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部分為2018年《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中的《春牛圖》,下半部分為2019年《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中的《春牛圖》。
又到了一年中耕作忙的時節,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們按照《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上的時間開始灌溉田地,為春播做準備了。通過觀測,今年最佳灌溉時間為3月9日至10日,早播時間與之相隔4至5日。中播、晚播時間因每個地方的氣候不同而有偏差。
歷史上有3處特別的觀測臺
在西藏歷史上曾有3處獨具風格的天文觀測臺,分別在尼木縣、羊卓雍措的島上和墨竹工卡縣。「三個觀測臺,都有各自的特點。在尼木天文觀測臺,陽光透過窗戶全部照到房間內的土灶上時,意味著早播時間到了;羊卓雍措島上的天文觀測臺利用蕁麻草的分叉情況進行測算,每年冬至的時候,人們在這裡看蕁麻草的長勢,從而預測來年收成;在墨竹工卡縣達普天文觀測臺,則是看陽光什麼時候透過屋頂的小孔照到地面上。」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副所長次多介紹。不過,目前只有達普天文觀測臺還能工作。
達普天文觀測臺在半山上,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由測孔樓和測光石組成,測孔樓西牆正中間屋頂上方有一日光出孔,測光石距離測孔樓西牆29米。「當日光通過測孔樓的小孔落在測光石上時,說明當年的春季灌溉及早播的時間到了。」次多說,「今年的觀測時間是在去年就算出來的,每年來這裡是為了確定來年的觀測時間,也為了進一步確認前一年推算的準確性。」
每年觀測時間以公曆3月8、9日和值日星辰為二十八宿之第二十三危宿為準。這一天,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的專家們會前往達普天文觀測臺,通過天文觀測,進一步確認沙盤推算出來的時間是否準確。這並不是人們嗤之以鼻的迷信,而是老百姓幾百年的經驗積累,所以,每年觀測時也會請一些有經驗的老人到這裡。
通過觀測,今年最佳灌溉時間為3月9日至10日,早播時間與之相隔4至5日。中播、晚播時間因每個地方的氣候不同而有偏差。
《春牛圖》預示今年降水充沛
觀測之後,編寫氣象曆書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年的《西藏天文氣象曆書》中都有一幅《春牛圖》,通過畫面就能大致了解這一年的信息,可以說一張圖蘊藏了眾多秘密。「《春牛圖》是從漢歷傳過來的,這和物候關係密切。但是受海拔、地理環境等影響,每個地方的氣候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藏曆中每一幅《春牛圖》也都不一樣。」一位專家說,「一般來說,牛頭、四肢、身體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含義。牛尾巴的方向也是有寓意的。圖中的牧牛人分老年、中年和兒童三種,各自的服飾、髮型、姿態也傳遞著不同信息。」
翻開2019年《西藏天文氣象曆書》,可以看到其中《春牛圖》中牛的頭部為黃色,身體為綠色。牧人是一位老年人,穿著紅色衣裳,其中右腳上的靴子脫下掛在腰間,與牛同行。「牧牛人是老年人,預示著這一年老人身體康健;牧牛人左腳穿靴,右腳上的靴子掛在腰間,代表這一年裡女性工作會很繁忙。」次多指著《春牛圖》說,「你看,牛的身體是綠色的,預示這一年收成會很好;牛蹄是白色的,代表非山谷地方的收成不怎麼好;牛閉著嘴巴,又說明這一年對於牲畜來說是不太好的。」
除此之外,圖的右上角是一條龍,龍身體處標著藏語8,預示今年降水量大。「龍身體上和牛身體上標註的數值越大,就代表雨水更豐沛,土壤會變得肥沃。諸如此類的信息,都會通過這幅圖展現出來,直觀明了。」次多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