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起源是什麼?是「倉頡作書」還是?

2021-01-09 絕唱文史

早在幾千年前就產生的漢字,孕育和記錄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文化,傳承了黃土地上悠久的文明。漢字以其獨特的形狀和用法而在諸多文字中獨樹一幟,漢字是怎樣產生的?又是什麼人發明的?對於這個問題,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最為流行的是「倉頡造字」說。

關於「倉頡造字」,有個美麗而神奇的傳說。倉頡本來是黃帝的史官,有著四個眼睛,能上觀天文,下察地理,還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見的東西。黃帝時期,還是結繩記事,這種方法過於簡單,沒辦法將複雜多變的情況記錄下來,人們往往因為無法正確傳達和交流而使農耕生產受到了阻礙。於是關心民生的黃帝就命令倉頡去想辦法。倉頡接到命令後,把自己關在消水河岸邊上的一個房子裡,天天想得飯都忘了吃,覺都顧不得睡,整天蓬頭垢面,還是沒能造出字來。有一天,他站在屋門口的大樹下發呆,一隻鳳凰飛過,把嘴中的果實丟在他面前,倉額撿起來仔細一看,發現上面有一個他從來也沒見過的圖案,十分美麗。這時有一個獵人經過,看到那個圖案就告訴他說那是獾養的蹄印,與別的獸類蹄印不一樣,而且世界上萬物的蹄印都是各不相同的。倉額從這些話中得到了啟發,意識到自己原來造不出字是因為閉門造車的緣故。於是,他週遊四方,跋山涉水,看到什麼都要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將它們的特徵記下來,風花雪月、飛禽走獸、日月星辰都成為他的靈感來源。他將這些靈感的美麗動人的地方整理出來,成為最早的象形字。傳說他在造字的時候,天上竟然不可思議地下起米來,夜間聽到天地間有野鬼悽厲的哭咳聲。倉額把他造的這些象形字獻給黃帝,黃帝看後非常滿意,立即召集九州酋長前來,讓倉頡把造的這些字傳授給他們,九州酋長們又在各自的部落和領土大力推行。於是,九州大地上的人們都開始使用這些象形字,給生產生活和交流信息提供很大的方便。

關於這段傳說,很多書中有相關的記載。漢代準南王劉安著的《淮南子》一書中說:「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漢代偉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也說:「造端更為,前始未有,若倉頡作為……是也。」到了東漢,許慎更是很明確地在《說文解字》中寫道:「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遠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兗州續志》中說「倉頡,馮翊人,黃帝史官也。生四目,觀鳥跡而制字」。此外,為了紀念倉頡造字的功勞,後人還根據傳說把河南新鄭縣城南倉頡造字的地方稱作「鳳凰銜書臺」,宋朝時還有人在這裡建了一座叫「鳳臺寺」的廟宇。甚至倉頡的墳墓也有多處,其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現在的銅城鎮王宗湯村調查發現了一處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年,據說原來就是被當地人稱「倉王墳」,墳前原來還建有「倉王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倉頡造字的說法還是很有來歷的。

但是如果客觀和理性地分析的話,漢字的複雜和多變根本不可能由一個人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倉頡所處的時代還是原始社會,生產水平和文化水平都相對較低,人們每天風餐露宿,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證,要發明像漢字這樣既是獨立發展又有相當久遠歷史的文字,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不可能。此外,根據學者的考證,當時的文字有許多異體字,無疑產生於很多人的手中,所以人們認為「倉頡造字」是一種不太可信的說法,可能性大些的是他對這種形體不一的文字進行了整齊劃一的工作。荀子就曾經認為:古時候,創造文字的人很多,文字是眾人發明的,倉頡的功勞只是在於整理它們罷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考古史實是: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一些刻畫符號,筆畫簡單,距今大約6000年左右,比倉頡造字的時代早1000年。除了倉頡外,還有傳說中的神農作穗書,黃帝作去書,祝融作古文,少吳作騖鳳書,曹陽氏作蝌蚪文,曹辛氏作仙人書,帝堯作龜書,大禹鑄九鼎而作鐘鼎文等等,可以說是各有各的道理。文人學者們為此考證了2000多年,提出了各種看法,但誰也沒能排除眾議,成為權威。

不管「倉頡作書」的真相是怎麼樣的,不論它是嚴肅的史實還是美麗的傳說,它都反映人們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是傳承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媒介。正因為人們對那些造字的祖先心懷感激和景仰,這些動人的傳奇才能流芳千古。

感謝您閱讀我們的原創文章,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為我們點讚!若對本文有不同的觀點或建議請寫在評論裡和大家一起討論,小編真誠地歡迎您關注我們,從而進行更加深入地探討,我們將為您推送更多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漢字的起源與早期演變三部曲
    中國漢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 古印度文字、瑪雅文字皆為世界最古老文字,唯有漢字延續至今,其它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淹沒殆盡,關於漢字的起源與早期演變可分為以下三部曲:一.結繩刻契——萌發階段要把一件事保留在人的腦海裡,只能在記憶所達到的時間與準度之內,才是可能的。
  • 我們的漢字除了倉頡發明外,還有哪些發明文字的說法?
    我國的漢字在當今世界文字系統中,是絕無僅有的表意系統文字,它的悠久歷史和無窮的奧秘,引起了無數人的興趣,中國的漢字起源於何時?它是怎樣發明的?關於文字的發明,歷史上最流行的說法是倉額造字。如《韓非子·五蠢篇》稱:「古者倉額之作書」。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漢字真正的發展是什麼
    文字在文明發展過過程中作用不言而喻,文明傳承離不開文字,漢字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字最早出現上古神話之中,倉頡造字就是其中之一。倉頡造字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姓侯剛,號稱史皇氏,倉頡造字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將流傳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體系,保證華夏民族文化繁榮昌盛創在歷史功績,倉頡造字可能是上古傳說之一,在先秦時代沒有出現相關傳說,最早文獻中提到倉頡是戰國時期荀子,在《呂氏春秋》與《韓非子》中出現,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中國漢字的起源其實可以追溯到這個時期
    倉頡造字是神話,那麼真正創造文字的是那些人?中華文字起源於何方?記得很小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講的是倉頡造字的神話故事。那個時候還小,不覺得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甚至還覺得這個爺爺太了不起了!現在想來,覺得甚是匪夷所思。傳說倉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是軒轅黃帝的史官,他根據野獸的腳印創造了文字,其發展演變延續至今,便是我們今天所始用的漢字了。
  • 倉頡作書鬼夜哭,為何倉頡造字能讓鬼哭泣
    倉頡,我國上古傳說中的一個人物,相傳他是軒轅黃帝的史官,負責記載部落中的事情。民間的傳說中他與項羽、重耳一樣,長有重瞳,但這不重要。有關倉頡的一個最有名,最偉大的事情,是他創造了文字。在倉頡造字之前,原始的人民要記錄自己的生活,史官要記錄部落事跡,都是採用結繩記事的方式。
  • 倉頡造字,是什麼給他靈感,讓他創造出這麼多的漢字?
    通過這個傳說,我們能夠得知原來我們所用的這些漢字,是這位叫做倉頡的人造出來的,可是大家都不了解當初這位大神創造文字的時候,是如何得來的靈感,原來他創造文字可以說是一種意外之舉。倉頡造字假想圖《漢書》:「是以倉頡作書,「止」「戈」為「武」。聖人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兵戈,非以為殘而興縱之也。」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有一天,飛來一隻鳳凰,嘴裡叼著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正好掉在倉頡面前,倉頡拾起來,看到上面有一個蹄印,可倉頡辨認不出是什麼野獸的蹄印。問了正好走過來的獵人,獵人說:「這是貔貅的蹄印,與別的獸類的蹄印不一樣。」倉頡聽了獵人的話很受啟發。他想,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特徵,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畫出圖象,大家都能認識,這不就是字嗎?
  •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
    倉頡造字提到漢字的發明,便不得不提一下結繩記事。也許由於年代久遠,且繩索易於腐朽,考古上並沒發現遠古時期的記事之繩,但古代文獻有記載結繩記事一法。如《周易·繫辭》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因為結繩記事的不便,最終這一方法被淘汰,被文字取而代之。關於漢字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倉頡造字」說,流傳較廣。
  • 公元前2000多年倉頡造字,28字《倉頡書》成就華夏5000年漢字文明
    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 ,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 《春秋元命苞》 )。
  • 文字起源於什麼時候,創始於什麼人?倉頡:「這我怎麼知道」
    01我國的文字起源於什麼時候,創始於什麼人?古代文獻是有一些記載的,傳說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萬物,創為太極八卦。《周易·易辭》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到了戰國時代,《荀子》、《韓非子》等書中有了倉頡造字的說法。後來傳說更是說倉頡生有四目,晝夜不停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終於造出了字。事實真是這樣嗎?
  • 倉頡、伏羲,究竟誰創造了漢字?查閱古籍後顛覆認知!
    倉頡通過觀察鳥、蟲的特徵創造出了最早期的漢字,也就是最原始的甲骨文,傳說在倉頡造出文字的時候天象突變,白天大雨傾盆而下,夜間百鬼哭嚎,似乎天地鬼神都為這一創舉感到動容。西方學者則認為文字是一個文明的象徵,文字是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它有助於推動文明快速長久的發展。
  • 「科普」「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為何說穀雨和倉頡有關係
    我是小穀雨,在穀雨的節氣來科普一下穀雨吧~中國文化中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說,民間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的獎勵,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一天就叫作穀雨節。春雨貴如油在農民的心裡,春天的雨同油一樣貴,為什麼呢?
  • 造字鼻祖,倉頡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部落?
    倉頡造字需要解釋一下,《說文解字》說他是黃帝時期的左史官,受鳥獸的足跡啟發,分類別異,並搜集整理實用漢字。首先左史官這個說法,不必多說,扯呢。負責為皇帝記錄統計一些事情是可以的,至於左史官這個職位那是被想當然的穿越了。
  • 倉頡造字,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哭
    在倉頡造字,字成之日,不僅舉國歡騰,竟然連上天都下起了雨,雨落在地上便成了穀子,夜晚鬼魂哭嚎,仿似永無安寧之日。以上是倉頡造字傳說中的一種,我們再回歸歷史,在甲骨文被發現之前的幾千年中,中國歷代的學者都在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的起源先從它的起源說起,關於漢字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比如上古時期的倉頡造字說,還有結繩說、圖畫說、八卦說、契刻符號說等等。雖然這是對於漢字起源地概括,但是根據這幾種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原始的先民們曾怎樣的生活。如倉頡造字說:倉頡此人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如果他存在過,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真的是黃帝的史官嗎?
  • 漢字從繁體字到簡體字,是漢字的進步還是倒退?你怎麼看?
    漢字是中華民族積澱了千年的寶貴財富,也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文字。那漢字究竟是何時產生的呢?《淮南子》《呂氏春秋》等古籍中皆有提到,倉頡作書,用來替代結繩的記號。倉頡在鳥獸和蟲蟻的行進之中,得到靈感,創造出了漢字。對於這樣的說法,史學界一直表示不完全正確。理論上,倉頡只是漢字的整理者,並非是唯一的創造者。
  • 從甲骨文到楷書,漢字走過了怎樣的一段歷程
    其次,漢字在發展過程中形體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文字學上研究漢字歷史演變的時候,常將其分為古文字階段(甲金篆文字階段)和近代文字階段(隸行楷草階段)來分析。漢字發展階段也遵循這一大的方向和大的階段來分析。 一、漢字起源漢字起源於什麼?至今還存在爭議。1899年,甲骨文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這為漢字起源的問題提供了更遠古的材料。
  • 倉頡文化:黃河文化一顆璀璨的明珠
    關於漢字起源的傳說,有始於結繩說、契刻說、八卦說、倉頡造字說、漢字神賜的「河圖洛書」說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倉頡造字說。 在開封城東北9.5公裡、黃河大堤外半堤村的東北部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陵墓,相傳為倉頡陵。9月5日,筆者來到倉頡陵,通過對其歷史的了解和專家及當地人的介紹,對倉頡及其造字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
  • 他們的發明為漢字奠定基礎而不是倉頡
    說到漢字起源,我們先說下結繩記事,《周易》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書契」《春秋、左傳集解》寫道「古者無文字」。大概意思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管理部落事務。在原始社會早期時候用結繩記事方法足夠管理部落事務,但隨著部落人口增加領地擴張,獲取食物越來越豐富用結繩方法就力不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