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副師長駕船叛逃至臺灣,蔣介石獎勵500兩黃金後,將他槍決

2020-11-24 騰訊網

他是我軍副師長,後來,被「利益享樂」蒙蔽了雙眼,為了榮華富貴,他竟然親自駕船叛逃至中國臺省。

在中國臺省,蔣介石出面接待他,獎勵給他500兩黃金。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之後,蔣介石又下令將他槍決了。

這名副師長名叫張清榮。

這名副師長名叫張清榮。

張清榮,保定人,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1938年,他在清苑地區參加了八路軍。

抗戰時期,張清榮作戰英勇,立下了許多功勳。1945年後,他相繼任副營長,營長。

1950年,張清榮任炮兵師團長。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張清榮入朝參戰,在戰場上,他奮勇殺敵,並升任至炮兵師副師長。

1957年8月,張清榮調任解放軍福州軍區高炮第63師,擔任副師長,被授予中校軍銜。

當上副師長後,面對著前途的一片光明,張清榮卻被「享樂主義」蒙蔽了雙眼。他認為自己在戰爭時期出生入死,功高勞苦,是革命功臣,要享受榮華富貴,應該得到更高職位。因而對現狀很不滿。

之後,張清榮多次抱怨,並藉助職務的便利偷聽敵臺。

張清榮聽說蔣介石逃臺時,帶走了大量的黃金、白銀、珠寶和文物,在臺省還得到了美國人的經濟援助,只要過去的人都會有優厚的待遇。之後,他開始對臺的「美好景象」有所嚮往。

終於,在巨大的誘餌下,利慾薰心的張清榮決定選擇出逃。

1957年12月17日,天剛蒙蒙亮時,身為副師長的張清榮找準時機,駕船叛逃了。

他先是乘上一艘漁船,駛向了距離大陸最近、國民黨軍隊實控的金門島。

在金門島逗留數日後,在國軍的批准下,張清榮駕船叛逃到了臺省。

蔣介石獲得消息後感到十分震驚,他對兒子蔣經國說:「這張清榮是一位副師長級別的人物,不知他反正歸來的真假。」

不過,蔣介石認為可以將張清榮作為表率以「吸引」更多的人員歸來。

於是,蔣介石親自接見了張清榮,還為其召開了隆重的歡迎大會。

在會上,蔣介石授予張清榮國民黨軍上校軍銜,讓他擔任空軍高射炮兵司令部上校副參謀長,同時獎勵他黃金500兩。

之後,張清榮改名叫張春生,蔣介石安排了一個美女嫁給張清榮。實際上,這個美女是蔣介石安插在張清榮身邊24小時監視其一舉一動的特務。張清榮也知道國民黨的用意,但是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在臺,蔣介石下令對張清榮的事跡大力宣傳,並請他到各部隊、單位、學校演講。

張清榮多次發表演說,多次在演講中說:「一旦反攻,必紛來歸。」

張清榮在臺省到處演講,成為了各大媒體的專訪人物、各地的座上賓。大家都希望從他那裡了解到更多關於祖國大陸的情況,而張清榮為了博取好感,在接受採訪和演講過程中,說了許多顛倒是非的話。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張清榮這個人貪財好色,愛說大話,貪慕虛榮。蔣介石觀察後,也覺得張清榮提供的很多信息都不可靠,遂對他進行了嚴密關注。

1958年10月的一天,蔣經國的特務機關截獲了一份情報。

情報說:張清榮是一名間諜,是對方派來臺省做臥底的。

蔣經國向老蔣報告了情報一事。

蔣介石生性多疑,對此,他雷霆大怒。再加上張清榮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於是,老蔣下令逮捕張清榮,嚴加審訊。經嚴刑拷打後,並沒問出有價值的內容。

1958年12月底,蔣介石下令:秘密槍決張清榮。

張清榮被槍斃後,老蔣在其日記寫道:「張清榮其人受毒太久,氣質難變。餘以為已無留待運用之價值,決定予以秘密處置,由情報局執行之。」

相關焦點

  • 他曾任副師長,叛逃到臺灣,蔣介石獎勵他500兩黃金,後被槍決!
    他曾參加過抗戰,立下汗馬功勞。建國後,他還參加抗美援朝,升職到副師長。可沒想到他也為了自己的私慾逃亡到臺灣去找蔣介石,還受到了蔣介石的親自接待。兩人見面後,蔣介石先獎勵他500兩黃金,隨後又下令把他槍決。為什麼蔣介石會這麼做呢?這個他又是誰呢?
  • 63年前,我軍師長叛逃臺灣,得賞金娶嬌妻,後來如何了
    再加之蔣介石敗逃到臺灣時,帶走了包括400噸黃金在內的巨額財富,幾乎掏空了國家的經濟,讓我們在那段時間內,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另一邊,蔣介石利用手上掌握的財富,許下豐厚的賞金,吸引我方人員前去。在這種情況下,極少部分意志不堅定的人,思想有了動搖,做出了令人氣憤的舉動,居然叛逃到了臺灣省那邊。這其中,63年前我軍副師長張清榮的叛逃,尤其可恥。
  • 此人曾四次易幟,1946年率2萬人起義,卻在第二年被我軍槍決
    解放戰爭期間,我軍俘獲了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我軍本著寬容感化的政策,將他們全部送進了功德林進行改造。新中國成立後,很多國軍將領都被國家特赦,並擔任了許多重要職務。可有一人卻是個例外,此人雖在1946年率2萬人起義,可本性難改,一生曾四次易幟,最終在起義第二年被我軍下令槍決。
  • 他一生一心抗日為國 慘遭蔣介石槍決 含冤寫遺書
    他出生於1899年,是山東廣饒人。家裡世代農商經營,經濟情況良好,從小接受教育的他深明大義,袁世凱稱帝後,便加入了當時討伐袁世凱的學生營,因為這件事棄筆從戎。  他就是李玉堂。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1924年,李玉堂考入黃埔軍校。當時的黃埔軍校培養了眾多的軍事人才。
  • 大陸飛行員範園焱,駕機逃到臺灣獲得四千兩黃金,後來怎麼樣了?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叛徒的故事,他是大陸培養的飛行員,卻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從大陸叛逃到臺灣。他辜負了祖國對他的培養,辜負了祖國對他的期望。為了討好臺灣,此人到達臺灣後竟然恬不知恥地說:「大陸的日子太苦了」,這位叛徒是誰呢?
  • 1948年遼瀋戰役,廖耀湘為何會敗得一塌糊塗,被俘後他親述了原因
    廖耀湘,畢業於黃埔軍校,後來更是被蔣介石傾力培養,欽點他到法國的聖西爾軍校深造,後更是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機械化騎兵專業畢業,是為數不多接受過中西軍事教育的國民黨將領之一,有著非常過硬的軍事素養。
  • 1950年,曾聯合抗日的東北「革命將士」楊清海,為何被逮捕槍決?
    在經過簡單詢問後,隨即將其逮捕,不久後就將其槍決。很多人會疑問,他到底犯了什麼大罪呢?其實楊清海的真實身份不是小商販那麼簡單,他曾是我軍的副司令,只不過後來叛變。楊清海是吉林長春人,在抗戰時期曾在偽軍中任職,後認清形勢,率領部分偽軍投誠抗聯。
  • 杜聿明的兒子,收到蔣介石特批的500美元,心灰意冷做出傻事
    不過,曹秀清沒有見到蔣介石,她大鬧總統府後選擇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當時跟隨曹秀清一起逃到臺灣的不僅有杜聿明的孩子,而且還有杜聿明71歲的母親高蘭庭。曹秀清一個女人,拉扯這麼一大家子不容易。國民黨雖然宣傳杜聿明「以身殉國」,但是給到曹秀清手裡的撫恤金卻微乎其微,曹秀清的日子很快就陷入了困難。
  • 1949年,上海逮捕一警衛連長,公安審問後發現其真實身份,他是誰
    ,但在審訊過程中,我軍才打探出其在一月之前就進入上海執行暗殺任務,仔細一看,排在暗殺名單首位的竟然是陳毅市長,看到的人不禁鬆了一口氣,而更值一提的是,這人不僅認識陳帥而且曾經還是他的警衛連連長,他是誰?
  • 蔣介石故居受到怎樣的保護?
    毛福梅嫁給蔣介石後,搬進蔣家「豐鎬房」,至1939年死於日軍轟炸。相比此次失竊的毛福梅舊宅,1930年擴建的豐鎬房更具保護價值,這裡「共有大小樓房四十九間,系舊式世家府第建築」。豐鎬房與玉泰鹽鋪、文昌閣、蔣母墓道等建築,合稱為「蔣氏故居」。蔣介石當政期間,時常回到溪口豐鎬房居住。
  • 1961年9月,邵希彥、高佑宗駕駛飛機逃到臺灣,後來是什麼結局?
    這次飛行員叛逃事件,使得邵希彥、高佑宗成為第一次成功駕駛飛機逃到臺灣,也是唯一駕駛民用飛機逃到臺灣的飛行員。其實,在邵希彥、高佑宗駕駛飛機叛逃之前,還有一次駕駛飛機叛逃事件。那是在1960年1月,飛行員王文炳駕駛戰鬥機準備逃到臺灣,可是由於對地形不太熟悉,在燃油消耗完之後,王文炳最終落得個機毀人亡的悲慘結局。那麼,邵希彥、高佑宗這兩個人在逃到臺灣之後,他們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 1983年,一飛行員駕機叛逃寶島,被賞1.2億,最後是何下場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的勝利標誌著共產黨成為了中國的執政黨,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殘餘勢力則是退到了臺灣,1983年8月24日這一天,一名飛行員駕駛飛機前往臺灣追隨了國民黨,而這名叛黨叛國的飛行員此後餘生都沒再踏上中國大陸的領土。
  • 他1981年開「F-5F」戰鬥機投奔大陸,拿到65萬獎勵,在臺灣轟動
    自從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有很多原來祖籍在大陸的人紛紛被迫前往臺灣,有些人因為對大陸親人的思念或者對大陸這片土地的思念,會想辦法回到祖國大陸。出於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原來跟隨蔣介石一起去臺灣的人都會想辦法回到大陸,因為大陸才是他們的根,其中就包括臺灣的一名飛行員——黃植誠。
  • 新中國成立時,我軍捕獲了位窮酸僧人,身份被揭露時,才覺他深藏不露
    我國在1949年的時候,雖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並成立了新中國,可還是有個別的「積極分子」總想拼死一搏,仍不放棄攻打我軍。不過最終的下場那自然就是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 當然也有些聰明的知道審時度勢,眼看著不行了就跑,跑到臺灣躲起來,或者跑不掉就蓋頭換面在大陸生活。
  • 中共臺灣書記蔡孝乾叛變 臺地下黨組織全軍覆沒
    「老鄭」到底是誰  「四六學潮」後,有人在臺北臺灣大學校園散發地下黨的機關刊物《光明報》,該報很快呈至臺灣「省主席」兼警備司令陳誠處,數日後,蔣介石在陽明山官邸召開會議,痛斥保密局局長毛人鳳等,訓令嚴查「反動報紙」出處。
  • 亮劍臺海:我軍首次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紀實
    1953年6月20日,人民解放軍成功地奪回大鹿山、小鹿山、雞冠山和羊嶼4島,並乘勝追擊奪回積穀山島後,胡宗南被蔣介石調回臺灣。接任大陳防衛司令部司令的是陸軍中將劉廉一。此人亦出身陸軍,對海軍雖不甚了解,但心高氣傲。劉廉一重整旗鼓,撤的撤,換的換,進行了一番整頓。
  • 4月5日 1975年蔣介石在臺北逝世 蔣介石去世時的臺灣
    原標題:4月5日 1975年蔣介石在臺北逝世 蔣介石去世時的臺灣 蔣介石遺容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因心臟病突發,在臺北市郊草山(蔣介石改名陽明山)官邸內病逝,時年88歲。  據當時的臺灣政府新聞局發布公報,稱蔣介石病逝為「崩殂」,並明令從4月6日起歷時一個月為「國喪」期。蔣介石遺體停放在臺北市「國文紀念館」5天,供人們瞻吊。  蔣介石,1887年生,名中正,浙江奉化人。早年就讀保定軍官學校。後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確定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蔣表示擁護,取得孫中山信任,被派往蘇聯學習軍事。
  • 他是當時美國公認的民國總統,只因一句話,被蔣介石囚禁至88歲
    他是當時美國公認的民國總統,只因一句話,被蔣介石囚禁至88歲 文|歷史回爐抗戰時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英雄將領。其中我們就不得不說到,在眾多將領中,表現最為突出,最勇猛,擊斃日寇最多的國民黨領軍人物——孫立人。
  • 1958年蔣介石和大陸聯手,「導演」了一出大戲,「騙」了世界21年
    此次事件震驚了全世界,美國總統艾森豪認為這是解放軍要進攻臺灣的前兆,下令第六艦隊的一半軍艦星夜兼程,緊急到臺灣海峽和第七艦隊合兵一處。但在臺灣的蔣介石,得知解放軍炮擊金門,造成大量官兵傷亡的消息後,卻並不緊張,而是暗自慶幸,終於找到了對付美國人的辦法,他決定和大陸默契聯手,共同導演一出「大戲」,這是怎麼回事呢?
  • 1958年金門陣地遭遇炮擊,蔣介石為何不擔心,反而高興地大笑?
    可是,在解放戰爭中,金門海戰卻讓我軍大失所望,這是人民軍隊第一次嘗試海戰,為後來吸取了寶貴的經驗。不過,金門一直被蔣介石集團控制,它甚至成為了中華民國口中的福建省省會。失去了大陸,蔣介石最為看重金門,在他的命令下,國民黨悍將胡璉曾在此拼死抵抗,金門距離臺灣遙遠,每隔一段時間,必須要有軍艦輸送補給,否則,島上的國軍難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