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草原羊產業 構建長效脫貧機制

2021-01-08 中國內蒙古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羊羊牧業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精準扶貧政策號召,通過產業扶貧、貸款扶貧、資產收益扶貧、銷售扶貧等多項措施,推動牧企利益聯結機制建設與產業精準扶貧工作,直接帶動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2100多戶普通牧民穩定增收,直接幫扶助力7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推動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相平衡,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探索出了一條產業扶貧新道路,使羊產業扶貧成為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力量。

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企業投資、牧民受益」的發展思路,自2015年以來,羊羊牧業先後投入2.3億元在蘇尼特右旗工業園區建設了一條年5000噸牛羊肉屠宰加工生產線、一條年1000噸牛羊肉熟制食品生產線,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牛羊食品加工企業。2018年又投資了傳統羊肉火鍋餐飲業務,從而推動企業形成養殖、屠宰加工、冷鮮肉加工、休閒食品加工、連鎖餐飲、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打通產業鏈,線上線下同時推廣,進一步打響綠色牌,全面提升蘇尼特羊肉的品牌價值,通過大力發展訂單畜牧業,不斷提高活羊收購價,形成「龍頭加基地,基地帶牧戶」的利益聯結模式,保障廣大牧民「減產不減收」,帶動廣大牧民依靠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黨建領航,讓產業扶貧工作深入牧區。

在蘇尼特右旗委、政府統一部署下,由公司黨支部牽頭,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長親自掛帥的「脫貧攻堅指揮部」,把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產業扶貧相結合,以組織公司管理層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抓手,通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黨員結對幫扶」活動、「走訪慰問貧困戶」、設立「黨員示範崗」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模範先鋒作用,讓企業扶貧工作深入牧區,把企業推行的各項產業精準扶貧措施、惠牧政策落到實處,切實使廣大牧民、貧困戶提高經濟收入,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使他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關懷。公司在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同時,樹立了非公經濟黨建工作新典範,公司黨支部評為「自治區級個私經濟組織黨建示範點」,團支部評為「全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五四紅旗團支部」。

發展訂單畜牧業,解決牧民後顧之憂。

公司積極推行訂單畜牧業,一是提前與牧民籤訂保護價收購協議,保障銷路暢通,幫助牧民規避養羊風險,給牧民吃下「定心丸」,提高牧民養羊信心,近5年累計支出收羊資金7.86億元,帶動2170餘戶牧民增收致富。二是向優質牧戶授予「羊羊牧業蘇尼特羊繁育基地合作牧戶」牌匾,每隻羊多支付10元獎勵金,累計培育出戶均年出欄量300隻以上的養殖大戶114戶,增強了牧民在草原保護新政策下,發展蘇尼特羊產業的信心。三是按照產業政策要求,積極支持畜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給合作社3元/只電子耳標服務費,提升蘇尼特羊品牌價值,促進牧民穩定增收。

持續提高收購價,普惠牧民穩定增收。

公司在不斷完善產品體系,穩定提高銷售價格,逐步打響綠色有機產品品牌的同時,持續提高蘇尼特羊收購價格,一是積極帶動蘇尼特羊收購均價由2016年20元/斤,上升到2019年35元/斤,3年間收購價提高了15元/斤,讓利給牧民,一隻羊比2016年多賣480多元,實實在在提高了牧民經濟收入,有力推動草原羊肉價格進入上升通道,凸顯綠色有機羊肉的品牌價值,積極發揮出了公司龍頭引領帶動作用。二是針對貧困戶,在收購時,凡是建檔立卡貧困牧戶飼養的「羊羔」,全部按照高於市場價的標準收購,幫助貧困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推進「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探索扶貧新路徑,切實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

在牧民自願、政府扶貧辦監管前提下,公司積極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籤訂幫扶協議,通過扶貧資金入股企業,獲取資產收益分紅的形式,讓貧困戶分享企業經營收益。2017年公司與30多個嘎查(共5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籤署了幫扶協議,當年向貧困牧民支付86.53萬元分紅款,戶均增收1683元;2018年新增加16個嘎查(共22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籤署了幫扶協議,支付分紅款51.2萬元,戶均增收2316元;2019年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支付分紅款292.33萬元,三年合計支付分紅款510.06萬元。同時,2017年春季抗旱,公司提前開工,敞開大門收購,加快羔羊出欄,減少牧民損失,投入生產費用及收購補貼145.12萬元;2016年針對貧困戶資信條件差,貸款難的實際情況,公司積極協調銀行,幫助困難牧戶辦理養羊貸款,貸款由公司提供擔保,貸款保證金和利息由公司支付,經濟收益讓利與牧民,幫助55戶貧困牧民辦理貸款492.48萬元,支付利息27.56萬元,解決了養羊缺資金、貸款難問題。2016年協助政府舉辦蘇尼特羊新聞發布會,推廣蘇尼特羊,投入資金75.96萬元,推動蘇尼特羊進入航空食品系統,第一次登上國際航班。

創新扶貧模式,拓寬渠道和扶貧資金來源。

為促進蘇尼特羊產業發展,增強企業自身實力,幫助更多牧民,公司積極拓展銷售渠道,與沃爾瑪山姆會員店、西貝、中航集團、海底撈、多個國家部委及解放軍朱日和訓練基地建立供應關係,銷售業績穩定增長,有力增強了公司持續實施產業扶貧措施的能力。同時,公司與中國航空集團建立了銷售扶貧合作機制,從中航集團扶貧農畜產品定點採購訂單的銷售額中提取出10%的專項扶貧資金,用於扶貧事業,2017年從銷售額中提取204.61萬元、2018年提取121.18萬元、2019年提取270.6萬元,三年合計提取596.39萬元,全部劃入政府扶貧帳戶,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

扶危求困、增加就業創業機會,傳遞正能量。

公司積極參與抗旱救災、貧困捐贈、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活動,每年組織黨員、幹部、入黨積極分子走訪慰問貧困牧民,深入了解牧民生產生活情況,積極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復轉軍人就業,員工人數從2015年的80多人增加到了目前230多人,為當地穩定和擴大就業做出積極貢獻。2020年公司啟動了「羊大俠」品牌羊雜連鎖店創業扶貧項目,計劃聯合政府相關部門,按照「零門檻、零加盟費、零保證金、公司全程培訓孵化、政府創業貸款支持」的模式,在未來5年內支持全國1000戶貧困家庭創業致富,讓更多的貧困人口分享羊產業發展成果,構建貧困群體長效脫貧機制。

草原畜牧業是以草原、牲畜、牧民三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的生態系統,保護草原生態並解決牧民貧困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要始終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放在首位,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算好綠色帳,打好綠色牌,用現代市場經濟理念引領傳統草原畜牧業發展。在黨和政府大力支持下,羊羊牧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發展為手段,以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為優勢,不斷挖掘「物以稀為貴」商業理論價值,推動草畜平衡,助力生態恢復,企業越做越大,牧民收入越來越高,把草原羊產業發展成了可持續發展的扶貧產業、富民產業、優勢產業,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句充滿時代內涵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淳樸真理。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扶貧羊帶來幸福小日子——氈帽峪村發展「五小...
    編者按今年是脫貧攻堅最後一年,本來就有許多硬仗要打,又遭遇疫情影響,使這項工作平添難度。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考驗著我們各級幹部的擔當精神和治理能力。營口新聞傳媒中心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向您講述廣大幹部群眾奮戰脫貧攻堅一線,不鬆勁、不懈怠,確保啃下最後的「硬骨頭」,用實際行動書寫責任擔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的營口故事。姜秀麗打掃羊圈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在黨的脫貧攻堅政策指導下,大力發展「五小」工程產業的蓋州市小石棚鄉氈帽峪村一派生機勃勃。
  • 蒙牛「1-3-6」工程榮獲澎湃新聞年度「脫貧攻堅特別貢獻獎」
    以「提升公益效能,塑造美好商業」為主題,年會重點聚焦企業如何與公益機構互動合作,助力公益發展,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會上,蒙牛憑藉在產業共建領域構建起長效機制的「1-3-6」工程,強化與農牧民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助力奶業振興的卓越貢獻,榮登「2020年度責任踐行榜單」,並獲頒年度「脫貧攻堅特別貢獻獎」。
  • 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蘭州1月3日電 題:種草養羊走對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甘肅環縣羊產業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郭剛、程楠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養羊歷史悠久。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羊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進程。「種草養羊走對路,『洋洋得意』奔小康。」
  • 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實施「3+X」特色現代農業工程,培育更多「小木耳、大產業」式的產業。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起步階段,已脫貧地區的產業如何發展?如何壯大產業根基?1月6日,記者採訪了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鄭維國。   記者:我省已經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貧困縣全部摘帽,那麼鄉村振興階段,產業扶貧是否繼續?如果繼續,將怎麼抓?
  • 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話說新農村)
    精準發力,築牢「防貧壩」,像抓脫貧一樣抓好防貧,藉助大數據,健全防貧預警機制,確保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一隻「脫貧羊」帶給我們的啟示
    2017年,劉兵參與了中國工商銀行在南江縣推行的黃羊產業扶貧項目,去年成功脫貧。近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2019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公布了「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首批24個優秀案例,其中,南江縣黃羊產業扶貧案例成功入選。□本報記者 侯衝利益聯結形成良性循環 變「發羊」為「借羊」,帶動近700位老鄉脫貧  南江黃羊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有「亞洲第一羊」的美譽。
  • 奉新縣三舉措加速毛竹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該縣抓住發展壯大毛竹產業的「牛鼻子」,大力推進毛竹產業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導地位,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奔小康。一、落實財政扶貧資金。該縣充分利用毛竹特色產業和退耕還林後續等財政扶持資金實施毛竹林低改工作,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4200餘萬元,改造低產面積32萬畝,受益農戶1.1萬戶,毛竹產業為當地農民及貧困戶每年增收在5000元以上。
  • 發展產業土生「金」
    本欄目從今天起推出系列評論,講述發展故事、彰顯奮鬥精神、凝聚脫貧力量,和讀者一起為未摘帽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鼓勁加油。  ——編者   連片的中藥材「纏」在山腰,一簇簇食用菌在大棚裡蓄勢生長,山上樹綠果紅、樹下雞鴨覓食……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甘肅隴南千峰競翠,素有「隴上江南」之稱,致力於挖掘「山中寶」,打造「獨一份」「好中優」「特別特」農產品,培育中藥材、食用菌、林果等扶貧產業,帶領群眾翻越貧困大山。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
  • 苦瘠之地脫貧記:懸崖村藤梯換鋼梯,鹽池灘羊變身「發羊財」
    2018年,在這個廣闊、乾旱的荒漠草原,鹽池縣第一個脫貧「摘帽」。氣候乾旱、生態脆弱,最困難時,鹽池人嘴裡的一口糠饃饃都需要國家返銷。到2013年底國家提出精準扶貧時,全縣貧困發生率仍高達23%,貧困人口近3.3萬人。土窩窩靠啥成了金窩窩?羊!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8月6日,「黃河上遊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協作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阿壩州若爾蓋縣召開,調研組主要成員參會,並對會議成果進行充分吸納。「對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產業發展來說,應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文化、景觀魅力,打造未來高端旅遊目的地。」
  • 「六措並舉」推進嚴監管常態化 「五大實效」奠基長效發展機制...
    自2019年4月開展支付機構違規違法專項整治以來,人行營業管理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及總行支付結算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嚴監管常態化」工作主基調,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通過加強黨的領導、強化綜合執法、嚴格備付金管理等六項措施,紮實有效推進支付機構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有力地促進了首都支付市場持續向好,支付生態不斷健康發展,為首都居民提供的支付服務持續高質量發展
  • 聚力夯實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產業支撐 奮力開啟「十四五」工業強省...
    健全部門會商協調、地市、產業監測分析等機制,加強分析研判預警。開展工業高質量發展考核,抓好考核結果轉化應用,增強考核評價導向性。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不動搖,做好產業技術創新大文章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提升工業產業自主可控能力、核心競爭力。一是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龍頭骨幹企業研發設計機構全覆蓋行動。
  • 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甘肅深化脫貧攻堅、完成脫貧任務具備不少有利條件,不僅有健全的機制、豐富的經驗、成熟的隊伍,而且中央的支持力度、各方的幫扶力度越來越大,能夠用於扶貧領域的資金和資源越來越多,各地生產生活條件、群眾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打贏脫貧攻堅戰有著厚重基礎和堅實支撐。
  • 【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何坤 ‖ 突破交通與產業...
    5年來,我們村裡陸續建了26公裡的產業路、入戶便民路,如今山坡上、竹林下、田間邊,尋找山貨、捕捉金蟬、收割糧食的小貨車、三輪車、摩託車也越來越多。血管通了,血流變得順暢,脫貧奔康的產業發展也就變得順理成章。十一年前,我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如今學有所用,因地制宜推進高田村旅遊扶貧專項行動。依託幫扶單位的行業優勢,積極爭取旅遊扶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博愛縣磨頭鎮南十字村產業發展促脫貧
    南十字村產業發展促脫貧在磨頭南十字村有一個好看的竹子建築門檻「南十字蔬菜產業園」,這是2020年爭取上級資金404萬發展的第126座大拱蓬項目,走過這座大拱蓬。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杜紅衛同志時刻牢記著脫貧政策,用自身力量引導貧困戶著自力更生、勤勞致富。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收20餘萬元,人均月收入1200元。充分發揮了農民」依勞致富「理念。(圖文:崔勝利 報導 常靜偉)
  • 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產業扶貧融資新模式探析
    摘要:產業扶貧是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主要路徑,金融扶貧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二者結合能有效提升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產業內生造富。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產業扶貧作為新時代扶貧開發的重要形式,為小農戶進入大市場提供了平臺,引入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格局。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基層組織緊密連結農民的紐帶,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鞏固脫貧成果需要持續壯大集體經濟,增強產業扶貧帶動能力,為扶貧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和強大動力。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興旺在20字總要求中居於首位,人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因此,不論是脫貧攻堅的「產業扶貧」,還是鄉村振興的「產業興旺」,產業發展都具有基礎性作用。
  • 人民日報現場評論:發展產業土生「金」
    本欄目從今天起推出系列評論,講述發展故事、彰顯奮鬥精神、凝聚脫貧力量,和讀者一起為未摘帽貧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鼓勁加油。——編者連片的中藥材「纏」在山腰,一簇簇食用菌在大棚裡蓄勢生長,山上樹綠果紅、樹下雞鴨覓食……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甘肅隴南千峰競翠,素有「隴上江南」之稱,致力於挖掘「山中寶」,打造「獨一份」「好中優」「特別特」農產品,培育中藥材、食用菌、林果等扶貧產業,帶領群眾翻越貧困大山。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進入脫貧攻堅衝刺階段,產業發展如何更好惠及貧困戶?
  • 「鐵人」故裡日子甜——玉門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發展多元產業紀實
    原標題:「鐵人」故裡日子甜    ——玉門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發展多元產業紀實  紅田園作為玉門市確定的三個市級田園綜合體之一,不僅讓鄉村環境煥然一新,村民增收致富,也為玉門市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插花型貧困縣,玉門市對涉及產業振興、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等方面工作進行專門研究部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 煙臺三度道路單雙號限行 或成春節長效機制(圖)
    市中心區實施臨時性交通限行,為期五天  春節臨時「單雙號」限行措施或成長效機制  煙臺連續三年限行,市區暢通,全民受益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市民物質生活需求不斷提高,機動車特別是私家車迅猛增長,加之國家扶持汽車產業政策的刺激,像國內其他發展中城市一樣,汽車擁有量出現了「井噴」現象,大街小巷車滿為患,「行車慢、停車難」問題成為城市「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