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了一輩子的34歲腦萎縮病人孫小培,臨終前成功捐出2個腎臟、1個肝臟、2個眼角膜,救了5條人命,成為西安市鄠邑區首例器官暨遺體成功捐獻者。
「捐了總比火化剩下一捧灰好」
4日大雪,孫小培的父親、55歲的孫廣現和繼母一如往常,在鄠邑區小豐村附近的菜場賣菜。這是他們二人唯一的生計,家中還有病兒要養。
說起已過世的大兒子孫小培,孫廣現意外的非常平靜。在外人眼裡,捐獻5個器官的「英雄」行為,在他眼中不過是一件能做且值得做的事兒。
「大約4年前,2014年前後,我從網上了解到『器官捐獻』一詞,就開始打聽。2005年,愛人因腦萎縮離世,兒子小培也已出現明顯的腦萎縮症狀,我知道這病不好治,就琢磨著能不能器官捐獻,讓兒子活得有些價值。通過多方打聽,本地紅十字會就可登記,試探著向兒子提出『器官捐獻』,沒想到他一口答應,沒有一點遲疑。」
孫廣現說至今都記得兒子那時的話。「爸,我捐,捐了總比火化了剩下一捧灰好。」孫廣現說,其實他和兒子想得一樣。
編輯:華商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