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我就會見到活生生的保盧斯,以及被俘的其他德國將領

2021-01-13 騰訊網

著:亞歷山大 沃斯(Alexander Werth)

譯:小小冰人

(上圖)進攻中的蘇軍第158步兵師

我到達史達林格勒後,從俘虜保盧斯的那個年輕人嘴裡聽到了整個故事: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葉利琴科中尉長著個朝天鼻、一頭金髮和一張笑臉,除了「費佳」這個名字,誰也想不出還能怎麼稱呼他。他講述自己作為一名中尉俘虜一位陸軍元帥時顯得興高採烈。

1月31日是希特勒執政十周年紀念的次日,元首沒有為此發表講話,蘇軍從各個方向攻入史達林格勒市中心。德國人又冷又餓,可仍在戰鬥。首先,經過火炮和迫擊炮的一場猛烈轟擊,蘇軍佔領了百貨商店前方的整座廣場,他們隨後包圍這座建築。火焰噴射器不時投入戰鬥。葉利琴科說,他當天從三名被俘的德國軍官那裡獲悉,保盧斯躲在百貨商店裡。「我們隨後開始炮擊那座建築(我的部隊佔領了街道另一側,就在百貨商店側門對面),炮彈命中目標時,拉斯克少將的一名代表從側門跑了出來,向我招手。這要冒上很大風險,可我還是穿過街道朝他跑去。

這名德國軍官隨後要求找個翻譯來,他對我說:『我們的司令想和你們的首長談談。』於是我告訴他:『您看,我們的首長有其他事情要做,他沒空,您有什麼事跟我說。』這一切進行時,廣場另一側的炮兵仍在炮擊百貨商店。我叫來幾名部下,他們跑了過來,總共十二個士兵和兩名軍官。當然,他們全副武裝,那名德國軍官說:『不行,我們司令說你們只能進去一兩個人。』於是我告訴他:『胡說八道,我不會一個人進去的。』但最終我們同意進去三個人。就這樣,我們三個走入地下室。它現在空空如也,可您真該看看當時的情形。裡面擠滿了德國兵,可能有幾百人,比任何一輛有軌電車還要擁擠。他們蓬頭垢面,飢腸轆轆,身上散發著臭氣。一個個看上去的確驚恐萬狀!他們逃到這裡是為了躲避外面的迫擊炮火。」

葉利琴科和另外兩人被帶到拉斯克少將和保盧斯的參謀長施密特中將面前。拉斯克說,他們代表保盧斯就投降事宜進行談判,因為保盧斯「自昨日起就不再理會任何事情」。葉利琴科說,這一切顯得有些神秘莫測,他不明白究竟是誰負責。保盧斯把權力移交給拉斯克了嗎,或者他只是為了避免親自投降,還是保盧斯與其他人存在分歧?也許不是這樣,因為拉斯克和施密特徑直走入保盧斯的房間,顯然是就即將到來的投降徵詢他的意見。大概保盧斯只是不願意同一個小小的蘇軍中尉直接談判。但葉利琴科最後出現在保盧斯面前。

(上圖)1943 年1 月31 日,新晉升的保盧斯元帥投降,圖上是其被送到第64 集團軍司令員舒米洛夫將軍的司令部時的照片。1944 年,保盧斯加入自由德國委員會

葉利琴科說:「他躺在一張鐵床上,穿著他的軍裝,看上去沒刮鬍子,模樣鬱郁不歡。我對他說:『好了,一切都結束了。』他點點頭,朝我露出一抹悽慘的神情。隨後,在另一個房間,請注意,走廊上仍擠滿德國兵,拉斯克對我說:『我不得不提出個請求,您必須找輛不錯的汽車把他帶走,還要提供相應的保護,以免紅軍士兵把他當作散兵遊勇射殺。』」

葉利琴科笑了,「我說沒問題,隨後找了輛車把保盧斯送到羅科索夫斯基將軍那裡。之後發生了什麼我就不知道了。接下來兩天,我們在各處抓獲許多俘虜。盤踞在城市北部的另一股德軍三天後也投降了。可即便是史達林格勒這片地區,保盧斯被俘幾小時後仍有戰鬥發生,但他們獲知發生的事情後就開始投降,沒再製造更多麻煩。」

同時投降的還有另外十五名將領,德軍現在開始大規模投降。但史達林格勒北部地區,最後一個包圍圈仍在堅守。蘇聯飛機朝這股德軍撒下傳單,傳單上附有一位蘇軍將領訊問保盧斯的真實照片,這可能是因為蘇軍倉促間沒有裝備構設障礙,也可能是因為一張「真實的照片」更有說服力。總之,蘇軍動用重型火炮後,德軍這股殘部終於在2月2日投降,他們當中有八名將領,包括幾個狂熱的納粹分子,例如馮·阿尼姆中將,他是北非著名的馮·阿尼姆將軍的堂兄。這股投降的德軍官兵超過四萬人。

據蘇聯官方2月2日發表的公告稱,33萬敵軍官兵在11月陷入包圍圈,但11月23日到1月10日消滅史達林格勒包圍圈的行動開始時,已有14萬敵軍官兵死於戰鬥、飢餓或疾病。據第6集團軍總軍需長馮·庫洛夫斯基上校說,截至1月10日,包圍圈內領取口糧的官兵還有19.5萬人,包括警察和託德組織人員。除了2500名軍官,另有包括一位元帥在內的二十四名將領被俘。俘虜人數最後達到9.1萬人,也就是說,1月10日到2月2日,德軍陣亡、喪生人數約為10萬,如果從11月陷入包圍圈算起,陣亡人數超過20萬。這份關於自1月10日以來整個行動的最終報告還列舉了繳獲的戰利品,包括750架飛機、1550輛坦克、480輛裝甲車、800門火炮和迫擊炮、6.1萬輛卡車、235個彈藥倉庫和大批其他武器裝備。

(上圖)被俘的保盧斯元帥

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和他的參謀長——馬利寧中將發給史達林的最終報告中寫道:

遵照您的命令,頓河方面軍轄內部隊於1943年2月2日下午4點完成了粉碎並殲滅史達林格勒被圍敵軍集團的任務,消滅或俘獲敵人22個師……史達林格勒城區和周邊地域的軍事行動已停止。

蘇聯沒有發出喧鬧的狂喜,但非常興奮,這是自戰爭爆發以來首次發自內心的激動。現在每個人都知道,勝利最終會到來。一種深深的,但並不激昂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起,很顯然,先前遭受的艱難困苦,付出的重大犧牲絕非徒勞。千真萬確的是,德國人現在宣布了為期三天的全國哀悼,納粹政府和德國民眾蒙受了罪有應得的屈辱。

沒人懷疑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次日,蘇聯報紙刊登了敵軍投降的第一批照片:德軍戰俘排成長長的黑色隊列,蜿蜒跨過伏爾加河冰面;一個小房間裡,神情緊張的保盧斯坐在桌子旁,接受羅科索夫斯基和沃羅諾夫將軍訊問,年輕的佳特連科少校擔任翻譯;還有張照片是一些被俘的將領站在雪原上,一旁的迪米特裡烏將軍戴著一頂高高的羊皮帽,皺著眉頭,幾乎背對著那些德國人。

他顯然心懷怨恨,是因為十二天前德國人剝奪了羅馬尼亞官兵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口糧嗎?

報紙上還介紹了德國第6集團軍昔日的「赫赫戰功」,馮·賴歇瑙指揮的這個集團軍曾入侵比利時並進入巴黎,後來參加了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的行動。1942年,該集團軍從哈爾科夫一路攻往史達林格勒。希特勒對這個集團軍和他們強大的突擊力量深感自豪。報上還刊登了保盧斯的簡歷,他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近年的波蘭和法國戰局。

德國人開始造謠,說保盧斯已自殺身亡。

兩天後,我就會見到活生生的保盧斯,以及在史達林格勒被俘的其他德國將領。

編輯:王雨涵

本文摘自《戰火中的蘇聯》

相關焦點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保盧斯與曼施坦因匯合就能打贏嗎?於事無補
    因此,蘇德雙方都想借夏季攻勢再次較量,結果,蘇軍在哈爾科夫遭受重大損失,西南方面軍25萬人被俘,損失1200多輛坦克和2000多門火炮,蘇軍在南線的戰略預備隊基本消耗殆盡。蘇軍在哈爾科夫的重創促成了德軍的藍色方案出臺。
  • 黃埔二期軍長被俘後,吵著要吃辣椒,聶帥:他這是想見我這個老師
    在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中,前六期出的人才最多,這些人之後大多都成為了國共兩黨各自的高級將領,解放戰爭時期,國軍的高級將領中,大多數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其中任國民黨第三軍軍長的羅歷戎,則是二期的畢業生。羅歷戎是四川渠縣人,1901年出生,當時他報考黃埔軍校時,也是一位追求進步,擁有遠大理想的有志青年,可是隨著事情的變化,他的內心有了動搖,此後他一直跟隨蔣介石,在國軍將領中,羅歷戎並不算是一位很出色的將領,因為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他才是一位軍長。
  • 同為納粹德國的高級將領,憑什麼古德裡安能獨善其身,無罪釋放?
    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很多日本將領都在戰爭中迷失了自己,殺紅了眼睛,見人就殺,包括小孩子。這與他們信仰的武士道精神相去甚遠。    而在日本的盟國德國,一些將領被希特勒狂熱的「種族主義」洗腦,對於佔領區的猶太人大肆屠殺,儘管他們手無寸鐵,儘管他們還是平民。這些狂熱的將領,在二戰結束後都被清算,基本都受到了懲罰。
  • 甲午戰爭被俘日本的清軍將士,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那麼,甲午戰爭後,那些被帶到日本的清軍將士能逃過這一劫嗎?甲午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的一場非正義之戰,戰場主要在朝鮮、遼寧、山東威海及黃海等地。戰爭從7月25日的豐島海戰開始,到次年的4月17日籤訂《馬關條約》結束,前後一共不到十個月,清軍就敗的一塌糊塗,傷亡慘重。清總兵力63萬,其中19148人戰死,5308人受傷,1790人被俘。
  • 「功德林戰犯」黃維,1975年被特赦後最不願意見到兩個人
    出獄後黃維主要專注研究國民革命軍的軍史,他和很多過去的同僚仍然相處的很好,唯獨視郭汝瑰和廖運周為仇敵,為什麼黃維會針對這兩個人呢?比如,郭汝瑰官至國防部作戰廳長,掌管著國軍的作戰計劃,1948年11月,正是郭汝瑰設計,引誘蔣介石改變主意,促使黃維進入雙堆集,最終黃維被包圍,之後兵敗被俘。
  • 1959年,第一次特赦的6個高級將領都是誰?當時多大年齡?
    解放戰爭後期,我軍在三大戰役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國內形勢逆轉,國軍大勢已去,很多國軍將領選擇投誠和起義,當然也有很多被我軍俘虜,對於他們,在解放後被送進戰犯管理所進行統一管理,在我方誠心對待以及思想政教育下,很多戰犯的思想有了很大轉變,1959年新中國第一次實行特赦,對於那些表現好的戰犯恢復其自由,在得到特赦的33人中,有6人曾是國軍中將
  • 1948年遼瀋戰役,廖耀湘為何會敗得一塌糊塗,被俘後他親述了原因
    廖耀湘,畢業於黃埔軍校,後來更是被蔣介石傾力培養,欽點他到法國的聖西爾軍校深造,後更是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機械化騎兵專業畢業,是為數不多接受過中西軍事教育的國民黨將領之一,有著非常過硬的軍事素養。
  • 二戰德國投降時仍擁有700萬大軍,為何輕易投降了呢?
    德國軍隊在戰爭初期有著數量龐大的精銳部隊,但是德國兩線作戰,並且打了很多年,這就導致德國的精銳部隊和精銳的將領是打一個少一個的窘態。德國在短時間內很難產生這麼多的優秀將領和訓練有素的士兵。 其實在德軍中有著戰鬥力的是德國國防軍,他們才是德國軍隊實力的代表,而戰爭打到最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黨衛軍,就是德國政府臨時組織起來的人來湊人數的,他們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 美國總統有權隨意撤換高級將領嗎?從麥克阿瑟被解職的細節說開去
    時任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 「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 我深感遺憾的是,我不得不盡我作為總統和美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之職,撤銷你盟軍總司令
  • 毛澤東一首詩 造就最倒黴國民黨將領[圖]-張輝瓚 北洋時期 1927年...
    被俘之後,據紅軍的叛將龔楚說,張被帶到了朱德那裡,朱德表示要辦一個紅軍學校,讓張來做教授。張輝瓚還見到了同鄉毛澤東,張口便稱潤之先生,彼此還敘了舊,他們原在大革命時期的廣州,曾經相識,毛還到湘軍做過演講。張輝瓚表示,可以給紅軍捐獻藥品和彈藥。
  • 志願軍被俘女兵楊玉華,戰俘營裡縫五星紅旗,回國後中將前去慰問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各指定參戰部隊都開始積極擴充部隊,準備迎接新命令的到來。當時60軍由於正好在川西剿匪,便因地制宜,在四川地區廣泛徵兵。其中180師建制比較晚,軍隊人數太少,所以招募的新兵尤其多。而且出於部隊需要,180師還幫助軍部招募了一批女兵,用於分配到軍屬機關、文工團以及野戰醫院工作。
  • 號稱「君王死社稷」的明朝,卻有四個皇帝被俘,拜兩個民族所賜
    明朝素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聞名,但縱觀明朝歷史,卻有多達四位皇帝被俘,不得不讓人懷疑「天子守國門」的合理性以及「君王死社稷」的真實性。在明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包括1644年到1662年弘光、隆武和永曆南明三朝在內的廣義明朝),共有十九位皇帝,其中多達四人被敵人俘虜。
  •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這位金門戰役被俘的士兵,後來過的如何?
    他們返回臺灣後,女兒帶著心中的疑問,開始和父親交流起來,當女兒問她是不是我黨的同志時,父親很從容地的說我就是那邊的同志隨後父親開始對女兒說起了真實的往事,1943年的時候,他才13歲,由於當時家裡貧困,揭不開鍋,生存都遇到了巨大挑戰,剛好那時新四軍經過了興化,他於是光榮地成為了一名新四軍的戰士。
  • 1945年,愛國將領高樹勳臨陣起義後的結局如何?
    大家知道解放戰爭中第一位起義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是誰嗎?他的名字叫高樹勳。提起高樹勳,大部分人都會把他與漢奸石友三聯繫在一起。高樹勳是石友三的結拜兄弟,不過高樹勳卻沒有近墨者黑,他一直是一位深明大義的人。1940年,為了防止石友三繼續投敵賣國,高樹勳親手把石友三活埋在黃河岸邊。
  • 我讀︱《納粹掌權》:德國選舉的七十年前和七十年後
    裡辛格的激烈抨擊並不是政爭失利後情緒化的謾罵。實際上,無論是自民黨,還是基民盟的高層也都公開指責圖林根州總理選舉結果是不可接受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認為圖林根州總理選舉的政治操弄已經突破了基民盟的「基本的政治信念」。曾被視為「梅克爾接班人」的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AKK)宣布請辭負責,也不會謀求2021年競選德國總理。
  • 最呆板迂腐的國軍名將,被俘後,竟研究起了永動機
    歷史客棧原創視頻:最呆板迂腐的國軍名將,被俘後,竟研究起了永動機
  • 一戰後法國經濟崩潰,1/3男性非死即傷,二戰德國辱法太陰損
    福煦將軍一戰後預言「這不是和平,而是但是在一戰和二戰之間這二十年當中,法國就把自己的軍事重心都放在了戰略防守上,就是在打造這樣的一條「馬奇諾防線」。戰鬥中損毀的德國坦克02 戰略錯誤源於法國民生凋敝 當然我要客觀的說,二戰當中法國錯誤的把戰略重心放在防守上,這件事如果全部歸咎於貝當的話,這個是不公平的。
  • 曬倆女兒萌照並配文:我見到她們就會墜入愛河
    目前,歐洲五大聯賽除了法甲提前宣告本賽季結束之前,其他四大聯賽都在穩步推進重啟比賽。德甲已經恢復比賽半個多月的時間,意甲的球隊們也正在開始訓練,在本月中旬就會恢復比賽。目前效力於意甲豪門俱樂部尤文圖斯的葡萄牙球星C羅,一邊參加球隊的訓練,一邊也是忙裡偷閒,在社交平臺曬出了他兩個寶貝女兒的萌照,並配文:每次見到她們倆,我就會墜入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