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二月份的時候,中國和蘇聯就籤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個條約已籤訂,美國軍方和國務院立即就慌了手腳。他們呢就強烈要求美國總統杜魯門一隊1月5號關於臺灣問題所作出的聲明進行修改。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主席一直主張要給予臺灣的蔣介石集團以必要的軍事援助。
而另外美國的一位反共的急先鋒當時在美國遠東地區非常拉風的一個人物,那就是遠東協軍的最高總司令麥克阿瑟更是急不可耐地跳出來,聲稱臺灣應該是美國的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麥克阿瑟當時認為如果臺灣落在了紅色中國的手裡,並且為蘇聯所用,那就等於給敵人相當於數十艘航空母艦組成的艦隊,就是給美國在衝繩和菲律賓的基地將上一軍。
整個亞太地區的形勢對美國來說惡化的不是一星半點。因此麥克阿瑟就主張絕不能讓臺灣落到中國人的手中。而在美國另外一位非常著名的反共人士約翰杜勒斯也在美國的國內為麥克阿瑟搖旗吶喊,他主張在臺灣要迅速採取激烈而強硬的立場。建議美國政府已宣布臺灣中立化的形式出動軍隊,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事實上,到了1950年六月,也就是韓戰爆發前的時候,美國武裝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和對臺灣實施軍事佔領的決心的已經悄悄的下定。美國人當時只是在等待時機,這個決心之所以能夠下定,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遠東協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促成的。這麥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敗了日本,以後拿聲望可是相當的高,而且麥克阿瑟這個人也是相當的狂妄,目中無人,目空一切。
可以說他當時都沒把美國總統杜魯門完全放在自己的眼裡,美國好萊塢在2013年拍過一部電影,叫做天皇。在這部電影裡頭,由美國著名的男影星湯米李瓊斯來扮演麥克阿瑟這個角色,實際上看完這部電影給你的感覺,天皇並不是指的日本的天皇而就是指的這一位遠東地區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後來在他的回憶錄當中寫道,在1950年的上半年,如果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解放臺灣的作戰,他就會火速地趕赴戰地指揮反擊作戰是紅色中國遭到慘敗,從而使這場戰鬥成為世界上決定性的戰鬥之一。
他接下來寫道,我每個夜晚都祈禱紅色中國能夠這樣做,我常常是跪下來在那裡祈禱。當然從以後發生的事情來看,這麥克阿瑟根本用不著跪下來祈禱幫他,在朝鮮這個地方時,他的人生經歷再次達到巔峰。以後是咱們中國人民志願軍,讓他從最高點重重地摔在了地面上。這一摔也可以說把他摔的是晚節不保,身敗名裂。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在1950年的時候,我相信全世界上沒有哪位政治人物,比當時萎縮在海島上的蔣介石處境更為尷尬了,六十多萬殘兵敗將和幾百萬的難民跟著他蔣委員長一起倉皇逃到了臺灣島上。這一下就讓這小小的臺灣島人口暴增,頓時是物價飛漲,各種舞姿都是奇缺的不行。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幾次的聲明,堅決不再對蔣介石的政府進行軍事和經濟上的援助了,這就是蔣介石更加雪上加霜。很快這蔣介石在臺灣島上的這個小政府就又陷入到了1948年在中國大陸上的那種情況,整個蔣介石的政府要維持運轉的完全就靠惡性超發,貨幣製造通貨膨脹。可以說臺灣島上的老百姓也是民不聊生。
恰恰就在這個時候,也就是1950年四月份,解放軍用木船渡過瓊州海峽,攻佔了海南島的消息更是讓蔣介石心驚膽戰。美國人徹底放棄臺灣,而解放軍進攻臺灣的日期啊,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了。於是就在悽風冷雨的臺灣島中,根本就沒有人相信蔣介石所說的一年準備兩年升息三年返工的鬼話了。這話連蔣介石加上他那個老婆宋美齡了,自己都不相信蔣介石在臺灣的人心已經完全的崩潰了。他手下那些懷裡揣著金條和美元的達官顯貴們都紛紛競相爭得逃到美國了。一級上將劉熾竟然也跑到菲律賓去,當上了華文的小學教師了。
號稱從大陸撤出來的六十萬部隊,大多都是喪失了鬥志的殘兵敗將,而且呢,缺糧少衣,一個個飢腸轆轆,衣衫襤褸。可以想像要憑藉著這支軍紀敗壞士氣低落的殘兵了,那是根本抵擋不住摧枯拉朽的解放軍的得勝之師。當時的美國國務院所發布的28號命令當中,是這麼形容臺灣島的情況,大家都預料該島要陷落國民黨,在那裡將和其他地方一樣容易被攻破。
當時的臺灣的中央日報也發表社論,承認臺灣已經到了空前未有的危險時期當時的形勢呢。對於在臺灣的蔣介石可以說是前途一片漆黑。除了向他所信奉的上帝祈禱以外,已經別無他途了,甚至這回蔣介石本人都在日記當中信誓旦旦的定下了要殺身成仁的決心了。他準備在其統治最後滅亡的時候,選擇最有意義的死了。
1950年的時候了,咱們中國共產黨人已經把解放臺灣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餘勢力作為奪取全國勝利的既定方針了。1950年四月五月,解放軍分別解放了海南島和舟山群島,這也就揭開了最後統一全中國的序幕。這時候,人民解放軍已經在華南各地相繼修建了三十多個軍用機場,四百多架從蘇聯引進的新式戰鬥機都已經在華南各地的機場進入了戰鬥狀態。在福州,廈門,汕頭這些地方,大量的登陸艦艇和船隻已經進入起航,準備解放臺灣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已經是基本上就緒了。
按照現在解密的資料來看,如果1950年六月份不發生韓戰的話,到了1950年七月份的時候,名將粟裕,九江負責指揮著五十萬的攻臺大軍。趁著臺灣海峽風平浪靜的時候,嶽海投入戰鬥。這時候只等中央一聲令下,渡海作戰,臺灣與大陸的統一就在旦夕之間了。可是就在這個時間檔口上,就在原東北部和咱們中國相鄰的朝鮮半島上,一場新的戰爭態勢已經不可避免了。而這一場即將到來的戰爭也必將會打亂咱們中國共產黨人統一祖國的歷史進程了。