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筆墨之會者,唯有智者:畫僧石濤

2021-01-09 蔣成誠說人生

能得筆墨之會者,唯有智者:畫僧石濤

鄭板橋說:「石濤畫法,千變萬化。」何紹基說:「畫至苦瓜和尚,奇變狡檜,無所不有矣。」現代黃賓虹也說石濤「生平所畫山水,屢變屢奇。」當然,所謂狡檜奇變,必然包括章法的奇崛、意趣的活變、境界的深邃,而其中最為明顯的,當屬筆墨的多變,真可謂「萬般容貌、千種風情」。

後人評論石濤的山水,多認為他用墨最佳,用筆次之。石濤自己也常常以用墨自許,自稱:「今日rf}池來撥墨,縱橫都是雲與煙.」其實,石濤又何嘗不以擅長用筆自傲,對於筆墨之間的辯證關係,他還有過透徹的論述:「筆與墨會,是為細組,細組不分,是為混沌。闢混飩者,舍一畫而誰耶?畫於山則靈之,畫於水則動之,畫於林則生之,畫於人則逸之。」他認為能得筆墨之會者,唯有智者.所謂得「筆墨之會」,即有筆有墨,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筆法或墨法,都是為表現對象服務的,當用則用,該舍當舍.石濤有《卓然廬圖》和《山水清音圖》,雖均為山水,筆墨卻迥然不同.

《卓然廬圖》淡雅鬆柔,筆調清健,石骨瘦削,披法簡明,分明使人感覺到金秋的潔淨和高爽。為了表現爽朗的風格,整幅圖竟未施一個苔點。而《山水清音圖》則墨氣!m沛,蒼茫渾厚,筆力堅實,密而不塞。全幅苔點鋪天蓋地,鬱鬱蔥蔥,使人有入得深山而暑氣全消之感。石濤曾經自稱其所用苔點種類之多、點法之奇,無人能及。還說:「更有兩點,未肯向學人道破。有沒天沒地當頭劈面點,有幹巖萬壑明淨無一點。唁!法無定相,氣概成章耳。」全無一點如《卓然廬》,鋪天蓋地又如《山水清音》,敢於如此使偏用絕,可見石濤之膽氣卓絕.

不過,如果以為石濤作畫狡檜奇變就是一味「好野戰」,就是粗疏用筆,草率成章,那就大錯特錯了。苦瓜和尚曾有「細筆石濤」的雅名,因為他也有《細雨k松圖》、《餘杭看山圖》和晚年所作的《溪南八景冊》,其用筆之細密,可謂工之已極,卻仍然給人以松秀清靈之感,尤其設色,更是明豔照人。石濤山水面目之多,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

石濤所畫人物在其全部作品中所佔比例較小,他曾寫過觀音大士、鍾馗,臨摹過宋代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卷》,甚至還有為自己作的自畫像—《種松圖》。不過,與花卉相比,石濤的人物畫大大遜色。憑心而論,在石濤所有作品中,我尤其鍾愛他畫的花卉蔬果。他畫的南瓜、茄子、菱藕、香菇、芋頭、瓜果、蟆螂秋瓜、剪秋羅、蝴蝶花、芍藥、桃花等等,不一而足,多為尋常人家常見的園蔬果菜,不僅在題材方面打破了「四君子」壟斷花卉畫壇的局面,而且在構思立意、畫面布置上,常常別出心裁。

其康熙三十九年(1700)夏日所作《蟆螂秋瓜》,橫幅,秋瓜頂「天」立「地」,橫亙中央,瓜前一方硬石,遮卻少許秋瓜,一方面利用石塊橫側面打破秋瓜自上而下的弧線,同時又以石塊的粗糙與秋瓜的光潔形成對比,石旁又添加一叢秋菊,因此有了不少亮色。幢螂在瓜的另一側埋頭使勁,大概是想撬起瓜來,畫家僅僅勾勒數筆,描寫了蝗螂的尾部和一雙長腿,就將蝗螂的執著表現出來.整幅畫構思精巧,剪裁得當,署款則相當簡略,僅僅題寫了時間、用途與字號.,因為此圖僅僅只供「清玩」而已。

另外一幅《剪秋羅》則不同,畫家似有意想藉此表現他詩、書、畫三絕的技藝,題辭與畫面各佔了半壁江山。石濤題道:「風月從來不棄貧,舉杯招月伴閒身。一花一草兼心得,多事勞心鑑賞人。大滌子丁秋抱病久之,友人以此見索,先後共得十紙。紙新,十餘年外方可觀也。清湘零丁老人。」其書法蒼老樸拙,古趣盎然,難怪題語中嫌紙太新,以為與古樸的書風畫意不相吻合。

石濤筆下的梅、蘭、竹、菊和荷花、牡丹等前賢經常描繪的題材,同樣構圖奇崛、筆墨雄健。他的《蘭竹當風》,他的《菊花》,分明是從明代夏放.郭詡等人的風格之中升騰演化而來,卻更為清剛放縱、活靈活現。石濤的花卉畫對後世影響極大,與他同處一地、只是時間上稍後於他的揚州八怪,以及近世的齊白石、張大千等,無不從其花卉畫中汲取過營養。

時至今日,石濤於三百年前創立的畫論畫法,由於其鮮明濃烈的個性色彩和創造意識,仍具有無窮魅力。

相關焦點

  • 中國美術史上最後一位畫僧——懶悟和尚
    全圖意象開闊,筆墨清潤,為新安派一路風格,土坡以披麻皴為之,雜樹造型多變,中鋒勾勒多方折,筆墨明顯可見由沈周上溯吳鎮的痕跡。有剛勁爽利之姿而線條微覺刻露。曹大鐵所說「餘晉以叔明、雲林剛健婀娜並用之趣,並示其舊藏前人名跡,相與探討,期年而大變」,事實確實如此。
  • 寫作者當如八大山人、石濤等藝術家,追求晦養與磅礴
    某冊書中,看到八大的一幅書法作品《行書王文成公語軸》,內容系抄錄的王陽明語錄:「人家釀得好酒,須以泥封口,莫令絲毫洩漏,藏之數年,則其味轉佳,才洩漏便不中用,亦此意也」——欲成人傑,晦養重要。元氣須牢牢守住,莫使其洩。所謂:「凡後生美質,須令晦養厚積。」《朱耷蘆雁圖軸》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南昌。
  • 對談|從錢瘦鐵先生說開去:關於文人畫中的筆墨與暢神
    中國的民族精神,中國的人格精神,一直在,中國只要有真正的中國人在,中國文人精神和中國士大夫的精神一直會在的,且一定會寄寓於筆墨中,所以我從不認同說文人畫消亡或者是士夫畫會消亡的觀點。 士夫畫的源頭,我個人以為或許可以追溯到先秦,《莊子·田子方》裡面提到一句「真畫者」,「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談中國畫藝術
    講究書畫同體並不是要把中國畫納入書法的軌道,其意義在於中國書畫在用筆規律上的相通關係,正如石濤所言:字與畫者,其具兩端,其功一體。  對於中國畫而言,沒有用筆的根本,就缺少了中國繪畫的根基,而書法應該是提升中國畫用筆必然途徑,缺筆的畫是油是俗!便失去了藝術的生命力。筆如其人!
  • 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
    黃公望畫富春山吳鎮寫江南山,明初王履從華山而得華山圖,都開創了直接對景而作的山水畫先河。以上各個階段的山水畫作品,都是觸景生情、以景寫生,反映現實,加以畫家的主觀情感而成詩情畫意之境。王履《華山圖序》稱:「畫雖狀形主乎意,意不足,謂之非形可也。雖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哉?」
  • 四象法之解讀~智者
    16人性中,智者是人們心中聰明人,有智慧的人。表現為做事出發點利他,結果更多是利己的。智,知日,日,道也。依道而為,智者也。智者對應四卦圖。代表智者之卦象。13卦,同人卦,3、6爻組合是老陽。表示智者之體。上卦乾,下卦離,乾,示人,離示道。心中有道之人。同人,志同道合之人。同人在野,利涉大川。野,民間。涉大川,做大事業。象辭:君子以類辨物。
  • 山水之樂,得之於心,彭醇士繪《山如黛水如碧》
    個人的偏好,當然會影響審美。如果這個人是畫家,那麼也會影響到他的創作風格。這幅清秀宜人的作品是近代畫家彭醇士的作品,他十分喜歡清代中期的名家戴醇士,所以取了和他一樣的名字。戴醇士有傲骨,喜歡畫江南山水,畫中呈現出一種剛柔並濟的美感。這幅《山如黛水如碧》在韻味上和戴醇士的畫風如出一轍。至於筆墨細節上,更多參照了董源、巨然的畫風。
  • 陳師曾:清代山水之派別
    煙客年既高,獎勵後進之心轉盛。翬家貧,煙客時資助之,且攜之為江南遊,博覽諸家藏畫。翬遂盡力臨摹,學日進而名日噪。煙客子八人,其第三子撰生原祁,字茂京,號麓臺。少承家學,畫工花卉。煙客及見之,嘗評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予不敢讓;若神形俱得,吾孫其庶乎!」其得意可想。當是時,清初入關,提倡風雅,粉飾太平。
  • [光明論壇]智者順時而謀
    「智者順時而謀」,語出東漢初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見《昭明文選》卷四十一),該句完整表述是「蓋聞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常竊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於鄭也。」在葉嘉瑩之師顧隨先生所著的《中國古典文心》中,曾專門講解過這篇書札。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主席在發表2016年新年賀詞時,直播畫面拍攝到習近平主席辦公室的書架上就存放有《中國古典文心》。
  • 王陽明:「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與君共勉
    王陽明:「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與君共勉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家。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智者搭橋,愚者築牆。交一個朋友,就多一座橋;樹一個敵人,就多一堵牆。隔絕者自絕於人,接納者融匯百川。- 智者搭橋 -遇雨撐傘,有橋橋渡。橋是路的延伸和連接,有了橋才能路路通。
  • 李學明:用筆墨為十二生肖造像
    很顯然,他筆下的十二生肖分明有著人物畫的氣質在裡面:用筆高古,造型準確,筆墨到位,又能傳神,與情態各異的童子產生其樂融融的和諧關係。十二生肖古雅的文人氣質與鮮活的生活情趣在筆墨中合而為一,不同於前人,亦不同於時人。分析這套作品,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採用生肖配人物的畫法。
  • 美術研究|筆墨功夫是一輩子的事,一點一畫所反映的是人性和人情
    學問,所以盡已盡能,自心體驗而後得,又賴於修。盡已盡能原是一輩子的大事。筆墨功夫也是一輩子的事。為什麼?先要明白筆墨的功能、筆墨的內容。上面說筆墨表現和價值的三層次。第一、二層即指筆墨的功能,一是傳達,寫形以表現神、情、骨、氣,一同時是筆墨自身具有的審美價值。
  • 表面柔弱,實則抗壓能力驚人,懂得隱藏實力,是真正的「智者」
    唯有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我們才恍然大悟那些表面看似柔弱,說話惜字如金的人,往往最不能輕視,他們的實力不輕易暴露出來,在危難時刻,他們也能處事不驚,坦然面對。無論是多麼冰冷的深淵,他們都能扭轉乾坤,逆風翻盤。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是哪些星座吧!
  • 美術研究|摹古畫須會古人精神,玩味思索心有所得,便見改觀之效
    葉燮指出:畫與詩皆能「盡天地萬事萬物之情狀」,前者是「遇於目,感於心,傳之於手而為象」,後者是「觸於目,人於耳,會於心,宣之於口而為言」,「畫者天地無聲之詩,詩者天地無色之畫」,「畫與詩初無二道也」。(《原詩》)正因為詩與畫有著如此相通之妙,文人意趣可以滲透於畫中,因而文人意趣在中國歷代的畫論中是時常有所體現的。
  •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 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小窗幽記》學習心得
    01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在成功時看得淡,在美女如雲、掌聲一片時看得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同樣的,在順境中保持自己的原則是容易的事,就像在平坦的大道上要不跌跤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生命中並非全是順境,往往逆境更多,這時能堅持自己的良心,而不做出違背原則的事,是許多人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