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況下,皇帝也說是九五之尊。為什麼要叫九五之尊呢?這兩個數字有什麼機密呢?其實,這要從《周易》說起了。
「九五」本來是《周易》中的爻位。我們拿一個圖來看一下。這是乾卦。
這六根黑線叫「爻」。這種連著的叫「陽爻」,中間間斷的叫陰爻。乾卦全部是陽爻,坤卦全部是陰爻。
其順序是從下往上排列。這些陽爻的位置,最下面的叫初九,上面依次為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和上九。如果這個位置不是陽爻而是陰爻,則變「九」為「六」,其它的不變。比如屯卦的圖形。
陽爻的第一爻叫初九,依次為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和上九。因此,坤卦的六個陰爻分別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和上六。
《周易》中乾卦的九五爻的爻辭是: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九五爻為什麼如此至尊美好呢?因為它處在高位,又是三爻外卦的中位,當然就錦上添花了。
為什麼最高的一爻上九爻反而不好呢?上九的爻辭是:上九,亢龍有悔。按中國人的思維習慣,陽極變陰,陰極變陽,物極必反,高到不能再高,不小心就要跌下來,爬得越高就跌得越重!只有處在有一定的高度又立於中位,進亦可,退亦可,這才是最好的。中庸之道的思想就是這樣來的。
「九五之尊」這個說法來自我們一開始給的乾卦。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第一卦,名氣最大。其中九五的爻辭為「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飛龍在天」明顯符合古代皇帝的自我比附。所以就以「九五」代指皇帝之尊了。孔穎達疏:『言九五陽氣盛至於天,故飛龍在天……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後因以『九五』指帝位。」
為什麼要選用乾卦呢?這要從乾卦的象意說起。乾卦彖辭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乾卦卦象六爻全是陽爻,代表剛建,上下兩個乾卦疊加而成,更具有剛建不彎之像,也代表陽光之氣十足。正符合一國之君的形象。
人教大興後,施教化,定禮法,衍化「九五」之數: 五靈——天、地、人、神、鬼。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時——春、夏、四季、秋、冬。 五穀——稻、黍、稷、麥、菽。 五味——酸、苦、甘、辛、鹹。 五氣——風、熱、溼、燥、寒。 五音——角、徵、宮、商、羽。 所謂「九五」,囊括大千世界,盡展滾滾紅塵,但凡未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皆要受九五約束。 「九五之尊」者,享人皇氣運。數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巔。具鼎盛之勢,不偏不倚。九五者,位高而不傲,謙和之德,是為太和之意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