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我軍找一農民帶路,當他說出哥哥名字後,立即被送往司令部

2021-01-08 咪咪侃歷史

開國上將陳錫聯,英勇善戰,有膽有謀,在軍中被譽稱為「小鋼炮」。與很多的開國將領一樣,陳錫聯也出生於一個相當貧困的農民家庭,受盡了地主鄉紳的剝削和欺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只有站起來奮力反抗。

恰好在此時,革命的火種傳遞到了陳錫聯的家鄉。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的陳錫聯,就毅然決然地參加了革命隊伍。雖然當時,他只有14歲,但是他人小志大,成為了紅軍隊伍中「名副其實的「紅小鬼」。

由於擔心遭到母親的反對和阻擾,陳錫聯甚至沒有向母親告別,就偷偷地跟隨紅軍大部隊離開了家鄉。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跟隨部隊南徵北戰。陳錫聯一生經歷無數次的戰鬥,曾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立下了赫赫戰功。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那是在1947年8月的時候,已經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的陳錫聯,根據當時作戰戰略的要求,他率領部隊,又回到了曾經浴血奮戰的鄂豫皖根據地。然而,在12月的一天,參謀長突然急衝衝地跑進司令部,高興地向陳錫聯報告道:「司令員,好消息!你娘今天要來看你了!」

原來,兄弟部隊的六縱隊在經過湖北黃安時,找了一位農民當嚮導。不料,還沒走多遠,那位農民兄弟說,他要急著回家照顧老母親,老人家身體不大好。

同時,這位農民還透露出,自己的哥哥也是一位紅軍。不過,自從他的哥哥14歲背井離鄉,離開家鄉已經十幾年了,一點音訊都沒有,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活著。更讓戰士們感到震驚的是,他哥哥的名字也叫陳錫聯。所以,戰士們立即將他帶到了六縱隊司令部。

當六縱隊的司令員王近山了解此情況後,就火速通知了三縱隊。當天下午,陳母就坐著手推車來到了三總隊司令部的門口。當陳錫聯看到闊別多年的老母親時,淚水瞬間奪眶而出。他撲通一聲,雙膝跪在母親的面前,緊緊的抱著母親,顫聲喊了句:「娘!。」隨即,母子倆擁抱在一起,失聲痛哭。所有在場的將士,無不動容落淚。

那天晚上,母子倆整整說了一個晚上的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二天,三縱隊就奉命要趕赴前線,陳錫聯不得忍痛將母親送走。就這樣,十幾年沒有見面的母子,由於戰事吃緊,又不得不分開了。

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想要將母親接到身邊安享晚年,以儘自己的孝心。可是,他的母親卻已過慣了農村生活為由拒絕了。而此時的陳錫聯,也身負著建設炮兵部隊的重任,因而也始終抽不出時間回去看望母親。就這樣,直到母親去世,陳錫聯都沒能見上最後一面。

直到幾十年後,陳錫聯才回到母親長眠的地方祭拜。此時,已經是滿頭華發的陳錫聯,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巨大悲痛,和對母親的愧歉。他雙膝跪地,聲淚俱下地,向母親傾訴著自己對她老人家的思念之情。

相關焦點

  • 1942年我軍找一農民當嚮導,當他說出哥哥名字後,為何立即被送往...
    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跟隨部隊南徵北戰。陳錫聯一生經歷無數次的戰鬥,曾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立下了赫赫戰功。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那是在1947年8月的時候,已經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司令員的陳錫聯,根據當時作戰戰略的要求,他率領部隊,又回到了曾經浴血奮戰的鄂豫皖根據地。
  • 王二小用自己年僅13歲的生命救了他,為報恩,他自發為其守墓58年
    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原名閻富華,由於是村裡的孩子王,故被稱為王二小。11歲時,父母雙雙離世,他成了孤兒。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外出要飯。聽說插箭嶺南邊靠近解放區,故他逃荒到了狼牙口村。這裡是長城重要的關城,是淶源去阜平的交通要道,也是日寇「掃蕩」的必經之路。
  • 1947年8歲小孩說一句話,竟揭開敵人中將身份,淪為階下囚
    因為我軍有有優待俘虜的政策,所以對受了傷的戰俘,一般都會發放路費,要麼送其回老家,要麼送往部隊。 對於敵人來說,也對此樂見其成。所以,在戰事失利後,敵人中將李仙洲剛好腿部受傷了。當時,李仙洲換了一身士兵的衣服,混在被俘虜的隊伍中,想矇混過關。在我軍對李仙洲進行簡單的處理包紮之後,確認了他的傷勢很重,就發放了路費,打算送他回老部隊治療休養。
  • 解放戰爭重大遺憾:為什麼我軍沒能救出渣滓洞的志士?
    終於,大家將羅廣斌出獄後的聯繫方法、突襲營救方案和時間都確定下來,已經到了10日。即便出得去,也沒時間找人營救了。 這個方法失敗了。 (六)1949年11月14日,距離大屠殺還有不到兩周 又有一批革命者被殺害了。這一次是31人,被槍殺於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內的電臺嵐埡。
  • 他哥哥是大叛徒,犧牲後沉寂56年,當部長同學出面追認為革命烈士
    張國庶,別名張訓年,江西上慄金山鎮山明村人,1905年9月24日生於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張劼莊,系清末拔貢,民國初年做過浙江象山知縣,1923年他後考入萍鄉縣立中學,他讀書期間正值安源工人運動風起雲湧,受此影響他開始接受革命思想,隨後就入了黨,並擔任小組長,後由組織選派前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張國庶從蘇聯歸國後,化名周之德,擔任黨中央派往上海各區巡視員。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糧價被炒到美國60倍,國軍仍在徵收老百姓口糧
    1942年,駐紮在河南省的中國軍隊有第一戰區司令部蔣鼎文、湯恩伯的駐軍約有70萬人。此外,這裡還駐紮著孫蔚如、何柱國、高樹勳、孫桐首、李佳鈕6個集團軍及其他部隊的駐軍。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與糧食的關係異常緊密,歷史上多次戰爭的成敗不在於軍隊的實力,而在於糧草供應是否充足。在抗戰進入第五年的困難時期,中國軍隊眾多人馬駐紮河南,對河南人民造成的供糧負擔極其巨大。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農業大省卻沒糧,是天災還是人禍
    禾苗被蝗蟲吃光後,百姓只能刮這個吃。河南的氣候、地勢決定河南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省。如果農民有餘糧,一年沒有收成也沒事。顯然,當時農民都沒有餘糧,甚至寅吃卯糧。
  • 亮劍臺海:我軍首次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紀實
    1953年6月20日,人民解放軍成功地奪回大鹿山、小鹿山、雞冠山和羊嶼4島,並乘勝追擊奪回積穀山島後,胡宗南被蔣介石調回臺灣。接任大陳防衛司令部司令的是陸軍中將劉廉一。此人亦出身陸軍,對海軍雖不甚了解,但心高氣傲。劉廉一重整旗鼓,撤的撤,換的換,進行了一番整頓。
  • 1982年,我軍一開國中將病逝後,追悼會上為何出現了一群日本人
    他正是楊國夫楊將軍。楊國夫楊國夫將軍,一生戎馬楊國夫,於1905年出生在安徽省霍邱縣的一個貧農家庭。打小他就知道生活不易,更是見識到了地主階級對於勞動人民的壓迫。所以,當共產黨集結農民武裝力量反抗地主階級壓迫時,他立馬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投身革命建設中去。
  • 鄧小平十年磨劍:從1975年提出軍隊「消腫」到1985年領導百萬裁軍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精兵簡政的指示,鄧小平等雷厲風行,貫徹落實,把精兵簡政作為晉冀魯豫邊區1942年度的中心任務之一。此前,鄧小平和劉伯承即從百團大戰後部隊因大量減員出現的機關龐大、連隊編制不滿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一二九師進行了精簡整編。一是把師後勤部門合併到八路軍前方總部後勤部;二是從各級領導機關抽調人員充實到連隊,當時光從師部就抽出250多人充實到第三八五旅、第三八六旅等部。
  • 67年,一農民看電視,突然指著犧牲的那個人哭著說:我還沒有死
    67年,一農民看電視,突然指著犧牲的那個人哭著說:我還沒有死 了解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我國在近代爆發了很多次戰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間。
  • 1942年,他在大西洋漂流133天,過往船隻因他是中國人就冷漠離去
    ——莎士比亞 大家可能讀過《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魯濱遜在經歷海難之後漂流到了孤島,他在孤島上的時候並沒有一心求死,而是堅強地生活了下去。俗話說得好,藝術來源生活,在現實中,一個華人就遭遇過和魯濱遜相似的狀況,這個華人就是潘濂。1942年,他在大西洋上漂流133天,過往船隻因他是中國人就冷漠離去。
  • 1942年日寇在山西兩起暴行,有很多同樣的悲劇,但每個都讓人憤怒
    這是1942年6月上旬發生在山西省的兩起日寇慘案中國人民的慘案。也是抗日戰爭時期日寇製造的千千萬萬屠殺慘案中的一小部分。1942年6月8日拂曉,由於叛徒告密,日寇分別從蘆家莊、堆兒梁、前塔三個據點出發,秘密包圍了當時抗日縣政府所在地壽陽縣的白草坪村。日寇來得突然,縣政府人員來不及轉移,出村道路已經全被封鎖,只能倉促應戰。
  • 1938年隆美爾還只是少將,為何1942年,他就一躍晉升為元帥
    要說他指揮軍隊作戰的能力,恐怕沒有多少人會質疑。但縱觀隆美爾的整個職業生涯,卻存在著眾多疑點。人們探討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隆美爾的火箭般的晉升速度。要知道,隆美爾在1938年才被晉升為少將,但他1942年他已經一躍成為了元帥,這實在是讓人非常不可思議。
  • 1955年開封一火柴廠工人被捕,後立即被行刑,他究竟是何身份?
    在1955年,一位開封火柴廠的工人就被秘密緝拿歸案,經過一番審訊後,最終他也被判處死刑。那麼,這個工人究竟是何來歷?他又做過怎樣足以被處死的事情呢? 1944年,黃尚卿就曾經為日軍提供過我軍詳細的情報,以及我軍駐紮地的武器裝備規模。在了解了我軍的真正實力後,日本方面就打算發起進攻。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黃尚卿為他們提供的消息可謂是非常有用的。 由於我軍休整的時間已經比較長了,因此在整理好隊伍之後,我軍也有撤離此地的打算。
  • 1948年遼瀋戰役,廖耀湘為何會敗得一塌糊塗,被俘後他親述了原因
    1937年,盧溝橋爆發以後,他僅是一名營長,同年九月,他已是副師長,一年連跳三級。升職速度之快,估計在國軍中找不出第2個人了。一九三八年,國軍成立第一支機械化師第200師,廖任少將參謀長併兼任旗下22師副師長。
  • 我軍副師長駕船叛逃至臺灣,蔣介石獎勵500兩黃金後,將他槍決
    他是我軍副師長,後來,被「利益享樂」蒙蔽了雙眼,為了榮華富貴,他竟然親自駕船叛逃至中國臺省。 在中國臺省,蔣介石出面接待他,獎勵給他500兩黃金。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之後,蔣介石又下令將他槍決了。 這名副師長名叫張清榮。
  • 安徽一農民遭飛來橫禍 大街上被「瘋人」砍一刀
    樅陽一農民遭飛來橫禍 走在大街上被人砍一刀  好好地走在路上,沒承想被人一刀砍傷。這次「飛來橫禍」11月10日14時許,發生在安慶市樅陽縣供電公司對面的一個賓館門前。事發後,樅陽警方立即擒獲了兇手。  10日14時許,樅陽縣城的湖濱路街頭,行人正匆忙趕路。
  • 八路軍總部機關及直屬隊領導成員名單(1942年)
    總司令朱德、 副總司令彭德懷、 參謀長葉劍英兼、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兼、副參謀長左權、左權將軍犧牲之後,後為滕代遠;下轄:司令部、參謀處(1科、2科、3科、4科)、情報處(1科、2科、3科);野戰政治部:主任羅瑞卿、副主任陸定一; 組織部、宣傳部、鋤奸部、
  • 1947年萊蕪戰役,8歲小孩一語道破敵軍中將的身份,淪為階下囚
    1947年的1月,敵軍制定魯南地區的戰略部署計劃,共派出23個師,三十多萬的兵力對我國的華東地區展開合圍。面對敵軍的強勢進攻,我軍按照粟裕將軍的指揮,採用舍南取北的戰略,最終在2月份與敵軍展開激烈的交戰,經過三天三夜的戰鬥,以傷亡6000餘人的代價最終成功取得萊蕪戰役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