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攝製的革命京劇《紅燈記》是經典名作,其中《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更是經典唱段,連我這個80後的京劇小白都能哼上兩句,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由錢浩良先生飾演的地下工作者、鐵道扳道工李玉和的英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在那個年代,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根據真實人物事件改編而成的,《紅燈記》也不例外。九一八事變後,我黨領導的地下工作者同日偽展開了艱苦鬥爭,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革命同志和英雄事跡,《紅燈記》的故事便取材於此,李玉和的原型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維民。
《紅燈記》中的李玉和
李維民,吉林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鐵路地下黨創始人,吉林特別支部書記。他的掩護身份是吉海鐵路局東關車站的站務夫。他受楊靖宇將軍的委託,為東北抗聯提供了大量的日偽情報、輸送了大批物資物資,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3年5月,由於叛徒出賣,吉林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李維民及時銷毀了重要文件,並迅速組織相關人員撤離。撤離時,李維民身著鐵路員工服,巧妙同敵人周旋,躲過了敵人盤查,成功撤離至哈爾濱。
這就是李玉和形象的來源,但李維民的故事不止於《紅燈記》,在《夜幕下的哈爾濱》也有體現。
《夜幕下的哈爾濱》中的王一民
後來,李維民被組織任命為滿洲省委交通局負責人,領導整個東北地下黨的情報工作。但由於遭到叛徒出賣,東北地下組織受到嚴重破壞,李維民不得不離開東北,前往陝北。由於李維民化名王一民,他在哈爾濱的工作經歷又被搬上了銀幕,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中的主角王一民的原型也是他。
1936年李維民到達山西,被安排在同蒲線工作。1941年,李維民又秘密潛回東北,繼續同日偽進行鬥爭。1949年1月,李維民擔任鞍山市公安局長,1951年後任鞍山市市長。1976年受到衝擊,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