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周圍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非常獨立,從來不去麻煩別人:
上學的時候,自己有些題目不會做,明明同桌就是個學霸,但是還是不好意思問人家,總以為自己會耽誤了同桌學習;
上樓的時候有很多東西要搬,旁邊就有個現成的「大力士」,而你就是不好意開口去讓人家幫你……
心理學上認為,這屬於聖母型人格特徵,心理傾向的一種。
人格是心理學上描述一個人穩定的行為特徵、態度傾向的概念。那些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一般具有聖母病,也被稱為「聖母型人格」。他們認為,只有無原則地迎合別人,才能收穫別人的好感與認同,即使內心不是很願意,也難以拒絕。
缺陷:
這類人往往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顯得社交被動,缺乏足夠的親密關係與社會支持。有心理學家指出,不願意、不好意思麻煩別人,是一種危險的人格特質。
他們以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並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
其中包括:始終有禮貌、讓自己變得有趣、讓別人覺得愉快、不要讓其他人失望、從不說「不」、防止衝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為先等。
這些「可愛的人」覺得,說出自己的需求就意味著自己會受到排斥,並失去已得到的愛。
於是,他們就壓抑自己,不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包括惱怒和憤恨,而只在內心深處默默承受煎熬。
如何克服:
在《可愛的詛咒》一書中,給了我們一份「個人權利法案」,從行為的角度告訴了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做:
· 我有權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及價值觀。· 我有權做自己。· 我有權說「不」。· 我有權犯錯誤。· 我有權改變自己的主意。· 我有權說「我不明白」。· 我有權覺得自己對其他成年人的問題不負有任何責任。· 我有權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我有權不依賴別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