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們可以用成百上千個詞來描述一個人的個性。有的人溫柔、緊張、謙虛、或盡責,有的人則自私、獨立、虛榮或冒險。
心理上「健康」的人最容易擁有其中的哪些特質呢?
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威布爾登(weibkebleidorn)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試圖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回答這個問題。
他們發現,高度開放的感情、積極的情緒、直率的個性、再加上低水平的神經質,最能表明一個健康的人格。
「自從人格科學研究開始以來,學者們就對塑造健康的人格原型感興趣,」布萊登和她的團隊說。「現代人格特質理論之父戈登·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根據一個人是否擁有長期目標而判斷他是否成熟。而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的奠基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則把健康的人描述成一個能夠愛和工作的人。」。
布萊登和她的團隊為這個「古老」的問題增加了一個「現代性」的轉折點。在他們的第一項研究中,他們招募了137名人格專家,對30種常用的性格特徵進行評分,評分的標準是他們出現在心理穩定的個體中的頻率。
布萊登的團隊發現,專家們把「對感情的開放」、「熱情」、「積極」和「直率」列為最有可能出現在適應性良好的個人身上的特質。另一方面,「敵意」、「抑鬱」、「脆弱」和「焦慮」被認為是最不可能出現在心理健康的個體身上的性格。
以下是人格特徵的完整列表,以及它們對心理健康所產生的積極影響的排名(從高至低):
對感情開放
溫暖(溫情)
積極情緒
直率
競爭力
利他主義
活躍
開放的價值觀
溫柔
孝順
群居性
自律
遵守秩序
目標性
謹慎
審美開放
自信
信任
順從
思想開放
謙虛
對幻想的開放性
尋求刺激
對行動的開放性
自我意識
衝動性
焦慮
脆弱性
鬱悶
敵意
接下來,研究人員對一組本科生重複了這個練習。他們發現人格專家所做出的評分與大學生們的評價高度一致,這表明在與心理健康相關的人格特徵方面,普通人和專家「達成了共識」。
然後,研究人員對心理上「健康」的個體進行了測試。他們通過測量他們的「健康」狀況與其他心理維度(如幸福感、自尊、攻擊性和自戀)的匹配程度來實現這一目標。
通過對3000多人的調查,他們發現他們的預測結果得到了支持:心理健康的個體在與優越的心理功能相關的性格特質上得分較高(如自尊、自我概念清晰和樂觀),而在與心理功能障礙相關的性格特質上得分較低(例如,剝削、攻擊和反社會行為)。
作者總結道:「與卡爾·羅傑斯描繪的『功能全面』的人相似,心理健康的人可以用以下特點進行描繪:能夠體驗和表達情緒,直率、熱情、友好、真誠、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情緒穩定、對壓力相當有彈性。這項研究整合了許多有關人類最佳人格結構的文獻中的歷史線索,為今後這一重要而有趣的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實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