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作書鬼夜哭,為何倉頡造字能讓鬼哭泣

2021-01-09 青丘靈墟

倉頡,我國上古傳說中的一個人物,相傳他是軒轅黃帝的史官,負責記載部落中的事情。民間的傳說中他與項羽、重耳一樣,長有重瞳,但這不重要。有關倉頡的一個最有名,最偉大的事情,是他創造了文字。

在倉頡造字之前,原始的人民要記錄自己的生活,史官要記錄部落事跡,都是採用結繩記事的方式。可是當部落慢慢的變大,人員逐漸增多,需要記錄的事情越來越多,只能滿足原始計數任務的結繩記事法就行不通了。這個時候,發明一種新的記錄方式就迫在眉睫,因此倉頡造字就出現了。

古書《說文解字》中是這麼記載倉頡造字的: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也就是說,倉頡是根據外在事物的形狀來創造的文字,然後在制定讀音,這應該就是象形文字的雛形吧?

而倉頡造字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記錄方式,還引發了一些別的連鎖反應。《淮南子》中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也就是說在倉頡造字的時候,天上居然下起了粟谷的雨,晚上還有鬼怪在哭泣。沒想到倉頡造字居然會有這麼大的威力,真是太厲害了。

不過為什麼只是創造文字,就會有這麼大的連鎖反應呢?

關於這件事的原因,《淮南子》中記載:

及偽之生也,飾智以驚愚,設詐以巧上,天下有能持之者,有能治之者也。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因為倉頡創造了文字,人們就會出現差異,那些有點小聰明的,就會藉此而欺騙使詐,百姓也可能因此而走上一條不歸路。

至於鬼神的哭泣,則是因為,鬼怪所做的那些壞事可能就會被人類記錄下來並傳播,人們將不會再對鬼神有敬畏之心,因此而哭泣。

不過,倉頡造字畢竟是民間傳說中的事情,真實性是難以證明的,而且那些怪力亂神的事情,我們也知道都是虛假的。

至於為什麼古籍中會如此記錄倉頡造字,其實也好理解。古代的史書,在涉及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時候,總會帶有誇張成分。像是什麼皇帝出生的時候,會有天降異象什麼的。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為了凸顯某位人物的不同尋常,或是某件事情的重大意義而已。

當然,不管倉頡造字的時候,是不是有粟雨,是不是有鬼神哭泣,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從有了文字之後,人類文明的進程的確大大加快了,而且不管對於哪個文明來說,文字的力量那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倉頡造字成功那一天「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 號史皇氏,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據《平陽府志》記載:「上古倉頡為黃帝古史,生而四目有德,見靈龜負圖,書丹甲青文,遂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圓曲之變,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文字既成,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為潛藏。今城南有倉頡故裡碑。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解釋說:「頡有四目,仰觀天象。因儷烏龜之跡,遂定書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 倉頡造字,鬼神為何為之哭泣?
    倉頡造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神話傳說,我們今天能夠進行文字交流,感謝的第一個人就是倉頡。倉頡是何許人也?他是軒轅黃帝時期的史官。 《淮南子》中曾經記載倉頡造字時候的奇妙景象,所謂是: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倉頡造字潤及崖州
    匾額上題名為「海上涵三觀」,今天已經無法具體了解這「涵三觀」作何解釋。而清朝覆滅後,當地漁民不知倉頡為何人,於是將此廟改作媽祖廟。  鍾元棣又是何許人?為什麼古往今來海南流水一般的官員,只有他會倡議修建倉頡廟?海南的地方志中關於鍾元棣的記載很少,原因是鍾元棣在海南只當了一年多時間的官。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的十二月,他的接任者姚紹書就已到任。
  • 是「倉頡作書」還是?
    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最為流行的是「倉頡造字」說。關於「倉頡造字」,有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倉頡本來是黃帝的史官,有著四個眼睛,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還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黃帝時期,還是結繩記事,這種方法過於簡單,沒辦法將複雜多變的情況記錄下來,人們往往因為無法正確傳達和交流而使農耕生產受到了阻礙。於是關心民生的黃帝就命令倉頡去想辦法。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倉頡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臺上造屋專心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也沒有辦法。
  • 「科普」「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為何說穀雨和倉頡有關係
    我是小穀雨,在穀雨的節氣來科普一下穀雨吧~中國文化中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說,民間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的獎勵,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一天就叫作穀雨節。春雨貴如油在農民的心裡,春天的雨同油一樣貴,為什麼呢?
  • 倉頡造字,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哭
    在倉頡造字,字成之日,不僅舉國歡騰,竟然連上天都下起了雨,雨落在地上便成了穀子,夜晚鬼魂哭嚎,仿似永無安寧之日。以上是倉頡造字傳說中的一種,我們再回歸歷史,在甲骨文被發現之前的幾千年中,中國歷代的學者都在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漢字真正的發展是什麼
    文字在文明發展過過程中作用不言而喻,文明傳承離不開文字,漢字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字最早出現上古神話之中,倉頡造字就是其中之一。倉頡造字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姓侯剛,號稱史皇氏,倉頡造字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將流傳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體系,保證華夏民族文化繁榮昌盛創在歷史功績,倉頡造字可能是上古傳說之一,在先秦時代沒有出現相關傳說,最早文獻中提到倉頡是戰國時期荀子,在《呂氏春秋》與《韓非子》中出現,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
  •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造字提到漢字的發明,便不得不提一下結繩記事。也許由於年代久遠,且繩索易於腐朽,考古上並沒發現遠古時期的記事之繩,但古代文獻有記載結繩記事一法。如《周易·繫辭》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因為結繩記事的不便,最終這一方法被淘汰,被文字取而代之。關於漢字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倉頡造字」說,流傳較廣。
  • 造字鼻祖,倉頡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部落?
    最顯著的標籤是造字始祖。流傳比較廣的介紹是:他姓侯岡,名頡,被尊為「造字聖人」。倉頡造字需要解釋一下,《說文解字》說他是黃帝時期的左史官,受鳥獸的足跡啟發,分類別異,並搜集整理實用漢字。首先左史官這個說法,不必多說,扯呢。負責為皇帝記錄統計一些事情是可以的,至於左史官這個職位那是被想當然的穿越了。
  • 上古時期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
    倉頡造字的故事:倉頡也稱蒼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籍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
  • 傳說倉頡有四隻眼睛,倉頡造字,是時代孕育的結果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文字的創始人——倉頡。傳說他有四隻眼睛,天生聰慧,可以觀察鳥獸的足跡,觀察出星宿的運動趨勢。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說到倉頡,大家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倉頡造字了,但其實文字並不是倉頡所創造的,而是在文字創造出來的途中,倉頡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他參與了整理歸類等內容。
  • 文字始祖倉頡造字
    倉頡文字始祖倉頡誕生,與眾不同,天賦異稟德睿機智,善觀天象,大地江河飛禽走獸勾勒畫字。倉頡造字倉頡先生仙風道骨,滿腹經論才高八鬥,時下人間無人比擬。戰火紛爭年間倉頡為軍師輔助黃帝收復五方部落,一統江山功不可沒!國泰民安後造字為國家造福祉,發揚至今。倉頡輔助黃帝興國,一派欣欣向榮。棄官歸隱,傳說白日飛升!
  • 倉頡是在什麼情況下造字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尊為中華文字始祖。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創造出的文字,替代了結繩記事、刀刻符號。倉頡畫像倉頡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先民們從伏羲氏創造八卦的漁獵時代,經由神農氏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的農耕時代,進人共主文明的黃帝時代。
  • 申權說西安:反轉反轉再反轉的倉頡造字臺
    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好稼者眾矣,而后稷獨傳者,壹也;好樂者眾矣,而夔獨傳者,壹也;好義者眾矣,而舜獨傳者,壹也;倕作弓,浮遊作矢,而羿精於射;奚仲作車,乘杜作乘馬,而造父精於御。自古及今,未嘗有兩而能精者也。戰國 《荀子·解蔽》 荀況到秦朝的時候,才開始有「倉頡作書」的說法。
  • 倉頡造字,一個美麗的傳說
    中國文字的產生,有許多種傳說,倉頡造字是流傳最廣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倉頡)仰視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許慎《說文解字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 小夢百科 | 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是什麼意思?
    作者:文玩老舅本文來源:知乎《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高誘註:「 蒼頡始視鳥跡之文造書契,則詐偽萌生,詐偽萌生則去本趨末、棄耕作之業而務錐刀之利。天知其將餓,故為雨粟。」「天雨粟」並不是說老天爺為倉頡造字感到高興,所以下場小米雨來慶祝一番。老天爺高興了,要麼來朵祥雲,要麼弄個彩虹啥的,下小米這種事太奇葩了,不能算作祥瑞。《淮南子·本經訓》高誘註解的意思是:倉頡受到鳥行走的軌跡啟發,創造了文字,從此人們就萌生了「詐偽」,有了「詐偽」,人們就會捨本逐末,放棄在土地上的耕作,轉而操弄刀錐,刻劃文字。
  • 倉頡葬身何處撲朔迷離 壽光倉頡墓本是一座高臺
    在園中的倉頡紀念堂內,牆壁上是綺麗的彩繪畫幅,從結繩記事、貝殼計數到倉頡造字,順著遠古的演進一路奔來。  正殿中間有身披樹葉、腰圍獸皮的倉頡塑像,其身後有一金龍環抱的龕,內有他所造的28字。據傳,這28個俗稱「鳥跡書」的文字,為壽光倉頡墓所出,是造字之原形。倉頡驚天動地的造字壯舉,在開啟中華文明新篇章的同時,也為後人留下猜不透的謎題。
  • 倉頡造字既然是大功德,又為啥會「天雨粟,鬼夜哭」?
    相傳創造者倉頡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夜述封神本期就帶你走進倉頡造字。《說文解字·敘》:「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遠,萬品以察。」其實自上古以來,人們都在學習漢字,比如舜帝就在務成子門下學習寫字。雖然作為五帝之一,舜帝其實對於字的了解還是空白,後經務成先生的解釋才明白了來龍去脈。
  • 造字聖人倉頡到底創造了多少字,為什麼流傳後世的只有二十八個
    倉頡造字!古籍《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上古黃帝時期,人們沒有文字記載,都是用結繩記事,比如一件小事就打一個小結,一件大事就打一個大結,這種記事方法,久而久之就會忘卻,後來伏羲觀天地,創立八卦,用以記事,但是八卦這種符號,也有弊端,八卦包羅萬象,有時候根本不知道具體的指的那一件事,普通人還好,但是作為史官的倉頡,總不能用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去表示這些東西,而這些奇怪的符號只有八個,循環使用也就六十四個符號,根本沒辦法表達史官所記錄的歷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