的人請速速遠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當今世界,魚龍混雜,有真誠善良美好的人,也有虛偽邪惡自私的人。但是,人的這些品質特徵都不會寫在臉上,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識別「心術不正」的人呢?現代漢語對「心術不正」的解釋是,用心不忠厚,不正派,從心理學角度看,心術不正的人有這五大特徵。
  • 心理學家:看上去樂觀的人,竟然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文/老K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抑鬱症可能是和「內向、不自信、敏感」等性格特點掛鈎,但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會單單因為一個人不是上述特點就放過ta,記得前段時間papi醬一段vlog就說到這個問題,她這樣說:有一天你一個非常外向的朋友;跟你說他最近很痛苦;請你一定要當回事;因為他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痛苦。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孩子,屬於危險人格,媽媽要警惕
    尤其是那些從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孩子,恰恰是「危險人格」的代表,家長別再沾沾自喜,要警惕起來!01案例分析金家三姐妹中,老二小豔是最聽話懂事,但同時也是存在感最低的孩子。02友善待人不是因為心地善良,而是不知如何拒絕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於「小豔」的聖母型人格,他們將「友善待人」當作是為人處事的第一法則,不敢拒絕人,也不好意思開口去麻煩人。
  • 心理學家:請遠離身邊的那些完美主義,他們苛刻、極端,負能量
    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曾說,與其做一個完美的人,他寧願做一個真實的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完美的表象背後往往伴隨著一系列心理問題。因為諸多的心理問題就是因為強行趨近完美,於是不得不扭曲真實之後的心理反應。一個真實的人,是需要有脾氣的,是需要有說「不」的勇氣的,是需要「有好有壞」的。
  • 我是「天秤座」只是個藉口,有氣場最重要,遠離「那些人」
    你的答案很重要,但也不重要。天枰座概念水彩和水墨這篇文章雖然主題是關於天秤座的,但其實講的是生活中那些活的不那麼瀟灑,過於考慮他人感受而總是委屈自己的這部分人的自救方法。天秤座的你們是不是總覺得自己是個很有共情能力,特別會換位思考,還特別會解決問題,就像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 心理學家:城府越深的人,這三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一定要遠離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所謂城府,指的是一個人的心眼特別多而且難測,代表一個人善於偽裝和掩飾自己的心理。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身邊都是些城府深的人,害怕被別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而如果遇到一個城府很深的人,我們就很有可能受人利用。
  • 生活中一定要遠離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就勸你大度的人
    郭德綱曾經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如果有人沒有搞清楚事情緣由就來勸你大度,那麼你一定要離這樣的人遠一點,因為雷劈的時候容易誤傷到你。」這句話看似偏激,實則卻很有道理。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要打著為別人的旗子勸別人善良,你這樣做讓人很反感。
  • 心理學家:如果你出現了這3種表現,說明你是一個相當自卑的人
    早在很多年前,心理學家就已經開始對這種心理狀態做細化研究了,心理學家:如果你出現了這3種表現,說明你是一個相當自卑的人   這類人性格內向、為人孤僻,不願意與人交流。由於自卑心理作祟,他們總是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所以他們更願意遠離人群,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在生活中表現為軟弱無能,不敢競爭,對他人聽之任之。
  • 遠離那些太過精明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善於算計,愛佔便宜的精明人。他們精打細算,任何時候都不會讓自己吃虧,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得利的機會。都說,利己是人的本能。
  • 遠離那些總是潑你冷水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有時候聽到一句暖心的話,一整天的心情都會變得愉快。但是一句傷人的話,卻會讓你備受打擊,甚至變得抑鬱。遠離那個總是潑你冷水的人堂哥上個月跳槽到了一家知名企業,當上了部門總監。全家人都很開心,在家族群裡紛紛祝賀。
  • 請善待那些直來直往有話直說的人,他們也許是生活中的「良藥」。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身邊有很多說話直說,得罪了很多人,有人喜歡他們這種直來直往的性格,有些人卻很討厭他們這種性格,覺得這樣的人非常討厭甚至不想和他們有任何交集。現在的社會人們更多喜歡的是「阿諛奉承」不管你對還是錯,只要聽到一句讚美就覺得這人很不錯,可以值得深交,而那些找你麻煩的人,總是給你挑刺的人總感覺很不舒服,覺得這個人總是在給人潑冷水。如果出現以下幾種,也許他們是在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