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陳錫聯,英勇善戰,有膽有謀,在軍中被譽稱為「小鋼炮」。與很多的開國將領一樣,陳錫聯也出生於一個相當貧困的農民家庭,受盡了地主鄉紳的剝削和欺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只有站起來奮力反抗。
恰好在此時,革命的火種傳遞到了陳錫聯的家鄉。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的陳錫聯,就毅然決然地參加了革命隊伍。雖然當時,他只有14歲,但是他人小志大,成為了紅軍隊伍中「名副其實的「紅小鬼」。
由於擔心遭到母親的反對和阻擾,陳錫聯甚至沒有向母親告別,就偷偷地跟隨紅軍大部隊離開了家鄉。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跟隨部隊南徵北戰。陳錫聯一生經歷無數次的戰鬥,曾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立下了赫赫戰功。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那是在1947年8月的時候,已經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的陳錫聯,根據當時作戰戰略的要求,他率領部隊,又回到了曾經浴血奮戰的鄂豫皖根據地。然而,在12月的一天,參謀長突然急衝衝地跑進司令部,高興地向陳錫聯報告道:「司令員,好消息!你娘今天要來看你了!」
原來,兄弟部隊的六縱隊在經過湖北黃安時,找了一位農民當嚮導。不料,還沒走多遠,那位農民兄弟說,他要急著回家照顧老母親,老人家身體不大好。
同時,這位農民還透露出,自己的哥哥也是一位紅軍。不過,自從他的哥哥14歲背井離鄉,離開家鄉已經十幾年了,一點音訊都沒有,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活著。更讓戰士們感到震驚的是,他哥哥的名字也叫陳錫聯。所以,戰士們立即將他帶到了六縱隊司令部。
當六縱隊的司令員王近山了解此情況後,就火速通知了三縱隊。當天下午,陳母就坐著手推車來到了三總隊司令部的門口。當陳錫聯看到闊別多年的老母親時,淚水瞬間奪眶而出。他撲通一聲,雙膝跪在母親的面前,緊緊的抱著母親,顫聲喊了句:「娘!。」隨即,母子倆擁抱在一起,失聲痛哭。所有在場的將士,無不動容落淚。
那天晚上,母子倆整整說了一個晚上的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二天,三縱隊就奉命要趕赴前線,陳錫聯不得忍痛將母親送走。就這樣,十幾年沒有見面的母子,由於戰事吃緊,又不得不分開了。
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想要將母親接到身邊安享晚年,以儘自己的孝心。可是,他的母親卻以過慣了農村生活為由拒絕了。而此時的陳錫聯,也身負著建設炮兵部隊的重任,因而也始終抽不出時間回去看望母親。就這樣,直到母親去世,陳錫聯都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直到幾十年後,陳錫聯才回到母親長眠的地方祭拜。此時,已經是滿頭華發的陳錫聯,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巨大悲痛,和對母親的愧歉。他雙膝跪地,聲淚俱下地,向母親傾訴著自己對她老人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