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學家指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2020-11-24 凌晨四點半的阿波羅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非常獨立,從來不去麻煩別人:

上學的時候,自己有些題目不會做,明明同桌就是個學霸,但是還是不好意思問人家,總以為自己會耽誤了同桌學習;

上樓的時候有很多東西要搬,旁邊就有個現成的「大力士」,而你就是不好意開口去讓人家幫你……

心理學上認為,這屬於聖母型人格特徵,心理傾向的一種。

人格是心理學上描述一個人穩定的行為特徵、態度傾向的概念。那些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一般具有聖母病,也被稱為「聖母型人格」。他們認為,只有無原則地迎合別人,才能收穫別人的好感與認同,即使內心不是很願意,也難以拒絕

缺陷:

這類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顯得社交被動,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持。有心理學家指出,不願意、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他們以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並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

其中包括:始終有禮貌、讓自己變得有趣、讓別人覺得愉快、不要讓其他人失望、從不說「不」、防止衝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為先等。

這些「可愛的人」覺得,說出自己的需求就意味著自己會受到排斥,並失去已得到的愛。

於是,他們就壓抑自己,不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包括惱怒和憤恨,而只在內心深處默默承受煎熬。

如何克服:

在《可愛的詛咒》一書中,給了我們一份「個人權利法案」,從行為的角度告訴了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做:

· 我有權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及價值觀。· 我有權做自己。· 我有權說「不」。· 我有權犯錯誤。· 我有權改變自己的主意。· 我有權說「我不明白」。· 我有權覺得自己對其他成年人的問題不負有任何責任。· 我有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有權不依賴別人的認可。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他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他們對他人有極大的寬容,對待自己卻極其嚴苛。從自我發展心理學(Self-development Psychology)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如何理解呢?
  • 不願意麻煩別人,是一種人格問題
    ,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生活中,總是不好意思、不願意麻煩別人,有什麼事情儘量自己解決,一般不主動尋求別人的幫助。  心理學上認為,這屬於聖母型人格特徵,心理傾向的一種。這類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顯得社交被動,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持。有心理學家指出,不願意、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如何理解呢?
  • 心理學家: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孩子,屬於危險人格,媽媽要警惕
    尤其是那些從不好意思麻煩別人的孩子,恰恰是「危險人格」的代表,家長別再沾沾自喜,要警惕起來!01案例分析金家三姐妹中,老二小豔是最聽話懂事,但同時也是存在感最低的孩子。02友善待人不是因為心地善良,而是不知如何拒絕生活中有很多類似於「小豔」的聖母型人格,他們將「友善待人」當作是為人處事的第一法則,不敢拒絕人,也不好意思開口去麻煩人。
  • 心理學家:總覺得自己很沒用、一無是處,是一種危險的人格
    心理學家指出,如果一個人經常以這樣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說明他的自尊極低,是非常危險的。現在,很多心理疾病都跟低自尊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以下4種。1、抑鬱症每個人都可能會得抑鬱症,正如每個人都可能會感冒。但顯然,不停地給自己消極暗示的人,諸如「很沒用」、「一無是處」的評價,會使得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 以下性格的孩子讓父母很驕傲,心理學家卻說:「危險人格」的預兆
    雖然文文的語氣裡滿是對孩子獨立的得意,我卻越來越聽不下去了,因為她所描述的性格,正是上個月我去北京參加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的座談會時,對方特別提到的「危險人格」之一,可以說完美契合了最典型的兩種表現,這就是「聖母型人格」。
  • 心理學家:凡事不願意麻煩別人、不好意思拒絕人,是種非理性行為
    好景不長,老張開始感受到壓力,領導每次都安排比別人更多的工作給他,同事經常一遇到事情就找他幫忙,老張已經有好幾次未能及時完成領導的任務。他深知不能再這樣下去,一定要跟領導好好談談,要拒絕同事的求助,可是領導和同事一開口,拒絕的話就說不出來。想找個同事幫忙下吧,結果一看大家都有事情做,他又不好意思開口麻煩別人。
  • 不肯「麻煩」別人,其實是種危險的人格,職場老手告訴你
    在我們生活中、職場上的身邊人,存在一種這樣的人格特徵:他們總認為意思去麻煩別人,不願意請求別人的幫助,自己的事情永遠都是自己扛著,再難也不會去求助。這樣的性格,我們以為他們是自強獨立,其實,這種不肯「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職場老手告訴你真相。
  • 「人格心理學」,你擁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
    今天這一講,我們要講的是「人格特質」。首先,人格特質並不是一個人的天性或本性,而是後天的,是在人際交往中形成和體現的,比如通過你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研究了一位叫珍妮的女性所寫的信件。這些信件一共有300封,是珍妮在生命的最後11年,寫給一對與自己關係很好的夫妻的。
  • 心理學上要注意,身邊那些危險人格的四個特質,最好點早知道
    心理學上要注意,身邊那些危險人格的四個特質,最好點早知道心理學的專家表示很多犯罪的人都是有著特定人格的,這些 特定的人格通常就是被叫做危險人格的,擁有這些人格的人基本就是我們身邊的定時炸彈,並且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些影響的。
  • 心理學家說:孩子人格特質,一半來自遺傳,另一半來自這個方面
    心理學家說:孩子人格特質,一半來自遺傳,另一半來自這個方面這個故事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尤其對於小孩來說,心智未定,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美國心理學家J.R.Harris經過研究發現,一個孩子人格特質的養成,50%來自於遺傳基因,其餘40%——50%則來自於孩子的同伴的影響。美國華裔物理學家萬維鋼曾說:他把自己的兒子從旗杆小學轉到藍山小學,儘管旗杆小學的功課多,老師們教得也很認真,然而相比之下,雖然藍山小學的功課少,但藍山小學的成績還是比旗杆小學好。為什麼呢?因為藍山小學孩子們的家長,大多是周邊高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具有高學歷高素質。
  • 你擁有「成功型」人格特質麼?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都不能忽視一個現象:擁有某些不良人格特質的人更容易成功。凱文·達頓是英國一名精神病領域的專家,他潛心研究精神病30餘年,發現那些被認為最冷酷、最危險的精神病態者,其實和我們通常認為的天才人物具備相同的人格特質,比如:無畏、無情、專注、有魅力、口才好、自大、自戀、缺乏共情心、不焦慮、不拖拉、喜歡刺激、操縱他人、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追求成就感。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一部分人格理論家認為氣質是人格的整體傾向,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另一些理論家認為人格具有多個維度,是多種特質的組合;還有一些科學家根據人格類別,而不是維度將人進行歸類。心理學家把氣質定義為在兒童早期就顯現出來的,建立人格與個人生活方式基礎的遺傳性人格傾向。氣質代表著人格特點中一兩個佔主導並長期存在的「主題」,這些特點可能從出生以來就已經存在了。現代生物心理學將體液換成了神經遞質,認為人與人之間氣質的差異是由不同的神經化學模式導致的。
  • 大五人格特質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也就是說,人格是每個人能夠區別於他人的、特有的心理上或行為上的特性,是每個人獨有的行為思考方式。人格是一個人的心理行為模式,是由內在的心理特徵和外部行為方式共同構成,並不是單一的心理特徵或行為方式,而是心理特徵與行為方式的多側面、多層次與多維度的統一體。那麼大五人格特質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英國科學家高爾頓爵士注意到我們的語言中有好多好多描述人性格特點的詞。
  • 心理學家指出,掌握這一種方式,人類就可控制自己的夢境!
    其實夢有多種種類,有一種夢非常奇怪,明明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夢中,甚至也能夠明白自己在做夢,然而醒過來之後卻沒有記憶了,這種夢被稱為清明之夢。心理學家指出,掌握這一種方式,人類就可控制自己的夢境! 有心理學家明確的指出,這種夢是意識本身而不是人的無意識狀態,很多心理學家一直對夢有著很深的了解,也做出不少的研究
  • 什麼是「高潛力人格」?這6個高潛力人格特質,你都具備嗎?
    每個人都渴望取得成功,但成功似乎永遠只青睞於少數人,這讓很多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也陷入了孜孜不倦的研究:究竟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功,換言之,成功者,都具有哪些人格特質?最近,心理學家大衛·羅布森在BBC上發表了文章:《高潛力人格的秘訣》,就是在以往心理學家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歸納了6種高潛力人格。
  • 迴避型人格|你害怕麻煩別人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別人幫忙,但是有時候害怕麻煩別人,其實害怕麻煩別人是一種不明顯的迴避型人格的表現呢,你害怕麻煩別人嗎?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呢?今天我們談談關於迴避型人格。
  • 九型人格是指哪九型 九型人格有哪幾種
    核心提示:  九型人格是指一種性格分類,有關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性格主要分為九類,不同的類型人格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九型人格又名為性格型態學,能夠為人的成長、發展提供心理學支持。   九型人格是指一種性格分類,有關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性格主要分為九類,不同的類型人格有不同的特點,因此九型人格又名為性格型態學,能夠為人的成長、發展提供心理學支持。那九型人格是指哪九型?九型人格有哪幾種?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九型人格是指哪九型?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 什麼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質是如何形成的?看完這篇豁然開朗
    我們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弗洛姆提出人越成長,越獨立,越與外界減少聯繫,越少束縛,也就越自由,相對地,越孤獨。逃避自由就是逃避孤獨,所以要重新與外界建立聯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主動地用愛與工作與外界建立積極的聯繫,一種是將自己交給別人,臣服於別人,放棄對自身的掌控和探索,一切任由外界安排。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2020醫療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醫療招聘醫學心理學資料,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