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錢鈞:練就一身少林功夫,打起仗來敵人無一點還手之力

2021-01-08 祖國雜誌社

開國中將錢鈞

許多人都知道開國上將許世友曾在少林寺練過功夫,卻很少有人知道開國中將錢鈞也出自少林。他不僅與許世友是同鄉,而且還在一個大軍區共事過,毛澤東戲稱他們「不當和尚當將軍」。他身懷「硃砂掌」絕技,20釐米厚的石頭一掌就能劈碎,61歲時還能單手託起老戰友陶勇將軍。離職後,錢鈞將軍又總結出《硃砂掌功法》,豐富了我國武術寶庫。他不但武藝高超,而且畫藝精湛,尤以壁畫見長,80歲高齡仍能筆走如神,或雄鷹展翅或旭日東升,眾人競相珍藏。可謂「文武雙全」。

毛主席接見錢鈞(右一)、許世友(右二)。

為報仇,入少林寺學藝

1905年5月2日,錢鈞出生在光山縣大嶽畈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大嶽畈位於鄂豫皖交界處的大別山腳下,這裡丘陵起伏,山重嶺疊,人多地少。錢鈞一家20多口人才有七分田,只能靠種地主家的田過日子。5歲那年,還沒有牛肚子高的錢鈞就被父母送到一個錢姓地主家當了放牛娃。

太苦的日子讓小錢鈞下決心要離開這個地方。有一天,一件令他悲憤不已的事情發生了:比他小2歲的小妹,被作為送給「送子娘娘」的孩子,活活淹死在河裡。錢鈞聞訊後,抄起一把斧頭直奔村外的送子娘娘廟,砍倒了「送子娘娘」像,又把供臺兩邊的鬼神泥塑砸了個粉碎。雖然錢鈞解了恨,但他家被族人逼著出錢重塑了神像,還專門請了四桌客,事情才算了結。為此,家裡又背上了一筆債。錢鈞只好離開了家鄉,經人介紹,他給一名叫石世武的老畫匠作了徒弟,這一年他才8歲。

在石畫匠家,錢鈞一心想著學點本事為死去的小妹報仇,未曾想3年來每天只能做些打雜的活兒,他打心眼裡著急。一天,他無意間聽鄰居老人談起登封嵩山有個少林寺,裡面都是有能耐的和尚,飛簷走壁,刀槍不入,無所不能,頓時眼睛一亮,心想:「若是能學到這樣的本事,先把天下那些壞地主統統掐死,看誰還敢欺負窮人!」錢鈞隨即向石畫匠告假,然後四處打聽,乞討上百裡,找到了少林寺。

為了學功夫,他堅持天不亮就起床,邊幹雜活邊練功。5年後,從一個瘦弱的山村男孩長成了一個膀寬腰圓的棒小夥,而且身手不凡,功夫了得。丈把高的牆,退後幾步就能一躍而過;七八斤重的石頭,一拳就砸得粉碎;兩個人坐在一條長凳上,他雙手端起往上一舉,頂在頭上就走。與此同時,他還與被少林寺請來繪壁畫的石畫匠不期而遇,練武之餘又學會了繪彩梁、畫壁畫。

本領學到手了,兒時的願望就像洶湧的潮水拍打著錢鈞的胸腔。在一個漆黑的夜晚,16歲的他抱著打天下不平的志氣,不辭而別離開了少林寺。

俘虜國民黨通訊飛行員

1926年,在董必武的介紹下,錢鈞高舉鐵拳,在鮮紅的黨旗面前莊嚴宣誓,成了一名中共黨員,正式投身革命的滾滾洪流。不久,組織上就安排他從武漢回光山組織農民武裝暴動。他不負眾望,帶領農民自衛軍發動了光山殷區暴動,衝進大地主的宅院,擊斃了罪大惡極的大地主。

1929年秋,錢鈞和他領導的遊擊隊被編入紅四方面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他被任命為鄂豫皖特區手槍隊隊長。上任沒幾個月,他就帶著手槍隊繳獲了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1930年4月16日早晨,錢鈞正和手槍隊隊員在駐地陳家坪吃早飯,突然外面傳來了轟隆隆的馬達聲和群眾的呼喊聲,他立即提起手槍,喊了聲「跟我來」,衝了出去。順著群眾指引的方向,他發現一架銀灰色戰鬥機正搖搖晃晃地向下降落,最終落在了一塊放牛的草灘上。錢鈞看見一個人從駕駛艙裡鑽出慌慌張張地向東猛跑,便大喊一聲:「快追,要活的!」飛行員自知難逃,便停下來舉起了雙手。錢鈞知道這是一件難得的戰利品,便急忙向群眾說明保護飛機的道理,同時讓人把飛機偽裝起來並派專人看護。之後,他來到一間小草房對飛行員進行了審問,得知這架飛機是在執行通信任務時由於大霧迷失方向油料耗盡而迫降的。紅軍沒有飛機,更沒有飛行員,錢鈞非常希望把這個名叫龍文光的國民黨飛行員感化過來,就一面向上級報告,一面向他宣傳黨的政策,還安排午飯款待了他。

紅軍繳獲飛機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敵人那裡。4月19日,國民黨當局指示反動民團兵分3路向陳家坪衝來,企圖炸毀飛機。錢鈞聞訊後,立即帶領手槍隊和農民武裝,成功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保住了飛機。根據徐向前的指示,錢鈞帶人把飛機拆卸開,以螞蟻搬家的方式把它運到了鄂豫皖特委所在地新集。這架飛機經重新組裝後被命名為「列寧」號,曾多次參戰,為紅軍奪取戰鬥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至今還陳列在中國航空博物館。

與敵人空手白刃,敵人無還手之力

1933年,錢鈞帶領手槍隊抄襲地主武裝「紅槍會」的老窩時,60多個匪徒蜂擁攀牆而上,妄圖趁著夜色逃命。隱蔽在牆外水塘邊的錢鈞見狀,縱身躍上牆頭。匪徒爬上一個,他就抓起一個往外扔,一口氣扔了十幾個,有的當場跌死,有的被摔進水塘直呼救命。不到一個小時,就圓滿完成了戰鬥任務。

1938年,錢鈞任魯南抗日遊擊隊第四支隊二團團長。在藤縣八裡溝一次粉碎敵人圍殲、保衛省委機關的戰鬥中,為了奪回被敵人搶走的兩部省委與中共中央保持聯繫的通訊電臺,他率領一個連冒死衝進敵陣,當戰鬥進行到白刃戰時,錢鈞高舉大刀,左砍右劈。在一道道寒光下,敵人土崩似地倒下,兩部電臺終於安然地回到人民軍隊的手中。他在山東抗日根據地和日本鬼子打了幾十次仗,每次白刃肉搏,敵人都沒佔一點便宜!可他身上卻也挨了15顆子彈,掛過19次彩。不過,因為他年輕時練就的強壯體質,使他很快便重返戰場。

錢鈞在少林寺練就了一身武功,但除了少數高級將領外,知道他熟諳武術的人並不多。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怕引起大家的好奇,都來要求比試,擔心誤傷了同志。他常說,有武功的人,與不會武術的人是不一樣的,有時你出手時並不想傷人,但往往事與願違,一出手就誤傷了人。不過,有時因對敵鬥爭的需要,我曾毫不留情地利用過武功,而在同志中間,有人邀我試拳、交手、掰腕子等等,在多數情況下,我都是裝「矮人」,甘拜下風,輕易不開手。當然有時候或者興之所至,也偶爾露一手。一次,錢鈞去蘇北檢查民兵工作。傍晚休息時,幹部們都要求他表演「劈石頭」。但蘇北一馬平川,一時間到哪去找合適的石頭呢?最後,還是找來了一塊壓鹹菜用的青石,這塊石頭少說也有二十來斤,光溜溜,溼漉漉,放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錢司令果真能劈開它嗎?」「肉手能劈開巖石,我還從來沒見過!」在人們的竊竊私語聲中,錢鈞走到桌前,擺正石塊,猛抬右手,一掌下去,只聽「砰」地一聲,青石頓成三瓣。劈裂的石渣,竟蹦出一丈多遠!在場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1940年秋在沂蒙抗日根據地,第4、8支隊團以上幹部合影。後排左一為一旅參謀長錢鈞。

聞雞起舞,風雨無阻

錢鈞自參加革命隊伍以來,南徵北戰,屢立戰功,先後任團長、師長、軍長等職,解放後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在他的軍旅生涯中,少林功夫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他在紅軍生涯中就有4次參加敢死隊,打了很多硬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舞著一把大刀衝在最前方。如果沒有真功夫,想必沒有人敢那樣,即便敢,也未必能從血雨腥風中闖過來。

解放後,錢鈞的功夫雖然再難有用武之地,但他卻堅持勤練不忘。據說,在他的家中擺滿了刀槍劍棍等冷兵器,院子的大樹上吊著沙袋,他也常常像戰時一樣,每每聞雞起舞,活動拳腳。

錢鈞和許世友兩位將軍從未忘記過在少林寺的這段經歷的,一身好功夫和堅毅的品質是在那裡養成的,這是他們一生中最寶貴財富的一部分。許世友常常給戰士們講述自己在少林寺練武的故事,錢鈞則晨起必練少林功夫,風雨無阻。因此,雖說他們在少林寺不是當和尚,卻也是不折不扣的少林弟子。

新中國成立後,錢鈞任膠東軍區司令員、山東軍區國防建築工程指揮部第3工區總指揮。1955年調任浙江軍區副司令員,1960年改任浙江省軍區司令員。1965年至1975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3年10月中央軍委明確其享受大軍區正職待遇。

1990年4月13日,錢鈞將軍於南京逝世,享年85歲。

本文系祖國網據相關歷史資料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錢鈞:13歲上少林劈柴,練就「硃砂掌」無人敵,37年後成開國中將
    提起開國將軍中的武林高手,相信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許世友將軍。他從小就到少林寺習武,法名為釋永祥,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刀、槍、劍、棍,十八般武藝可謂樣樣純熟。不過,由於少林僧人云集,兩人在寺廟時並不認識,直到長徵後到達延安,聊起往事時才發現是師兄弟。更有意思的是,建國後,他們一人被授予少將,一人被授予中將。後來又在南京軍區搭班子,許世友是軍區司令員,他是軍區副司令員。他就是開國中將錢鈞。許世友擅長的是「飛簷走壁」,錢鈞的絕招是「硃砂掌」。他的「硃砂掌」發起功來,像一把鋼鑄的利斧,大塊巖石,一掌下去,立刻碎裂。
  • 師出少林的開國中將,擅長「硃砂掌」,20歲參加革命,戎馬一生
    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究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而在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將領中有兩位將軍就是師出少林,一位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另一位即本文的主人公錢鈞中將。錢鈞將軍身懷「硃砂掌」絕技,20釐米厚的石頭一掌就能劈碎,離職後又總結出《硃砂掌功法》,豐富了我國武術寶庫。
  • 功夫比許世友還厲害,出家少林寺,當了開國中將,六十歲徒手劈大石
    提到許世友上將,可謂忠孝無雙,而且早年出身少林的經歷,更是讓許司令練就了一身上陣殺敵的硬功夫。而歷史上還有位曾經在少林寺出家為僧的高級將領,也是一身硬功,這個人便是開國中將錢鈞!錢鈞,原名錢運彬,是河南光山縣人,少年家貧,6歲便出來討生活,13歲進入少林寺學功夫,錢鈞中將的絕活是鐵掌,練就的硃砂掌威力不同凡響,分磚斷石,老將軍晚年還應武術團體的要求,編寫了一本《硃砂掌功法》,組建其掌法造詣之深。18歲學成,錢鈞將軍榮歸故裡。1929年,參與並領導了殷區農民起義。後部隊被編入紅軍11軍31師。
  • 此開國中將身懷一「絕招」,一人打敗十幾個匪徒,日軍見到就怕
    開國將帥中有不少「武林高手」,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上將許世友。許世友早年在少林寺練過武,拳腳功夫十分了得,幾個成年大漢都別想近他的身。 但是,許世友雖然武藝高強,卻未必是開國將帥中的「第一高手」。有一位開國中將,他的武功很可能在許世友之上。
  • 他的功夫比許世友還高,六十歲可以徒手碎大石,也是位和尚將軍
    大家都知道許世友上將,早年家貧,為了避禍到少林寺出家,勤學苦練,學會了一身好本領。而我軍還有一位高級將領,也是在少林寺出家練過硬功夫,這個人便是開國中將錢鈞。錢鈞將軍,原名錢運彬,河南光山人,也是少年家貧,6歲時便給地主家放牛,8歲離家到宣化店自謀生路,錢鈞將軍在少年時期便學會了漆工、打鐵、釘掌、騸馬等手藝。13歲入少林寺,學了五年功夫,18歲回家,擔任家庭的重任,為了養家餬口,做過各種工作,但越勤奮越貧窮。
  • 此開國中將少林寺學過武,用鞋底打過張國燾,好寫過《硃砂掌功法》
    新中國的開國將帥各個傳奇,但由於各方面原因,致使一些將帥的傳奇經歷,不為人所知,比如說起曾在少林寺當過和尚,學過武的將軍,人們都知是許世友將軍,但還有一位,他在少林寺裡,是許世友的「師弟」,且更為驚人的是,這位將軍還曾用鞋底抽過張國燾。這位將軍是誰?正是錢鈞中將。
  • 開國中將得外號「一刀」!緣是帶頭衝鋒,被敵人一刀砍斷頰骨
    姚喆,開國中將,參加過平江起義、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兩萬五千裡長徵。
  • 毛澤東戲稱「不當和尚當將軍」的錢鈞中將
    許多人都知道開國上將許世友曾在少林寺練過功夫,卻很少有人知道錢鈞將軍也出自少林。他不僅與許世友是同鄉,而且還在一個大軍區共事過,毛澤東戲稱他們是「不當和尚當將軍」。5歲那年,還沒有牛肚子高的錢鈞就被父母送到一個錢姓地主家當了放牛娃。  日子太苦了!小錢鈞常常對著牛流眼淚,下決心要離開這個地方。偏巧這個時候,一件令他悲憤不已的事情發生了:比他小2歲的小妹,被作為送給「送子娘娘」的孩子,活活淹死在河裡。錢鈞聞訊後,抄起一把斧頭直奔村外的送子娘娘廟,砍倒了「送子娘娘」像,又把供臺兩邊的鬼神泥塑砸了個粉碎。
  • 開國中將及以上軍銜有254人,他是唯一北京籍將星,部下18位上將
    倪志亮的性格帶有北方人的豪邁和無畏,在戰場上把敵人嚇得不敢還手,在軍隊裡也讓部下們膽戰心驚,作為紅四方面軍四位頭目之一,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他在軍隊中頗有威懾力。一次,倪志亮給團長下達命令,而團長卻因為疏忽忘記向他做匯報工作,於是倪志亮把他叫到跟前談話。談話過程,倪志亮手中拿著皮鞭、氣勢如宏,讓這位被批評的團長出了滿身的大汗,從此不敢再做延誤任務的事。
  • 三十而立的釋小龍,不念過往,只靠一身真功夫打天下
    說到《武動乾坤》,毒舌妹之所以還關注著,倒不是因為楊洋,而是裡頭有一位小時候的夢中情人(羞恥play),那就是小和尚釋小龍。在毒舌妹狹隘的觀念裡,真正的硬漢不是健身房練一身腱子肉,打起架來又花拳繡腿找替身的蛋白男,不是手指劃破那樣屁大的傷也要發微博求同情的矯情男。而是要肌肉有肌肉,要功夫有功夫,拍動作戲拳拳到肉,有淚不輕彈的鐵血男兒。
  • 少林功夫的第二層境界——內外五行與大自然的結合
    少林功夫練習武術,練的就是自己的開合、自己的空隙。每一動是開,每一靜是合,開與合是動作的過程。習練少林傳統拳也是如此。外五行者,眼手身法步;內五行者,心肝脾肺腎。外為陽,內為陰。外五行是外在的,可以直接用形體表現出來。而內五行則是內在的,無法用形體去表現,但它更深入、更實質地體現人體內在的思想和意志。因此,內五行要比外五行更高一個層次,也就更難練。練習內五行要充分運用大腦的意識,將精氣、神氣合為一體,讓意識逐個通過內五行。
  • 武功遠遠超過許世友的少林將軍,獨創《硃砂掌功法》豐富武林寶庫
    在我軍當中許世友會功夫的這件事人盡皆知,但是有一人比許世友還有厲害,因為他身懷「硃砂掌」絕技,還總結出了《硃砂掌功法》,這部功法要是放在古代就是武林秘籍啊。此人便是錢鈞。錢鈞和許世友是老鄉,也是河南人,小的時候家裡窮,沒讀過幾年書,為了給家裡省一點糧食,當了地主家的放牛娃。
  • 開國中將坐直升機奔東山島,40分鐘後爆炸,主席送人生最後花圈
    他對手下人說:「我們要解放這兩萬多老百姓,給敵人一個狠狠的打擊,也能讓地方上的民眾知道,八路軍是來跟他們打鬼子來了。只有民眾發動起來了,部隊在地方上才能如魚得水,對建立敵後根據地大有益處。」很快,皮定均親自帶隊夜襲了機場,殲滅看守的全部敵人,被解放的百姓很多直接參加了八路軍,這一事跡迅速在周圍幾縣的老百姓中傳揚開了。大家都說:「八路軍是神兵,鬼子見了嚇得繞道走。」
  • 戰功可與「李雲龍」比肩、生活中卻極為「寒酸」的開國中將曾紹山
    共和國的開國將帥中,有才華橫溢、運籌帷幄的儒將,也有戰功赫赫、叱吒風雲的猛將。開國中將曾紹山,在二野時一度與王近山齊名,當時王近山是兵團副司令兼十二軍軍長,曾紹山是兵團副司令兼十一軍軍長,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但曾紹山在生活中卻是一位極其樸素甚至有點「寒酸」的將軍。
  • 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1943年陳誠調離第六戰區,孫連仲升任司令長官,李繼龍便在孫連仲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他還參加了鄂西會戰,在幕後出謀劃策。1943年年中,李繼龍被調往廣西省幹部訓練團,擔任大隊長,不久後又出任中央軍校第四分校(廣州分校)少將大隊長。不過,比起在幕後從事教育工作,李繼龍更願意到戰場上去磨練自己,在李繼龍的再三要求下,上級同意將他調到戰鬥部隊。
  • 血戰羊家集,陳再道用整整12個晝夜,後感慨萬千:打得最苦一仗
    正是因為將軍自己獨有的這份氣質,讓將軍從一名小兵逐漸成為新中國的開國將領。陳再道將軍帶兵作戰勇猛,生活中卻是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種把工作和生活分得開的人,有一種矛盾的魅力,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反差萌。一、圍殲高魁莊勇:"從甬從力。力及所至,生命勃發甬甬然也。勇者,氣也。氣之所至,力亦至焉。"我們常常稱讚某人有勇,不常使用某某的勇。
  • 男孩到男人的蛻變:陽光型男練就一身精壯肌肉,男友力爆棚
    一身運動裝,戴著耳機,這個外型壯實的小夥子,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個有型的大男孩。都說男生不管到了什麼年齡,心中都住著一個大男孩,這句話或許一點不假,他的那種陽光和活力還是依舊如往常。如今的他已經是一個肌肉奶爸了,實現了男孩向男人的蛻變。
  • 盤點:小時候看過的6部「成龍」功夫電影,全看過的都不再年青
    《少林木人巷》---1976年由陳志華導演,主演是成龍.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在少林寺出家小啞巴的故事。少林俗家弟子小啞巴天性純厚,深得主持喜愛,小啞巴更照顧被鎖在後山的老怪物,老怪物出於感激口授武功與小啞巴,後來她學得一身好武功.
  • 1982年,我軍一開國中將病逝後,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面對炮聲如雷,槍彈如雨,他鎮定自若,戰場上,面對敵人,他從不心慈手軟,但是戰場下,面對戰俘,他卻給予著人文主義關懷。正是他的人文主義關懷感化了敵人,所以,1982年,開國中將楊國夫病逝後,追悼會上出現了一群日本人悼念他。為將,所向披靡。為人,更是格局豁達。這位開國將軍是誰呢?他正是楊國夫楊將軍。
  • 這位開國中將活了102歲 晚年感慨:主席當年的一碗牛肉 救了我一命
    這位開國中將活了102歲,晚年感慨:主席當年的一碗牛肉,救了我一命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開國將軍,無不經歷過人生的沉浮,卻仍享百歲高壽,實乃奇蹟。大家熟悉的百歲將軍有肖克、呂正操、曾思玉等,還有今天要介紹的方強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