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夏商時期臺灣屬於九州中的揚州。在《尚書·禹貢》成書之時,臺灣就已經在中國的管轄範圍之內。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中國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對臺灣的管轄權。1949年國民黨政府因內戰失利而退守臺灣。1950年隨著韓戰爆發,鑑於當時國際和國內的實際情況,我國政府沒能一鼓作氣解放臺灣,造成臺灣同中國大陸分離的狀況。現在我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中以法律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一個中國的原則。
實際上當新中國政權成立之初,並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了包括海南島在內的廣大領土的時候,就為解放被國民黨盤踞的臺灣及澎湖列島做了包括戰爭及政權建設等各方面的準備。在解放臺灣後的政權建設上,設立臺灣省的行政區劃,並擬任時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兼宣傳部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的舒同同志為臺灣省第一任省長。
舒同1905年12月14日出生在今江西撫州市東鄉區孝崗鎮。原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陝西省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8年5月27日在北京病逝。
舒同同志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中共東鄉縣支部書記、縣委書記。1930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4軍政治部秘書、紅11師秘書長、中共贛東特委秘書長、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長徵中,任紅2師政治部宣傳科長、政治部主任。1934年參加歷次反「圍剿」作戰及長徵。1935年10月抵達陝北後,參加直羅鎮、山城堡等戰役。1936年參加東徵、西徵戰役。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總部秘書長、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秘書長兼宣傳部長。參與創建、擴大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領導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暨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兼社會部部長、國軍工作部部長。參與組織指揮了魯南、萊蕪、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常委兼宣傳部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華東局黨校校長等職。1954年8月至1960年10月,舒同任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1956年9月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63年3月調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長期被監禁、批鬥。粉碎「四人幫」後,1978年8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軍委軍戰史編輯室主任。1982年9月,在中共12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舒同同志不光是一位我國革命事業和建設事業的卓越領導者,他還是我國書法事業的繼承和開拓者、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創始人和第一屆主席。毛澤東主席就曾讚揚他是「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枝筆」,是當代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師。他師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變,創立了著名的「舒體」。舒體渾圓有力,外柔內剛,寬博端莊,雍容大方,以其特有風格,體現革命風雲、將軍氣度,深為人們珍愛。當今,舒體已被輸入電腦,廣泛用於報紙、刊物、電影、電視,顯出其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