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華野準備解放臺灣,此人叛變致使在臺地下黨全軍覆沒

2021-01-11 騰訊網

臺灣是中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對面就是中國最為富庶的東南沿海地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由於各種原因,在近代歷史上,臺灣曾多次被列強侵佔。抗戰結束之後,臺灣回歸祖國,但是沒過多久,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殘餘勢力又逃到了臺灣島上,致使臺灣再次孤懸海外。

早在渡江戰役結束之後,第三野戰軍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解放臺灣的戰役了,粟裕在東南沿海地區一度增兵到12個個軍共50萬人的兵力。為了配合粟裕作戰,新中國的海軍,空軍力量也在迅速發展起來,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很多人都說後來之所以沒有能解放臺灣,主要是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其實當時還發生了一件很重大的事件,那就是地下黨在臺領導人蔡孝乾叛變,致使在臺地下黨全軍覆沒。

1908年,蔡孝乾出生於中國臺灣省彰化縣,1924年,蔡孝乾來到中共創辦的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讀書。在學習的過程中,蔡孝乾受到了瞿秋白,任弼時等人的思想影響,參加了臺灣進步青年組織的上海臺灣青年會。

1928年,蔡孝乾受命到臺灣組建臺灣共產黨組織,負責組織在臺宣傳工作。蔡孝乾的行動很快就遭到了日軍的察覺,後來為了躲避日軍的搜捕,蔡孝乾逃到了大陸,潛入到了福建漳州。1934年,蔡孝乾參加了紅軍長徵,是唯一參加過長徵的臺灣人。1935年,蔡孝乾擔任反帝聯盟主席。抗戰全面爆發後,蔡孝乾擔任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部長兼敵工部部長,後調回延安工作。

1946年4月,被任命為臺灣省工委書記的蔡孝乾回到臺灣。蔡孝乾到臺灣之後迅速展開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農民的減租減息運動,還有工人罷工運動,並採取遊擊戰和國民黨軍正規部隊進行周旋,在當時的臺灣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隨著國民黨軍在大陸的全面失敗,蔣介石越發的重視臺灣,開始調集大量的軍警憲特人員圍剿臺灣的武裝勢力和地下黨組織。面對日益惡化的局勢,蔡孝乾不但不提高警惕,生活反而逐漸腐化,他開始逐漸痴迷於生活享樂,結交臺灣所謂的上流人士。蔡孝乾為了討好自己的小姨子,還頻繁地挪用活動經費。

1950年1月和3月,蔡孝乾兩次被捕。在第二次被捕之後,蔡孝乾叛變。他的叛變,致使臺灣地下黨幾乎全軍覆沒,3000多人被槍斃,8000多人被逮捕。國防部次長吳石中將,國防部中將高參陳寶倉,國民黨東南長官公署總務處上校交際科科長夏曦等人也都被逮捕後槍斃。這幾人都是國民黨軍當時位高權重的人物,尤其是吳石中將,他當時把臺灣的軍力部署情況都通過秘密渠道送交給了正在準備解放臺灣的華東局。吳石將軍被捕後,國民黨方面很快改變了在臺的軍力部署情況。

相關焦點

  • 1950年,粟裕手握65萬大軍,卻沒能解放臺灣的真正原因
    抗戰勝利之後,臺灣重新回歸祖國,但是後來由於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殘餘勢力逃到了臺灣,致使臺灣再次孤懸海外。其實早在1949年3月,毛主席在一次會議上就指出:「華東局的管轄範圍包括臺灣,三野代司令,代政委粟裕為華東局常委並分管軍事。」這就意味著,以後解放臺灣的重擔是粟裕具體負責。
  • 中共臺灣書記蔡孝乾叛變 臺地下黨組織全軍覆沒
    1946年2月,蔡孝乾率張志忠等人到上海與華東局地下黨會合,3月正式成立「臺灣省工作委員會」地下黨組織,由蔡孝乾擔任書記,7月,蔡孝乾抵臺,地下黨正式在臺運作,初期臺灣省工委幹部有簡吉、謝雪紅、陳福星、張伯顯、廖瑞發、林梁材等,下轄臺灣學生工委會、基隆市工委會、臺灣省山地工委會、臺灣郵電職工工委會、蘭陽地區工委會、臺北市工委會、北峰地區工委會、高雄工委等組織。
  • 1950年中國為何沒有解放臺灣?蔣介石為何在臺灣省失去民心?
    事實上,到了1950年六月,也就是韓戰爆發前的時候,美國武裝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和對臺灣實施軍事佔領的決心的已經悄悄的下定。美國人當時只是在等待時機,這個決心之所以能夠下定,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遠東協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促成的。這麥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敗了日本,以後拿聲望可是相當的高,而且麥克阿瑟這個人也是相當的狂妄,目中無人,目空一切。
  • 臺灣1950年―1978年大事記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正式發表對臺問題聲明,重申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  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達一年之久的宋美齡黯然返臺.  1950年2月6日―13日,國民黨當局派飛機連續襲擊上海市13次.  1950年2月19日,美制國民黨飛機轟炸南京.
  • 她是在臺潛伏女英雄,犧牲32年後家人才知其身份,墓碑只題3個字……
    圖 / 受訪者提供 1950年4月,在解放軍發起解放海南島和舟山群島的攻勢的前夕,中共「臺灣工作組」(簡稱「臺工組」)成員送出的《臺灣兵要地誌圖》《海南島防衛方案》《舟山群島防衛方案》等一批極為機密和重要的軍事情報,被組長於非送到了總參情報部部長李克農手中。 但李克農的心情卻異常沉重。
  • 建國初期,如果解放臺灣,首任臺灣省長是誰
    臺灣自古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夏商時期臺灣屬於九州中的揚州。在《尚書·禹貢》成書之時,臺灣就已經在中國的管轄範圍之內。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中國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對臺灣的管轄權。1949年國民黨政府因內戰失利而退守臺灣。
  • 1975年,毛澤東曾想讓鄧小平訪問臺灣談統一
    黨中央研究後決定:1950年人民解放軍的任務,是解放海南島、臺灣和西藏,肅清境內一切國民黨殘餘力量。隨著1950年5月海南島的解放,人們普遍認為解放臺灣已為期不遠了。1950年5月17日,第三野戰軍前委發出了《保證攻臺作戰勝利的幾點意見》,並成立了以粟裕為總指揮的前線指揮部,以3個兵團、12個軍,共50萬人的兵力,投入對臺作戰準備。
  • 紅色女特工60年後魂歸故裡 骨灰加蓋黨旗並在八寶山設靈堂公祭
    上圖是1950年在臺北馬場町刑場拍攝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中的女烈士身穿藍色旗袍,面色毫無畏懼。此人到底有何來歷?為何整整過了60年國家才派專機把她的骨灰送回家鄉呢?此人名叫朱楓,是一名紅色女特工,1949年她受組織委託去臺灣接受傳遞情報的任務。
  • 尋找1950年在臺北就義的中共地下黨員朱諶之烈士遺骸尋訪經歷
    這是一場跨越數十年時空和海峽兩岸的尋找,這場尋找,承載著太多親情、政治、歷史和民族的恩怨情仇。  1950年,中共臺灣地下黨組織由於叛徒出賣,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數以百計的黨員被捕並遭殺害。其中最著名的地下黨人,是原國民黨國防部次長吳石和他的聯絡員——中共華東局特派員朱諶之(又名朱楓)。
  • 1950年,曾聯合抗日的東北「革命將士」楊清海,為何被逮捕槍決?
    1950年的瀋陽街頭,熙熙攘攘,大家都沉浸在建設新中國的喜悅中。突然,幾名公安來到一名叫楊清海的小商販面前。在經過簡單詢問後,隨即將其逮捕,不久後就將其槍決。很多人會疑問,他到底犯了什麼大罪呢?其實楊清海的真實身份不是小商販那麼簡單,他曾是我軍的副司令,只不過後來叛變。楊清海是吉林長春人,在抗戰時期曾在偽軍中任職,後認清形勢,率領部分偽軍投誠抗聯。但因日寇對抗聯不斷圍剿,雙方實力懸殊,楊清海隨大部隊退入蘇聯休整。日本投降後,他隨蘇聯紅軍解放了依蘭,先後擔任依蘭城防副司令、合江省軍區第五支隊副總司令等職。
  • 1950年11月25日 毛岸英在朝鮮犧牲
    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長沙清水塘畔。他8歲時就和媽媽楊開慧一起被敵人關進了監獄,楊開慧犧牲後,毛岸英被保釋出獄。經過地下黨的安排,岸英三兄弟轉移到了上海,後來地下黨遭到破壞,岸英和二弟岸青流浪在上海街頭,小弟弟岸龍在轉移中失蹤。岸英、岸青兄弟倆靠賣報紙、拾破爛、揀菸頭、幫人推人力車來維持生活。
  • 70年前的今天,海南全島解放:木船是如何打敗軍艦的?
    1950年4月16日,野戰軍主力發起大規模渡海作戰,萬舟齊發,強渡瓊州海峽。本文資料圖片由海南省史志館提供70年後再回望,依然心潮澎湃,其間多個重大抉擇更是驚心動魄。木船怎麼能打軍艦?假若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推遲一個月渡海,海南晚一兩個月解放,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 環球獨家:揭秘當年「臺共武裝基地」背後的故事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大陸民眾對幾十年前國共內戰時的歷史都很熟悉,但是在國民黨退守臺灣之後,潛伏在臺灣的共產黨組織如何開展工作,並如何被殘酷鎮壓的歷史,所知不多。近日在臺採訪期間,「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秘書長李坤龍先生與當年白色恐怖受難者遺屬陳政子女士、周志光先生帶《環球時報》記者趕赴白色恐怖初期臺灣最大的一起政治案件———「鹿窟事件」的遺址,了解這個當年「臺共武裝基地」從建立到被毀的歷史。
  • 1946年,此人就率一個軍起義,為何第二年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
    但有一位國軍將領卻是個例外,此人雖率部起義,但卻因其本性難改,於起義第二年被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此人便是國軍中將赫鵬舉,1927年擔任國民軍炮兵團長、軍參謀長及豫鄂皖三省「剿共」總部參議。當時我黨成立不久,還沒有建立穩固的根基,但赫鵬舉當時就開始殘殺我黨革命志士,實在讓人深惡痛絕。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第二十七軍參謀長。
  • 他本該授中將 , 偉人:不要忘記他1950年的貢獻!後提為上將
    年的海南島戰役。 1949年12月,韓將軍率軍開進了雷州半島,開始著手戰前準備。 在解放海南島兩個月後,韓戰爆發,美軍進入臺灣海峽,而我軍就此失去了進軍臺灣的機會,如果不是韓將軍當時極力儘快發起戰鬥
  • 1950年大事記_網易新聞
    二月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和《關於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在莫斯科籤訂,根據這些協定,蘇聯同意放棄在中國的特權,在1952年之前將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和財產無償移交中國政府。蘇聯軍隊從旅順口撤退,中國政府償付蘇聯自1945年以後在此外的建設費用。
  • 粟裕「鬥膽直陳」:華野暫不過長江,毛澤東主席從善如流
    1947年9月下旬,陳粟指揮華野西兵團進軍豫皖蘇,國民黨軍中原防禦空虛,窮於應付。毛澤東審時度勢,10月15日給陳粟的電報中再提南下之事:「戰局可能發展很快,六個月內(十月至三月),你們各縱在河、淮之間作戰,另準備以淮南獨立旅恢復淮南。六個月後(約在明年四月),你們須準備以一個或兩個縱隊出皖浙贛(不是閩浙贛)邊區。那時擬由劉鄧方面派一個或兩個縱隊出湘鄂贛邊區。」
  • 「臺灣是不是瘋了?」臺議員怒批臺媒對大陸的報導有失偏頗
    但是這些從大陸或美國回來的人,在臺灣地區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紛紛開始對臺灣、對某些人的世界觀產生質疑。  此外,邱靖雅還發現,臺灣島內很多媒體對大陸的報導都有失偏頗。為此,邱靖雅直言稱,「臺灣是不是瘋了?」既使「美臺」關係日益變好,但他們卻沒有因此打開視野,這是因為臺灣地區太習慣「被重製」的東西。
  •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1950年3月3日,政務院作出《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的一系列決定,是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