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鼻祖,倉頡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部落?

2021-01-09 加菲讀經典
竟然能畫成這造型

關於倉頡有很多事情可以說。因為太遙遠,確實迷戀者眾多,但他真的只是個傳說。最顯著的標籤是造字始祖。流傳比較廣的介紹是:他姓侯岡,名頡,被尊為「造字聖人」。

倉頡造字需要解釋一下,《說文解字》說他是黃帝時期的左史官,受鳥獸的足跡啟發,分類別異,並搜集整理實用漢字。首先左史官這個說法,不必多說,扯呢。負責為皇帝記錄統計一些事情是可以的,至於左史官這個職位那是被想當然的穿越了。

重瞳

關於造字,很多人會誤解是倉頡發明了漢字。其實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倉頡把許多一字多形的字進行了強制性統一改革,並且有可能自己也確實發明了一些流傳比較高重要文字。關於對文字統一改革在《荀子·解蔽》中說的還是比較合理的,荀子稱:「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這是倉頡造字傳說之後對此事記載比較早的文字論述。其中,「好書者眾矣」說明搞文字發明的人還是比較多的,「而倉頡獨傳者一也」,這裡的「一」的意思就是規範統一,和秦始皇的「車同軌,書同文」的做法是一樣的。

倉頡是不是重瞳四目?信息的傳播過程也是一個加工的過程。在古代重瞳是聖人異相的一種認識。史書上記載有重瞳這種異相的人有八個人:倉頡、重耳、虞舜、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雖然不全是聖人吧,但是都不是一般人人物。乍一看這種說法很準嘛!其實更多的有重瞳的人,是沒有機會被記錄下來的,因為普通。

重瞳可以理解,現代醫學上有虹膜粘連、雙瞳仁,也有的是先天白內障呢?至於「四目」很多人的理解為四隻眼睛,包括倉頡的一些畫像。其實「四目」是根據重瞳來講的,所以倉頡是雙瞳仁,看著像四隻眼睛。

西楚霸王,項羽

倉頡究竟是哪裡人?但凡名人的出生地和埋葬地大多是有爭議的。各個地方有的甚至為了爭論而口不擇言,更是花樣百出。倉頡歸屬地也很熱鬧。全國倉頡陵、倉頡廟、造字臺不勝枚舉,有的甚至大肆興建,祭拜。在眾多倉頡相關的遺蹟中,始建於漢代的有四處:河南南樂、虞城、開封和陝西白水。始建於晉代的有兩處:山東壽光和東阿;始建於宋代的有兩處:河南陽武、洛寧。其中開發的最好的是白水,建的最早的是商丘虞城縣的倉頡墓。

開發的好,建的早,並不能確定倉頡就是那裡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倉頡遺址呢?一個非常關鍵問題,倉頡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水拜受洛書。這兩部書直接就認為倉頡曾經稱帝,不過在《漢書古今人表疏證》中說:「倉頡或以為古帝,或以為黃帝史官,疑莫能定。這種觀點至少是存疑的,不人云亦云,相對比較客觀。也就是說倉頡很有可能是一個部落首領或者部落的名稱。如果真是這種情況,遍地都是倉頡遺蹟就不足為怪了。因為古代部落是在不斷發展和遷徙的。

錢穆在《黃帝》一書中認為,倉頡是東方部族的一個首領,倉頡是首領的通名,歷代都名倉頡。這個說法我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作為一個部落甚至稱帝的那一代倉頡,其存在早於皇帝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其中造字的倉頡首領應該是跟皇帝同一時期,而倉頡部落一直延續到什麼時間不得而知。

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造字的倉頡是哪裡。這個事情只是從經濟價值的角度去強行牽扯,站在尊重歷史的角度來考量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了解具體的歷史只能靠文字記錄,而比較成型的文字記錄始於倉頡,這難度確實太大了。不過,倉頡造字,同一文字,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的一個巨大貢獻,因為一個民族的凝聚不是靠國家這種地域上的形式,更重的是語言文字的統一性不可分割性。

可憐的烏龜

相關焦點

  • 倉頡造字既然是大功德,又為啥會「天雨粟,鬼夜哭」?
    相傳創造者倉頡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夜述封神本期就帶你走進倉頡造字。《說文解字·敘》:「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遠,萬品以察。」其實自上古以來,人們都在學習漢字,比如舜帝就在務成子門下學習寫字。雖然作為五帝之一,舜帝其實對於字的了解還是空白,後經務成先生的解釋才明白了來龍去脈。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倉頡造字潤及崖州
    這樣一個不愛兵戈,崇尚文學的人,他能在海南修建一座廟來祭祀倉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從他後來的經歷看,他對杭州一帶的風土頗熟,而當時杭州西湖的吳山上就有一座倉頡廟。  倉頡造字傳說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又名史皇氏、蒼王、倉聖。有研究表明,關於倉頡造字傳說 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文獻。
  • 文字始祖倉頡造字
    倉頡文字始祖倉頡誕生,與眾不同,天賦異稟德睿機智,善觀天象,大地江河飛禽走獸勾勒畫字。倉頡造字倉頡先生仙風道骨,滿腹經論才高八鬥,時下人間無人比擬。戰火紛爭年間倉頡為軍師輔助黃帝收復五方部落,一統江山功不可沒!國泰民安後造字為國家造福祉,發揚至今。倉頡輔助黃帝興國,一派欣欣向榮。棄官歸隱,傳說白日飛升!
  •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造字提到漢字的發明,便不得不提一下結繩記事。也許由於年代久遠,且繩索易於腐朽,考古上並沒發現遠古時期的記事之繩,但古代文獻有記載結繩記事一法。如《周易·繫辭》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因為結繩記事的不便,最終這一方法被淘汰,被文字取而代之。關於漢字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倉頡造字」說,流傳較廣。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春之懷古》中寫道: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我們來講一講「倉頡造字」。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
  • 倉頡造字,一個美麗的傳說
    中國文字的產生,有許多種傳說,倉頡造字是流傳最廣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倉頡)仰視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許慎《說文解字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 穀雨由來,是倉頡造字還是雨生百穀?
    「穀雨」的稱謂是否源於「倉頡造字」的傳說呢?穀雨·由來:倉頡造字還是雨生百穀?關於穀雨節氣的由來,民間傳說眾多,流傳最廣的與「倉頡造字」有關。據《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陝西白水縣倉頡廟一景。人民網 韋衍行 攝傳說中,倉頡在任黃帝史官時,用「結繩記事」將各項事務整理的井井有條。
  • 倉頡造字,鬼神為何為之哭泣?
    倉頡造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神話傳說,我們今天能夠進行文字交流,感謝的第一個人就是倉頡。倉頡是何許人也?他是軒轅黃帝時期的史官。 《淮南子》中曾經記載倉頡造字時候的奇妙景象,所謂是: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漢字真正的發展是什麼
    文字在文明發展過過程中作用不言而喻,文明傳承離不開文字,漢字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字最早出現上古神話之中,倉頡造字就是其中之一。倉頡造字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姓侯剛,號稱史皇氏,倉頡造字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將流傳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體系,保證華夏民族文化繁榮昌盛創在歷史功績,倉頡造字可能是上古傳說之一,在先秦時代沒有出現相關傳說,最早文獻中提到倉頡是戰國時期荀子,在《呂氏春秋》與《韓非子》中出現,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
  • 倉頡作書鬼夜哭,為何倉頡造字能讓鬼哭泣
    倉頡,我國上古傳說中的一個人物,相傳他是軒轅黃帝的史官,負責記載部落中的事情。民間的傳說中他與項羽、重耳一樣,長有重瞳,但這不重要。有關倉頡的一個最有名,最偉大的事情,是他創造了文字。在倉頡造字之前,原始的人民要記錄自己的生活,史官要記錄部落事跡,都是採用結繩記事的方式。
  • 傳說倉頡有四隻眼睛,倉頡造字,是時代孕育的結果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文字的創始人——倉頡。傳說他有四隻眼睛,天生聰慧,可以觀察鳥獸的足跡,觀察出星宿的運動趨勢。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說到倉頡,大家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倉頡造字了,但其實文字並不是倉頡所創造的,而是在文字創造出來的途中,倉頡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他參與了整理歸類等內容。
  • 造字聖人倉頡:留下二十八字,至今無人完全解讀
    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它的起源也有很多說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了,人們稱他為造字聖人,倉頡造字時代久遠,早已無從考證,不過對於造字這件事本身,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倉頡並不是第一個造字的人。
  • 倉頡造字,是什麼給他靈感,讓他創造出這麼多的漢字?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那段充滿無盡遐想的歷史當中,曾經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具有浪漫主義的神話跟傳說,今天我們所提到的就是倉頡造字,就是比較有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通過這個傳說,我們能夠得知原來我們所用的這些漢字,是這位叫做倉頡的人造出來的,可是大家都不了解當初這位大神創造文字的時候,是如何得來的靈感,原來他創造文字可以說是一種意外之舉。
  • 上古時期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
    倉頡造字的故事:倉頡也稱蒼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籍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
  • 倉頡是在什麼情況下造字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尊為中華文字始祖。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創造出的文字,替代了結繩記事、刀刻符號。倉頡畫像倉頡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先民們從伏羲氏創造八卦的漁獵時代,經由神農氏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的農耕時代,進人共主文明的黃帝時代。
  • 倉頡造字,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哭
    有一日,倉頡前往南方巡查民情,登上了一座陽虛之山,忽然看見了一隻很大的龜,龜背上有許多青色的花紋,倉頡見了覺得好奇,便上前仔細觀察起了龜背上的花紋,他越看越覺得神奇,這些花紋竟然相通相連,且各有含義。在倉頡造字,字成之日,不僅舉國歡騰,竟然連上天都下起了雨,雨落在地上便成了穀子,夜晚鬼魂哭嚎,仿似永無安寧之日。以上是倉頡造字傳說中的一種,我們再回歸歷史,在甲骨文被發現之前的幾千年中,中國歷代的學者都在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 是「倉頡作書」還是?
    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最為流行的是「倉頡造字」說。關於「倉頡造字」,有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倉頡本來是黃帝的史官,有著四個眼睛,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還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黃帝時期,還是結繩記事,這種方法過於簡單,沒辦法將複雜多變的情況記錄下來,人們往往因為無法正確傳達和交流而使農耕生產受到了阻礙。於是關心民生的黃帝就命令倉頡去想辦法。
  • 小夢百科 | 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是什麼意思?
    「天雨粟」並不是說老天爺為倉頡造字感到高興,所以下場小米雨來慶祝一番。老天爺高興了,要麼來朵祥雲,要麼弄個彩虹啥的,下小米這種事太奇葩了,不能算作祥瑞。《淮南子·本經訓》高誘註解的意思是:倉頡受到鳥行走的軌跡啟發,創造了文字,從此人們就萌生了「詐偽」,有了「詐偽」,人們就會捨本逐末,放棄在土地上的耕作,轉而操弄刀錐,刻劃文字。
  • 公元前2000多年倉頡造字,28字《倉頡書》成就華夏5000年漢字文明
    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 ,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 《春秋元命苞》 )。
  • 為什麼倉頡造字成功那一天「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 號史皇氏,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據《平陽府志》記載:「上古倉頡為黃帝古史,生而四目有德,見靈龜負圖,書丹甲青文,遂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圓曲之變,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文字既成,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為潛藏。今城南有倉頡故裡碑。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解釋說:「頡有四目,仰觀天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